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內容 |
寒假作業-個案報告讀後心得 9929 2015-09-08 17:48:29 篇名:胃癌末期病人善終個案報告
作者:許芬蘭潘奎靜
篇名:發展性閱讀障礙個案報告
作者:李宏鎰
篇名: 強迫症心理治療個案報告
作者: 譚利光
在寒假中閱讀了三篇個案報告,第一篇個案報告是做說一位謝小姐,39 歲,已婚,育有1 女11 歲,教育程度為大學畢業,宗教信仰為基督教.筆者是以善終的照護概念和個案及家屬共同面對死亡的事實.個案在96 年11 月因為吃不下,腹脹至醫院求診,診斷為胃癌末期,經過多次治療及出院與入院,於6 月19 日再次住院,醫師評估病人的預期生命不到三個月,所以,筆者將病情告知及跟病人談DNR是必要的,從中了解到善終的意思是指出生命末期的照護目標應朝向好的生命品質,透過緩解痛苦、症狀控制及維持功能狀態來達成,DNR是指出生命末期的照護目標應朝向好的生命品質,透過緩解痛苦、症狀控制及維持功能狀態來達成.
第二篇個案報告是研究已指出獲得性閱譜障礙者是有一群優秀的音樂家在腦傷之後,無法閱讀五線譜,這群人被稱為; 發展性閱譜障礙者是另有一群人沒有腦傷卻有閱譜困難.因後者研究相當稀少,此本研究報告一發展性閱譜障礙個案,他的閱譜速度相當緩慢,且無法將之轉譯成旋律.以自編之音符記號量表評估個案之閱譜能力,再以深度訪談及行為觀察方式探討個案之閱譜、演奏及歌唱能力。結果是個案在音符記號評量上表現出較差的唱名能力及節拍概念.在晤談及行為觀察時,發現個案閱譜速度相當緩慢,且無法將之轉譯成旋律.然而,個案卻有良好的音感、演奏及歌唱能力.
第三篇個案報是本文提出一長年飽受強迫思考困擾的中年女性個案,在經過短期的動力心理治療及認知行為治療後症狀獲得明顯的控制與改善.其中,個案覺得在治療過程中,作者採用矛盾療法的技巧,要求其直接面對困擾她的想法,甚至用過度注意、誇大的方式來克服恐懼令她最為受用.當個案發現能對自己的擔心加以嘲笑或調侃時,她好像就能置身於這些擔心、恐懼之外,發展出一種對精神官能症狀的隔離感.強迫症是個案經驗到無法自我控制且侵入性的迫思考(包括意念、想法、衝動、或影像等)或個案以某種規則或固定的(stereotyped)方式進行可降低其焦慮、不安的重複行為,並因此帶給個案很大的困擾,嚴重的甚至干擾個案的日常生活、職業功能、及正常的人際關係.短期動力心理治療是一取向以個案能力為基礎,強調正向積極、目標、行動及未來導向.焦點解決短期諮商不同於以往的病理模式,乃是以心理健康的模式出發,它不探究個案問題的原因,而致力於提升個案內在的力量,進而發展出問題解決的方法.
人的一生用最簡單的四個字來形容就如同生老病死, 我們無法選擇出生在什麼樣的家庭,就像我們無法選擇出生的方式,在這過程中總會經歷病魔著身的痛苦,我們會有所顧忌如家人、朋友、未完成的事等等,我們需要陪伴與支持,也需要接受醫療處置、得到完善的護理措施對我們而言更是重要,如果到了生命的盡頭,可能對我們來說是個未知的世界,我們會害怕、會退縮,但我們可以選擇死亡的方式,可以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是藉由一組受過嚴格專業訓練的團隊工作人員,針對癌症末期病人及其家屬,提供個別性的照顧計畫,滿足病人和家屬身、心、靈的需要.在整個照顧過程中,病人有最大自主權,家屬為全程參與,是一種提昇癌症末期病人與家屬生活品質的全人照顧.(如:DNR)
|
志工服務心得 腦寮步道 9720 2015-09-08 15:08:17 志工服務心得
一大早全班在校門口集合,為了到腦寮步道做志工服務,原本計畫趁中午前前往腦寮步道做清潔的動作,但老師很體諒我們,怕在炎熱的夏天撿垃圾會中暑或身體不適,所以選擇早上八點出發,但沒想到當天早上太陽公公也出來迎接我們,風和日麗天氣非常好,我們分組行動,各自有自己負責的範圍,因為大家的分工合作,很快的就完成這項任務,謝謝老師的貼心,也謝謝各位同學的合作。
|
志工服務心得 安親志工 9720 2015-09-08 15:07:41 志工服務心得
