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部落格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部落格文章
目前第291/4040頁 [首頁][上一頁][289][290][291][292][293][294][295][296][297][298][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暑假作業  9887  2015-09-14 23:46:45
文獻心得 一位思覺失調症患者乳癌術後之護理經驗 文詹裡的個案為思覺失調症超過24年,加上乳癌切除手術,除了手術的疼痛之外,個案情緒多為負面情緒,且切除右側乳房、身上有引流管,造成會在意外界眼光,擔心帶給家人諸多負擔。護理師不管身體層面、情緒層面、智能層面、社會層面或靈性層面都是很有耐心地完成護理目標,持續的關心、支持及陪伴,使個案逐漸朝正面思考,並屏除負向思維。病人與護理師之間的關係建立很重要,兩者之間的信任,關係著個案是否可以恢復健康的關鍵之一。 老人貧血個案報告-以腸胃道出血表現之老人淋巴癌 一位66歲男性自2個月前開始覺得全身無力,每日活動量減少,沒有體重減輕也沒有夜間盜汗,但最近三週有間歇性解黑便,平常心跳每分鐘約90下,且走路會喘,故來本院門診求診。身體理學檢查結果除脾臟理學檢查為重度腫大,肛門指診有黑便,其餘無明顯異常。病人住院做進一步檢查,因有解黑便,胃鏡檢查為表淺性胃炎及十二指腸潰瘍並做切片,胃鏡切片報告為胃淋巴癌。目前持續接受化療中。此個案本為腸胃道出血表現之貧血,最後確診為淋巴癌。老年人貧血需要想到有可能會有惡性腫瘤,故老人家的病史詢問及理學檢查及相關鑑別診斷是非常重要。 廖妙淯、林俊良、廖俊正、李孟智(2014),台灣老年醫學暨老年學雜誌,(9)3,127 - 135 找回生活動力:一位失智老人的護理經驗 本主是以周全性老人評估,描述照護一位具身、心、靈、社會等多層面健康問題失智老人之護理經驗。筆者於2010年1月7日至2月5日護理期間藉由觀察、訪談、傾聽、實際參與照護等方式,確認個案的問題包括(1)生理層面:噁心嘔吐、便秘腹脹、日常生活自我照顧功能障礙;(2)心理社會層面:認知功能退化;及(3)靈性層面:喪失生活意義與動力。三層面的問題環環相扣,相互影響,筆者以周全性老人評估為照護中心,針對其多層面健康的原因,提供適宜的護理措施,經由護理整體層面之需求,使個案重拾生活意義與動力,持續恢復身體的功能。希望藉此報告,強化臨床對老年病患周全性評估與全人照護之重視。 黃楷雯、陳清惠(2012),長庚護理.(23)1,73 - 79 志工心得 服務單位:聖嘉民啟智中心 心得: 這次,第一次來聖嘉民幫忙,剛開始幫忙的時候,說不害怕是騙人的,但是,越與他們熟悉時之後,他們對我的感覺不再是陌生,有了ㄧ些小小的接觸,讓我心裡那點未知的感覺慢慢消退了。他們會主動找我聊天,都是帶著開心的表情跟我交談,讓我覺得很高興。老師們跟姐姐對我很好,也教我很多事情,也很用心在照顧他們,雖然要用多一點的時間去照顧,但是其中也有會讓你感動的事情,有家屬來看學員,看看過得怎麼樣,家屬是媽媽,她抱抱她,跟他說說話,這一幕,真心讓人看了想哭又敬佩的感覺。在得知子女罹患疾病的時候,心裡一定會很難過,但是最值得敬佩的是得知之後,沒有拋棄他們,而是更加用心去照顧他們。 經過了這次志工服務體驗,讓我是深深的體會到許多人事物,是需要好好珍惜的,更要努力的生活。
      
