|
文章內容 |
暑假作業心得報告 13195 2018-09-06 22:34:43 『二年級』 主題: 基護、人際溝通或上課相關之身心靈主題
*書名(三本):
1. 跟任何人都可以聊得來 作者:林素帆
2.心簡單,幸福才會成長 作者:麥潔芳
3. 人生可以不必委屈!拒絕無能為力的存在,以自我為優先的思考術
作者:石原加受子
*文章(三篇):
1.負面人際關係、低自我控制對青少年偏差行為的影響―接觸偏差同儕的中
介作用 作者: 吳啟安、譚子文
2.高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校園人際關係與學習自我效能之研究
作者: 蘇玲慧
3.高中生網路遊戲使用現況、人際關係、人格特質 與網路成癮關係之研究
作者:陸美如
【讀後心得】(至少500字):
閱讀跟任何人都可以聊得來這本書後,我才知道原來說話是一件很難的事,也是很重要的事。原本我以為閒聊也很簡單,但後來發現其實很難,因為接觸的人不同,所以說話的方式與內容也都要有所不同。因為每個人的個性和想法都不一樣,不論是在交朋友時的說話技巧會影響到人際關係,還是在未來的工作上也都會影響到。這本書不僅有教導平時和人溝通的技巧,還有說話的禮儀。書裡的內容也有提到怎麼去了解別人是哪一種個性的人,以及要用什麼方式才能和這種個性的人聊得開心與愉快。在和人聊天的過程中我們應該要多用「我們」這兩個字來拉近彼此間的距離,因為用「我們」這兩個字,可以讓對方有特別的親切感。這些原本不知道的社交技巧與聊天方式,現在都讓我學習到了,讓我最吃驚的是學習這個小技巧就能讓別人感覺自己的態度更親切真是太棒了。用簡單的話語讓彼此都覺得對方親切,真是一個好的技巧。看完心簡單 幸福才會生長這本書後覺得現代人愈來愈不快樂,部分原因是社會問題比以前複雜,經濟衰退,物價高漲,失業率居高不下,社會福利不足,另一個原因,就是人們的慾望太多。需要得不到滿足,就會不快樂,可是我們為何不想想,這些究竟是我們需要,還是想要?把一切事都看淡,情緒沒有太大的起落,心靈就會變得恬靜,沒所謂快樂與痛苦。其實,幸福是一種心理狀況,為自己所擁有的一切而感恩的人,就是幸福;諸多不滿挑剔投訴抱怨的人,就是不幸福。世事變幻無常,我們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不必太悲觀。人生可以不必委屈!拒絕無能為力的存在,以自我為優先的思考術這是一本「以自我為中心」的正面心理強化書,但可不是要教人變得自私,作者是從能夠做自己,為自己而活的角度來幫助自己正面看待自己的人生,走出自己的路。遵從與否 自己決定擷取一個場景自我檢視,就能看清自己。如果你在人生中設定的是「必須遵從」的指令,那麼不管對方說什麼,一切在你耳中「聽起來都會是」命令和指示。比方說,你的上司問你:「有時間做這個嗎?」我們通常會下意識的反應回答:「是!」但這時連自己都還沒思考過,這件事情是否自己能順利完成,不管是為了求好表現,或是受到上司主管的壓力,但自己反應出來的都是「必須遵從」的壓力。然而這樣的壓力來源其實是自己造成的,或許主管只是想問你「是否能完成?」但自己卻將之思考為「一定要完成」,而這時候對工作不能完成的恐懼也就產生。在職場中,很多時候都是這樣自己產生的無形壓力壓壞了自己。對方說的話,是否真的是否定你?有時候某些人說的某些話並不是針對自己,但聽在耳裡就不自覺懷疑,對方是不是在探論你的事。一種由自己製造「別人對你」的恐懼也就產生。其實作者說到,這也是一種不認同自己的聲音,讓自己愈活愈小,愈來愈無存在感,但又會被自己創造出來的恐懼感給吃掉。當初看到這本書時,就被封面的小標:拿回人生的主導權,不讓「以他人為中心」的意識操作自己,當下就覺得現代的社會有太多的無奈,逼得許多人都不能為自己而活。好吧,現實有些時候總是要低頭,但內心的世界仍是可以自己決定正向或負面與否,我覺得這本書的作者就有把這部分強化自己內心的方法寫出來,也許第一次看完並無法真的完全做自己,但我相信這就是拿回人生主導權的一個好的開始。
