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部落格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部落格文章
目前第331/4040頁 [首頁][上一頁][329][330][331][332][333][334][335][336][337][338][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暑假作業104/09/14  9803  2015-09-05 11:20:11
照顧一位青春期癌症復發病患之護理經驗 會選擇與癌症有關的期刊是因為國人罹癌的指數每年都在攀升,也因為自己在基本護理學實習被分配到的單位是血液腫瘤科,而為什麼選擇的年齡層是在青少年期的原因是在實習時遇到大部分的個案都是成年、中年或老年期,並沒有遇到與自己年齡相仿的青少年期,所以想多了解在青少年期遇到癌症時的身理及心理反應及如何去面對,還有身邊朋友及家人要如何去陪伴或給予安慰也是值得探討的,當然護理人員也是在個案治療過程中很重要的角色。 讀完此篇文章後,雖然沒有太多的長篇大論但其實自己思考很多,如果哪天對於自己、家人、友好的朋友或是自己在生命中重要的人物罹患了癌症又是末期的話會怎麼去面對,對於癌症很多人都認為是個無藥醫的疾病,是個很可怕的疾病,會帶走生命的病,而這也讓我想到死亡的議題,目前的我還是對於死亡很無助,生命如此的脆弱,還有要帶著傷痛活下去,真的還是很難接受,但如果哪天自己遇到了還是要努力的活下去,只能這麼安慰自己。 而此篇期刊的個案是癌症”復發”的青少年,相信很多人與我在讀此篇文章之前的想法可能是一樣的,對於癌症再復發的個案可能已經有過去的經驗也能比較能接受化療也能坦然接受復發及治療過程,但讀完此篇後才發現並不是如此,個案對於癌症復發是難以接受的,覺得自己過去已經配合醫院的治療為什麼還復發,對於醫療團隊容易失去信心,且不能接受還要再次的化療,再一次的痛苦,還有家屬的挫折感、傷心、憤怒及難過,覺得之前的努力都白費了力氣,有前功盡棄的想法出現,而這時候護理人員的關心及安慰就是很重要的,要如何讓家屬及個案找回信心,再次的配合醫療團隊接受治療,都是我值得去學習的。 青少年期的發展任務是自我認同/角色混淆,在這個階段最在意的就是”身體心像改變”在化療過程中的副作用容易掉髮、口臭、皮膚變差或身體變腫等等的,這都是容易讓個案消退自信心的原因,也會漸漸的封閉自己,越來越討厭自己,而護理人員的關心及安慰還有給予的鼓勵都是很重要的,但要切記不可給予過於誇大的保證,重要的是需要個案及家屬對於醫療團隊的信任。 這篇期刊讓我恍然大悟的是,原來癌症復發的患者的內心是更脆弱的,並不是大眾認為的會更堅強更勇敢,如果是以朋友或家人的身分,一定會給予更多更多的關心和照顧,還有安慰及加油打氣也是很重要的,而當如果換成是護理人員的角色時也是要有相同的心靈安慰及關懷,更重要的是要給予患者及家屬有詳細的衛教使他們不會因為做了化療而壞了原本的生活品質。
      
三下暑假作業  9915  2015-09-04 22:41:51
