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部落格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部落格文章
目前第488/4105頁 [首頁][上一頁][486][487][488][489][490][491][492][493][494][495][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102暑假作業 讀書心得  4582  2014-09-24 17:52:17
主題:愛滋病 參考文獻: 江曉玟、黃主娟(2009)▪運用Watson理論照讓一位初診斷愛滋病患之語理經驗▪領導護理,10(1),58-71。 馮明珠、柯乃熒(2008)▪運用悲傷輔導原則協助愛滋病患配偶渡過喪偶之悲傷期護理雜誌,55(3),97-103。 李淑秋(2001)▪照護一位愛滋病患家屬之護理經驗▪長庚護理,12(2),168-175。 讀書心得: 愛滋病,是一種由人類免疫缺乏病毒(簡稱HIV)感染後,因免疫系統受到破壞,逐漸成為許多疾病的攻擊目標,促成多種臨床症狀,統稱為症候群,而非單純的一種疾病,而這種症候群可透過直接接觸黏膜組織的口腔、生殖器、肛門等或帶有病毒的血液、精液、陰道分泌液、乳汁而傳染,因此各種性行為、輸血、共用針頭、毒品的靜脈注射都是已知的傳染途徑,而懷孕的母體亦可藉由胎盤或胎兒出生後的哺育動作傳染給新生兒。台灣愛滋病症狀以發燒、體重減輕、口腔念珠菌感染最為常見,隨著免疫功能減退,伺機性感染機會大幅增加,甚至造成死亡。愛滋病因中國人保守觀念更顯倫理及告知的困難,整個過程中個案會歷經悲傷、憤怒、愧疚感與自責、焦慮、孤獨感、疲倦、無助感、驚嚇及解脫感等反應導致病患羞於啟齒且害怕對家人造成衝擊而隱瞞病情。此時,應尊重病患、保護隱私、傾聽感受、鼓勵表達自我、促進支持系統的互動及運用角色模擬,探討病情曝露的利弊,關懷是一種人際間的互動,藉由表達性活動,提供信任、同理心與希望也需要實際行動給予身體照護,以促進疾病認知為導向,提供相關衛教,增進病息及家庭的問題解決能力。利用Watson關懷照護理論中的10個重要照護,概念包括(1)人性及利他價值系統經由施予他人及拓展對自己之認識所得到之滿足感。(2)激發信心予希望協助個案藉著尋求健康行為及正向鼓勵及支持,以達到治療目標。(3)培養自己及他人的敏感性﹒護理人員瞭解和運用自己的敏感以促進自我發展及實現。(4)具有幫助人與人之間信任感的人際關係:人類照護關係是一種特殊人際之間的關係,此關係包括一致性、同理心、非佔有的溫暖和注意到的良好溝通。(5)能表達及接受正向和負向感受能分享各種感受包括正向或負向方面。(6)具有創造性的問題解決照顧能力.創造性的問題解決法有助於整合問題,並充分運用了自我及所有知識去解決相關的問題。(7)促進人際問教與學,可精加個案的知識,進而提供其自我照顧能力。(8)提供支持性、保護性、及促進身、心、社會健康的滾圾,提供此照護給個案,其相關因素包含舒適、隱私、安全優雅的環境。(9)滿足人類的需求:幫助個人促進日常活動和生長與發展需求的滿足。(10)具有促進存在主義現象學思想及心靈等力量。 有效預防愛滋病:愛滋病毒其實非常脆弱,一旦暴露於空氣中(離開人體)便會很快死亡,因此愛滋病完全可以通過安全性行為:在所有的性行為中使用保險套。沒有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的性交模式,如陰道交和肛交是一種高危行為。少數人透過和愛滋病感染者進行口交而通過傷口被感染,但這種方式通常被認為是低風險的。但是,無論如何,如果希望絕對的安全,在口交中也應當使用安全套。唾液的愛滋病毒濃度很低,接吻是不會感染愛滋病,除非對方口腔有傷口。•不要共用針頭。如果需要諸如海洛因這樣的麻醉劑,不要和別人共用針頭,也不要使用已經被人使用過的針頭。醫護工作者遵循了一定的安全措施就可以避免愛滋病在病人和工作人員間、病人之間的傳播。通過針刺感染愛滋病的比率少於1比200。在針刺後使用抗愛滋病藥物進行消毒可以進一步減輕被感染的風險。
      
暑假作業  9679  2014-09-24 17:48:37

書名:卡內基給青少年的禮物-溝通與人際關係

作者:唐娜.戴爾.卡內基 / 譯者:陳真 

書名:會做人 人際關係變A+

作者:石原壯一郎 / 繪者:伊藤美樹

文章: 創作性戲劇活動提昇學童同儕人際關係研究

作者: 羅綸新(Laurence L. S. Lwo) ; 簡良哲(Liang-Che Chien)

