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部落格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部落格文章
目前第381/4078頁 [首頁][上一頁][379][380][381][382][383][384][385][386][387][388][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運用Orem理論照顧一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之護理經驗/作者:郭夢瑩  9587  2015-02-24 19:35:50
本文為協助一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導致呼吸衰竭之患者,預備轉入呼吸照護第4階段之護理經驗,個案於2006年04月因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導致呼吸衰竭使用呼吸器支持並行氣管切開術,在脫離呼吸器後返家,於2007年10月再度因病況改變而入院治療,經醫療措施判定需長期依賴呼吸器支持故轉介居家呼吸照護,筆者於2007年10月04日至2007年10月25日,運用歐倫(Orem)自我照顧理論並以觀察、會談、參與進行資料收集,評估個案照護需求有呼吸道清除功能失效/與痰液分泌過多有關、營養狀態改變/與疾病相關、食物變化性少、睡眠型態紊亂/與過度頻繁的護理活動有關、活動無耐力/與疾病有關及知識不足/呼吸器使用的自我照顧有關。護理過程提供整體性與持續性照護及擬定個別性之護理措施,使個案增進活動耐力、增強自行清除痰液的能力、營養攝取能逐日增加、更落實自我監測及自我照護技能於日常生活,提升病患居家的自我照護能力並發展出健康行為,對於居家照護無法機動性的追蹤亦做檢討與建議。期望此篇個案報告可作為護理人員參考。
      
照顧一位早產兒合併嚴重顎裂的護理經驗  9587  2015-02-24 19:34:10
本文主旨為照顧一位週數 29 週合併有嚴重顎裂之早產兒的護理 經驗 ,案母對於個案出生並不期待 ,且因個案出生即有嚴重顎裂 、呼 吸窘迫情形 ,故出生時已簽署放棄急救同意書 ,護理期間為 2011 年 7 月 24 日至 2012 年 5 月 31 日,筆者依羅氏適應模式進行資料的收集與分 析,發現個案住院期間主要的護理問題為 :(一)低效性呼吸型態 ;(二) 潛在危險性感染 ;(三)潛在危險性肺吸入 ;(四)低效性嬰兒哺餵型 態;等四項護理問題 。護理過程中使用 Nasal CPAP 類型的呼吸器監 測呼吸型態 、血液氣體分析以改善呼吸方面的問題 ;密切評估個案生 命徵象 、進行血液培養 、抗生素使用及護理活動執行前 、中、後的感 染控制以預防發生感染情形 ;由於個案出生週數及體重均屬於早產 , 且合併心肺問題 ,故前期大多以口胃管餵食奶水 ,每餐評估腸蠕動 、 消化情形 、肺吸入的症狀 ;後期脫離呼吸器後 ,著重在顎裂之餵食 , 因嚴重顎裂使得口內負壓不夠以吸吮奶水並吞嚥 ,因此使用唇顎裂專 用奶瓶奶嘴或餵食器餵食 ,使其能夠逐漸脫離口餵管灌食並訓練口腔 肌肉吸吮及吞嚥的能力 。
      
一位乳癌末期患者的安寧照顧經驗  9587  2015-02-24 19:17:05
作者:王雅宣   本文描述一位乳癌末期患者的安寧護理經驗,筆者於護理期間,經由觀察、會談、身體評估及病歷查閱的資料收集方式,運用項健康功能性評估個案生理、心理、社會及靈性層面需求,彙整主要照顧問題為舒適情況改變、慢性疼痛、預期性哀傷。護理過程中照會安寧共同照護團隊運用安寧療護理念提供個案身、心、社會與靈性的全人、個別性照護。在傷口照顧部分著重於症狀控制,增進病患整體舒適度,強調清潔、選擇合適敷料以改善傷口惡臭、滲液與出血,筆者並與傷口護理師共同腦力激盪,研發改良式魔鬼氈背心用以固定敷料、免去重複黏貼膠帶的困擾;針對疼痛問題除了藥物控制以外也運用專業的緩和輔助療法如:芳香治療、音樂治療、放鬆技巧等以緩解不適;而在預期性哀傷議題,筆者則以主動關懷、傾聽、同理並照會安寧共照團隊共同護,協助個案與家屬面對死亡議題、促進溝通、運用生命回顧技巧發掘生命意義與價值感,甚至協助個案心願完成生前告別式舉行,過程中引導彼此相互道謝、道歉、道愛、道別,使其身體、心理與思想都平安,落實病患善終、家屬善別的理念。期許此篇個案報告能提供護理人員面對癌末病患安寧照護之參考。
      
