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部落格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部落格文章
目前第323/4040頁 [首頁][上一頁][321][322][323][324][325][326][327][328][329][330][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暑假作業 - 志工心得  9927  2015-09-10 00:13:26
這次的暑假,已經是第二次參加志工活動為大家服務和幫忙。這次服務的單位和上次一樣是羅東仁濟中醫聯合診所。第一天到診所當志工,心情是興奮的不得了又超級緊張的,雖然是第二次了剛開始的前幾天還是免不了害羞害怕,大概是因為這算是我第一次自已在外面上班(打工)吧,之前都是因為有親戚在或是就在親戚家。我是下午到那邊當志工服務,當時進來一位阿婆,我看她似乎是第一次到這邊,剛好那時候櫃台站滿人,有些人等著領藥另一些人則是排隊等著掛號看病,而那些人把櫃台站的滿滿滿,都擋住在旁忙碌的藥劑師和負責掛號的護士,那時那位阿婆左看看右看看的似乎是在找掛號的地方,當我正在猜測那位阿婆是在想甚麼的時候,剛好她一轉頭和我對到眼,最害怕尷尬的我給了那位阿婆一個微笑,接著是走向前詢問她有甚麼需要幫忙的地方嗎?果然,我猜的沒錯,那位阿婆真的是第一次來到這間診所,也是正在找櫃台想要掛號,我牽著她帶她到掛號台排隊,並且告訴她還有什麼問題都可以找我,當下阿婆對我說:謝謝妳喔!並且臉上還帶著一抹微笑,就因為阿婆的微笑,當下我的心情開心的不得了。我忘記日期了,有一天我是晚上到診所當志工,那天很多人來看診,又剛好那天也只有一位醫生,導致病人掛完號之後要等很久才會輪到,有一位中年男子等得不耐煩了竟走到櫃檯斥喝護士,說我們診所看診速度慢態度不良之類的,眼看著這麼多人在排隊等待看診,他竟然因為自己情緒不管旁人就這樣直接責怪醫生和護士,我在旁都嚇傻了也覺得很莫名其妙。當志工這五天,喜怒哀樂的心情都有過,也讓我覺得這樣服務大家的感覺真好,只要一個微笑我就覺得很開心了,很特別的經驗,希望下次還有機會再參加。
      
探訪老人安養中心 之 心得分享  9641  2015-09-09 20:28:07
現在社會趨勢,老人的人口比例越來越多。「人口高齡化」是近年來已開發國家普遍所面臨的現象,而台灣在邁進已開發國家之林,人口高齡化的現象與所產生的問題也逐漸浮現,雖然政府近年來有擬定一些老人福利政策,但現今老年人口的生活仍有待改! 因為現今年輕人都在外工作,無法照顧到在家的長輩,就會移置安養院居住,也有些例外........不管是什麼問題,高齡化再加上少子化,年輕人的負擔越來越重,造就了人口老化越趨嚴重的問題!我們也要多多關心這些阿公阿嬤,讓他們覺得是有被關愛的。
      
