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部落格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部落格文章
目前第302/4040頁 [首頁][上一頁][300][301][302][303][304][305][306][307][308][309][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暑假作業-志工  9934  2015-09-13 21:50:26
護四庚 50號 簡佩吟 志工心得 今年的暑假與同學到衛生所當志工﹐到了那裡﹐志工負責人先請我們黏貼民信片﹐內容是請民眾到衛生所做免費胸部x光檢查的通知單﹐黏貼完後到了下午﹐負責人請我們打電話給8.9月生完小孩的媽媽﹐詢問是否有哺餵母乳﹐且鼓勵媽媽哺餵母乳6個月﹐這樣小孩的抵抗力跟免疫力會提升很多﹐這樣聽起來簡單﹐但突然要打給不認識的人﹐這根本就跟技術考一樣緊張﹐打電話前給了我們一張QA內容大約是說明母乳是嬰兒6個月以前最好的主食﹐6個月後開始添加副食品仍可持續餵母乳直到寶寶兩歲﹐而如果感冒哺餵母乳是不會傳染給寶寶的﹐再來奶水不足原因跟乳房大小無關﹐當寶寶吸多少﹐媽媽就能產生多少﹐寶寶需要時就要哺餵﹐還有教我們要詢問媽媽甚麼﹐雖然有讓我們練習一段時間﹐但拿起電話講話還是非常緊張一直結巴﹐最後就比較放鬆﹐講話也平穩很多﹐真的非常佩服在這邊工作的護理師﹐當然這樣的工作我們以後也需要做﹐這次的志工有機會先讓我們體驗看看﹐在這學到與人的溝通技巧及複習以前所學的哺餵母乳常識﹐這次的經驗的真的很值得!
      
暑假作業  9788  2015-09-13 21:49:44
很多現代人的飲食習慣和生活作息都不正常,常常吃外食和油炸物這些不健康又很油的食物,而且常常熬夜或工作時間過長,精神壓力大造成很多的疾病,近年來台灣人罹癌率逐年上升,而且罹患年齡也越來越小,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大腸癌是國人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平均約有1萬多人罹患大腸癌,且有超過4000人因大腸癌死亡,不過大腸癌是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要減少大腸癌的發生並減少大腸癌造成的死亡,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大腸息肉轉變成癌症前發現並切除,和早期診斷大腸癌並手術治療,是治癒率高的癌症,可是當出現血便和腹痛時,民眾常常誤認為是痔瘡或胃痛而輕忽了,所以為早期發現及治療,有症狀時應立刻就醫或在健康檢查時加做大腸鏡檢。 大腸的良性息肉相當常見,超過六十歲的人,至少有一半的人大腸內生長著某種息肉。雖然,大部份的大腸息肉是無害的,經常在作大腸癌篩檢時、或是檢查其它疾病時才發現。但是,有些息肉具有惡化成癌症的潛在能力,所以當醫師發現息肉時,要將息肉切除。大腸癌的發生是因為大腸的細胞(通常是息肉內的細胞),發生不正常的變化而且增殖失去控制。癌細胞也能經由血液循環散布到身體的其它部份,這種情況稱為轉移。大部份的大腸癌歸屬腺癌類,是從結腸或直腸的腺體細胞轉變的。大腸癌和其它癌症比較,生長的速度較慢,早期也幾乎沒有任何徵狀,所以應該積極主動的接受大腸癌篩檢,而不是等待發生徵狀時才尋求檢查治療。沒有大腸癌的徵狀不代表沒有大腸癌或息肉。實際上,很多的人在大腸癌相當嚴重的時候,才會出現徵狀。