|
我的暑假作業(2018) 14171 2018-09-06 18:25:07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五護二戊
學號1065101213 姓名 黃偲閑
書名 小兒科護理 作者盧惠文
出版社 華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2014年4月
索書號
419.7022 4488 2013 v.5 069941
ISBN 978-986-194-299-5
書名 糖尿病臨床實務隨身手冊 作者陳璇
出版社 合記圖書出版社 出版年月2013年10月
索書號
419.71 7535 2013
ISBN 978-986-126-943-6
書名 認識癲癇症候群 作者吳禹利
出版社 合記圖書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10年10月
索書號
415.942 1020 2010 069857
ISBN 978-986-126-712-8
讀後心得
這三本書雖然借的很急又沒甚麼共通點但都是我滿有興趣的,像是小兒科護理阿,不止對以後實習的時候會有幫助,以後當媽媽的時候也很需要這些相關知識;還有糖尿病阿,聽說是我們家一直都遺傳的,那當然就不讀白不讀啦!癲癇則是因為之前班上同學在教室突然發作,大家嚇都嚇死了,包括我也是,一直到現在都印象深刻,就覺得似乎要了解一下。
小兒科護理:
這本書主要就是在講要怎麼運用兒童生長發展理論跟相關的醫學知識來照顧兒童,但是這本書比我想的講的還要廣泛太多了,我就講講我比較有興趣的好了,我覺得一個小孩能不能不學壞,環境真的很重要,我身邊真的太多朋友,都因為家庭的因素而走偏或是自卑了,裡面講到了一些關於胎教的東西,我就覺得以後生孩子一定要去上些相關課程,太重要了!認真覺得很有幫助到我。
糖尿病臨床實務隨身手冊:
糖尿病是甚麼你知道嗎?我以前覺得糖尿病很可怕,因為我經歷過很多家人過世,而他們都有糖尿病這個疾病,所以這本書我看得很認真,感覺我以後也會得到,但了解後,其實沒我想得那麼可怕,只是很麻煩,也終於了解原來阿嬤都會放在包包,時不時拿出來打得那個是胰島素,但是很疑惑書上明明說得糖尿病體重會下降,但是我阿嬤好像一直都很胖,是病情很穩定的意思嘛? 哈哈
認識癲癇症候群:
這本嘛!前面說過了,我是因為之前看到班上同學發生過,覺得太可怕,至今仍心有餘悸,才想說來深入了解一下的,結果,天哪!它根本沒有講到,我整個很懵,哈哈,只有講到癲癇有哪些種類而已,下次選書要看一下簡介才行。
|
106-2 暑假作業 他不知道他病了 14053 2018-09-06 13:39:36 阿瑪多是一位國際知名的心理學家,他有位罹患精神分裂症的哥哥,自己也有憂鬱症。強那森的母親則因為精神分裂症而成為美國的頭條新聞,後來自殺身亡,強那森和全家人背負著羞愧的罪名,自己也有躁鬱症。這樣的兩位作者,決定化痛苦為正面的力量,結合理論和實務經驗,寫出這本書來和大家分享如何去接受並面對這些疾病。現在很多人都認為罹患精神病是一件丟臉的事,嘴上都會說什麼家醜不可外揚,可是卻沒人站在患者的角度想,他們會生病也不是他們願意的,同樣都是人為什麼要有這樣的區別呢?讀完這本書讓我了解不管是誰,醫護人員也好朋友也好家人也好,我們都更應該要去包容用更寬廣的心去接納他們。對於有精神障礙的患者我們更應該去傾聽,更應該發揮同理心站在對方的立場想,並且在他表達想法時給予認同。