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內容 |
寒假作業 9643 2015-02-27 17:01:34 書名:胃食道逆流症 作者:陳旺全
書名:胃食道逆流之中醫治療 作者:許珮毓
書名:胃食道逆流疾病之處置現況 作者:廖思嘉.葉宏仁.柯忠旺.連漢仲.張繼森
心得:在世界許多國家,胃食道逆流疾病的發生率逐年上升,台灣也是如此,幽門桿菌感染的減少以及代謝症候群的增加是目前認爲重要的原因。隨著國人飲食西化,胃食道逆流患者有日漸增多之勢。胃食道逆流是一種由於胃或小腸內容物逆流到食道,所引起的胃、食道或胸縱腸腔,甚至咽喉及呼吸道不適的食道疾病。而部分病人因長期或強烈逆流物刺激後,造成外觀上可見的食道發炎性病變,包括赤紅性發炎、糜爛、潰瘍及食道管腔纖維化狹窄等逆流性食道炎。因某些藥物,如抗氣喘藥、抗焦慮藥、抗高血壓藥、阿斯匹靈等,都可能誘發或加重胃食道逆流症狀,所以也有許多人以中藥治療,而中醫病位主要與胃、食道、脾、肝、膽等臟腑相關;肝胃不和、肝胃鬱熱、膽熱犯胃、中虛氣逆、胃陰虧虛、氣鬱痰阻、瘀血阻絡為臨床常見證型,透過中醫藥的治療與日常生活起居調養與預防,可達到一定的治療效果。最重要的還是要以飲食為最要先被改善的,健康的飲食不暴飲暴食及重鹹、重辣這樣才是治療及預防胃食道逆流最好的方法。
|
103第一學期 寒假作業 閱讀心得2 10504 2015-02-27 16:35:18 班級:五護二甲 學號:1025101005 姓名:蘇育柔
書名:愛是永不止息 作者:冉亮
心得:在說一位七年前得到乳癌的媽媽,讓叱吒華府新聞界的她,如面臨人生浩劫,但她沒因此沮喪放棄治療,接受切除乳房、化療,不向病魔低頭的她,依然堅守著她的工作崗位;在當她以為病魔已徹底遠離時,六年後「它」由另一個途徑侵犯她的身體,讓她無法拒絕的必須再次輪迴一次又一次的治療與現實痛苦折磨,她依舊不放棄也樂觀進取面對病魔,對於生死,有著虔誠的宗教信仰,讓她坦然接受上帝的安排;她有於青春期的二十歲的兒子和十五歲的女兒,只要想到陪伴他們日後的成長,一起分享生命的喜怒哀樂,一起共享小孩子各個的第一次,她勢必缺席......我真的很敬佩這位偉大的媽媽,在一般人得到人所說的「絕症」時當下都是晴天霹靂,開始放棄自我、放棄希望,但冉亮她樂觀面對這一切,還更加珍惜當下每分每秒,讓自己的日子不因病魔的存在而墮落,她是我們要好好學習的人物,也許生命短暫,我們可以用剩餘的生命讓自己的生活更加精采快樂,這是一本很好的書,也很勵志人心。
|
安寧伴行 11024 2015-02-27 16:20:46 安寧伴行是一本很多人推薦看的一本書籍!趙可式作者憑藉著一股不懈的熱情去演講,寫作,教課,傳達很多很感人臨終者的生命故事然後去感動他的聽眾們學生們還有讀者以及各個醫療專業人員,他使很多人明白某些道理而立志學好安寧療護的理念,知識跟技巧.趙可式教授是被稱為臺灣安寧療護之母,將近30年來,趙可式教授一直從事安寧療護的工作,照顧過無數的癌症病患,她將這些病患的故事寫下來,希望醫療人員能體會、理解病人及家屬的需要,提供高品質的醫療服務,同時也希望沒有經歷過病痛之苦的人,能夠學習到生命的智慧,她的目的在於「用生命故事傳遞生命的學習」,單單這點就很令人感動你說不佩服也很難,因為如果是ㄧ般人可做不到這樣子的犧牲,而在2006年底趙教授自己成為癌症病人,角色則由醫療人員成為了病友,從她的角度去看病患的需要及醫療人員的不足,這樣子更是實際,書裡面有一章提到對死亡的害怕與誤解!世界上有誰不怕死亡呢?自己都會怕了更何況是別人,小的時候總覺得死亡沒什麼只是睡著了而慢慢得長大後才知道死亡其實是不在了不是睡著,即使再怎麼害怕我也得克服不能因為自己的個人因素去影想到了整個工作團隊!做我們這行的往往會比別人更早接觸的死亡所以不用在一旁想會不會有人來關心你的心情還是怎樣的因為這不是別人的義務而是要學會面對。
|
寒假作業 11407 2015-02-27 16:18:18 書名:放下,才能快樂活在當下—選擇放下,就是選擇讓自己幸福快樂
作者:千江月
讀書心得:
看完這本書,我才知道其實有很多事情是必須放下才會快樂的。
前陣子在新聞上看到許多情殺事件,我想這些事件是可以避免的,只要自己可以放下過去的感情不要把它當成永遠,而是當成一個成長的過程我想就很容易放下了。
所以說我們現在的人有很多自殺、自虐、想法偏激……等行為,是因為內心充斥著各種羈絆跟虛幻想像,一直活在過去跟未來且不願意試著接受現在的生活!所以不願意睜開眼睛面對真實人生的人,只會讓自己活得更糟糕。
相對的懂得適時放下的人,就算眼前的日子再怎麼苦,還是會試著去把它過得幸福過得快樂。
正因為我們放不下、看不開,所以才會有超過一半以上的痛苦以及煩惱,所以才會讓自己活在自怨自艾的心靈囚牢。想要快樂自在,就必須放得下,看得開。
對於不願意放下的人,唯有適時放下心中那些糾纏著自己的負面情緒,坦然面對現在的生活,不僅可以讓自己活得快樂自在,更能我們自己能夠活出更加精彩的人生。所以一個人的生活要過得黯淡無光或要過得充滿驚嘆,全部都在於是否願意放下。
|
三年級寒假作業心得 9603 2015-02-27 15:11:31
*個案報告文章:成人呼吸窘迫症候群後肺纖維化患者的肺部復健
作者: 陳鸞秀 ; 賴佳鈴 ; 邱芸貞 ; 蔡育霖
*個案報告文章:肺炎併肺濃瘍或成人呼吸窘迫症候群的病案討論
作者: 陳榮洲
*個案報告文章:一位疑似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病嬰之母親的體驗
作者: 蔡淑芳; 李選; 陳淑齡; 黃玉苹
【讀後心得】:
轉眼之間就來到了三年級開始接觸了護理最重要的科目,內外科護理學。讀了課本上各種疾病的護理措施以及相關的合併症這類的學理,也很期待未來的高護實習,希望能讓自己更上一層樓。
成人的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的致病機轉仍不明確,現在認為是全身發炎反應中的呼吸系統局部表現,所以常看到它與其他的器官衰竭一起出現。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的原因也就不一而足,如感染、吸入性肺炎、休克、嚴重創傷、大量輸血、溺水、煙霧傷害、窒息早產等等,其中又以肺部感染後導致的敗血症最為常見。
護理計畫是因人而異,每個個案都是獨特的,所以不同的照護方式,都選擇對這個個案是最好的,並護理其及家屬心理。
這些經驗及報告上,我可以獲得很多護理方式及計畫,在未來會更有目標。這真的對我們很有幫助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