今年暑假我選擇到安親班做志工服務,小時候總是希望自己快點長大,長大後卻希望時間永遠停在兒時,所以我想趁著暑假跟小朋友們接觸,跟他們一起無憂無慮、天真爛漫。
和小朋友相處的這幾天,讓我深深的體會到時代在進步,而且進步的非常快速,有些小孩講出來的話不禁讓我懷疑他真的是這個年紀的嗎,現在的小孩好成熟,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而手機有網路的同學人緣比較好,因為他會開分享給其他同學用,有時覺得自己太早出生,現在的小朋友都很幸福,但想想過去的我們比較少接觸網際網路,受網路影響的機會也沒那麼多,惜福才會真正擁有幸福。
|
暑假作業讀後心得 9720 2015-09-08 15:07:06 以歐倫自我照顧理論照護一位獨居腦中風患者之護理經驗
人是由生理、心理、社會層面所組成,為了維持生存,個人有自我照顧的需要,而環境中蘊含了許多影響自我照顧的因素;健康是指沒有疾病、損傷或不健全的自我照顧狀態。當個人無法滿足其自我照顧需求時,即需要護理協助。
人是由不可分離的身體、社會、人際關係等各層面所組成。健康是內外環境恆定狀況,人的自我照顧能力得以滿足;疾病是由於身體結構或功能之偏差,而造成自我照顧能力之不足。環境是指人以外的任何因素。護理的功能主要在協助個案克服或預防自我照顧能力的缺失,或者是對無法自我照顧者提供治療性的照顧。
人若有自我照顧能力,足以展現自我存在意義。常常聽見年長者感嘆自己年紀大很多事都做不了,甚至覺得自己沒用,每當聽見這種話,心裡總是萬般不捨,因為每個人都會老,他們比其他人還需要被關懷和幫助,年紀大身體機能慢慢在退化,然而產生一些病痛,我們可以幫助他找出能引起興趣的事物,得到精神上的支柱。生病的人情緒狀況難免會不穩定,新聞常播出病患對醫護人員大小聲,甚至出手打人,我能理解他們產生不理性行為,但護理人員更希望大家能夠將心比心互相尊重對方,讓整個護理過程和諧完善。
1971年,歐倫在其自我照護模式中,強調人為了保持生命與健康,需不斷的自我照顧,護理的功能主要在促使病人增加自我照顧能力,以維持最好的健康狀況,當個人無法滿足自我照顧需求時,即需要護理人員的協助。文中護理措施方面提到了,完全代償性護理系統、部分代償性護理系統、支持與教育性護理系統,我覺得他分類的很清楚,讓我容易瞭解到各個護理系統所包含的護理措施,並提出衛教方法及出院後具體的後續照顧計畫。護理人員不是護理疾病,而是護理病人。所以個案生病,不只是要讓他疾病痊癒,還包括心理層面的問題,都要一一找出方法解決問題,壓力容易導致病況不佳、個案進行護理活動遵從度可能降低,處理好個案情緒方面問題,對於病情也稍稍有幫助。護理的最終目標,是促使病人負擔起自我照顧的責任。
林欣怡、方美玲、孫美華(2014,6月)‧以歐倫自我照顧理論照護一位獨居腦中風患者之護理經驗‧(20),119-130。
謝麗卿、王玉女(2008,12月)‧照顧一位脊髓損傷合併四肢癱瘓患者的護理經驗‧(9),49-62。
劉玉蓮、李雅文(2003,12月)‧照顧一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的護理經驗‧14(4),428-438。
|
環境打掃 9707 2015-09-08 14:15:27 經過這次的環境衛生打掃,我們讓學校旁的步道變得更乾淨,雖然打掃當天很熱,但是,我們還是打掃得很開心,可以跟朋友們一起嬉笑、打鬧,我們去的那天,期末考快到了,剛好可以舒緩一下我們的壓力,我認為辦這種活動還不錯,可以增進同學間的友誼,也可以讓學校附近的環境變得很整潔、乾淨,提升了讀書的品質。在過程中,我們撿了大大小小的垃圾,最多的是菸蒂和鋁箔包,也許亂丟垃圾的人覺得一個菸蒂或一罐飲料,不會對環境造成影響,但是,大家一起仿效的話,結果就會不同了。有抽菸的人,應該隨身攜帶一個小盒子,專門放菸蒂,檳榔渣也是,不應該把檳榔吐在田裡或是把裝有檳榔渣的塑膠杯亂丟,這樣會對地球造成傷害,希望每個人都可以將心比心,不要亂丟垃圾,讓家園更美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