暑假作業  9649  2015-09-09 16:51:50

文章: 一位左膝上截肢患者的護理經驗.一位口腔癌患者行頭頸部重建之手術全期護理經驗.一位未婚子宮內膜癌患者行子宮切除術之護理經驗 看完本篇的文章,內容個案原本期盼生育與婚姻生活,因陰道異常出血至門診求診,診斷後得知罹患子宮內膜癌的事實,且需進一步接受根除性子宮切除手術治療。過程中個案除害怕面對癌症的治療痛苦與預期死亡的威脅外,也擔心子宮及卵巢切除後喪失生育能力、失去吸引力和提早老化的壓力,心中充滿焦慮與不安,常獨自哭泣,對於個案之身、心及社會皆造成影響,如果是我我也絕對會像個案一樣對癌症充滿著恐懼,尤其是死亡,然後也會擔心自己喪失生育能力。切除子宮即失去生育能力,也等同於失去了「女性的圖騰」,不僅會帶走原本建立好的自我認同感和價值觀,也會破壞原有的身體心像和性認同,會產生低自尊,然後還會自我貶低自己,當然負面情緒也會更多,所以我們要給他們多關懷。看完這篇的文章,突然發現到自我照顧需求對我們生活當中來說真的非常的重要,像是獲得充分空氣、獲得充分營養、適量的水分攝取、維持正常排泄功能、維持活動與休息的平衡,每個人的目標就是為了保持生命和維持健康。面對疾病對生活品質的影響,例如:飲食的方式改變.口語溝通的限制等,還有生理.心理.社會也影響很多,癌症患者會出現很多的焦慮,而心裡也會產生害怕,也會在意外人對自己的眼光是用什麼角度去看待,怕會被別人取笑,而這篇的文章裡面能看到個案的焦慮與不安,我們應該要多給他們一些關於口腔癌的認知還有口腔癌的治療處置,來減少他們的焦慮與不安。我們家的親戚少數有抽菸.吃檳榔,而這些東西都是會提高得口腔癌的機率,身為護生的我應該更時常提醒他們才對。本篇個案報告是描寫一位因車禍意外而導致左膝上截肢個案,面對身體功能受損及心理衝擊、調適過程之護理經驗。筆者經由觀察、會談、傾聽、身體 評估、病歷查閱等方式收集資料,並運用Gordon十一項健康功能型態進行護理評估,確立個案主要護理問題有;急性 疼痛、組織完整性受損、身體心像紊亂等三項,護理過程中筆者除提供個案有效之傷口照護及疼痛護理外,並運用溝 通技巧以耐心的傾聽、真誠的陪伴。當個案有失落、哀傷情緒出現時,護理人員必須給予尊重、安撫及適當讓個案了解截肢的必要性、緩解截肢後造成失落反應、克服心理障礙、重建身體心像, 聆聽其對創傷之敘述及接受其反應,接 受個案感覺給予支持系統,引導哀傷情 緒表現出來、創造環境,探討及溝通希望目標,重新調整計畫,讓個案能調適 截肢後所帶來的衝擊,接受身體心像改 變的事實(李,2000)。在護理期間發現 護理人員面對截肢個案照護只在於重視 個案之生理照護,易忽略個案在肢體截 肢後產生之心理及社會適應問題。期望 日後病房能藉此籌畫成立「截肢病友 會」,除可以定期追蹤了解個案適應及 復健情況,更可以提供有相同境遇的個 案莫大的支持與鼓勵。參考文獻: 行政 院衛生署(2004).台灣歷年事故傷害柱狀 圖.2005年2月20日取自http://www.doh. gov.tw/statistic/data/死因摘要/93年/統計圖 /15.歷年事故傷害柱狀圖.xls 李素 惠(2000).協助一位糖尿病足截肢患者哀 傷過程之護理經驗.長庚護理,11(3), 48-54。 周幸 生(2002).身體心像紊亂.新臨床護理診 斷.台北:華杏。 林明 珍(2000).身體心像紊亂及其護理.個案 報告之撰寫與應用.台北:偉華。 胡月 娟、蔡麗絲、李和惠(1999).新編復健護 理.台北:合記。 孫美 華、劉雪娥(2000).身體心像紊亂之概念 分析.護理雜誌,75(5),77-82。 黃經 (2001).實用內外科護理.台北:華杏。 黃慧 菁、劉雪娥、李秀芳(2001).協助一位921 震災截肢患者的創傷後反應及身體心像重 建之護理經驗.新台北護理期刊,3(1), 113-122。 楊淑 玲、凌美貝(2002).一位手部截肢患者之 創傷後反應和調適過程之探討.長庚護 理,14(2),166-173。 Naylor, W. (2002). Malignant wound:A etiology and principles of management. Nursing Standard, 16(52), 45-54. Pruzinsky, T. (2004). Enhancing quality of life in medical populations:A vision for body image assessment and rehabilitation as standards of care. Body image, 1(1), 71-81. Fauerbach, J. A., Heinberg, L. J., Lawrence, J. W., Munster, A. M., Palombo, D. A,. & Richter, D. (2000). Effect of early body image dissatisfaction on subsequent psychological and physical adjustment after disfiguring injury. Psychosomatic Medicine, 62(4),576-582.

      
志工心得  9722  2015-09-09 16:32:42
這次班上一起去學校後面的腦寮步道撿沿路上的垃圾,很開心能和全班同學一起出去也一起保護環境的整潔。就跟郊遊一樣大家都很開心,天氣雖然很熱大家也流了很多汗但這機會真的很難得,畢竟要升上四年級了時間越來越少。路上看到或撿到的都是菸蒂,或許是我們學校學生丟的或是在那種田的農夫丟的,都希望被我們撿過後能越來越少,經過這次希望之後垃圾會變少一點,讓環境能變好。 醫院志工 這個暑假的志工我選擇去臺北榮民總醫院當志工,從放暑假前一陣子就一直在留意關於志工的訊息,報名後一陣子終於上了。去的病房是精神日間病房剛開始會有一些恐懼因為怕自己什麼都不會會被嫌棄,幸好去之後那裏的護理長和學姊們都很照顧我交代了一些文書工作給我,雖然聽起來很輕鬆但做起來很複雜每個個案都有不同的疾病要慢慢找整理那些單張很多也很累,但是覺得能看到自己還沒學過關於精神科的用語或是和那邊的病人對話覺得有點成就感因為靠自己一個做完也不會害怕和他們對話。也有要檢討的就是自己打字和文書工作其實不是很強,希望自己能加強對於往後的作業報告也比較有利。
      