雖然我身邊沒有遇過這樣的案例,但我想患者本身在發病時一定很難受,總是比別人想得多,擔心的也比別人多,如果在這時身邊又沒人安慰陪伴那該有多無助?讀完這本書也更加劇了我想成為護理師的夢想,在未來我想貢獻社會去幫助更多那些需要幫忙徬徨無助的人們。哪怕只是陪他們聊聊天散散心,我想這些微不足道的關心也能讓他們心裡感到無比的溫暖。這本書真的非常值得推薦,他可以讓人更了解這些精神障礙者的心裡在想什麼,可以讓有精神障礙患者的家人知道如何去調適如何去陪伴了解,有時就是需要某些人無私的奉獻及分享才能讓人體悟更多。
|
106-2暑假作業 讀書心得 14072 2018-09-06 08:21:41 姓名:王夢慈 班級:N 2丙 座號:26 學號:1065101120
書名:失智症的94個重點: 失智症照護全書 作者:小楊川子
書名: 守著記憶守著你: 失智症照護 作者:伊佳奇
書名:趁你還記得 作者:伊佳奇
【讀書心得】(至少500字)
由於暑假作業要做與醫療照護相關的,所以我看失智症的相關書籍。一開始會想「如果哪一天,媽媽有失智症怎麼辦?」心中有些擔憂…但是看相關書籍之後,就覺得台灣在社會福利的方面做得還不錯!不論是在家還是在社區、機構都能得到政府得到的幫助。
在暑假的時候我有去常照中心,我發現有些長輩是沒有辦法敞開心房的,讓我覺得滿難過的;我猜想是不是有什麼樣的原因讓他封閉自己…但是我並沒有得到答案…。但也有長輩會說「有妳在真好,就好像我孫女陪伴我一樣;以後要常常來喔。」眼淚模糊雙眼,淚水的成分大概都是思念。
住在長期照護中心的長輩最需要的並不是藥物治療或復健等等…而是家人的陪伴與照護,這才是最重要的一個要素。看完書之後發現我在照護中心當志工時表現得真得不太好,就好比長輩不想要我的問候時而我卻執意要陪伴他、問候他;當下我應該尊重他,給予他適當的空間才對。還有一點做不好的就是,離開前說「祝你們身體健康。」之後才知道不能這樣說話,因為他們身體已經不好了,我應該祝福他們「福無疆、常常喜樂。」希望下次再去服務時我能用我在書上所學到的知識。
若未來自家家長有需求,我會採用漸進試入住場照中心,因為熟悉的人事物會緩和退化速度。並且給予心理層面的支柱。看完書之後,真得是了解了很多。
「以前,妳牽我長大,現在換我幫你記得,牽你的手到以後。」
|
106-2暑假作業 一個人的療癒 14083 2018-09-05 23:50:27 這本書真的讓我懂了很多, 本書提到不要難過,不哭了乖,時間會治療一切,這些詞語其實並沒有辦法真正讓難過的人得到安慰,他們真正需要的其實是傾聽他們的感受,而不是一直告訴她很多道理,他們可能會完全聽不進去,而且不一定每個人都適合這種方式,有些人的傷痕是不願意被人翻出來的,或許這個傷痛你也許會永遠忘不掉,但是不會永遠走不出來,只要你願意開始陪伴自己,用正確並且適合自己的方式相信你也可以走出來的,人是有感情的動物,其實遇到很多人遇到情感的問題都會不知道該怎麼解決,但看了這本書以後一定能了解許多,這本書其實一直在強調有同伴的聆聽更勝於一個人的治癒,但這個同伴不一定是你身邊的朋友,其實只要你能夠表達出自己的情緒就可以了, 像我自己不管是友情或感情甚至親情都有過傷害,我覺得自己遇到這些事情,我都會變得非常負面不管身旁的朋友跟我說了什麼我幾乎是都聽不進去的,我只能讓自己冷靜一很長很長的時間才能夠讓自己恢復,但是我看完了這本書以後覺得得到了很多幫助,如果以後發生了難過的事情我就會知道如何應變了,也能夠幫助我身邊的人如果他們難過,我能夠正確的幫助他們走出那段低落情緒的時期,不會在用以前錯誤的方法了,這都要感謝這本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