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112寒假作業 16825 2024-03-01 16:05:54 作業1
https://1drv.ms/w/c/501bb217c406c1bc/EbzBBsQXshsggFB6AAAAAAABMdxoRB22XdkNeRXTF2BzJg
作業2
https://1drv.ms/w/c/501bb217c406c1bc/EbzBBsQXshsggFB-AAAAAAABmMO5y3xTPWVeQ20PyLGidA
|
寒假作業 16729 2024-02-28 09:39:34 https://1drv.ms/w/c/fc5b0340c49e914c/Ea2gblFiTxdLn1f4asKHEQ4Bid64Fiy7eqG7OLu1VK__fg
|
寒假作業 16084 2024-02-25 22:10:56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寒假作業讀書心得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三乙
學號 1105101048 姓名 陳靜葇
書名 輪班護理人員之睡眠攻略 作者 李時雨
出版社 社團法人臺灣護理學會 出版年月 2024 年 02 月 日
索書號 ISBN 0047-262x
書名 人生的悲劇從當個
「乖孩子」開始 作者 加藤諦三著 ;巫文嘉譯
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17年 02月 23 日
索書號 178.8 ISBN 9789573279440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輪班工作睡眠障礙與多種健康風險有關,包括認知功能受損、事故風險增加、以及各種新陳代謝和
心血管疾病等。2.其實在我們學會「順從」的那刻起,真正的自我便被扼殺了。人生走到這,你從來
都不是你,早已死在過去的某個當下!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1.在現在社會的需求下,許多工作都需要輪班,雖然我覺得上班時間規律比較好,但有些工作就必須
要輪班,護理師就是其中一個,工作時間不固定需要輪班壓力又很大,這種工作方式如果調節不好就
會引發一些疾病,在輪班給病人最好的醫療及照顧的同時,也要好好的調節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免造成
睡眠障礙!照顧病人的同時也要讓自己身心都健康才能一直持續的去服務大家。
這本書提供策略來調整睡眠,用來促進身心健康。例如1.組織介入(例如優化輪班安排)2.個人介入
(例如改變生活方式)3.使用時間生物學技術(例如光療法)
2.在我小時候就常常聽到爸爸媽媽教導我,必須做一個乖巧又聽話的小孩,要做乖孩子到現在也依舊
存在這個觀念,要做一個乖小孩才是最棒的才會被誇獎的想法會一直在潛意識的心裡和行為上呈現出
來,例如:會覺得拒絕他人就會傷害到他,也會害怕自己被他人拒絕,而造成心靈的傷害。因為要順
從所以也不太會勇敢的去表達自己的意見,自己真正的情緒等行為,害怕朋友或同學因為這些行為而
遠離自己。書中寫到一句我覺得很好的話無法相信他人其實就是無法想像自己而已!所以我覺得應該
要慢慢的去相信自己進而提高自己的自信,慢慢的活出自己!這麼多的人一定也會有跟自己合的來的朋友,或是懂我的人!
|
寒假作業112-2 16402 2024-02-25 02:06:25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寒假作業讀書心得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二甲
學號 1115101009 姓名 江雨玹
書名 與心共舞 舞蹈治療的理論與實務 作者 李宗芹
出版社 張老師文化 出版年月 85年 5 月 日
索書號 418.988465 ISBN 9576932599
書名 與孩子一起上的情緒管理課 作者 約翰.高特曼、瓊安.迪克勒
出版社 時報文化 出版年月 2015年 2 月 6 日
索書號 528.20026c.2 ISBN 9789571361901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表達就像是開啟一扇窗戶讓陽光照射進來,將一些壓抑的、隱藏的情緒或一些特有的情緒如恐懼、
挫折、憤怒、愛等等,使用非語言的管道,將這些感覺表達與釋放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讀完與心共舞這本書後,讓我了解到了在做治療的方法其實不僅只是只能靠醫療,也可以利用舞蹈來做治療,舞蹈是最古老而直接的身體語言和動態藝術,它是一種非口語的情緒管道,藉以表達人們內心深處的生氣、愉悅、害怕、平靜等情感,若能試著從身體表達的角度來處理人們的心理困擾,即是舞蹈治療。本書有提到它的起源是來自於美國,由於美軍裡的官兵有心理方面的問題,有很多人因無法適應軍隊生活而導致的,他們試過各種療法但都無效直到有天一位名叫瑪莉安●雀絲的舞蹈老師來為他們上課,她利用了即興和創造性的舞蹈動作方式來強調個別性的情緒表達,使官兵們在情緒和生理上獲得了很大的紓解,就在這件事後開始有了舞蹈治療這方法。念完我覺得好神奇怎麼這麼厲害就只是一段舞蹈就可以讓多數有心理困擾的人民有所改變。後來我也有上網查了下資料發現真的有舞蹈治療且台灣也有並且還有舞蹈治療研究協會,沒有查之前我完全不知道我國也有舞蹈治療這回事,現在我了解了許多也會持續的關注舞蹈治療這方面的事情,也會跟身邊的親朋好友做分享讓更多的人知道舞蹈也可以做為一種治療方法。
|
我的教學歷程 16099 2024-02-24 13:44:11 摘要:失智症是大腦病變的疾病,失智與正常老化不同,許多時候,我們熟悉的家人好像完全變了一個人,他會在熟悉的地方迷路、不斷重複講過去的事;有時還會出現幻覺、幻想等症狀,照顧者的心境上需要不斷調整與適應這種「變了一個人」的感受,再加上失智病情的變化不定,照顧失智症患者,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心得:閱讀完這篇文章後,讓我想起去年暑假在長照機構實習時我照顧的一位失智症爺爺,在短短的十幾天當中,我發現那位爺爺會不斷重複說一樣的話,有經驗的照服員會耐心傾聽或轉移注意力,而不會用指責或否定的態度來面對失智長輩,當失智長輩有想說的話卻難以表達時,照服員也會以肯定、同理的態度來引導長輩表達的技巧,我發現那位爺爺的長期記憶是沒問題的,在我和他聊天的過程中,爺爺總是記得以前發生的事情,甚至第一次見到老婆時的那種心情都還記得,我常會問他一些以前所發生的事,減少他的挫折感,當我問他的問題他都能一一回答出來時,他會顯得格外高興,但我也有發現他的短期記憶沒那麼好,常會忘記最近所發生的事情,例如:上一餐他明明有喝牛奶,他卻說他都沒喝,且入院至現在從未喝過,當他的記憶和我們所認定的現實不同時,我們也不會刻意去糾正他,照顧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這句話聽在照顧失智症患者的耳裡,想必有更深的感觸。
資料出處:網路查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