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內容 |
寒假作業 9721 2015-03-03 14:34:59 文章:巴金森氏症之全面觀 作者:徐偉成.李超群. 林欣榮
文章:肝硬化的診治概要 作者:黃欣智.蔡銘鴻.陳邦基.
文章:無吸菸史肺癌與吸菸相關肺癌臨床比較作者:方美玉.姜初明.趙亞珍.鄰亞兵.馬勝林
(讀書心得):巴金森氏症之全面觀 作者:徐偉成.李超群. 林欣榮 巴金森是一位英國醫師的姓名,他於1817年的醫師學文獻中報告四位病患症狀為四肢及軀體顫抖、僵硬,且行動緩慢的病例。經過研究之後,才逐漸了解此疾病的病因及診治的方法。症狀嚴重度可分為五期,第一,二期是單倒肢體先產生症狀。第三期則兩倒肢體之症狀皆加重,已無法工作,部分日常生活須旁人協助。第四期的肢體更嚴重了,病患行走時相當不穩,舉步維艱,須要旁人協助才能走動。巴金森氏症多發生在中年人,年紀愈大,得比症的機率愈大。依攘近年美國波士頓的調查報告,發現症狀像巴金森氏症之病患,於65歲以上者約15%,75歲以上者約35%,85歲以上者則高達55%以上,好像活得愈老,得巴金森氏症機率愈高。巴金森氏症之病理特徵是中腦的多巴胺細胞退化死亡。雖然退化原因不明,但近年來的一些研究結果推測多巴胺神經細胞退化,可能與基因有關,巴金森氏症之診斷除了依攘臨床症狀包括顫抖、肢體僵宜或行動遲道外,最重要的檢查是「單光子電腦斷層攝影」,即可估算出被多巴胺神經吸收的量,藉由巴金森氏症病患吸收量減少,便可作出診斷。初期主要是藥物治療。主要以短效及長效型左多巴藥物為主。雖然服用大量左多巴藥物,仍然動彈不得,無法像正常人那樣行走、工作,日常生活皆須旁人照料。
|
103寒假作業 9679 2015-03-03 14:10:13 *文章:影響兒科護理專業學生帶教質量的因素及對策 作者:唐旭麗
*文章:兒科護理人員業務過失有責性之個案研究 作者:黃惠滿(Hui-Man Huang) ; 孫凡軻(Fan-Ko Sun)
*文章:糖尿病老人潛在性不適當藥物 作者:賴永融 ; 蔡敏鈴 ; 黃建寧
【讀後心得】
我看我三篇以後我覺得糖尿病老人潛在性不適當藥物這一篇很不錯,因為這一篇說不定就了很多老人,裡面說到老人因身心功能逐漸衰退加上罹患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容易因藥物的不良反應而受到傷害,美國老人醫學會Beerscriteria 條列出潛在性不適當用藥,希望避免使用於老人身上以減少藥物的傷害,其中口服降血糖藥chlorpropamide 與glyburide 屬於長效型,會有高度低血糖的風險,應儘量改以其他更安全的藥物來使用,準則中也詳細列出老人有相關疾病或症狀時不建議使用的潛在性傷害藥物,我覺得這篇說得非常好,因為大多數人都認為寧可血糖高一點,也不希望血糖低,雖然高血糖有傷害,但是如果血糖要是過低容易引起休克,況且很多老人有失憶症,常會忘記自己有沒有吃藥,就會多吃幾顆,我想應該有很多老人因此而送命的吧,所以我覺得這篇令我感覺不錯,也給很多人警惕,不要用此藥
|
103寒假作業 9726 2015-03-03 14:06:22 第一篇:產科尿失禁與照護
作者:陳麗芳.李從業.朱大維
第二篇:產科麻醉的倫理考量
作者:黃俊隆.陳文彬.邱耀輝
第三篇:產科失血性休克液體復蘇64例
作者:劉曉梅袁春桃
一、何謂尿失禁:
