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部落格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部落格文章
目前第322/4040頁 [首頁][上一頁][320][321][322][323][324][325][326][327][328][329][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服務學習反思心得紀錄表  11408  2015-09-10 12:59:18

服務學習課程

 104 學年度第 2 學期

「服務實作」反思紀錄表

修課名稱

服務學習(□I; □II; □III; □IV

填表人

姓名:胡婕翎         

科別:護理科        

學號:1035101006

服務機構

博愛醫院志工

服務學習

組織

 ■個人 

 □小組,小組成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hat

(服務內容)

(服務實作的過程中,你做了什麼?看見了什麼?聽到什麼?接觸到什麼?)

進急診時碰觸一些以前沒做過的事讓我感到很陌生,志工阿姨教了我很多,剛開始要些幫病人量血壓和耳溫,再經由護士姊姊的評斷要送往內科、外科或是

小兒科,有些比較特別的就比較複雜一點,像是孕婦就要帶到二樓產科,有些是要帶去門診後再送回急診,所以要很清楚醫院的方位,才可以快速抵達目的地,病人躺過後的床要換新床單和棉被,所以隨時都要注意哪一床需要整床,在急診做的事大概就是這樣子。

So What(學習要點)

(服務過程中的所見所聞帶給你什麼參考?你學習到了什麼?對你有什麼意義?是否有發現新問題?)

因為我選的志工是急診,所以做什麼事都要快,你只要一拖拖拉拉的,就會連累

到其他跟你一起工作的人,所以做什麼事都要謹慎,才會減少出錯的機率,讓別

人對你也有信任感,覺得可靠,這也可以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學習到很多,不能

散漫這很重要,不然久而久之就會有惰性,所以要選擇做護士就是要有決心,

然只是在浪費青春。

Now What(省思檢索)

(服務學習的經驗使你看事情的有什麼改變?你對自己有什麼認知上的改變?你能做什麼改變或行動?)

在我還沒去急診時,我做事慢且沒效率,但是經過這次的急診志工後,我對自己開始要求,做事就要認真做不要分心。做完急診後,我發現我很喜歡那種充實的生活,至少那麼長的暑假沒有浪費掉,這次去做的志工,我覺得非常值得,學到的東西很多,也可以比別人多認識一些,所以這個暑假真是大豐收!

 

 

 

授課教師簽名:_________

 

      
個案報告心得  9821  2015-09-10 12:05:46
失明糖尿病個案接受截肢手術之護理經驗―個案報告 本文旨在報告一位70歲糖尿病病足個案,運用Gordon十一項健康功能型態及觀察、會談與身體檢查收集資料。對糖尿病個案現存性感染,急性疼痛與接受截肢手術傷口的相關資料。知識缺失與個案及案女缺乏截肢照護資訊來源也需要我們指導,當中也需注意個案身體心像紊亂與右膝下截肢之健康問題。經抗生素控制並教導正確執行傷口照護、使用止痛藥、以搖高床尾抬高患肢來減緩疼痛指數。以「截肢術後自我照顧評量表」評量截肢照顧認知。糖尿病的個案因為長期的代謝控制不佳,常常會引發足部感覺、運動、循環上的異常,也會造成神經病變及血管異常,嚴重者還必須截肢。 出現危機肢體感染的徵兆時,需更進一步的評估執行外科手術的可能性,截肢是指當肢體因疾病或外傷造成血液供應喪失,營養供給遭受破壞而無法存於體內時,需藉由外科手術,切除身體受傷的某個部位肢體,近年來,多數人實行這項糖尿病足切除手術後,能改善足部的缺失並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但在個案們遇到這種情況時,身為護理人員的我們並不單單只是在照顧他們的傷口,必須連個案們的身、心、靈都照顧到。這個個案報告讓我知道有糖尿病的個案,不僅僅每天都要注意血糖,各個時間點都要特別的補充糖分,也要注射胰島素,在他們的內心比任何人來得艱辛。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想吃什麼就吃什麼,運動時時刻刻都可以做,睡眠品質也較佳。但對他們來說平常能吃的都要很注意,隨時都要注意血糖的變化,營養方面不足時需補充,個案因為足部的傷口而影響了睡眠品質,還要服用止痛劑來幫助睡眠,個案有嚴重傷口截肢,在心像方面也是一大問題,在20年前因為視網膜病變而導致雙眼失明,個案的認知感覺正常,能夠清楚的分辨味覺及嗅覺。價值觀的評估,個案也能有正向的價值觀。我們護理人員對個案的情緒給予尊重、支持與鼓勵,使個案能接受事實及自我肯定。護理人員面對失明截肢案,陪伴的家屬為最重要的支持者,在指導家屬執行緩解疼痛護理措施及傷口照護,並在護理師及大家的協助下,個案能正向的接受截肢的事實。 在個案截肢後我們也要特別教導個案們術後截肢的護理,並給予適當的關懷,。 讀完這篇個案報告,讓我知道現在健康的我們,要好好維持適當規律的運動,不做傷害自己的事,面對各種不同健康問題的個案,要運用同理心,試著將我們所學到的護理知識技能運用在我們所照顧的個案身上,不求回報的為他人付出。
      