文章: 社區中高齡者參與音樂方案對其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影響之探究

作者: 張苑珍(Wan-Jen Chang) ; 蘇夢苹(Meng-Ping Su)

文章: Blog、MSN的使用對人際溝通互動之影響—以社會臨場感理論為觀點

作者: 許麗玲(Li-Ling Hsu) ; 賴杉桂(Sun-Quae Lai) ; 許家祥(Chia-Shiang Hsu) ;李志原(Chih-Yue Li)

心得:說到人際溝通我覺得就要從日常生活中學到技巧,例如要怎樣朋友會多,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還有如果朋友很少該怎麼麼變多,是不是自己的溝通方式出了問題,這一些都要好好的去思考一下,而這幾本書給了我很大的啟示,也從中看了很多學了很多,像是卡內基給青少年的禮物-溝通與人際關係這本書裡面說了青少年時期壓力與挫折真的很多,「青少年卡內基溝通與人際關係」在同儕壓力,處理謠言,與更受歡迎等青少年所關心的議題上,都提供了具體的建議。這讓我有感觸很深,因為我國中時常常被取一些綽號,可能是他們叫我綽號的同時我都會很生氣,所以他們覺得很好玩,那時壓力非常得大,但是現在就覺得其實沒甚麼大不了綽號就綽號,透過這本書我學到了透過這本書我學到了青少年最有效的方法來影響他人,避免爭吵,面對過錯,與做出正確的重要決定。而裡面教的方法是強調清楚與有建設性的溝通,用讚美取代批評,同理心,包容力與積極的態度;這對任何青少年而言都是需及早培養的能力。當然,任何與青少年有關的書都需談到如何處理與朋友的關係,以及複雜的感情問題。對年齡較大的青少年來說,如何面對大學面試與考駕照等議題也有著墨。而下一本我更喜歡這一本書,因為內容非常好,有一句話‘會做人讓你的人際關係大躍進!

擁有好人緣,到哪都會吃得開!’俗話說的好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到外求生,如果靠一個人是可以存活但是很難存活,活得非常孤獨,有了朋友可以陪伴還可以分享事情,是一件多好的事啊!裡面提到一個例子「你是否曾有過這樣的情形……,因為餐桌上沒有你喜歡吃的飯菜,而埋怨媽媽不關心你;因為弟弟與你搶電視,而覺得他生來就是要與你做對;因為情人忘了那通問候的電話,而抱怨他對你甜蜜不在;因為隔壁鄰居龜毛又難搞,而經常發生爭吵呢?」這讓我覺得真的好像是曾相識,但其實,這都是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雖然在事情發生的當下,也常讓我氣到怒火中燒,甚至會發誓再也不理那傢伙!我覺得與人互動是現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環,大家都懂得在職場或自身上保持美好形象,廣結好人緣,卻總是忽略了最日常生活的一面,也就是以最體貼的心去對待你身邊的人。而為什麼有人就是可以讓人喜愛,相信關鍵絕不只是因為「漂亮」「聰明」或「身材好」,而是在於這本書講得「會做人」!這裡面說所謂的「會做人」,其實很簡單!不論是與長輩的溝通、家人間的互動、鄰居往來,甚至是和情人相處的細節,只要能夠彼此尊重、抱持體貼的心就能長久相處下去。不要覺得我們是家人,所以他一定懂我;或是他是我麻吉,怎麼可以不了我;因為愈是親密的關係,愈要用心維護,我們將從日常生活的35種方法,教你主動關心身邊的人,打造美好的人際關係!只要有心,聰明做人後天學得會!這本書非常值得一看而我也相信,只要有心,就能學會做人溝通的技巧!

