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部落格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部落格文章
目前第379/4078頁 [首頁][上一頁][377][378][379][380][381][382][383][384][385][386][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三年級』 主題與二&三年級專業科目相關的個案報告三篇  9688  2015-02-25 12:35:34
『三年級』 主題與二&三年級專業科目相關的個案報告三篇 *文章:應用高風險家庭評估模式於糖尿病截肢之個案報告 作者: 林亞發&黃如薏&柯月桂 *文章:照護一位因痛風石引發壞死性筋膜炎病人之照護經驗 作者 :王宗嬿&鄭婉如&馬瑞菊 *文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適應非侵襲性正壓呼吸器之護理經驗 作者: 詹佩芬&賴甫誌&&姚文真&李淑蘭 【讀後心得】(至少300字): 在看完以上三篇文章後,我發現自己原來在實習時寫的個案報告,還有那麼多不同的敘述方式,這麼多需要注意的數據,是在當時的我還不了解的,離上次實習也已經半年了,我很開心我這半年來學習的事物,使我更深入護理,讓我朝護理之路更加向前,使得我這次在觀看以上三篇文章時更簡易卻更加詳細的了解,了解這三篇個案每個的狀況,我想這就是學校老師出這份功課的原因吧!我們往往只將自己的功課做完就草草了事,如今再來看當時我們寫的個案報告,只覺得我們當時怎麼如此「菜」, 雖然那時覺得自己真是如此冰雪聰明,但是現在看那份作業裡面自己所要表達的問題、運用的文詞在現在看來如此不堪入目,謝謝老師給我們這個機會再次憶起那時懵懵懂懂卻努力向前,現今更加了解狀況就要更努力往前,朝目標邁進,走完這如此偉大又神聖的護理師之路。
      
103學年度寒假作業  10703  2015-02-25 11:44:28
『二年級』 主題與基護、人際溝通或上課相關身心靈相關主題書籍與文章 『文章』: 實施護理人員“跌倒防範教育”對跌倒事件知識、態度及行為之探討 『作者』: 陳玉枝; 郭淑瑜; 林麗華; 簡淑芬 讀後心得: 之前二年級上學期時基本護理學有上到強調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照護,首要在維護病人的安全,病人跌倒事件是一項重要的醫療品質指標,跌倒導致的傷害常會延長病人住院天數及增加醫療費用,甚而引起醫療糾紛。我們必須教導病人如何預防跌倒,藉著訓練來增加對跌倒的警覺性,而我們須經由教育訓練及藉由跌倒案例的討論,能有效加強對於跌倒高危險病人的警覺及落實執行預防跌倒的措施。經由教育訓練及藉由跌倒案例的討論,能有效加強對於跌倒高危險病人的警覺及落實執行預防跌倒的措施。這文章在探討護理人員在介入教育前、後對跌倒事件之知識影響、態度、行為,跌倒可以有很多種的預防,像是床欄要拉起來、要下床活動時先坐起來→站一下→再走、傍晚走廊電燈要開、走廊保持乾燥.....等等。病人跌落地面後造成傷害才需提報,若無傷害可不用提報,這是錯誤的,不管有沒有受傷我們都要提報,因為病人跌倒就是我們護理人員的疏失。
      