書名:糖尿病醫師.自療筆記 作者:林嘉鴻醫師 心得:一般人對於糖尿病多抱有錯誤的觀念, 包括認為糖尿病一定因為愛吃甜食才會導致發病. 一旦得到糖尿病就得一輩子吃藥、很容易引起其他併發症。 其實,血糖值高不一定就是糖尿病、也不需要絕望的面對未來的日子, 只要及早發現,妥善管理好個人飲食與生活習慣,就能免於依賴藥物。 若能幫助自己減少糖尿病的產生,接受、積極,正面心態就是成功的開始, 像一些老人家很擔心自己得糖尿病會不會有合併症.後遺症之類的, 但是只要幫助老人家均衡飲食.多運動.吃些膳食纖維的食物,就能減少糖尿病的產生喔!! 當然,年輕人也是可以這樣做,當自己發現有糖尿病時,自己的生活作息一定要正常.不要熬夜, 戒菸也是一定要的,不要一發病就吃藥,這樣對自己身體很不好的。 最重要的就是飲食,大人小孩老人家都一樣,可以少量多餐也可以一天三餐均衡, 飯後做運動達30分鐘,我自己家人就有兩個長輩得糖尿病.一個低血糖.一個高血糖, 我阿公每天都要吃藥,可是他每天都有飯後運動30分種,生活作息也有顧到唷!! 我爸爸就是每天都有均衡飲食運動30分種,每天也都早睡早起, 現在我阿公跟我爸爸越來越有改善耶!時常都有定期量血糖, 他們都知道什麼該吃什麼不該吃,像是:水果類的青菜類的可以吃, 肥肉.炸的.糖份飲料就不行。 以上還不只有這些唷,還可以增加運動量,實行規律運動計畫. 舒緩壓力,天天好心情.漸進調整飲食,建立終生好習慣.還有一些運動方式, 也可以找出適合自己的運動唷!像是:勃氏運動/柔軟體操/足部運動, 因為糖尿病如果嚴重的話,腳足部的地方會壞死, 到時候就要切掉耶!!所以糖尿病的人一定要做足部運動,很重要的,還有阿,絕對不能晚睡覺 晚睡身體會變差.泌尿系統也會跟著不好.甚至會出現腎病變, 所以不想嚴重的糖尿病病人,一定不可以晚睡覺阿!!!! 這本書是在講作者自己本人,他在年少時期發現自己罹患第1型糖尿病, 雖然曾經抗拒、沮喪,但是在經過一番心境轉換後, 長時間控制血糖的經驗讓他找到與糖尿病和平共處的方法。 甚至立志從醫、投入對糖尿病的研究,以期能幫助更多人的健康免於受到糖尿病的威脅。 目前,坊間雖有許多糖尿病相關書籍,卻少有從病友角度出發點的書籍, 嘉鴻醫師不只有醫師的專業臨床經驗,更有超過20年與糖尿病和平共存的貼身體驗。 在書中,他毫無保留公開個人透過飲食、生活、居家照護等方式對抗糖尿病的故事, 希望喚醒大家對於自身健康的重視。重點就是,做好生活照護、別讓糖尿病找上你。 本書內容從預防、飲食、生活、照顧等地方切入,幫助讀者從生活各層面控制血糖、預防糖尿病。 嘉鴻醫師目前除了照顧好自己的身體之外,更積極投入糖尿病研究、 教育和服務的工作,以本身的豐富經驗,持續為糖尿病奉獻心力。
      
暑假作業  9899  2015-09-04 16:45:35
主題:護理照護 我選的三篇文章分別是照護失智症之護理經驗-個案報告、一位腦中風個案於急診照護之護理經驗、運用生活創意照護糖尿個案者之護理經驗。 第一篇照護失智症之護理經驗-個案報告,這篇描述一位失智症個案,因認知能力退化且因為跌倒,導致右髖骨骨折,手術後需照顧者全天陪伴,引發照顧者角色緊張,有鑑於此引發筆者對照護失智症個案的研究動機。在護理期間以Beck及Heacock提出的失智患者護理評估模式,而護理師經增加與人互動、採漸進式復健運動、製作印尼文護理指導手冊及技術光碟、教導及學習照護技巧、以改善照顧者角色緊張。對於照護失智症的個案我們應該多跟他們互動,且要慢慢來不可以太急。 第二篇是一位腦中風個案於急診照護之護理經驗,文章敘述一位79歲男性腦中風病患於急診室求診之護理經驗,筆者以羅氏適應模式爲評估工具,透過觀察、身體評估及電訪等收集資料,確立個案有呼吸道清除功能失效、潛在危險性皮膚完整性受損及身體活動功能障礙等健康問題。筆者配合醫療措施執行護理協同性功能外,運用個案在急診有限的護理期間發揮良好治療性溝通,衛教主要照顧者與個案有關之照護技能,配合討論及回覆示教等方式,提供主要照顧者與個案疾病相關居家照護資訊。