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部落格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部落格文章
目前第307/4040頁 [首頁][上一頁][305][306][307][308][309][310][311][312][313][314][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暑假作業_志工(三升四)  9682  2015-09-13 16:41:00

這次的志工服務,是去學校後山撿垃圾,雖然太陽很大教室冷氣又壞掉兩星期還沒修,但是還是抱著熱血的精神去撿垃圾,一共分很多組,我是負責最上面的一組,一開始覺得好遠,好倒楣在最上面,可是其實上面的山坡地方垃圾很少,看到了很多昆蟲,大自然就是他們的家,看到坡道這麼乾淨覺得心情很好,大家都沒有亂丟垃圾,一直到回去的路上看到停機車那邊垃圾好多,尤其是菸蒂就覺得有點難過,希望學校多多宣傳維護大自然及保持乾淨校園的觀念,讓大家能夠有好的習慣,自己的垃圾自己帶走,不要造成大自然的困擾!

 

      
暑假作業(三升四)  9682  2015-09-13 16:27:29

我選了「照顧一位肝癌末期患者之照護經驗」、「照護一位肝癌末期病人面對死亡恐懼之護理經驗」、「一位乳癌末期患者瀕臨死亡之照護經驗」三篇,都是有關於癌末與死亡,因為二年級實習的地方就是住著癌症個案的地方,接觸的都也是癌症的個案,有一次第一次看見了癌末的病人,覺得他精神很好,一點都不覺得他是一位癌末的病人,早上還跟同學去幫他量血壓跟他開心的聊天,中午過後他卻突然回家了,目睹了整個過程,看著醫師及學姐緊張的跑來跑去,我覺得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過這些畫面,所以這次作業我找了有關於癌末個案有關的文章。

不論是什麼癌,如果到了癌末,癌細胞已經散布到全身,全身都在痛,覺得看了很不捨,也很怕自己身邊的人會這樣子,文章中的個案除了要承受身體的痛,因為家人關係緊張,心裡也在煩心,長期下來壓力可想而知,護理人員能幫個案解緩身體上的痛不論是用物理或是藥物,而跟家人之間的緊張關係也可以適當的輔導,讓關係緩和,在面臨死亡我覺得宗教信仰能給他們很大的力量繼續支撐下去,或者面對死亡的那刻能夠覺得不孤單,其實我不知道人在快要死掉的時候會是什麼心態及感覺,聽說很寂寞覺得只有自己一個人要孤單的走,很寂寞很寂寞的感覺,如果世界上有發明這種機器我還滿想體驗看看得,世界上每天都有很多人死亡,當下他們的感覺又是什麼?癌症很痛苦,對我來說是慢性折磨,如果可以選擇我寧願馬上死掉不要拖,拖了會擔心會想很多事情,然後自己就會更害怕,長期下來家人可能也會厭煩然後爭吵,想像自己在醫院剛跟家人吵完架,一個人坐在病床上,一定會覺很難過,心裡也會一直問「為什麼是我?」,我想每個得知自己有癌症的病人都會這樣子問自己吧!雖然看到一半會想到不好的回憶,每當看到覺得孤單痛苦的人,就想幫他負擔一些難過,讓他覺得自己不是一個人,世界上還是有人在關心他的,未來的我,我想也會經歷過更多的事情,也會變得更成熟,希望未來我在當護理師得時候,不論在哪一個單位,我都能給我的個案感到溫暖,不讓他覺得孤單至少還有我陪著,電視上看到的勇敢面對癌症的人,都覺得他們很棒超棒,他們曾經痛哭過,也許曾經傷害自己過,但是他們都對抗成功自己的心魔,有些人成功抗癌,有些人還在努力對抗癌症中,能給他們的力量很多,有宗教也有家人及愛人的力量,希望每個人都有勇氣能夠對抗自己的心魔,並成功戰勝他,希望這個世界少一點難過的事,多一點溫暖的事,不論是對人亦或者是動物也是,世界是殘忍的,但是我們可以讓他溫暖一點,也希望未來的我能夠勇敢面對這些情況,並給我的個案勇氣支持下去,然後不要變成已經麻痺不能體會病人的痛的那種護理師,無論是心裡或是身體的,我討厭有關於死亡的議題,卻一直朝著這個方向前進呢!