我的單身不命苦3  11683  2015-02-24 15:07:40
裡面描素作者30歲單身的生活,用簡單易懂的漫畫苦談30歲還單身的所有秘密,雖然作者深怕自己單身還嫁不出去的心情以及親朋好友間的問候,雖然不太能體會她的心情,但是她單身的生活其實滿有趣的,還滿著家人出書也真辛苦她了,其實一個人也可以過的精采不一定要兩個人才可以過得幸福,生活中很希望有另一伴的陪伴與幫忙,到最後往往還是一個人才覺得比較自由自在,好比如單身可以像女強人一樣,因為害怕家中的蜘蛛或蟑螂之類的蟲蟲,會因為沒有人可以幫忙而鼓起勇氣趕走它,一個人的家也可以懶懶地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用因為太亂受到另一伴的碎念,想整理再整理,不整理其實亂中有序,屬於一個人的小天地,我想作者的緣分只是還沒到,緣分來了自然就可以找到好的歸屬。
      
寒假作業 讀書心得  9637  2015-02-24 12:52:22
寒假作業 班級:護三乙 學號:1015101064 座號:12 姓名:何品仙 文章: 提升血液透析病人血比容之專案 作者: 唐麗芬 莊鈺荃 徐月惠 盧素真 文章: 慢性腎臟病衛教簡介 作者: 黃智英 楊郁 文章: 疫苗與慢性腎臟病 作者:詹尚儒 讀後心得[至少300字]: 末期腎病病人需長期依賴透析治療來移除體內的毒素與水分,而血液透析治療是台灣現階段最主要的治療方式。執行透析的過程中,病人因人工腎臟凝固而導致血液流失,將 會加重貧血的症狀,且無法達到適量的透析。本專案是針對導致人工腎臟凝固的四項主因:血流不足、抗凝劑不足、抗凝劑劑量錯誤、未用生理食鹽水灌洗;提出改善措施:(一)制訂抗凝劑使用之標準作業流程、(二)制訂暫時性雙腔導管自我照護衛教單、(三)加強護理人員依標準作業流程執行之確實性、及病人血管通路自我照護和血壓控制衛教。因專案的施行,人工腎臟凝固率由11.4%降至3.4%,不但改善病人貧血的狀況,降低醫療成本的支出,也達成提升病人透析品質及提供病人最佳的護理服務。 問題確立:本單位人工腎臟凝固率高達11.4%,導因為: 一、透析過程當中病人血流不足;二、透析過程中抗凝劑劑量不足;三、抗凝劑劑量給予錯誤;四、透析過程中輸血、血流不足或未使用抗凝劑的狀況下,未給予生理食鹽水 灌洗人工腎臟。 文獻查證 尿毒症是指腎功能幾乎全部喪失時所引起的症狀(通常是指GFR<15ml/min/1.73 m2)又稱為末期腎病,病人需接受腎臟替代療法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腎臟移植等來替代腎臟之運作。在台灣有超過90%的病人選擇血液透析治療,為現階段最常見之替代療法 執行計畫 本專案執行期為2007 年10 月8 日至2008 年3 月31 日,過程包括:計畫期、執行期、評值三個時期(如表六),在過程中不斷地進行評值與修訂,藉由對策的實施以降低人工腎臟發生凝固的情形。 一、 計畫期(2007/10/8-11/3) (一)組成專案小組:成立專案小組,由組長擔任召集人,分配工作、收集資料及擬定工作進度。(二)文獻查證:查證文獻中導致人工腎臟發生凝固的原因,以及發生人工腎臟凝固會對病人造成何種影響,並計畫單位中可進行改善之層面及方案。(三)收集資料:由專案小組藉由查檢表收集資料,根據80/20 法則,將主要因素「血流不足」、「抗凝劑不足」、「抗凝劑劑量不正確」及「透析中未用生理食鹽水灌洗」提出改善措施,以有效降低人工腎臟發生凝固之情形。(表五) 二、 執行期(2007/10/29-2008/1/5)(一)擬定如何降低人工腎臟凝固的可行方案。
目前第381/4078頁 [首頁][上一頁][379][380][381][382][383][384][385][386][387][388][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