可能的徵狀包括排便出血,排便習慣改變,像鉛筆般細的糞便,腹痛或絞痛,不明原因的持續想排便,不明原因的缺鐵性貧血,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目前為止,雖然沒有任何方法可以完全預防大腸癌的發生。但是我們可以朝降低危險因子努力。要檢視自己是否有本文所提到的危險因子;如果有,請立刻找大腸直腸外科專科醫師詢問,進行篩檢。因為只有及早篩檢發現問題,才能在問題惡化前妥善治療。如果你的年齡已經超過五十歲,但是沒有其它的大腸癌危險因子和徵狀,醫院是建議每五年進行一次乙狀結腸纖維鏡或是大腸鏡檢查。千萬不要因恐懼或怕羞而妨礙自己的生命。此外還要告訴朋友和家人篩檢的重要性和好處。特別是如果已經確定有大腸息肉或大腸癌的話,一定要告訴其它家族的成員,因為他們也成為大腸癌的高危險群。 所以飲食習慣和生活作息真的很重要,而且還要定時健康檢查,還要注重身體發出的一些小小警訊。 資料來源: 胡懷文、陳美伶、廖玟君(2008)‧大腸直腸癌病患口服化學治療服藥遵從性之初探性研究‧中山醫學雜誌,19(2),159-173 李婉瑜、陳金鳳、石惠美(2015)‧照顧一位罹患大腸癌東南亞及喪偶女性的護理經驗‧長庚護理,26(1) ,101-111 張珮涵、陳婷婷、江美鳳(2013)‧提升大腸癌篩檢陽性個案追蹤完成率之專案‧護理雜誌,60(6),76-83
      
暑假作業-志工心得  9937  2015-09-13 21:49:36
這個暑假學校安排了我們至少要做四個小時的志工,我去一間公司做志工,我們主要的工作內容是送文件、做美工以及布置環境,送文件的話就像是一班在學校一樣,送公事的文件之類的東西,至於美工及布置環境則是因為公司內有新來的成員所以有舉辦一個迎新活動需要人幫忙布置場地,美工的部份我們就用一些色紙去做彩帶的部分,以及摺一些可愛的動物,像是兔子或者是狗狗,至於布置環境就是拿我們所做的美工作品去做環境的布置,像是在牆上掛上彩帶或者是打掃周圍等等的,在做的時候時間過得異常的快,馬上就結束了呢,結束之後公司的召集人還很感謝我們幫他們布置環境呢。
      
暑假作業  9934  2015-09-13 21:48:20
護四庚 50號 簡佩吟 「橫紋肌溶解症」是指骨骼肌因受創或過度使用、藥物、毒品,以及遺傳性、代謝性肌肉疾病或自體免疫疾病等,而產生肌肉急速損傷與壞死,導致肌細胞之內容物及肌紅蛋白(myoglobin)滲漏至血液中。臨床表徵上會出現肌肉疼痛等非特定症狀,但深棕色尿常是最早被注意而就醫的徵兆,嚴重時可能會導致急性腎衰竭、高血鉀、高血磷、低血鈣等,而併發心律不整或心跳停止之情形,具有潛在的生命危險性。橫紋肌溶解症的治療主要以支持性療法為主,但對於所造成的急性腎衰竭,在處理上除給予大量點滴輸液外,亦可適時給予重碳酸鹽以鹼化尿液,減少肌紅蛋白沉積於腎小管中;必要時,緊急透析治療可作為一優先考量。 本案例為一位31歲男性,因一次激烈的壘球運動導致全身肌肉疼痛,隨後出現深棕色尿液而前來求診,經由詳細的病史、理學及實驗室檢查後,發現其肌氨酸激脢(creatine kinase, CK)高達80742 IU/L併肝功能指數異常,尿液潛血亦呈現陽性反應,診斷為橫紋肌溶解症並收住院治療。希望藉此案例,提醒基層醫師對激烈運動所造成的橫紋肌溶解症能多加警覺,將有助於臨床的早期診斷及治療  當肌肉遭受損傷時,肌肉中的酵素也會釋放到血中來,其中最常運用的檢查就是肌氨 酸激脢 (creatine kinase, CK)值的測定,在正常情況下CK值應低於200 U/L,在產生「橫紋肌溶解症」時,CK值會高達數千或甚至上萬。 造成「橫紋肌溶解症」的原因很多,我們可以把它歸納為幾類: 1.