志工服務心得  9905  2015-09-10 12:00:31

這次來到六福養護中心當志工,共計16小時。

初次來到養護中心當志工時,裡面的味道真令我難受,有著諾大的迫切感,聞到了長期臥床的味道、老人們自身散發的味道、浴廁傳出的味道....各種難聞的味道撲鼻而來,當時沒戴口罩的我,忍不住的作嘔,但漸漸地習慣了,也融入了這個環境。

其實志工內容大多是很輕鬆且簡單的,像是每天早上推著老人們去公園或是早市散步,讓他們能有多點機會去呼吸一下外界的空氣,以及看看外面的世界。

當志工時最讓我有收穫的是,傾聽他們每個人專屬的故事,他們用一生經營的故事,有時會笑著臉有時卻又喪著臉,臉上不時有明顯的表情去顯示著故事的每一段內容,可以看到他們對於每段記憶所留下的感情都是如此的深厚,於是我們的情緒也因為這些故事而來回擺動著…陪伴的時間雖然只有短短的16小時,也知道大多數年老的長輩會將我們這短短16小時的陪伴遺忘掉,但其實我很慶幸能服務他們,因為他們是走在我們人生旅途上的前輩。

在養護中心裡,有很多必須臥床的老人們,每天中午我們的另一項工作就是餵他們吃飯,他們一口一口的慢慢咀嚼著,對我們來說根本不用咀嚼的粥,我就在想,當我老了,不能動了,也必須靠晚輩們這樣的幫忙著,我自己的心情會是怎麼樣,所以人老了,是那麼的無可奈何吧!

看到這些逐漸衰老的長輩們,也讓我想到家中的長輩們,真的要及時行孝阿,不然到時候…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讓自己不留下任何遺憾,也希望長輩們的後半輩子都是開心的。

 

      
103暑假作業  9811  2015-09-10 00:33:12

心得:

  在這愈來愈先進的世代,藥物持續的改良、疫苗不斷的更新、細菌病毒也再突變,因此癌症依舊盛行,等待我們去消滅它或它殲滅我們。

「乳癌」是乳房乳腺管細胞或腺泡細胞不正常分裂、繁殖所形成的惡性腫瘤,侵略並破壞乳房正常組織,乳癌是全世界女性最常見的癌症,已經超越子宮頸癌,成為好發癌症首位,在102年十大死因中乳癌名列第四名,佔如此大的比例是我們需要重視及預防的。

    閱讀完三篇個案報告只能說除了非常早期發現並做治療可做乳房保留手術,其他就算不涉及到生命安危的大多都要做切除手術,腫瘤就在乳房裡理所當然會少了一邊的乳房,身為女性得到癌症已經很痛苦而且乳癌又必須付出這種代價,可說是很大的打擊!腫瘤有分良性、惡性,惡性的腫瘤也是有分等級主宰著復原狀況,切除乳房、淋巴、做化療是必然的,只是擔心癌症復發轉移到無法治癒的地步,接下來就是一連串的辛苦、疼痛要面對,最後就是等待死亡…因此身為護理師要為病患提供全人的照護,照護病患的生理、心理、靈性及社會等層面,運用關懷、傾聽、同理心給予正向鼓勵,緩解病患對於身體心像的改變,讓病患接受改變得事實,針對疼痛給予不同的止痛方法,提供專業化的緩和措施或輔助性療法,如:姿勢擺位、情緒支持、冷(熱)敷、冥想法等,這些或多或少都是能幫助病患舒服一些。這國際化的時代有許多來自各國的人們,只要是動物就會生病需要就醫,在文化背景有所差異之下看醫生都會有些困難,就像台灣人去國外醫藥費都很昂貴,沒有保險沒有錢根本不能看醫生,所以不同國籍的人都會有不便,面對外國人來就醫要有溝通能力,不管是利用共同語言、比手畫腳或觀察方式等進行評估了解病患,都要一視同仁、視病猶親,不論社會地位、宗教信仰,再用更多的關懷,提高對文化的敏感性以及幫助外國籍的朋友。

    我覺得健康真的很重要,有錢有權也買不到健康,去診所去醫院生意都很好,掛號、拿藥、做檢查都要等待,因為人很多,為什麼有這麼多人生病?一個天氣的轉變、一個抵抗力的下降、一種細菌存在都可能讓人生病,什麼時候會生病我們難以預測,因為也許不抽菸、不喝酒、多吃青菜、少吃肉、按時做運動的人都還是會生病,可能是遺傳可能是環境,所以說我們要好好珍惜每一天、運用自己的身體,在可以活動時盡量的做自己想做的事,不然不能動時連把手指舉起都沒辦法。癌症有很多種,乳癌雖然可怕不過與其它的比起來又算是中間,因為現在在家可以做簡單的自我檢查,再都上定期乳房X光攝影就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況且早期乳癌的5年存活率有九成以上,因此癌症不一定是絕症。