中風  9696  2015-09-14 23:12:41
1. 林秀純、 楊舒琴、蘇芳玉、劉淑娟(2005 / 03 / 01).一位中風後長期臥床個案的居家護理經驗.長期照護雜誌 ; 9 卷 1 期, P88 – 98 2.曾惠美(2011 / 06 / 01).照護一位初次罹患腦中風個案之護理經驗 彰化護理 ; 18 卷 2 期, P14 – 25 3. 黃偉城、 周騰達、 蕭添木、黃志芳、 王培銘、 曾嵩智、 陳朝棟、 陳秀偵(2006 / 12 / 01).腦中風居家護理個案預後因素的探討-202例個案病歷之回顧 臺灣家庭醫學雜誌 ; 16 卷 4 期, P251 – 259 我覺得第一個個案主要在說居家護理師幫助一位中風長期臥床病患,從出院返家時完全依賴外籍監護工照護,經皮膚形成壓瘡,到家屬幫助照護然後壓瘡癒合,並順利移除尿管的護理過程。 過程中居家護理師善意堅持,協助家屬積極運用閒置的充氣床預防皮膚合併症,使傷口逐漸癒合;並成功的將個案的尿管移除,依個案的需求,適時協助運用社會福利資源,讓家庭的功能能穩定的運作,發揮了居家護理專業的獨特性,也讓居家護理師與個案的關係,有進一步的空間。 第二篇是描述一位57歲女性,初次罹患腦中風個案之護理經驗。護理期間自98年3月5日至3月31日。運用Gordon十一項功能性健康型態評估工具,收集並分析資料,確認個案有身體活動功能障礙/與肌肉力量控制、協調力減少及不願意活動有關等護理問題。並主動關懷、傾聽陪伴和個案建立良好護病關係,幫助個案表達心中感受,減少負面情緒,引導家庭彼此溝通、運用聚會方式加強家庭支持系統,藉由教導照顧者完整照護技巧、舒壓方法,並協助主要照顧者運用十年長照計畫之社會資源及家族力量,照會營養師給予返家後適當的飲食調配指導,緩解緊張與壓力。出院後持續電訪追蹤個案復健及家庭運作狀況,以期達到連續性整體照護。 第三篇是研究2002至2004年間於南部某醫學中心腦中風居家護理,由研究結果推論,腦中風居家護理的第一年為重要的照顧期,早期積極預防肺炎及壓瘡發生,訪視時仔細評估各項臨床症候和併發症,並且給予積極的治療及照顧者相關之衛教,則病患的預後或可得到改善。 看完這三篇讓我知道原來助風後會有那些心理上及生理上的困擾,在與疾病對抗時,家人朋友們的支持及陪伴也很重要,如果沒有了那些陪伴,可能久沒有動力了。
      
不老棒球志工心得  9930  2015-09-14 21:34:39
和班上同學一起到蘇澳棒球場做志工,心情是開心愉悅的 一開始在找尋那兒可以當志工時,在學校網頁上看見徵求「不老棒球」志工 原以為所謂的「不老」棒球,簡單指的就是永恆、傳承的意思,可能就是小孩子在比賽棒球這樣而已 結果沒想到......一到現場,滿滿的都是老人家!!!!!!穿著棒球服、戴著棒球帽,有些在草坪上認真的做暖身,有些揮舞著稍微帶點重量的球棒在練習揮棒,我愣在那裏好久,整個不敢相信自己眼睛 後來聽著基金會的解釋,原來不老棒球的起源,是一位失智的爺爺。志工阿姨在照護他時,問爺爺最想完成甚麼心願,爺爺馬上脫口就是:想打棒球! 原以為爺爺隨口說說,所以志工阿姨們就帶爺爺玩樂樂棒,沒想到爺爺超級生氣的對志工阿姨說這個不是棒球!並且仔細描述棒球是甚麼。這對於一個失智的老人來說,能讓他這麼清楚明白的描述,讓志工很震驚,後來調查,才曉得爺爺原來少年時是棒球隊!爺爺超級熱愛棒球,到他年老甚至生病時,都不曾澆熄對棒球的熱愛。 因為如此,讓這個基金會發現,許多老人都還懷有少年夢。然而眾多一致就是棒球! 看著場上的許多爺爺奶奶們,他們揮棒、投球、接球、奔跑、流汗 一開始會替他們捏一把冷汗,但到最後,你會被他們的熱情所帶動! 為他們歡呼 為他們加油 他們雖然很喘 很累 很熱 但他們不在乎。 你可以看見他們臉上有著像小孩般燦爛的笑容! 能為這些可愛的長輩們服務 為他們加油帶動氣氛 我真的很開心 無比開心 真的!
      
暑假作業  9930  2015-09-14 20:57:50
#篇名:一位年輕腻中風病患之護理經驗 #作者:李雅雯、 陳君山 、 黃鳳珍 心得感想; 一般我們對於中風的聯想,通常都是在有些歲數時才容易得到的疾病,然而近年來,國人生活型態的改變,飲食朝向偏油炸及精緻化,導致中風趨向年輕 化,這是很令人擔憂的問題。 飲食習慣的改變,讓我們在年紀輕輕時因攝取太多油脂類食物而導致過度肥胖, 因過度肥胖而造成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高血壓等等一連串的健康問題,這些問題是成中風的危險因子,再加上我們如果有時常熬夜或是抽菸、喝酒的惡習,那麼中風真的常常在我們身邊潛伏著… 看完這篇文獻,我深深覺得自己很危險,自己本身雖沒有抽菸喝酒的不良嗜好,但不愛運動卻愛吃的我,已經讓自己的身材很走樣,如果再不去控制自己的體重還有矯正自己的不良習慣,我想我之後可能會像這個個案一樣,後面有著許多健康問題,所以我決定開始改變,不讓自己健康有危險!
      