肌肉受到創傷或擠壓 肌肉的創傷可以因撞傷、燒傷而引起,較長時間的昏迷也可能 把肢體給壓傷肌肉長時間的抽搐(如癲癇)或持續收縮(如破傷風)。肌肉過度的使用,或太激烈的運動,如行軍、跑馬拉松。在構造上處於較局限空間內 的肌肉較容易受損,例如小腿的脛骨肌。肌肉缺血,像四肢的大血管有阻塞時。嚴重的肌肉發炎。像自體免疫失調引起的多發性肌炎,或是因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 肌炎。生物毒素,例如有一種海蛇的毒素。酒精性肌肉病變。代謝性的肌肉疾病,最常見的包括肝醣及脂肪代謝異常。患者平常可能只有輕微的無 力或絲毫沒有症狀,不過在持續劇烈運動一陣子後,肌肉會疼痛僵硬,血中CK值會升 高,並出現肌球蛋白尿的情形。這些代謝的異常肇因於代謝途徑中某些酵素的缺乏, 這些原因通常必須靠專門的實驗室才能檢查出來。遺傳性陣發性肌球蛋白尿。藥物所引起的肌肉病變。在藥物方面,有些人的體質特殊,在接受某些麻醉藥時會產 生一種叫「惡性高溫」(malignant hyperthermia)的情況,患者的體溫會急遽的升高,全身肌肉僵硬;一些接受精神病藥 物的病人,會產生「惡性抗精神病藥物症候群」也會導致全身肌肉僵硬。另外較常見 的是一些降血酯的藥物,可能會引起肌肉疼痛、無力、甚至達到橫紋肌溶解症的地步。休克及敗血症。 2.原因不明 導致「橫紋肌溶解症」的原因雖然多,但是有許多情況是可以預防的。除了醫師病人 對上述原因能提高警覺外,病人在出現較輕微症狀時能夠求醫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把原因找出來,嚴重的情況應該是可以避免的。像一些代謝性疾病的患者就有必要 限制運動量,出現肌肉疲勞、疼痛、僵硬時就要趕快休息。當真正發生了「橫紋肌溶 解症」時,通常在治療上必須給予大量的液體,鹼化尿液,及使用利尿劑。其目的在於減少肌球蛋白對腎臟的損害。 資料來源: 橫紋肌溶解症-個案報告 林惠文(Hui-Wen Lin) ; 顏啟華(Chi-Hua Yen) ; 陳俊傑(Chun-Chieh Chen) ; 陳宣志(Shiuan-Chih Chen) ; 張浤榮(Horng-Rong Chang) ; 李孟智(Meng-Chih Lee) 臺灣家庭醫學研究 ; 5 卷 1 期 (2007 / 01 / 01) , P46 - 52
      
暑假作業 個案報告心得  9918  2015-09-13 21:31:42
末期乳癌之安寧緩和照護:一個案報告 本文敘述一位接受安寧緩和療護的乳癌末期個案,於住院期間出現生理、心理、社會、靈性等問題之照護經驗。筆者透過台灣安寧緩和護理學會所制定之安寧療護患者評估單,對個案的身、心、靈、及社會等層面進行整體性及連續性評估,運用會談、觀察家庭互動、和身體評估等方法收集資料,確立個案因化學治療之副作用、癌症骨骼轉移、身體外觀改變及害怕面臨死亡,而出現噁心、疼痛、身體心像紊亂、死亡焦慮等健康問題。透過家庭會議及醫護團隊擬定護理計畫,提供個案身、心、靈個別化的照護,例如芳香、音樂、經穴按摩等療法來緩和個案的身體症狀,關懷、傾聽、同理、宗教師靈性引導、安排社工和志工的陪伴、以解決其身體心像和死亡焦慮問題,並運用生命回顧引導個案肯定生命意義,提昇其內在力量,以超越生死障礙,和順利地完成人生的最後階段,期許此篇個案報告提供護理人員面對癌末病患時,能以全人、全家、全程、全隊理念來提供其身、心、靈、及社會等方面照護之參考。
目前第302/4040頁 [首頁][上一頁][300][301][302][303][304][305][306][307][308][309][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