      
暑假作業 移植  9587  2014-09-24 14:51:18
腎臟移植乃是以手術方式來治療末期腎臟疾病,由於醫療技術的進步、免疫抑制劑及移植免疫學日新月異的發展,使許多病患能於移植術後立即重獲腎臟功能並改善生活品質。而腎臟移植術後病患需透過與移植醫護團隊的密切配合,終生接受規則的追蹤與治療,才能確保良好之移植器官功能,進而提升其生活品質。站在醫護團隊照護層面的角度而言,如何教導病患自我健康管理與提昇自我照護能力,實為重要課題。故本文的主要目的乃為陳述目前腎臟移植的醫療照護現況,期望促進臨床醫護人員對此議題更深入之瞭解,進而教育腎臟移植病患自主管理其健康行為,以適時預防與減少併發症發生、達到提昇自我照護品質的目的。 由於醫療科技發達,器官捐贈可造福器官衰竭病患,使其健康預後更佳。然器官捐贈來源缺乏,台灣每年平均器官捐贈為一兩百人,然而等待器官移植者卻高達八千人,依照我國人體器官移植條例規定,醫護人員有勸募器官之責。為了增加醫護人員對器官捐贈法律議題之瞭解,本文將針對人體器官移植條例與人體器官移植條例施行細則之相關規定進行說明。此外,本文引用兩則司法判決說明台灣人體器官移植之司法實務現況,包括「愛滋器官捐贈事件」及「未設器官保存庫事件」,期待醫護人員能瞭解人體器官捐贈與移植之法律要件與現況,進而發揮器官勸募之角色功能,同時在提供照護時,能將病人安全奉為圭臬,以期醫病雙贏。 心臟衰竭末期病人接受心臟移植手術後可獲得正常的心臟功能,享受延長的生命。然一個心臟移植手術,手術前、中、後期的治療與照顧皆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術前捐贈者及受贈者的審慎評估、移植器官的保存,手術中特殊的手術技巧與步驟、及術後使用免疫抑制劑並且要預防感染與排斥的發生,使心臟移植病人的照護相較其他心臟手術更顯複雜。對於心臟移植手術病人心臟功能的恢復、感染及排斥等合併症,需仰賴具有專業知識和臨床技術的醫護人員來評估及判斷病人的狀況,及早發現相關合併症的產生,並給予適切的照護。此篇文章藉由臨床照護經驗,配合心臟移植的相關文獻,針對心臟移植手術病人醫療評估與處置、及術後相關照護做一介紹,提供醫護人員於心臟移植手術病人照護時之參考。 末期腎臟病的女性因內分泌失調造成卵巢功能異常,常常沒有月經或無排卵性的陰道出血,再加上藥物的使用及心理因素,造成性慾減低而無法正常懷孕,或者以流產收場。腎臟移植後能恢復生育能力,已讓不少生育午齡的移植病人成功懷孕,因此如何照顧懷孕的腎臟移植病志也慢慢受到重視。
      
讀書心得   4678  2014-09-24 14:49:12
讀書心得 1.食道癌末期病人臨終照護之護理經驗 蔡蕙瑩(Hui-Ying Tsai) ; 師慧娟(Hui-Chuan Shih) ; 張銘惠(Ming-Huei Chang) ; 董道興(Tao-Hsin Tung) 2.臨終癌症病患家庭之關懷 陳雅琪(Ya-Chi Chen) ; 楊立華(Luke Yang) ; 張理君(Li-Chun Chang) ; 廖珍娟(Jen-Jiuan Liaw) 3.護理人員照顧癌症病童臨終時的經驗 呂季紋(Chi-Wen Lu) ; 黃棣棟(Tai-Tong Wong) ; 穆佩芬(Pei-Fan Mu) 心得: 看完這三篇個案報告,對臨終病患的照護與關懷有了更多的認識。有癌症的病患也有兒童的病患,而這些報告都分享了他們的照護。終關懷是指照顧癌症末期的病人,當疾病已無法治癒時,仍能協助病人及其家屬達到所想要的照護方式,減緩癌症末期病人身、心、靈與社會的痛苦與壓力,減輕照顧者的負擔,增進病人及其家庭的生活品質及對疾病的滿意度,使其能安詳尊嚴的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程,並輔導病人及其家屬度過哀痛的時期死亡對於我們都是未知的,要如何走完這最後一程,在過程中如何給予病患想要的生活方式,減緩他們的疾病所帶來的不舒服,以及如何照顧心理的問題例如增加病人對於死亡的認識去減輕對死亡的不安,都是在這三篇個案報告中學習到的,同時家屬的情緒也是很重要的一環,面對親人即將死亡的悲傷,該如何協助調適,處理。還有兒童面臨死亡時的態度以及家屬的感受,跟成人很大的不同是,護理人員在兒童安寧的部分,例如期中一篇個案報告說到,如果照護的兒童忽然非預期的死亡,護理人員也會感到悲傷,而護理人員通常會調整面對死亡的態度、信念讓自己補充能量。所以需要被關懷的不只是家屬及病患而已,護理人員本身也需要具備調適情緒的能力才能再次回到崗位上。兒童安寧的關懷照顧,在提供病童及父母親一個感受到關懷的知覺與經驗的目標下,除照顧病童身體不適外,親子關係的分離及重新建構關係的照護、病童與父母親及神靈的關係的處理亦為重要。在護理關懷困境及兒童安寧照護的素養上,護理人員在職教育中可加強臨終關懷與實務經驗分享,包括臨終與死亡時的情緒反應、失落與悲傷的掌握,瞭解死亡的可能面貌,避免因害怕而退縮。生命的誕生與結束一樣,是需要努力面對與學習的,對死亡的看法將影響個人生命與生活的態度家庭在臨終照護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當病人今天過得很好,家屬也就過得很好;當病人今天情緒及身體不適而痛苦,家屬的痛苦也就戲劇性的增加。當父母看孩子受苦也會感覺非常痛苦;孩子的需求被滿足,父母的需求也就滿了。假如父母太過於把注意力放在生的孩子上而無法滿足家庭中的其他兄弟姊妹求,兄弟姊妹也會覺得不舒服;同樣的,當孩子看到父母痛苦,他們也會覺得痛因此疾病是一個家庭的事,家中有人罹患癌症將影響家庭的每個成員。尤其當一個家庭面臨所愛的人因罹患癌症而面臨死亡時,護理人員位於獨特的位置並具有特權能陪伴家屬,提供病人及整個家庭臨終關懷、支持與照顧,與家屬應建立良好的信任關係,敞開及信任的溝通,提供身心靈的關懷與支持,並尊重家庭的文化需求與權利,接受病人家屬所做的決定,以增進整個家庭在經歷家人死亡過程的情緒療癒與健康。
      
