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內容 |
暑假作業-志工心得 9893 2015-09-12 22:55:37 其實每次要做志工時都會野三個不同的心情,再做志工前會覺得少賺一天的錢有一點可惜 再做志工時會覺得腳痠或是小無聊 但是志工結束後看到別人跟妳說辛苦了或謝謝時 就會覺得一切都值得了,如果我說我很喜歡做志工那是騙人的,但是能幫助別人或是看到別人受到幫忙倒是很喜悅的一件事,而且去不同的地方做志工真的也會學到很多事不管事環境 人,事,物,讓自己開開眼界嘗試不同的事情。希望以後還可以有很多服務的機會藉著做志工讓自己能有所成長。
|
暑假作業-個案照護心得 9893 2015-09-12 22:54:51 是否你們曾經留意過身邊的人與你長得不一樣?『不一樣』不是僅指人和人 之間外貌的差異,是否你們曾經留意過,身旁有一群人需要你們的幫助?幫忙他 們過馬路、迷路的時候需要你幫忙指引方向…或者,僅靠著胸前掛著的小名牌, 進到電梯中呆呆杵立需要你幫忙按欲到達的樓層?這樣的族群,有的很活潑、像 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有的很木訥、彷彿世界如何變動都與之無關…。這個族群 在醫學上,我們賦予其一個專屬的名字-唐氏症。唐氏症是無法根治的染色體疾病,家有唐氏兒,對整個家庭而言是一項很大的衝擊,孩子需要長期的照顧及訓練,更需要的是社會的接納與支持。本文旨要探討一個罹患唐氏症的初生兒及主要照顧者面對此一衝擊的護理經驗。與主要照顧者建立良好的治療性關係,藉由會談、傾聽及觀察方式搜集資料,分別依據生理、心理、靈性及家庭等四個層面作為評估方向。發現個案方面的護理問題有:低效性的嬰兒哺餵;在主要照顧者方面的護理問題有:因產下缺陷兒的哀傷及缺乏唐氏症知識有關的家庭因應能力失調。在整個護理過程中以護理人員特有的細心及耐心,配合個案的需求,使得個案成功的擺脫鼻胃管灌食而順利的進食,並藉完整提供家屬所需的支持及協助,得以充分發揮護理人員的角色功能,促使案家擺脫陰霾、走出哀傷,進一步接納患兒達成護理目標。然而在現今的社會中,對身心障礙者要有著廣大的包容以及體諒,而不是一味的排斥他們,尤其 是當我們自己是這些小孩的母親或父親,需要花費多少的時間來調適自己的態度、接受自己的孩子從一 出生開始,就不能和一般人一樣、站在同一個起跑點?又需要在照護孩子的過程 中傾盡多少的心力,來幫助他,一步一步的走出先天的限制、培養照顧自己、獨 立生活的能力?使他們對自己做的事情不會更加的害怕,所以當我們遇到身心障礙者時要去協助他們,使他們能更快完成事情,而不是以看笑話的心情在旁邊,要設身處地的為別人著想,這樣才是作對的行為,只要我們對任何一個人都已親身經歷的處境下去為別人著想,那麼你將會對毎一個人都是一樣好的,而不是只會對一些人比較好而已,培養同理心真的很重要,能發自內心的關懷,替他們著想,不用另類眼光,對!或許他們真的有些不太一樣,但是他們也是爸媽的寶貝,也是男孩女孩,如果我們用不同的角度來想,或許他們都比我們更善良更可愛呢!現在越長越大,對很多事情的看法都不太一樣遇到考驗的事也在增加,但是只要我們努力,一定都會迎刃而解,希望我們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當然,他們也是!!!