 

 

 

 

 

 

文章資料來源:

林麗如、陳素燕(2011)‧照顧一位肝癌末期患者之照護經驗.腫瘤護理雜誌‧11(1),49-60。

葉秀鈴、施麗香、陳宥蓁(2014)‧照護一位肝癌末期病人面對死亡恐懼之護理經驗‧10(1),52-61。

周雅丹、林佳玉、廖婉君(2015)‧一位乳癌末期患者瀕臨死亡之照護經驗‧32(1),79-90。

      
個案報告讀後心得  9905  2015-09-13 16:09:28

 

 

文章:照顧一位缺血性腦中風併失語症患者之護理經驗

 

這篇文章主要是在說明一位54歲的女性,因疾病而造成的心理衝擊與焦慮,以及護理人員的處置方法。本文運用了Gorden的十一項護理評估來做為評估病人的標準。個案的疾病為腦中風,造成她腦中風的導因即是家族遺傳的高血壓,約有1/3的腦中風患者會留下後遺症,如同此個案的後遺症是失語,進而造成患者在日後執行日常生活的不便。為了幫助個案,護理人員必須依照個別興趣尋找適合的方法,來去協助患者以及家屬。

 

雖然現在還只是個護生,但看著這篇經驗談,就覺得護理人員真的很偉大,沒當服務到一位新病人時,該準備的資料有多麼多….為了尋找各種資訊,查遍幾十項文獻,之後再去統整,我想花費的時間肯定不少吧!這篇文章教會了我很多,讓我知道罹患腦中風的人約有1/3會有後遺症,以及在個案的身上可能會發生的心理層面的改變。這篇文章大致上都寫得很完整,美中不足的地方可能就是藥物及醫囑的資料沒交代的完善。期許未來的自己能像這篇文章的作者一樣,那麼的豐富。令我最感動的部分是結論,護理人員很有責任地去尋找個案出院後能尋求協助的些許機構,讓病患及家屬都能更加安心,所以說這篇文章真是令我受益良多,希望數年後的自己是位負責任又很有上進心,且具同理心的模範護理人員 

 

 

 

 

 

 

 

 

 

      
閱讀心得  10701  2015-09-13 15:39:45
班級: 護三丁 姓名: 楊欣穎 學號: 1025101202 文章名稱: 1. 格拉司瓊不同給藥法對化療病人的影響 2. 防止老年人跌倒的研究 3. 如何避免院內感染 4. 病人安全:概念与实例 5. 病人安全:法律不应缺位——病人安全立法初探 心得: 為了探讨格拉司瓊給藥法的最佳给药方法. 随機選擇120例接受顺鉑聯合化療的病人, 采用自身對照法,第1周期用肌肉註射法,第2周期用靜脈註射法,第3周期用靜脈滴註法,觀察三種給藥法對化療病人心理、局部組織和消化道的影響. 結果 靜脈滴註法優於肌肉註射和靜脈註射法,可減少病人心理、局部組織的不良影響,同時提高止吐效果. 結論 靜脈滴註法為格拉司瓊註射液最佳給藥法. 我覺得這邊文章真的很有趣,在隨機選擇的這120例接受順鉑聯合化療的病人中採用不同的給藥法再觀察個案的反應,就會觀察到很多 比如: 观察指标及评价: 心理反应:紧张,不安与恐惧,恶心呕吐。局部组织变化:疼痛,疼痛伴发红;肿胀、硬结。止吐效果的平价:显效(完全缓解):无呕吐;有效(部分缓解和轻度缓解):呕吐l一4次/d;无效:呕吐≥5次/d。等 國內外研究表明,跌倒是老年人常見的傷害事件,是老年人"意外"損傷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對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威脅甚大[1].在我國跌倒是65歲以上老年人首位傷害;而本社區前期調查也顯示:跌倒是社區老年人首位傷害,發生率為10.46%,老年人跌倒的預防控制已成為公共衛生和健康問題,有可靠證據證明1/3以上的跌倒及損傷可通過對明確的危險因素進行幹預而預防,很多老年人有許多的身體機能問題,不小心的一跌很可能就會出現一些無法挽救的傷害,所以預防老人跌倒真的事一項很重要的課題 醫院是細菌的集中處,細菌的抗藥性較強, 院內感染的機率也增加。當醫生說可以出院時,就該出院了; 兒童、老人、重病或身體較弱的人, 應該避免去醫院探病。院內感染對病患所帶來的威脅,輕者延長住院天數,重者導致死亡,尤其很多院內感染的致病菌種,例如金黃色葡萄球菌,紛紛傳出具有抗藥性的消息,更給醫療投下極大陰影。根據美國疾病防治中心的統計,一樁院內感染平均要增加3.5個住院天,與將近台幣1萬8千元的費用,因此院內感染的問題日漸受到醫療先進國家的重視。某一病房感染率增加,同一菌種的培養報告顯示不尋常增加時,院內感染監視系統就要提出警訊,檢討感染來源,以為改進,並讓醫生參考最近的院內感染菌種,及病菌對抗生素的敏感性試驗資料,給予病人適當的治療。「不管是手術、放射治療、或是藥物治療,都是一把雙刃劍,可以救人,也可以傷人。所以第一就是要注意安全性,」一直在呼籲台灣醫療界注重醫療品質、醫院管理的和信醫院院長黃達夫說。對他來說,做院長的責任就是要經常監督,包括醫生、護士看病人前、後,有沒有洗手。 泌尿道感染就是其中一種院內感染,在實習中我就看見了許多的泌尿道感染個案 ,雖然有的不是院內感染的,可是不管是不是院內感染都得插上導尿管,不管怎麼說都是不舒服的,所以醫護人員真的該多注意感染問題 病人安全是壹個歷史性、全球性的問題,各種各樣的醫療錯誤威脅病人安全,至今在醫療保健背景下醫療錯誤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在不斷的出現.病人安全問題涉及廣泛領域,如人力資源(人員培訓、留住醫療專業人員)、提高工作績效、環境安全和風險評估,具體有感染控制、安全使用藥品、設備安全、安全的臨床規範做法、安全保健環境和病人安全知識的構築.這些都需要我們從系統論的角度,構建病人安全文化,加以綜合治理 頻發的醫療不良事件和醫療錯誤呼喚健全的病人安全體系.法律能引導和規範人們的行為,其在病人安全體系中應扮演積極的角色.借鑒國外的經驗,中國的病人安全立法的重點應當放在建立和完善醫療傷害的預防機制上,病人安全法的原則有:以病人為中心原則,預防為主、重在治本原則,社會系統工程原則,多元風險保障原則
      