我所認識的八大核心素養   4678  2014-09-24 14:47:31
我所認識的八大核心素養 1.關愛(caring): 在臨床時要視病猶親,對待病患如同照護自己的親人一樣,給予人性化的照護。以同理心對待個案及家屬,在需要的時候提供或為他們尋求適切的解決辦法,協助他們解決問題,並且除了注意生理的問題還要留意其心理的感受並給予支持。 2.基礎生物醫學科學(basic biomedical science): 到了臨床,除了熟練的技術,還要有大量的背景知識輔佐,才能互相佐證,並思考如何用正確的方法解決問題。所以在學校課室上的學習也是不容馬虎的一部份,唯有兩者並重,才能在臨床上得到最大的學習效益。 並且病患也不會因為自己的不專業而將面臨除了自身疾病以外更多的潛在性危險。 3.一般臨床技能(general clinical skills): 運用課堂上所學習到的技術,在臨床上運用幫助病患解決或緩解他們面臨的健康問題。在課堂上要正確並熟練各項技術的操作,在臨床上才不會使病患可能因為你而延長疾病的病程,或是因此導致其他併發症,而增加病患原本可以免去的痛苦。例如:無菌原則,就是非常重要的! 4.溝通與合作(communication and team work capability): 在醫院與同學、學姊、老師們的合作也是很重要的,因為醫療是一個團隊,如果沒有適時溝通、沒有互相合作,會使事情事半功倍,也會導致患者的醫療風險。 而大家互相合作,每個人各司其職,把自己應該做好的事情做好,發揮團隊最大的價值,不僅讓醫療順利進行,也可以事倍功半,病患也可以受益。 5.倫理素養(ethics): 護理人員應該有的素養,例如尊重病患的隱私權,在做技術的時候適時注是否暴露病患的隱私,幫病患拉上床簾或蓋上布巾,要拉開床簾前事先告知病患。也不可以沒經過病患的同意下跟除了病患本的其他人討論他的的病情。以同理心去關懷。 6.批判性思考能力(critical thinking): 批判性思考能力,要懂得自我反省檢討,才能進步,同時也從別人的錯誤中去學習。以及護理並不是一直By order,要去判斷思考,接下來要執行的事項,是不是符合學理、常規,如果發現有錯或是有疑慮要馬上反映,並解決問題,才不會讓病人因為我的不專業而承擔風險。 7.克盡職責性(accountability): 尊重並認同自己的工作,不遲到,不早退。完成自己份內的工作,不可以造成別人的麻煩、困擾。不能因為自己的不盡責,而影響整個團隊的運行。 因為護理是門攸關人命的工作,每個小細節都可能是大關鍵,所以要謹慎的面對自己的工作,不能以怠慢馬虎的態度去執行。 8.終生學習(life-long learning): 學習是一條沒有終點的漫漫長路,科技日新月異,一直有新的知識心的理論在更新,如果一直讓自己的知識停滯不前,不願意學習新的事物,只會被這個世界淘汰。所以我們要時常更新知識,例如看相關雜誌,參加講座,這樣才能讓自己跟上時代的腳步,而病人也可以因此受到更好的照護。
目前第488/4105頁 [首頁][上一頁][486][487][488][489][490][491][492][493][494][495][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