文章出處

林淑娟、黃明立、陳明豐(2006).乳癌患者接受化學治療合併靜脈注射甘草甜素之個案報告.秀傳醫學雜誌,6(3),113-118。

 

施君穎、顧雅利(2008).末期乳癌之安寧緩和照護:一個案報告.安寧療護雜誌,13(2),226-238。

 

盧秀杏(2009).照顧末期新住民婦女-個案報告.安寧療護雜誌,14(2),196-207。

      
暑假作業 - 個案報告心得  9927  2015-09-10 00:25:36
1動力取向人際關係團體心理治療個案報告 動力性人際關係團體心理治療,是以精神動力為導向,以人際關係為介入點的團體治療,本文報告一位患有重鬱症之已婚中年男性參與本團體之變化。個案在成長背景中,父親為相當權威的角色,因而造成個案平日在人際上,與父親及職場上司相處時感到畏懼,產生困難。在團體進行過程中,個案由於對治療者的移情關係,投射權威父親至治療者,故在團體早期呈現害怕逃避治療者之現象;經由再度的嘗試,個案發現治療者並未如想像中權威,進而轉變畏懼面對權威人物之內在客體;最終,將此經驗帶回生活中,重新嘗試與父親的主動,建立新的父子關係。 鍾明勳(Ming-Shun Chung) ; 杜家興(Juia-Hsin Tsu) ; 吳秀琴(Hsiu-Chin WU) ; 林姵瑩(Peing-Ein Lin) ; 蘇意婷(Yz-Ting SU) ; 郭建成(Chien-Cheng Kuo) ; 張達人(Ta-Jen Chang) ; 中華團體心理治療 17卷2期 ( 2011/06) , 29-40 2靈性概念於護理個案報告 護理人員自許能提供全人照護,然靈性照護於臨床護理實際應用情形仍有待探討。目的:分析護理個案報告中對靈性相關照護之特性,以做為護理人員提供靈性照護時之參考。方法:搜尋台灣期刊電子資料庫,選擇護理問題中涵蓋「靈性」問題之個案報告,利用內容分析與描述性統計方法,分析整理文本呈現之特質。結果:從1995年至2012年共38份文本屬於靈性個案報告,病人特質以癌症(73.7%)及臨終(65.8%)居多。靈性評估項目以宗教相關(類別、信念與行為)居多(76.3-81.6%),其他評估項目包括:人際問題、死亡態度、生命意義與罹病態度等。提供之靈性照護內容以協助病人獲得宗教資源、人際關係的維持與重建、生命意義的追尋為主,護理方式主要為「以關懷之心陪伴病人」及「鼓勵從事靈性與宗教活動」。結論/實務應用:靈性是全人照護重要一環,靈性議題於護理個案報告已逐漸受到重視,多數護理人員肯定靈性照護的價值。未來應提供實用靈性評估指引與靈性相關的在職教育,以充實護理人員靈性照護能力。 蕭雅竹(Ya-Chu Hsiao) ; 陳素惠(Su-Hui Chen) ; 李香君(Hsiang-Chun Lee) ; 蔣宜倩(Yi-Chien Chiang) ; 長庚護理 25卷1期 ( 2014/03) , 15-26 3社區護理情境計畫書及個案報告-應用社區精神衛生護理能力於社區個案持續性照護 本文目的為省思護理人員社區照護情境及角色功能,並呈現對社區個案持續性照護時,「社區精神衛生護理能力」實際應用的情形。護理過程從96年11月至97年8月為期9個月,分別以電訪、面談、家訪追蹤照護一位重覆住院精神分裂症病患。了解個案照護需求,包括自我價值與自信心之提升、持續接受藥物治療、疾病管理、連結社區資源建構支持系統等。根據台灣護理學會與中華民國精神衛生護理學會所發展的社區精神衛生護理實務能力指標,運用其中「治療性人際關係」、「建構自我」、「藥物管理」、「疾病管理」與「資源連結」等護理能力於病患的照護。結果顯示個案出院後病情穩定,生活作息規律,持續參與社區復健,也突破以往快速疾病復發再住院的困境。 李淑紅(Shu-Hung Li) ; 洪芬芳(Fen-Fang Horng) ; 蕭淑貞(Shu-Jen Shiau) ; 精神衛生護理雜誌 3卷2期 ( 2008/12) , 57-64
目前第322/4040頁 [首頁][上一頁][320][321][322][323][324][325][326][327][328][329][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