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部落格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部落格文章
目前第308/4040頁 [首頁][上一頁][306][307][308][309][310][311][312][313][314][315][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志工心得  9909  2015-09-13 15:24:38

志工心得

2.jpg

1.jpg

 

我在仁愛醫院當志工,剛開始有些東西要整理,像文件,電腦檔案的資料等,這是一開始剛去的時候用的,之後就開始到急診室跟打針抽血的服務台幫忙,有些老人家跟一些人打點滴後要到休息處休息,所以要帶他們到休息處去休息,然後在之中還有默默看看該如何打針跟遇到狀況時要怎麼處理這樣,在急診幫忙時,狀況真的滿多的,當時有遇到小孩子得急性腸胃炎,然後學姊有教說,未來我們實習學姊會叫我們怎麼用棉被先包住小孩,然後要怎麼抓住他,因為小孩打真會一直扭動,以要幫忙抓住,而且在幫忙抓住小孩的娜時間,有看學姊怎麼找小孩子血管跟打針,還有怎麼抽血跟固定手的固定板,看這一幕時,我就覺得我到時去兒科實習應該會有很多挑戰,畢竟小孩子本來就不好應付,在當志工這過程中學習很多不同的經驗,也讓我知道在急診確實有很多事情很忙,而且在當這志工時,時常會要找哪些人要幫忙,而且從志工服務中,看見了世界的角落有很多人需要協助,也從中看清了自己的不足。在急診室當志工的期間,首先要感謝為我們解決大小問題、給予我們建議的資深志工大哥大姐們!如果沒有你們,急診室可能會被我們搞的雞飛狗跳,還要感謝急診室的醫護人員、病人以及病人家屬,謝謝你們包容我的笨手笨腳。

      
104年暑假作業。  9801  2015-09-13 15:21:19
憂鬱症照護。心得。 我想現今社會的壓力下,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精神方面的症狀。依照每個人不同的抗壓性呈現出不同層級的表現。很常聽到別人說:[阿!她抗壓性怎那麼差?我之前被怎樣怎樣都沒事了她怎那麼爛。]等等的評語,但你們真的了解嗎?真得懂他們的世界嗎? 此篇文章中提到:[本篇報告乃運用認知治療,於照護一位憂鬱症合併恐慌症患者之護理經驗分享。藉由觀察、會談及運用整體性護理評估等技巧收集資料,發現個案對自己或外在事件抱持負向的想法,長期深受憂鬱及恐慌發作症狀所苦,影響其個人及家庭生活。個案自入院後,筆者除了運用放鬆技巧減輕個案反覆換氣過度所造成之不適外,另外也發現憂鬱與焦慮的共同因素為負向的情緒,而此類患者常出現負向認知思考影響其情緒及行為反應。因此,與個案建立開放、信任的治療性關係,協助個案覺察確認其負向自動化思考,以及身體不適與缺乏解決問題之能力及技巧有關。透過個別的認知治療,使用家庭作業方式,訓練個案以正向思考替代負向自動化思考,協助矯正扭曲的認知。在措施執行後,發現個案憂鬱與焦慮情緒明顯改善並建立自我肯定的行為。降低恐慌發作之頻率,進而增加個人因應能力,回歸正常的社會生活。冀望此照護經驗,能提供護理同仁日後在面對照護類似個案之參考。] 走出憂鬱與恐慌,迎向陽光-一位憂鬱症患者之護理經驗 Emerging from Depression and Panic Disorder into a Normal Life: A Case Report 羅秀慧(Siou-Hue Luo) 護理雜誌 ; 53 卷 6 期 (2006 / 12 / 01) , P85 - 88 憂鬱症不只是影響心情,是有可能會更加嚴重到影響身體的。別再把自己的想法附加於他們的身上,要從她的方面去想,不管影響她的事件多麼的讓你覺得不足為奇。面對此類個案需要更多更多的耐心和他溝通,帶她走出憂鬱的世界。情傷或許在大多數人眼裡好像還好的事情,但是在某些人眼裡是天大的事情。此篇文章中提到:[本文描述一位因女友情變改嫁他人,加上工作不順心以割腕及服用安眠藥自殺個案之護理經驗。筆者於2008年4月28日至2008年6月10日護理期間,以觀察、身體評估、直接護理及筆談等方式進行資料收集,發現個案有呼吸道清除功能失效、無望感、無效性因應能力等健康問題。運用關懷與提供疾病進展之相關訊息來建立互信,以肢體接觸、適當保證與提供一個尊重隱私的環境來增加安全感,教導宣洩其負向情緒的技巧來緩解壓力,引導其說出自身優點及利用正向思考來肯定其價值,邀請家屬參與照護並表達對彼此情感的依戀,漸漸地個案願意敞開心房,重新適應生活並對未來重新懷抱希望。希望藉此分享情變自殺患者的照護經驗,在加護病房除了滿足生理需求及維持生命,更應該撫慰受創心靈,陪伴其渡過情緒的低潮。]照顧一位因女友情變自殺憂鬱症患者之護理經驗 The Nursing Experience of a Suicidal Depression Patient 吳曉芸(Shiau-Yu Wu) ; 伍碧琦(Pi-Chi Wu) 長庚護理 ; 22 卷 3 期 (2011 / 09 / 01) , P401 - 410 憂鬱人人有但程度不一,當你認為這件是對你很重要時,她的層級就會上升。永遠不要拿自己的標準來評定別人。此篇文章的個案為了感情事情而走路絕望,護理人員需要加倍的耐心加倍的努力才能使她再次打開心房。我覺得在這些文章中其實都提到了,需要多次的嘗試多次的耐心才能夠成功的帶他們走出。我覺得這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不管走的是哪一科別都要有如此耐心。
      