對於腦中風的個案,我們應該要更細心的觀察他的生理變化,還有皮膚是否有壓瘡的現象。 第三篇運用生活創意照護糖尿個案者之護理經驗,這篇個案是位勤儉、務實的是年患者,因工作時赤腳,導致左足背於不明物咬傷腫脹入本院急診求治,因血糖及糖化血色素偏高,被診斷為第二型糖尿病及左腳蜂窩性組織炎,護理期間運用Gordon十一項健康功能評估個案狀況,發現個案有「皮膚完整性受損」、「知識缺失」、「焦慮」之護理問題。筆者除了提供生理、心靈照護外,運用生活創意將家中的巧拼圖、滑鼠軟墊、絲襪…等物品,製成DIY輔具鞋及胰導素注射模型器具,引發個案學習興趣,透過口頭教導、回覆示教、適時提供情緒支持、自我照顧策略等措施,提昇個案對於足部傷口的照護及胰島素注射的技能,以提升糖尿病人返家後自我照顧能力。對於糖尿病的個案,我們應該要教他如何正確飲食及胰島素的使用,而這個個案因為腳受傷導致蜂窩性組織炎,所以我們要關察他的皮膚完整性及預防受傷。 資料來源 謝逸靜(I-Ching Hsieh) ; 楊式辰(Shih-Chen Yang) ; 陳頌云(Sung-Yun Chen) 北市醫學雜誌 ; 11 卷 3 期 (2014 / 09 / 30) , P92 - 102 王寶鈺(Bow-Yu Wang) ; 林梅香(Mei-Hsiang Lin) ; 李金英(Chin-Ying Lee) 領導護理 ; 12 卷 1 期 (2011 / 04 / 01) , P56 - 64 許珮婷(Pei-Ting Hsu) ; 齊觀雲(Kuan-Yun Chi) 長庚護理 ; 23 卷 3 期 (2012 / 09 / 01) , P352 - 359
      
三篇個案報告心得  9793  2015-09-03 23:43:03
心得: 從這三篇個案報告文章中讓我了解到一些知識癌症這三個疾病的個案,例如:胃癌症狀有上腹部不適、噁心、悶脹、反胃、食慾不振、便祕、腹瀉和空腹痛等。如有病灶產生潰瘍出血則會嘔血、解黑便、血便最後會導致貧血及體重減輕。因為,引起吸收不完全所導致內在因子、維生素B12、葉酸、鐵鈣缺乏及維生素D的吸收減少,況且癌症細胞也會藉由淋巴轉移到別處,病灶若轉移到別處依其侵犯不同器官而有所不同的症狀,通常治療胃癌的方式是手術切除,唯一能根治的方法而切除範圍則依腫瘤大小位置及分期而定,區分為兩種,全胃切除和次全胃切除,若診斷為進展性胃癌者接受根治性手術,期五年存活率有百分之三十三左右,此階段的治療主要為全胃切除術。做完切除手術後必須以少量多餐、細嚼慢嚥、採半坐臥的方式吃飯而且固體及流質需分開進食,少吃刺激性食物,例如;咖啡、辣的食物等其他,需補充鈣質、鐵劑和維他命B群藥物及定期量體重,術後傷口照護受否有紅腫熱痛。另外一個癌症,直腸癌,本來我們正常人的大腸功能是吸收水分和電解質合成部分維生素並將糞便排出體外,大腸直腸癌大部分致病原因與遺傳和飲食方面和生活環境有關。直腸癌與肉食、高脂肪食物、低纖維食物、過量攝取炭烤、煙燻等食物有些關聯。症狀有排便習慣改變、腹瀉與便祕交替、大便有黏液、大便形狀顏色改變、裡急後重、有残便感、長期下腹部不適及腹部可摸到腫塊。可用來診斷直癌癌的方式:潛血檢查、肛門指診、大腸X光檢查、大腸內視鏡檢切片以判斷是否為惡性腫瘤。直腸癌治療以手術為主放射線為輔,做完手術後患者可食用高蛋白、高熱量、低渣飲食,高蛋白高熱量攝取目的為提供身體所需的熱量,及修補體內組織蛋白質之耗損及促進傷口癒合,低渣飲食是為了減少腸子蠕動幫助傷口癒合,但是也必須少吃一些會產氣的食物豆類、青花椰菜、韭菜、蘋果和西瓜等食物。