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寒假作業 9798 2015-03-01 23:37:23 下載完華藝的文章看了許多遍有關分娩的文章,裡面提到了許多我們不久前學過的知識,打從一開始就很喜歡產科的我,對這些文章真的是一看再看,看完只有更喜歡產科的感覺呢,因為學這些對將來我們嫁人生小孩是非常有幫助的喔,例如宮縮的時候如何配合醫生的指令出力以及懷孕末期有哪些接近分娩的情況發生,這些對女生來說是必須要有的知識,對孕婦來說更是重要了呢
對於分娩的注意事項及重要性,其實簡單說起來是一些常識呢,分娩時宮縮時該如何培和出力,及分娩前該注意些甚麼,分晚後有那些養身的程序及可以做哪些運動那些動作來幫助緩解分娩的疼痛及加速傷口的癒合,像這些知識對孕婦來說真的是分常重要呢
|
寒假作業 9794 2015-03-01 23:17:28 高科技時代下之倫理法律爭議與護理考量 (心得)
隨著時代的變遷,很多很多的事都在改變,不只是物品,現代的高科技也越來越好。
而現代的高科技也越來越進步,甚至可以介入醫療,介入醫療來去實施,這樣帶給人們有一絲絲的希望,可是在倫理上面來講,總是會有些爭議。
倫理是在不違背正義以及好的事上,倫裡對人來說是必須,也是務必要去遵守的,可是在醫療的方面,總是會有些爭議,可是又帶給人希望,總覺得很矛盾,有好也有壞,這是一個點,另外一個點是關於醫護人員,醫護人員要如何才能行雙贏的?這個也是很值得去省思的。
最後,站在我自己的立場,不覺得好,也不覺得不好,我自己是屬於中立的,因為帶給人希望,又帶給人爭議,要如何去拿捏?這可以好好的想想,總芝我覺得只要對人好就好。
|
2015寒假作業 9645 2015-03-01 23:04:05 護理研究與應用(四版)
作者: 李選...等
護理過程(三版)
作者: 方妙君、楊雅淑、蔡端宜、邱秀環
護理‧不設限
作者: 胡月娟 等編著
護理¬¬-分為許多種類,本書共分17章,分別由17位各領域的資深優秀護理人員撰寫,其中有醫院臨床各科護理人、專科護理師、麻醉護理師、個案管理護理師、衛教護理師、器官捐贈協調護理師、學校護理師、職業健康護理師、護理教師、護理主管,親自分享個人從踏入護理、專業成熟、突破瓶頸,到全心投入護理事業的真實歷,讀護理科的我,以後也要面對許多不同的病人,所以要好好努力讀書增加自己的護理知識,不懂得問同學或問老師把它搞清楚,將來希望可以考上護理師證照,當一位護理師,幫助有需要幫忙的人。
護理是可以窺探護理各領域潛藏的契機與觸動,進而思考可以如何鍛鍊自己,突破來自旁人或自己的限制,達到自我真心嚮往的護理專業成就。
|
暑假作業(以病人為中心的美好) 9654 2015-03-01 22:52:28 作者:林進修
出版社:天下文化
頁數:共240頁
心得感想:
這本書裡面寫到醫院的成立過程,還有醫院中各個崗位上為醫院能夠提升醫療品質所投注的心力的一連串故事,從一開始被認定為年年虧損、完全不被看好的醫院,到後來變成獲得許多國際認證和評鑑所肯定的聞名醫院,這當中包含了許多不為人知的坎坷路程,裡面還提到了全部醫院的醫生為癌症的病友所提供的完善的治療程序,讓癌症病人不會因為醫生的病人專屬權,而沒有其他更多元的治療方式選擇,在治療過程中,還有許多貼心的義工和醫院的員工陪伴著癌症病友們一起對抗癌症的摧殘,更甚至還有癌症領航護理師引領病人,他們一起為癌症病人加油打氣,這種大愛的精神,讓我覺得非常窩心,以病人為中心的方式,和無微不至的照料,創造了一個非常完善的醫療團隊,讓愛變成無限的希望,轉變成一股力量與癌症進行抗戰,雖然這樣需要很大的努力與決心,但醫院的員工們,仍然堅持不懈的為此付出,創造了驚艷醫界的輝煌歷史。
|
個案報告 9930 2015-03-01 22:45:07 #文章:發展性閱譜障礙-個案報告
#作者:李宏鎰(Horng-Yih Lee)
#文章:照顧一位脊髓損傷合併四肢癱瘓患者的護理經驗
#作者:謝麗卿(Li-Ching Hsieh) ; 王玉女(Yu-Nu Wang)
#文章:照護一位頭部外傷青少年病患之護理經驗
#作者:李秋璇(Chiu-Hsuan Lee) ; 廖玟君(Wen-Chun Liao)
文章摘要:本篇個案報告主要描述照護一位青少年個案因車禍造成頭部外傷,開顱手術後所面臨的問題。筆者運用羅氏適應模式。經由實際觀察、參與照護及身體評估,將資料加以整理分析,發現個案於開顱手術後面臨有顏面神經受壓迫、術後傷口照護及身體心像改變等問題。在顏面神經受壓迫方面,筆者給予降低顱內壓之護理措施,避免血腫擴大增加壓迫而惡化病情。術後傷口照護,給予避免感染並促進傷口癒合之照護措施。身體心像改變方面,著手進行評估分析個案所處的心理時期,協助其了解自我非理性之想法,導向正向之觀點看法,以及適時的給予澄清、反詰,並提供調適技巧及方法,准許個案適時自我隱藏,幫助個案增強自我信心,協助恢復日後出院之社交活動,藉此提昇護理服務品質,使個案能獲得連續性與整體性的照護。
讀後心得:我的表哥22歲,在今年年初出車禍,傷勢嚴重,左腦有受到重大撞擊因此進行開顱手術。
術後,哥哥的大腦外型就和我們有些不同,他的左邊是凹陷下去的,看起來有些恐怖。他看見自已的有所不同,內心有些受到衝擊與自卑,在眾多人探望他時,他會找衣服把自己蓋住或是拒絕別人來探望他,看見哥哥這般模樣,其實我的內心有些難過和不捨…想替哥哥做些甚麼,讓他對自己重拾信心,去勇敢面對現在的自己,而不是躲躲藏藏。
後來看見這篇個案報告,內容和哥哥的情境非常類似,裡面有許多針對個案在發生車禍後身心靈的改變,該如何去對症下藥的方法,解決個案的種種問題。
其實文章內容並沒有如此簡單,以個案為中心,有甚麼問題出現就用甚麼方法解決。
哥哥現在對於自己的身體心向受到衝擊,該如何去幫助他,最基本就是先去了解他的想法。
其實對於每個個案都該如此,傾聽個案訴說去了解個案本身,這是我們護理人員應該要具備的,而不是一昧的用公式化的方式解決問題。
當我們能夠瞭解個案所需,能夠體會個案的痛,我們才能夠做出對個案最好的解決辦法。這是我在文章裡面所學習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