閱讀心得  9909  2015-09-13 15:25:50

閱讀心得

看完這三篇文章後,未來我們會遇上許多在臨床上的生死問題,當我們去實習時,學生也可能會遇到這樣的事情,而在這之中學生是否能籌受這壓力?因為面對死亡時的壓力不一定是每個人都可以承受的,有些人承受不了甚至會換去其他科,或者乾脆不做這種的,我覺得不是在於做不做,而是每個人對環境所能適應的壓力能多大,有些人對環境的適應力很好,而有些人可能無法適應這樣的環境而選擇離開,而當然在這之中病人跟家屬更是心理上壓力最大的,而這就要考驗我們承受一種壓力跟如何去因應病人及家屬的反應,當人在面對生死的抉擇時,我們護理人員是要陪伴在病人及家屬身邊的,提供病人及家屬臨終關懷、支持與照顧,護理人員與家庭應建立良好的信任關係,敞開及信任的溝通,提供身、心、靈、社會與情緒的支持,並尊重家庭的文化需求,以增進整個家庭在經歷家人死亡過程的療癒與健康,然後在過程中陪伴是關懷臨終病人及家屬很重要的措施。真誠的陪伴能陪伴臨終病人及家屬直到生命結束,並接受他們所表達的任何情感。接觸病人時,能調整在場每個人的需求,能調整照顧的氣氛與情境的脈絡,護理人員藉由自我了解中培育這種調節適應的能力。這也是護理人員調是自己的壓力的方式,在臨終過程中,臨終的病人及家屬認為道別是很重要的,與臨終的病人道別將影響家庭的成員如何調適及展望未來,也能讓臨終病人確認維持緊密人際關係的重要性。一方面是能被家人圍繞,另一方面是能癒合及化解困難的人際關係。護理人員有機會建立基礎引導病人陳述這些緊密人際關係的意義、重要性及如何傳達這些關係的重要性。藉由專業技巧的幫助,提供舒適安祥的死亡過程。

 

來源:華藝圖書館

 

 

目前第307/4040頁 [首頁][上一頁][305][306][307][308][309][310][311][312][313][314][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