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內容 |
暑假心得報告 11631 2015-09-12 19:58:23 田芷璇 16號 103511227
書名:張文亮撰 《一把剪刀,幫助千百人-蔡巧與台灣初期護理》 作者:張文亮
心得
這本《一把剪刀,幫助千百人-蔡巧與台灣初期護理》之書,可幫助我們看到,並且認識台灣早期的護士和助產士們,培育的經過,以及她們奉獻的精神,是很 值得所有從事醫療工作者仔細讀的一本好書。同時,在這本書中,也可看到台灣早期社會女性堅忍的生命力。就像書中主角蔡巧女士所說的:「以前台灣窮苦人家的 女人是強壯的,生產的時候,到溪邊,用一塊碗碎片,自己割斷臍帶,在溪水裡給嬰孩和自己清洗。」她這樣的話,對生活在今天的我們,聽起來就像在聽天方夜譚 一樣遙遠的故事。但卻真實地發生在我們阿嬤那代女性的身上。我就親自聽見現在尚且健在、已經高齡92歲的胡文池牧師娘(葉寶玉女士,也是助產士)告訴過我 的故事;她說有一次接到一個正在田裡「搜草」的農夫來叫她趕緊去他田裡幫忙,說她太太在田裡生產了。當她的夫婿胡文池牧師騎著一台50 cc機車載著她趕往田裡去時,那位產婦雙手捧著剛出生的嬰兒坐在田埂邊。胡牧師娘就在田埂邊趕緊替她處理,那位產婦隨即用田邊水溝的水,替孩子先清洗一 下,然後才在先生和胡牧師娘共同扶持下,走回田邊的農舍裡,進一步處理產後的事宜。
書名:台灣女英雄陳翠玉 作者:李錦容
心得
陳翠玉,這位護理先鋒,堅守在工作崗位上,認真、辛勤無悔地付出。後來陳翠玉遠赴美國,在世界衛生組織擔任顧問,長期在南美洲服務,是台灣人參與WHO的先鋒。 由於陳翠玉在海外積極從事「婦女台灣民主運動」並擔任發言人,被國民黨政府列為黑名單。她在一九八八年為了回台參加世台會,企圖突破黑名單封鎖返鄉,走遍美、加等國都拿不到簽證,抱病繞了半個地球,輾轉到亞洲各國嘗試,終於在新加坡獲得簽證。但因為長途奔波各地,疲勞過度引發舊疾復發,抵台後就直接送急診就醫,不久後在台大醫院逝世,享年七十三歲。陳翠玉寫下了令人感傷「為返鄉而犧牲」的黑名單故事。
|
志工心得 10629 2015-09-12 19:52:43 今年的暑假,我和朋友去了衛生所當志工,一進去就看到了3.4位聖護的學姐在那邊實習,我跟我朋友的工作是幫病人量血壓、送病歷表還有幫忙打電話,偶爾幫忙整理病歷表,然後如果忙不過來的話就會去幫忙學姊們去幫病人量身高體重還有腰圍那些等等的,但是我跟我朋友的工作明顯比其他人的工作輕鬆很多。在這次的作業中,我學習到了「其實護理人員的工作相當的辛苦」,不但要微笑面對病人,還要聽得懂他們在說什麼,在這幾天的時間裡,我們面對了許多的病人,但大部分都是一些老人,但是也有一些不是老人,可是對台語不是很好的我,只能請我的朋友幫我翻譯一下,看著那些聖護的學姐努力的在工作,想到我跟我朋友以後也要像他們一樣「叫號、跟病人溝通、微笑地對待每個病人、還要打電話給病人跟他們說要來做檢查」,每個人的工作都有所不同,不能太依靠其他人,也不能太被動,但是一定都要主動,不能一直都坐在那邊,對於「遇到困難就想依靠別人、很被動的我」,實在是一個天大的問題。這幾天工作下來,我想了很多,「當護理人員的每個人都一定要面帶笑容,不能把自己的不愉快帶到工作的場所,更不能發洩在病人身上,也不能太依靠別人,必須自己判斷事情。如果遇到了不會的問題,就必須詢問別人」這是我當完志工的心得。這幾天,我也得到了一些反思「假如自己生病了不舒服,也不能對護理人員大小聲,他/她們用好的態度服務了我們,工作一整天他/她們也會累,但是微笑待人的態度卻絲毫不減」。有些事情可能是我沒有發現、沒有反省到的,所以我還有許多知識必須學習。
|
暑假作業志工心得 9925 2015-09-12 19:18:43 志工心得 鄭卉珺
在這個暑假的志工服務我選擇去泰北當海外志工,第一次做志工服務從開始的籌備都是全新的經驗,很多的第一次都在這趟旅途中展開, 還好身邊有一群很好的夥伴大家一起經歷這些的第一次讓我更加勇敢地完成他。