暑假作業-護理典範人物  10703  2015-02-25 11:43:50
台灣安寧療護之母-趙可式 生日:5月1日(她說:勞動節生,天生勞碌命!) 經歷:成大護理系教授。民國89年,催生「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為民眾爭取善終權;民國92年,獲衛生署頒發三等衛生獎章;民國93年,獲第14屆醫療奉獻獎之特殊貢獻獎 她說過一句話:幸福是恩 早在就讀臺大護理系時,擔任實習護士的趙可式,就曾為了「是否告知絕症病人實情」一事,與主治醫師發生口角。1981至1983年,在榮總重症病房服務的趙可式,看著病人接二連三因受不了病痛折磨自殺;醫護人員做急救,只是為了家屬看了安心,卻讓病人在臨終前痛苦萬分,她覺得很挫折。比起醫生,身為一位護士必須終日服侍病人在側,看著病人痛苦卻幫不上忙,她認為醫療的本質不該是這樣。靠著自修,趙可式在文獻上接觸到「hospice(安寧緩和醫療)」,她知道這將會是她一生要做的事。為了接受完整的「安寧緩和醫療」訓練,1987年,趙可式決定出國進修。她到美國取得安寧緩和醫療博士學位後,又到英國學習。1993年回臺後,在一群志同道合的醫師、護士與社工人員幫助下,趙可式逐漸建立出臺灣安寧緩和醫療系統。趙可式在英國見識到的「安寧緩和醫療」。深受感動的她,為了讓臺灣的臨終病人,也可以在備受呵護的環境下,走完人生最後一程,趙可式奮鬥了十年。2000年,立法院三讀通過「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臨終病人可以依照個人意願選擇緩和性醫療。趙可式在法案通過的感恩茶會中,鬆了一口氣說:「病人終於可以不要受苦,病人終於可以有『善終』的可能,病人終於可以有自主權!」死亡,向來是中國人禁忌的話題,為何趙可式無懼於這個「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議題,執意推動立法,為臨終病人爭取「安寧療護」?因為「不求長生不老,但求平安舒適」是末期患者的心願,曾經擔任過護士的趙可式十分清楚。我也能懂末期病患的心情,我的親人也是得了癌症,她到了中期才發現,已經太慢了。她到末期實在是太痛苦了,我們站在旁邊都很捨不得她這樣子受苦,不過還好有趙可式推行的安寧緩和醫療,讓末期病患至少在臨終前不痛苦。 當年那位「敢跟大醫生頂嘴」的小護士,走上專門照顧末期病患的「安寧緩和醫療」,護士出身的趙可式將「護理」專長發揮到極致。如今趙可式更教導醫生、護理人員,要學習醫「生」也要懂得醫「死」,因為即使醫學日新月異,死亡仍然無法避免。趙可式的成就為臺灣醫療人員「生死教育」的里程碑,更進一程,她的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
      
暑假作業-服務學習反思  10703  2015-02-25 11:43:12
      
102學年度寒假讀書心得  10703  2015-02-25 11:42:31
班級:五護一戊 學號:1025101204 姓名:謝承芳 書名:別讓我走 石黑一雄/著 張淑貞/譯 書名: 失去的女兒 諾拉˙萬德利/著 張益銘/譯 【讀後心得】: 別讓我走~ 故事的背景是在一個複製人已經技術非常成熟的時代,科學家們複製人,但是不讓他們擁有生育的能力。他們存在唯一的目的就是捐贈器官,等他們慢慢長大,就會開始進行一連串的捐贈,至死為休。而還沒有開始捐贈的人,則是當看護去照顧那些捐贈完需要被照顧的同類。 人們不喜歡他們,當需要器官移植的時候,人們更寧可相信這些器官是從培養皿中直接培養出來的。可是當人們發現他們時,卻就像是看到噁心的蜘蛛一樣。大家不想要接受這群人的存在,不認為他們也是人,甚至認為他們根本沒有靈魂。 當然,他們是「人」,他們也有「靈魂」。 卡雅的故事~ 台灣30年前,有個很嚴重的販嬰事件。這本書是在敘述卡雅她被販賣到歐洲至回台尋母的過程。領養她的夫婦並不知他們是從非法的販嬰集團中領養卡雅的,17年後她勇敢的回台灣尋找她的根。面對自己的傷痛,她展開一段愛與血淚交織的尋根之旅。這本書讓我們得以窺看領養家庭的原貌,更讓我們了解因為諾拉無限的愛,而使人們的心靈更堅強ˋ使生命更有價值與意義。
目前第379/4078頁 [首頁][上一頁][377][378][379][380][381][382][383][384][385][386][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