最後一個癌症是肝癌,高危險群有肝硬化病人、慢性肝炎、B型及C型肝炎帶原者,最常見是 B型肝炎引起的肝癌。肝癌發生率有可能是化學的或是天然的致癌物有關,例如;黃麴毒素會增加B型肝炎患者罹患肝癌的機率,而藥物、抽菸或喝酒也與肝癌有相關性。若進行肝切除必須小心合併症,例如;傷口感染、出血、肺炎、腸阻塞、術後肝衰竭等其他合併症,以臨床上最常見是出血及傷口感染占最多,應密切觀察引流管之引流液的顏色及量,而傷口感染的特徵有,血液中白血球會上升、發燒、傷口紅腫、熱及不正常的分泌物,因此術後的抽血檢查報告、檢查術後的傷口有無變化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所以這三篇文章中讓我了解這些事。 參考文獻: 1.鄭伊君、李梅琛、高翡勵(2007,09)・一位胃癌病患接受全胃切除手術之護理經驗.長庚護理 .18(3)451-462 2.魏麗書、陳淑卿、吳淑貞(2008,12) ・一位初次診斷直腸癌病患手術後的護理經驗.長庚護理 19(4).551-560 3.林幸蓉(2008,10)・一位肝癌患者手術前後之護理經驗志為護理.慈濟護理雜誌 7(5).95-103
      
103學年度暑假作業志工服務心得  10625  2015-09-03 21:34:52
我的志工是在下學期完成的,因為暑假要打工,而剛好參加的社團有辦一個活動,是有幫忙義診的一個類似志工的營隊,而且這個活動有算志工時數,所以我就參加了。 其實我最期待的是義診,畢竟以後我們的工作也是這類型的,早點接觸也比較好。終於來到了這一天,我們一早就前往大溪的活動中心,那時候八點多吧,已經有很多科的醫生和藥劑師在那邊做準備,我們也趕快穿上志工背心然後帶上口罩去幫忙。我們的工作就是去那邊附近的住家敲門然後告知那戶的老人家說我們在下面有醫生在幫忙義診,可以帶著健保卡來看醫生,雖然有些老人家不願意下來看醫生,但是還是很多人在那邊看診喔!而我也有成功說服幾個老人家跟著我們一起去看診,雖然他們都會嫌麻煩,不過只要我們耐心的陪同他們走過去,他們好像就會覺得有人關心他們,而且一路上還會很可愛的跟你聊天,並且訴說他們最近身體哪裡不適啊、哪裡痛啊,這時候你就要搭著他的話題跟他聊,然後要他放心,跟他說:「等等把你的狀況告訴醫生,醫生一定會幫你解決的。」這樣他們的心情感覺也比較好一些。還有等他們看完醫生後將他們送回家,畢竟有些是坐輪椅來的,而當天也下大雨行動上一定更不方便。我印象很深刻是有個老婆婆,堅持不讓我們幫忙送,雖然他是沒有來看醫生,是她先生來看,但是送他先生回家後遇到老婆婆要回家,我們也很堅持要送,因為他們家有個很長的斜坡,下雨過後長很多青苔,我很怕老婆婆自己走會滑倒這樣會很危險,所以最後我們就扶著他直到他回家為止。看到她安全到家我們也放心了。 這個活動之所以會選擇去大溪漁港義診是因為那邊比較資源不足,且老人家居多,有時候捕魚或者做什麼弄受傷了也不會想說去醫院看一下或者診所治療,甚至有些老人家病痛已經很久了也不願意去看,可能是爲了節省錢吧,還好我們有去幫忙義診不然他們可能就不會去看醫生了。 這次的活動讓我學到很多,希望下次還有機會能幫忙義診!
目前第331/4040頁 [首頁][上一頁][329][330][331][332][333][334][335][336][337][338][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