在這趟旅途中其實體會很多,或許他們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落後的地方吧,但
是我覺得他們其實一點也不落後,他們的每天都過得很充實,沒有太大的慾望每個人的每一天都過得很快樂,不用甚麼都拿來比較,大家一起運動一起學習一起生活沒有年級分得大家都是朋友,這些對於我們來說應該是蠻困難的吧,在這趟志工服務中還有蠻多不同的感動的不管是他們努力的過每一天的那種精神,不放棄得為自己的將來努力學習中文,希望我也能在自己的課業上多下點心,並且學習那種不放棄的精神,多加的練習多為自己爭取一些機會。
|
三下暑作 9831 2015-09-12 19:08:08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護四戊 學號:1015101259 座號:51 姓名:賴奕蓉
談護理臨床教育
Clinical Nursing Education
李皎正(Jane Lee) ; 鍾聿琳(Ue-Lin Chung)
護理雜誌 ; 59 卷 5 期 (2012 / 10 / 01) , P5 - 9
護理是一門深受社會環境影響的臨床專業,面對持續變化的醫療環境,
護理教育者應審慎思考護理專業目前面對的問題以及未來的趨勢,
在護理臨床教育作變革,以因應目前及未來社會健康照顧的需求;
指出學生無法有效將課堂上傳授的知識應用在臨床實務上。
護理專業目前的需要以及未來的走向,護理課程以及臨床教學上必須作多樣改變,
適當並有效使用情境模擬以及建構畢業生臨床能力鑑定機制。
團體心理治療的開設歷程
謝珮玲(Pey-Ling Shieh) ; 呂尚恒(Shang-Herng Leu) ; 歐吉桐(Gye-Toung Ou) ;
中華團體心理治療 15卷2期 (2009/06), 3-14
團體心理治療 ; 團體諮商 ; 團體前準備工作 ; 開設歷程 ; group psychotherapy ; group counseling ;group preparation ; establishment
動力取向人際關係團體心理治療個案報告
鍾明勳(Ming-Shun Chung) ; 杜家興(Juia-Hsin Tsu) ; 吳秀琴(Hsiu-Chin WU) ; 林姵瑩(Peing-Ein Lin) ; 蘇意婷(Yz-Ting SU) ; 郭建成(Chien-Cheng Kuo) ; 張達人(Ta-Jen Chang) ;
中華團體心理治療 17卷2期 (2011/06), 29-40
動力 ; 人際關係 ; 團體心理治療 ; 個案報告 ; dynamic ; interpersonal ; group psychotherapy ; case report
護理師跟個案關係一向都很重要,如果沒基於良好關係上,會在過程中產生不悅感。
當然,信任與不信任也會產生,你也要讓個案知道,你是誰。
互動過程中,傾聽個案說的內容,別急著否定,插嘴,這樣會讓個案覺得你很沒禮貌,之後再給予適當的建議。
談話過程中,也可以了解個案的背景,當然的,也要看個案想不想跟你訴說生活的成長背景,更加了解個案。
如何讓個案信任你,當然你技術的操作,操作過程中,是否流暢,讓個案知道你是專業的,技術方面也是要多努力,
不能給與不正當的保證,例如:像腫瘤切除手,不適當跟個案說:"手術結束後,就不會再有腫瘤復發了"等不確定的話,等...。
也要有視病猶親的態度,關心個案有哪裡不舒服的,在人際關西上也會很良好的。
|
志工心得 9912 2015-09-12 18:47:22 因為基於學校規定要做志工所以我透過親人介紹到佛光山蘭陽別院當志工,到了那裏的首要工作是擦拭那邊的藏書並且分類好,那邊的老師說在那的所有書籍都是別人一本一本捐贈出去的聽到這些,社會上還是有許多願意幫忙別人的人向這些捐書的人就想幫沒有看過書的兒童讓他們看看不同種類的書。
總而言之,我去那邊做了許多有意義的事也讓我想了很多,從各種角度來說雖然做志工並非我自願的但是還是讓我受益良多、收穫很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