正常膀胱儲尿量約500-600 ㏄,白天排尿次數:3-7 次,夜晚排尿次數:0-1次。當腹腔內壓力突然增加,無法用意識控制,引起小便不能控制的從尿道流出來即稱為尿失禁。
看完這篇文章,我覺得產後尿失禁,很辛苦,產婦容易尿失禁,沒有良好的生活品質,希望我去實習時,能教導產婦:1.避免突然腹壓升高之動作,如:咳嗽、大笑、打噴嚏。
2.執行增加腹壓肌肉力量的動作,如:仰臥起坐。
3.養成正常排尿習慣,勿憋尿,最好每二小時排空一次膀胱。
3.凱格爾運動:每天做5 回練習,每回練習做10 次運動。運動方法:
(1)坐在馬桶上,雙腳張開。
(2)自然解小便,突然終止解尿。(有效的運動是能隨意終止解尿的收縮)。
(3)如此反覆10 次。
(4)不可使雙腿、臀部、腹部的肌肉收縮(肌肉用力時會變硬)。
讓產婦們可以不用,因為尿失禁而困擾,能夠有好的生活品質及睡眠,也不會因此而感到尷尬。
|
讀書心得 南丁格爾 10755 2015-03-03 10:15:35 因為家中有個同樣護士的表姐,於是有了想了解南丁格爾的動力,家中的大姐與南丁格爾有許多不同,例如:大姐並不是為了奉獻去當護士而南丁格爾則是奉獻自己全心全意的去照顧需要幫助的人,當然這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需要像南丁格爾那樣奉獻社會、耐心照顧病患的心才可以做到。
南丁格爾的家庭背景:出生在英國富裕的家庭,有個姐姐,在年幼時就已經慈悲之心,剛開始是因為一隻小狗的受傷,讓她有照顧的行動,隨著年紀的成長,在其他的事件中也看到了她的模樣,不顧她自己是的富家女身份慰問病鄰-老婆婆,這在我們社會中是多麼的難能可貴,不照顧自己父母的子女大有人在,更何況是照顧別人的父母呢?而南丁格爾是從小到大都有這種慈悲之心,在她家庭裡除了媽媽有教導這種觀念外,也因為她們家是富裕之家,更讓她有奉獻社會的心,當她(南丁格爾)下定決心當護士時,在那時期的英國觀念裡是卑賤的工作,是會讓她們家族蒙羞的事情,但她還是決意的去做,只因為她無法知道有人奄奄一息,或正在進行大手術,甚至終夜呻吟求助卻置之不理,她無法做個麻木不仁的人,她更認為奉獻自己的才能、貢獻社會才是她要做的事情。
像現在的社會的護士中有幾個是像南丁格爾一樣是為了照顧病患而從事這行業的呢?問了家中的大姐“你們班上的同學大多是因為什麼原因才去讀護士的呢?”大姐說:大多都是因為爸媽說要來讀才來的;是的,身為本身是要照顧病患需要奉獻的護士們,大多是這樣的原因才進入這行業的,我更加為南丁格爾感到無限的佩服及尊重,在這社會中有這種奉獻的心已經少之又少了,社會中大多都是自掃門前雪,如果能在新聞中多多報導一些關於人間溫暖的新聞,我相信台灣的人情味能為這社會中帶來許多小南丁格爾。
|
寒假作業 9624 2015-03-03 10:14:41 護三甲 1015101051 高瑋璘
末期乳癌之安寧緩和照護/胃癌末期病人善終/照顧一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的護理經驗
在看完這三篇個案報告後給我的感想是,不管照顧什麼樣疾病的病人都需要和個案家屬一起給個案身、心、靈各個層面全方位的照護,疾病嚴重一點的個案更會遇到身體外觀改變及害怕面臨死亡的問題,這時護理人員的角色就是在一旁傾聽與陪伴個案與個案一起面對這個問題。
我覺得現在我們最重要的就是把專業科目學好,適時地補充新知,這樣才能給個案更完善的照護,陪伴個案度過疾病的種種問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