志工心得(2015暑假)  9906  2015-09-13 14:13:45
志工心得 雖然是為了志工時數 但進去之後與他們相處一段時間知道他們的故事後你真的會心疼他們所有。我覺得護理之家的老人絕對沒有一個人是自願住進養老院,還是喜歡待在親人身邊,只是迫於現實的無奈,有些是因為兒女上班賺錢才把長者放在那,則有些長者因為身體不便的原因不得不在那邊接受較好的醫療照顧,有的長者沒有家屬來看他們,而有些人總會講著他們的孫子多大當上了什麼甚至連自己床位的牆上都貼滿了家人的照片,而我照顧的這位奶奶每次去看她時 她總是笑笑的迎合我們,但有時候去偷看她,她都用雙手撐著自己的頭,像是等待著自己的家人來探望 我們與她聊天她不會講到自己的家人,我們陪她吃飯但她總是擔心我們有沒有吃一直問我們要不要吃她的飯,聽到這些話心裡揪了一下,即使我們不是她的家屬,但她總把我們當成孫子看待,與她拍照時,她看著螢幕說著自己很醜,但她也笑笑的跟我們拍照,她是老了,但她的笑容永遠是不會老的,每次看到她坐著睡著在輪椅上真的很心疼,在這一次的志工裡學到了很多,與這些爺爺奶奶相處更讓我懂得珍惜與維護,他們需要你們的幫助,更需要你們的關懷,讓他們回到最初的樣子。當然這次的志工經驗當中,我更了解到了行孝的重要性,孝順真的不要等,無時無刻的關心自己的家人就算是孝順的一種,很多人總是到了家人離開才後悔當初沒有孝順,現在的我,很珍惜跟家人能相處的每分每秒,因為有他們,才能造就現在的我,現在的我,盡全力照顧我的父母,更不用說以後了,我一定會努力讓他們過上好日子。
      
暑假讀書心得  9790  2015-09-13 13:22:56
李德芳、林心潔、吳佳玟、吳嘉純、林美珍 (2004) 燒燙傷病患的疼痛處置 劉伊蟬、陳玫君、林秋菊 (2008) 燒燙傷病患出院後生活經驗之探究 施沛鈃、葉桂杏、王智弘 (2009) 敘事治療在燒燙傷個案復健諮商之運用 在這個暑假的剛開始就遇到了一件大災害,而且這一件災害也和護理息息相關就是八仙的塵爆事件,在這一個暑假轟動全台灣。發生了這件令人悲痛的事情,也又一次的提到台灣醫療以及護理方面各個問題,我想這些問題都值得令人深思,我覺得這次得塵爆事件對我來說體會到很多也感到非常驚嚇,因為去年的我也參加了一模一樣的活動,在當時根本不知道原來自己玩的東西是那麼有危險性的也很不幸的在隔年發生了這樣危險恐怖的事情,這真的令我非常震驚。在塵爆當天的流出影片看到了這突發的狀況讓人們有多麼恐慌多麼害怕,影片中受傷的民眾只要有受到傷就不斷的抖無法控制,他們受到的傷都讓他們失去了基本自理的能力,而受傷的民眾並不是幾十位而是將近五百位,這真的太可怕了。也是台灣這麼多年來第一遇到這種意外事件。於是暑假我也查詢了一些有關塵爆的文章。在閱讀過許多燒燙傷文章之後覺得很感慨很心疼那些受傷的人,我想他們要克服的種種困難以及不適都非常困難,不僅是被燒傷的痛還有他們的心理,這些都會造成他們很大的陰影。在文章中提到燒傷是一種創傷性的損傷,嚴重的受傷可能導致外貌畸形以及肢體殘障,病患除了要長期接受治療以外且因為外觀以及肢體影響了日常生活及人際關係以及身體心像多種改變。而且日後的復健對他們來說更是一大難關。然而塵爆到現在已經過了兩個多月這兩個多月以來死亡人數還是有增加,所以他們要面對的並不是一個有時間期限的危險期而是一直處在一個危險的狀態裡,對於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未知數的他們該有多麼痛苦子及難熬。燒傷是一種會讓全身器官衰竭的傷害而他們也都痛到失去自我感覺了每天醒來只能不斷不斷的打止痛針又睡著然後醒來在打這樣無限的反覆著。而康復出院後的他們對於自己外觀的改變也沒辦法接受,就算接受了植皮的手術也沒有辦法很快釋懷。因為就算接受了美容手術等疤痕也一直會存在。然而他們的心理會害怕他人的眼光,會封閉自己害怕面對他人甚至是家人以及朋友變的沒有自信出現在別人面前。在2010年台灣女藝人Selina也因為在大陸拍戲意外造成了身體大面積的燒燙傷。而過了五年現在走過來的她雖然已經復原的差不多了。但是在看見她的復健之路真的令人鼻酸,我想他的堅強勇敢真的很令人欽佩。而在復元的這兩三年來看見她在電視台談論他一路走來的故事,起初他自己也非常沒有辦法接受這一切發生的事情,天天以淚洗面甚至有很多負面的想法讓他失去走下去的力量,但是現在的她畢竟還是很堅強的撐過來了。所以希望那些塵爆燒燙傷的病人都能夠像Selina一樣堅強的撐過來。能勇敢的克服他們的身體以及心理的傷痛。
      