|
護理典範 11503 2015-09-12 22:42:59 護理典範人物心得-南丁格爾 五護二乙 林子晨
南丁格爾的爸爸是英國有名的人,不但交遊廣泛,而且非常喜歡交朋友,家裡常常有各種階層的人進進出出。其中有一位牧師是南丁格爾最熟悉的客人,他是村子裡唯一懂得療傷的人,也是第一位傳受醫療常識給南丁格爾的人。
南丁格爾的媽媽一直把她當做掌上明珠,只要一有空一定會陪著小
女兒玩各式各樣的遊戲。南丁格爾最喜愛的遊戲是自己扮演護士,替娃娃包紮傷口。
有一次,布娃娃的手心被鐵釘勾破了一個洞,南丁格爾看到以後馬上模仿醫護人員的樣子,一針一針地修補縫合,並且在亂七八糟的縫合處,塗上一層藥膏,然後再把布娃娃抱到床上蓋上被子。媽媽看她學得有模有樣,
好個受過特別訓練一樣,開了個玩笑說:「嗯!我的女兒長大以後如果當護士,一定很優秀。」雖然媽媽嘴裡這麼說著,但是心裡不希望女兒真的去當護士。因為當時的社會裡,大家都認為護士的地位很低,只要地方上有點名氣的人,
沒有不鄙視這份工作的,更別提鼓勵自己的寶貝女兒去當護士。 南丁格爾小時候就有一顆善良的心。每當她看到動物受傷,一定會把牠們抱在懷裡,細心的呵護,有時候還會異想天開想治好牠們。因為南丁格爾的愛心,常常會使她產生這股不由自主的衝動,即使她對醫療實在是一竅不通。
一天傍晚,南丁格爾像中了邪似地衝下樓來,她拉扯牧師的衣袖,邊喘氣邊說:「牧師,趕快帶我到小山坡。」說完,南丁格爾沒等牧師答應,就硬把他拖出去牧師也沒搞清楚是怎麼一回事
便抽動皮鞭,駕著馬車載她到小山坡去了。一路上,南丁格爾又興奮又焦急,牧師看她,一定有急事,就問她原因,才知道五天前老爺爺告訴她,今天下午可能有小羊要出生,南丁格爾很好奇,想看看剛剛出生的小羊。
過沒多久遇見老爺爺很難過,問了之後原來是每次都跟在老爺爺旁邊的羊生病了,所以南丁格爾格爾決定要照顧他。幾天後,老爺爺以為身邊的羊已經死了,在打開羊屋發現羊已經好一半了就老淚縱橫奔像羊,這時候南丁格爾說只要持續換熱水敷兩到三天羊就會好了。說完老爺爺很感激他。真是可喜可賀。
|
暑假作業 9828 2015-09-12 21:50:01 姓名:翁儷庭 班級:五護四戊 學號:1015101256 座號:48
文章:
照顧一位肺癌末期病患之護理經驗
末期乳癌之安寧緩和照護:一個案報告
癌末患者的疼痛問題及處置
心得: 癌症近十年來均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位,台灣每年有將近兩萬人口的癌症末期患者,在最後的歲月中飽受著各種生理及心靈的折磨,加上自己身上一直無法消失的疼痛,造成癌末病患極大的痛苦,對癌症末期病患而言,雖無法阻斷死亡的進行,然護理的介入卻可改善因疾病所致的身體症狀與面臨死亡所引發的失 落、哀傷等心理困擾,因此癌症護理儼然為時代所需。
對個案的身、心、靈、及社會等層面進行整體性及連續性評估,運用會談、觀察家庭互動、和身體評估等方法收集資料,確立個案因化學治療之副作用、癌症骨骼轉移、身體外觀改變及害怕面臨死亡,而出現噁心、疼痛、身體心像紊亂、死亡焦慮等健康問題。透過家庭會議及醫護團隊擬定護理計畫,提供個案身、心、靈個別化的照護,例如芳香、音樂、經穴按摩等療法來緩和個案的身體症狀,關懷、傾聽、同理、宗教師靈性引導、安排社工和志工的陪伴、以解決其身體心像和死亡焦慮問題,並運用生命回顧引導個案肯定生命意義,提昇其內在力量,以超越生死障礙,和順利地完成人生的最後階段,期許此篇個案報告提供護理人員面對癌末病患時,能以全人、全家、全程、全隊理念來提供其身、心、靈、及社會等方面照護。
看完文章之後我了解到病痛無法解決而在身上的痛苦,平常的小感冒一個鼻塞可能就造成自己極大的不舒適,又如何在一個不知道甚麼時候會發作的狀況下生活著,無論是對於個案還是對於家屬都是個非常大的壓力,如果我是癌末患者,我也不希望自己這麼痛苦,尤其是更加不希望自己的親人一直在身旁為自己擔心著。
|
暑假作業 個案報告 9638 2015-09-12 21:39:52 照顧一位高齡初產婦產後初期之護理經驗
作者:丁素珠 陳春菊*
一位高齡婦女間隔多年在生育的生命意義
作者:傅雅麟 田聖芳
一位高齡產婦面對胎兒異常及死亡的經驗
作者:張美滿 廖天麟 朱淑媛
