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部落格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部落格文章
目前第37/4040頁 [首頁][上一頁][35][36][37][38][39][40][41][42][43][44][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社團活動-烘焙社  16082  2022-03-04 16:23:18
      
烘培社  16083  2022-03-04 16:22:52
      
電腦硬體應用社  16087  2022-03-04 16:17:38
使用電腦
      
110-1寒假作業  15972  2022-03-03 12:56:08
我在閱讀了「我吃了十四顆藥,已經相信會有幸福」這本書是在講作者自己的憂鬱症跟對於情緒該怎麼辦,我很喜歡他說的每一句話,都會讓我一起來反思自己的想法跟當我遇到困難的時候,我都是怎麼去解決,是不是都帶著情緒去處理。而不是理智。
      
二年級寒假作業  15600  2022-03-03 00:00:00
護二甲 1095101028 林安容 文章:是「精神病者」還是「正常人」?當身分展演成為另類真實/林承緯 http://140.119.24.21/2020fall/ex2_article.html 書:你送我半片日光/煙波 是「精神病者」還是「正常人」?――疾病有很多種,身體上的或是心靈上的,無論是哪一種,我們都該保持尊重。美國作家蘇珊在罹癌期間寫下《疾病的隱喻》,內容是在說人們把疾病隱喻成惡魔、敵人,同一時間在醫學上解釋不像癌症有腫瘤、結核病會吐血這些有視覺性徵狀的疾病。人們為了隱喻這些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從早期的薩滿治療、邪靈附身需用聖水及驅魔來看待這些人;現今科學給予這些正名,例如憂鬱症、思覺失調症。 當時有個劇場的朋友使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扮演精神病者,他想去挖掘深植在每個人心中對精神病人的經驗跟想像,經過演員自身的詮釋,似乎揭示著「精神病者」的社會角色與「真正的患病者」之間的互為代言狀態,可能並不如我們想像中的緊密。精神病在社會上從來不是什麼絕對的科學真實,「精神病者」在多數時候更是一種社會大眾的共識決、一種刻板印象濃縮而成的污名標籤。我覺得精神病患者就像一般人感冒一樣,我們不應該帶有色的眼鏡去看待,是要多一點耐心去包容他們,相信他們一定會好起來。 你送我半片日光――這本書主要是在說女主是一個相貌平平、身材圓潤的胖女孩,她覺得胖女孩沒有資格拿不起重物,沒有資格要求保護,更沒有資格擁有一顆纖細會收傷的心。只是這種被人用另一種標準對待的自卑與難受,還是在她心裡留下一些陰影,直到遇見了男主,他就像一道曙光出現在女主的人生中,他不會在乎女主的長相。他看穿女主勉強撐起的堅強,挺身保護了女主,女主因此愛上了男主,只可惜男主愛的是追求自己的好兄弟,即便如此男主也沒像對待追求自己的人這樣對待女主,而女主身邊也有一個愛自己的男二。只可惜,人本就是愛不愛自己的人,不愛愛自己的人。看完這本書,我覺得也許我們是一個很平凡的人,功課普通、長相普通,甚至不符合世俗的審美,但這些都沒關係,別人的眼光真的不重要,最終一定會有一個人,在你綻放的時候喜歡上這樣的你。
目前第37/4040頁 [首頁][上一頁][35][36][37][38][39][40][41][42][43][44][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