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內容 |
讀書心得 9908 2015-09-10 16:00:38 1015101336 24 護四庚 江羿霆
心得:
看完以後,我認為對於罹患癌症的病童真的要多加照顧也要多一點的耐心,畢竟小小年紀的他們在某一些的自我照護意識上沒有大人那麼的瞭解,但並非所有的病童也都是這樣的。在照顧罹患癌症的病童,我們應該要多多的去關懷他瞭解他,但是對於罹癌病家屬我們也要多去注意,家屬是病童最重要的支持系統,家屬越對於這個癌症越熟悉,那麼照顧起來的品質就會比較完善。許多病童家屬剛從醫生那裏得知罹癌的消息時大多是屬於在壯年期,有一些的家庭只有一個人在工作,家裡的經濟狀況沒辦法去支出治療的費用,這就會造成了影響治療成效的理由之一,許多的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可以接受最好的治療,就把病童送往比較大間有名的醫院裡,可是有些的家庭居住的城市離醫院有很大的距離,因此都要很忙碌的到處奔波,往往造成了在照顧上的品質並不是那麼的好。
化療的副作用對於癌症的疼痛狀況連大人都不一定可以承受的了,更何況是年幼的小朋友呢?所以在我們能控制的範圍以內盡可能的給予止痛劑,像是嗎啡等等的藥物來緩解病童的疼痛感,我們除了用藥物來轉移病童的疼痛也是可以用轉移注意力的方法來減輕疼痛,雖然不一定可以完全解除疼痛感,但是至少可以稍稍轉移病童的注意力,癌症末期時的疼痛不是我們一般人能夠所想像的,有時連效果最強的止痛劑都不一定會起到效用,這時我們只能盡量依照病童所需來看看我們能幫助到他們甚麼忙。
當病童進入癌症的末期時,心靈上的寄託是非常重要的,不論是對父母的依賴或是宗教上的信仰,當病童癌症末期時,利用安寧照護來讓病童靜靜地走完最後的一段路程,在這過程中讓父母多多的陪伴他/她,多多的陪病童說說話,讓他/她可以感覺到安心感,在其中父母或是護理人員可以在允許的範圍內依照病童的願望來幫助他/她實現,利用畫圖或是說故事的方式來幫助他宣洩對死亡的看法,雖然不一定所有的父母會讓自己最疼愛的子女接受安寧照護,因為他們對於安寧療護並不是很了解,所以在這一方面護理人員可以多做說明,在病童臨終的時候我們要讓他/她可以跟自己想要在一起的人或是物品在一起,讓他們感覺到安全感,若是病童死亡以後可以邀請父母一起做大體的護理,使他們可以在孩子機能未完全消失的時候可以再對病童說說話,讓病童及父母可以好好的道別。
最後我想要說的就是不論是誰都會有生重病的時候,不論是小孩或是成年人,這個時候家庭就顯得非常重要,有著深厚的支持才會讓人覺得還有希望,在疼痛時我們也要盡量給予止痛劑或是利用別的方式來轉移注意力,在安寧照護和臨終的時候時多多陪伴他們,讓他們知道我們是很愛他/她的,並不孤單。
1.李雅玲、陳月枝、林國信(1993)•癌症兒童家庭主要照顧者對支持系統的感受•護理雜誌 ,40(3),59-69
2.邱泰源(1997)•癌症末期疼痛的控制• 台灣醫學,1(2),198-208
3.李昭輝(1997)、安寧療護意義治療、安寧療護,3,18-23
4.石世明(2000)、對臨終者的靈性照顧、安寧療護,5(2)41-56
|
三年級升四年級(101級)暑假作業 9714 2015-09-10 14:16:16 服務學習心得
這次老師帶領我們到學校的後山撿垃圾,以小組的方式分區塊打掃環境,那裡的垃圾其實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但卻可以展現全班的團隊精神,雖是以小組分區塊,但當自己的區域打掃完後卻繼續往下一組的區域幫忙,即使太陽在大卻不減大家想互相幫忙的心,記得那天是期末考的前一天,那幾天大家都窩在自己的位置上看書,藉由這個社區服務可以曬曬太陽活動活動其實也很不錯
|
三年級升四年級(101級)暑假作業 9714 2015-09-10 14:09:08 個案報告文章心得
第一篇
書名:以歐倫自我照顧理論照護一位獨居腦中風患者之護理經驗
出處: 林欣怡(Hsin-Yi Lin) ; 方美玲(Meni-Ling Fang) ; 孫美華(Mei-Hua Sun) ;長庚科技學刊 20期 ( 2014/06) , 119-130
第二篇
書名:一位子宮頸癌行根治性子宮切除個案之護理經驗
出處: 林麗珍(Li-Chen Lin) ; 郭桑瑜(Sang-Yu Kuo) ; 謝春金(Chun-Chin Hsieh) ;領導護理 15卷4期 ( 2014/12) , 71-81
第三篇
書名:照護一位乳癌患者首次接受化學治療之護理經驗
出處: 李文馨(Wen-Hsin Lee) ; 張瓊文(Chiung-Wen Chang) ;
腫瘤護理雜誌 12卷2期 ( 2012/12) , 61-73
心得