到底幾歲的孕婦才算「高齡產婦」呢?根據WHO(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三十五歲以上第一次生產的孕婦都稱為「高齡初產婦」。有別於三十四歲以下的產婦,這個年齡層以上的產婦在懷孕及生產期間都較容易引發身體不適等意外狀況,必須特別小心謹慎;但並不是過了這條警界線,生產風險就會突然增加。
之所以選高齡產婦作為主題是最金新聞有許多高齡產婦的藝人相繼生產,且現在的社會高齡產婦有再上升的趨勢,所以想寫寫相關生心理照護。
高齡婦女產後生理復原常須較長一段時間,若生產過程中有合併症產生,則會經歷更嚴重疲憊及生理失調。有些高齡產婦同時對會陰傷口的縫合不適以及如何照顧新生兒表達相當的關切,尤其是高齡初產婦,出院後須自己承擔照顧新生兒,在沒有經驗及家人協助下備感壓力。現代社會結構改變,高齡產婦有日益增加趨勢,其在產後生理恢復較慢,且常感到疲憊,對會陰切開傷口的疼痛特別重視。加上對自我期許較高,又缺乏角色模範及社會支持,返家後需獨自負起照顧新生兒的責任,常常會充滿害怕情緒,對自己缺乏自信。其實我覺得在護理界這裡的高齡產婦似乎也不少,因自己有工作,且工作量多所以結婚通常會較晚一些,當自己的同仁也遇到相關困惑時護理人員可在晚期產前檢查時,與高齡產婦討論他的需求,讓其感到有自我控制權。
對於婦女而言,懷孕及生產就是一種自身的肯定,在過程中能夠順利生產並且受到家人的肯定,所以對於高齡產婦來說壓力是相對的大。第二篇文章就提到對於高齡產婦要在隔多年生孩子而做研究,所要考慮到的其實不只母親本身的生殖系統,也包含了父親的想法及手足對於新的弟弟或妹妹的調適。其實不用說到高齡產婦或有,我自己和弟弟相差兩歲有時候還是會抱不平,還是需要溝通協調的才會相處和樂。
第三篇提到高齡產婦對胎兒死亡的看法,一般相信高齡婦女懷孕會使紅白區合併症的機會增高,也會有更多的分銳合併症發生,且出現缺陷兒的可能性亦提升許多,在懷孕過程中,孕婦都希望能順利地生下孩子,沒有任何問題發生,她們不但擔心自己在生產過程亡,也擔心孩子的死亡。內文有提到發生後產婦會出現的一些反映期,就像是面對自己的了癌症一樣,從不相信,磋商,憤怒到接受,都是要慢慢調適,筆者在照顧此個案的過程中, 深深感受在臨床診斷發現胎兒嚴重的先天異常或死胎的情況孕婦仍不斷尋求支持能達成孕育過程,對產婦的傷害也很大。曾有學者說:『 喪失父母對人而言是失去他的過去,而喪失孩子對其而言卻是失去他的未來失去他目標 。』我覺得這句話寫得很好,孩子對於父母親來說是自己創造新的生命,最親密的關係,會深深地打擊父母的內心深處。若當我去實習遇到了相關的個案我又要用什麼樣的照護甚麼樣的關懷同理心需要花很多的心思去。畢竟這對誰來說都是很難回復的。
參考資料:
丁, 素. and 陳, 春. (2005). 照顧一位高齡初產婦產後初期之護理經驗. 高雄護理雜誌, [online] 22(1), pp.37-49. Available at: http://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16830903-200505-22-1-37-49-a [Accessed 13 Sep. 2015].
張, 美., 廖, 天. and 朱, 淑. (2005). 一位高齡初產婦面對胎兒異常及死亡的體驗. 彰化護理, [online] 12(2), pp.18-25. Available at: http://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18182747-200506-201402120022-201402120022-18-25 [Accessed 13 Sep. 2015].
傅, 雅. and 聖芳, 聖. (2011). 一位高齡婦女間隔多年再生育的生命意義. 馬偕學報, [online] (8), pp.149-163. Available at: http://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20725396-201107-201310290015-201310290015-149-163 [Accessed 13 Sep. 20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