104年暑假作業個案報告閱讀心得  9795  2015-09-13 13:07:49
依照衛生福利部的統計103年十大死因結果顯示,惡性腫瘤為十大死因的第一名,而惡性腫瘤已經是第33年為十大死因榜首,每天就有約123個人死於癌症,而每11分44秒就有一個人被癌症奪走了寶貴的生命,因此我想要來好好探討如何照顧癌症末期的個案,給他們在最後的生命中有更多更好的照顧,因此我挑選的三篇個案報告都是有關於癌症末期的個案。 我覺得這三篇個案報告不管是在關懷還是臨終照顧醫護人員都做得很好,也都有有給個案相當合適的關懷也不忘記關心個案的家屬感受是不是過於疲累等,和解決個案的死往亡率及恐懼,讓個案家屬及個案都表達想對對方說的話,但是在家族樹上面三篇卻都沒有很明確地寫出完整的家族樹,像是職業或者年齡有些都沒有提出來,還有個案的主客觀資料也不是收集得相當清楚,所使用的文章也都非近五年內,這些都是我以後不管是在實習或者是在臨床上需要寫個案報告時要特別小心注意的事。 而站在個案的角度我覺得其中一篇的個案就非常偉大,自己是非何金氏淋巴瘤末期的個案身體和心靈上應該都是非常的不舒服,但在生命的盡頭卻還是願意把自己的眼角膜給捐贈出來,讓更多需要的人能夠得到幫助。隨著惡性腫瘤的盛行率越來越高發病得年齡也越來越低,我所挑選的文章其中兩篇的個案都還是屬於成年中期的階段,這階段應該是正要為自己的事業打拼努力,和組成家庭孕育兒女的年紀,但卻要在這個階段就要接受自己罹患了癌症而且過不久就得離開身邊的人這個事實,對他們來說這比任何事都還要難以令人接受吧,顯現的更焦慮不安特別感覺到無力,都必須靠自己的子女妻子甚至是父母來照顧,雖然是這樣但家屬不離不棄的關懷和照顧對於個案來說,在生命最後的階段中還是是最大的一個支持。 讀完這三篇個案報告之後,讓我更了解以後在實習或者是真正到臨床工作時,該如何更好的照顧到個案,其實罹患癌症的個案不單單只是只有要關心個案而已,其實家屬也是相當重要他們必須要辛苦的照顧個案,而個案又有可能是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者,對於家屬其實這都是需要被關心及重視到的地方,應該要讓他們能夠尋求到能夠幫助到他們的管道,而也要幫助個案解決死亡焦慮這塊問題,給予他適當的關懷,聆聽他對死亡的看法和怎麼去面對死亡,也讓個案和家屬能在最後的階段中能把想說的話都告訴對方讓對方了解,我覺得在文章中有段話講得很好『這死亡恐懼個案當中病人、家屬、醫療團隊變成生命共同體, 面對死亡不是病人的問題,而是大家共同問題,就像漩渦中的船,病人是乘客,家屬是水手,醫療團隊是掌舵者,在生死課題上要 隨著醫療團隊引導,才能突破困難,達到彼岸』,所以我覺得不管是不是在必須要面對死亡焦慮的個案,都必須要由家屬個案和醫護人員同心協力才能擁有一個最完整且最好的一個照顧。 資料來源: 李青澐、傅秀英、高振益、徐文宏、釋惠光(2006).末期癌症之死亡恐懼:一個案報告.安寧療護雜誌,11(2),183-192 盧建中、陳琬青、林益卿、蔡佩渝(2008).末期癌症患者與角膜捐贈-一個案報告.安寧療護雜誌,13(3),349-356 蘇芳誼(2009).照顧一位肝癌末期患者安寧療護之照護經驗.彰化護理,15(2),6 - 15
目前第308/4040頁 [首頁][上一頁][306][307][308][309][310][311][312][313][314][315][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