暑假作業  9787  2015-09-14 20:48:56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全球約有一億人罹患憂鬱症,而有專家強調,「憂鬱症將成為21 世紀的最大殺手」。新聞媒體報導也時有所聞,因無法調適壓力而患憂鬱症的個案日益增多,從青少年至老年人比比皆是,故此病已漸漸引起國人重視。 憂鬱症個案通常出現負向思考,包括對自己、外在環境、情緒低落、嗜減少、嗜睡或失眠、注意力減退、無價值或罪惡感、自殺意念或計畫及未來,充滿悲觀負向的認知偏差,使得個案容易產生挫折及憂鬱的情緒。而恐慌症個案對某些身體感覺如心悸、頭暈、呼吸困難、胸痛等給予災難性解釋,並產生威脅自己的情境增加患者的心理問題與個案建立了信任的治療性護病關係後合併運用認知治療於護理措施中,藉由系統性、結構性措施引導個案改變對事物的解釋型態,透過改變想法來改變情緒,增加個案的自信與因應能力來協助一位憂鬱症患者。 在憂鬱症病人的眼中,一切的事情都是灰色的。病人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常會抱怨生活上的瑣事,不管你說了多少鼓舞的話,可能都無法發生激勵的作用。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週遭親人、朋友的傾聽、陪伴與支持是重要的。不要太刻意去做些什麼動作,也不要對他有太高的要求與期待,讓他照著自己能夠適應的步調去生活,也不要說一些太過鼓勵性的話,這樣反而會加深他的壓力,單純的陪伴、傾聽、讓他知道你永遠是支持他、關心他。在憂鬱症患者的想法中,他是沮喪的、沒用的。所以在這樣的狀況下,你對他說.:「好好加油」,恐怕是一點用處都沒有,不如讓他去接受這樣的事實,告訴他,你現在就是生病了!請安心休養,不要勉強去做現在能力不及的事。讓病人比較寬心,而不要讓他覺得自己是罪惡的。唯有透過真誠傾聽加上不斷鼓勵,陪伴個案一起排除阻礙家庭作業之因素,進而學得正向的因應技巧並運用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完整的認知治療,除了讓個案改善負向的情緒及思考模式外,也有助於提升個案出院後因應能力的資源。 另外一個個案總覺自己是不被重視的,且自訴小時候身體尌不好,母親也曾提及個案出生時醫師表示個案有心臟疾病,陸續門診追蹤,現已無大礙,並且因為家庭因素導致婚姻不愉快而離婚,也常拒絕接受晨間運動,須鼓勵才會參與。對於這些憂鬱症個案來說,幾乎沒有什麼事情能引起他們的興趣,而一些小動作的忽略或眼神,對他們來說可能都是傷害,所以試著接受他們,多關懷身邊的這些人士,他們不是天生就這樣的,也不一定是他們願意的,是發展及人際關係壓力身體疾病或其他精神疾病、憂鬱症家族遺傳、性格問題方面,睡眠一定要充足、多做運動,還是多做運動、重新整理生活步調、不要害怕憂鬱症藥物、找到適合的藥,別太快停藥、學習放鬆訓練、早上起來曬太陽、隨時隨地伸展操、不要一直看電視心情也是想著好的事情,不要往壞的地方想,親朋好友的支持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傾聽與陪伴讓自己懂得如何找出適合自己的舒壓方式,轉移注意力,安排有興趣之活動或是聽音樂釋放情緒都是不錯的選擇。

資料來源:

范雅琪、侯菊鸝、劉淑言(2009)‧運用認知治療於一位憂鬱個案之護理經驗‧榮總護理,26 (3),297-303

羅秀慧(2006)‧走出憂鬱與恐慌,迎向陽光-一位憂鬱症患者之護理經驗‧護理雜誌,53 (6),85-88

吳秋玉、黃俊仁(2004)‧以認知理論應用憂鬱患者之經驗‧東港安泰醫院醫護雜誌,10 (3),141-151

目前第291/4040頁 [首頁][上一頁][289][290][291][292][293][294][295][296][297][298][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