暑假作業  9722  2015-09-09 16:30:52
第一篇是「照顧一位子宮內膜癌未婚女性行子宮卵巢切除術後之護理經驗」, 筆者藉由Gordon十一項健康功能評估,經過會談、觀察及直接照護等方式所收集之資料來進行完整性的評估,對於一位37歲未婚未曾生育過之女性本來因為單純子宮肌瘤入院手術,術後卻於出院當日得知病理報告診斷為罹患子宮內膜癌,因而再度入院進行癌症分期手術,並面臨生理、心理的衝擊及調適的掙扎間因為罹患子宮內膜癌需切除子宮和雙側卵巢帶來的衝擊,經歷「從擁有到失去,由失去到整合回歸」,使個案有焦慮、急性疼痛、進而產生身體心像紊亂等不適應的問題,筆者以主動積極態度與個案建立良好的治療性人際關係,提供合宜生理照護,誘導個案能主動表達內心的感受,介紹病友經驗分享,藉由正向鼓勵及提供正確的疾病資訊,鼓勵家人的參與和支持,協助個案順利渡過因疾病手術所帶來的身、心、社會的壓力,達到正向自我表達的適應。 第二篇是「運用Watson關懷理論於一位憂鬱症生育婦女罹患卵巢癌之護理經驗」運用Watson護理評估技巧,包括觀察、會談、直接參與照護及出院後電話關懷等追蹤方式鼓勵和接受正負向感受的表達,能積極計畫未來生活,且接受與疾病共存,此個案的診斷是卵巢癌Ⅲc期,治療過程中需手術包括全子宮切、兩側輸卵管卵巢切除、手術分期及化學治療而在手術後出現切除子宮卵巢等對女性身體完整性破壞的影響,而導致一連串失落反應,包括失去孕育新生命的能力,使其女性角色及性角色安全感受到打擊並出現焦慮、身體心像紊亂等護理問題。 第三篇是「照顧一位婦女因子宮肌瘤行子宮切除之護理經驗」本文為照顧一位48歲婦女,因子宮肌瘤面臨子宮切除手術,造成身體心像紊亂之護理經驗。經由直接照護、觀察、會談、身體評估等方式收集資料,並運用Gordon十一項功能性健康型態評估為指引,個案為一位婦女因子宮肌瘤行子宮切除術,面臨疾病及手術所帶來的生、心理衝擊,自覺失去女性特質及擔心喪失男友的關愛,呈現焦慮、沮喪、無助之情緒,導致出現身體心像紊亂。筆者適時介入並給予正確觀 念,個案出院時臉上充滿笑容,讓筆者感到欣慰,表示出護理人員在照顧過程中,護理指導及心理支持的重要性。 我選的三篇文章都是關於子宮卵巢方面的個案報告,會選擇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媽媽,這暑假她去醫院診斷有子宮肌瘤,動了門診手術自己覺得不熟關於子宮,所以在這之前自己就上網或是翻課表看看有沒有幫助也藉由這次的作業更了解關於這方面的疾病。發現到對於婦女來說子宮真的很重要失去它對於身心靈上的傷害都很大,在之後的實習或職場也希望能照顧這樣的婦女希望能在他們傷心難過的時候陪便和鼓勵他們。 參考資料 黃月珍 (2012).照顧一位婦女因子宮肌瘤行子宮切除之護理經驗.澄清醫護管理雜誌,8(1),45-55。 蔡慧君、張德馨、古雪貞 (2012).運用Watson關懷理論於一位憂鬱症生育婦女罹患卵巢癌之護理經驗.馬偕護理雜誌,6(1),101-112。 古雪貞、李珮禎、田聖芳(2010) . 照顧一位子宮內膜癌未婚女性行子宮 卵巢切除術後之護理經驗.腫瘤護理雜誌,10(1),75-86。 
目前第323/4040頁 [首頁][上一頁][321][322][323][324][325][326][327][328][329][330][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