第一篇以歐倫自我照顧理論照護一位獨居腦中風患者之護理經驗本文應用理論為歐倫(Orem)自我照顧理論,歐倫女士認為:人是由生理、心理、社會層面所組成。自我照顧模式強調人為了保持生命與健康,需要不斷的自我照顧,護理的功能主要在促使病人增加自我照顧能力,以維持最好的健康狀況。
本文藉由傾聽、觀察、會談、身體評估進行資料收集及評估個案,確立個案呈現的健康問題有呼吸道清除功能失效、身體活動功能障礙、自我照顧能力缺失、焦慮等四項健康問題。經由護理系統之完全代償、部分代償、支持教育性護理概念提供相關護理措施。
選擇此篇文章的原因是因為自己的也有親戚有中風的症狀,所以一看到題目就很吸引我,但在我還沒學護理報告之前完全不知道有這些護理理論,不同理論有不同的模式,但在三年級學過護理報告使我更懂得怎麼看文章,此篇文章運用的是歐倫(Orem)自我照顧理論,從這篇的護理經驗看到一個自我照顧能力缺失的個案,當無法滿足自我照顧需求,環境與人無法達到平衡,即需要護理的協助。看完此篇文章讓我更清楚了解歐倫(Orem)自我照顧理論,這也更深入了解護理人員在寫個案報告其實不容易,要重多個角度觀察個案,藉由會談、觀察、身體評估收集病人主客觀資料確立問題,每一個環節關係著每一個環節,這些都是要細心的觀察才能找出。
藉由此篇文章也學到很多在書寫個案報告要注意的事情,能學到及瞭解這些對我們以後在書寫個案報告都很有幫助。
看完一位子宮頸癌行根治性子宮切除個案之護理經驗此篇我認為女性的子宮真的對人的生、心、社會影響很大,身體心像改變、心理焦慮身體疼痛狀況使得性生活不能滿足等,種種因素使得婦女對於子宮切除後需要更勇敢的面對自己,還有各種壓力的調適。文中對於婦女具有各別性的護理措施,使得婦女能更了解子宮頸癌會出現的症狀及性知識,滿足他的性需求,護理措施也針對個案的焦慮、疼痛、身體心像絮亂的問題訂定個別性的目標,讓個案能達到生、心、社會的平衡。藉由此篇文章讓我更了解到子宮對女性而言真的很重要,影響很深,也了解到一些關於子宮頸癌,子宮切除術的相關資料,也學習到紐曼的健康照護系統模式收穫很多。
|
典範讀書心得學習單 11408 2015-09-10 13:02:49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
護理科
|
班級
|
二甲
|
學號
|
1035101006
|
姓名
|
胡婕翎
|
書名
|
張天鈞的名畫診療室
|
作者
|
張天鈞
|
出版社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年月
|
2001年 3 月
|
索書號
|
410.46
|
ISBN
|
957-13-3334-4
|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尋找真理的道路是漫長而艱難的,這些線條和現象是有我所掌握的,我不得不膽怯地把他們都放棄
|
,儘管我非常不捨得。事實上,我沒有能夠讓人們精確地看到這些線條,因為的確很難把內心世界和外
|
部世界,建立起真正的和諧關係。
|
|
2.藝術是甜美的,而醫學本生並不枯燥,差的只是有否好的表達方式。
|
|
3.我想經由藝術來介紹健康知識,相信會短縮你和醫學的距離。
|
|
4.「生死兩無憾」-引自畢卡索《科學與慈善》
|
|
5.「胖子的困境」-引自米蘭達《怪物,裸體怪物》
|
|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
張天鈞從小就喜歡畫畫和唱歌,可是長大後,這兩項興趣卻沒成為他的職業,他反而選了一個很不相
|
干的醫學,而且還當上了醫學院的教授。他的工作性質三分之一是老師,三分之一為研究者,剩下的三
|
分之一是醫生。
|
他的人生觀就是「人生一定要留下紀錄,才不虛此行」,因此除了將研究心得寫成論文外,也時常寫一
|
些介紹健康常識的文章,在報章雜誌發表,讓大家能夠更了解健康。
|
看完這本書,又看了他的作者介紹,覺得超真的是一本好書,裡面講了很多很多有關健康方面的問題,
|
包括飲食、藥物甚至如何去養身……一些的生活保健觀念,根本就是健康的寶典書,因為他喜歡畫畫,但沒走這條路,所以收錄了很多名人的圖畫,在介紹醫學常識之餘,順便也推廣美學的觀念與認知,所
|
以這本書不會給你乏味的感覺,因為我本身真的很不喜歡看書,一看到密密麻麻的字,我眼睛就開始
|
撩亂,然而這書裡有加了圖畫,當然看起來也很有fu,所以我很推薦這本書,它可以讓不喜歡讀書的
|
人,也可以讀完它,當然也可以順便幫助你讓身體更健康,真的是一舉兩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3學年度暑假作業 10669 2015-09-10 13:00: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