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部落格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部落格文章
目前第49/4040頁 [
首頁
][
上一頁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下一頁
][
尾頁
]
文章內容
109-2兒科實習心得 14113 2021-05-28 20:46:37
實習總評值及總心得 班級:護四丁學號:1065101 學生姓名:陳鵑自習日期:110/04/26~110/05/14 實習單位:門諾醫院7B 指導教師:柯欣怡 一、八大核心專業能力之自我評值 (一) 一般臨床護理技能(general clinical skills) 這三週接觸到的病人都是一樣的診斷,支氣管性肺炎,個別性的照護病童,如依醫囑給予藥物,噴霧治療及胸腔物理治療等照護,剛開始要照護個案時,先與個案家屬解釋照顧目的及詢問願不願意給我們照顧,覺得與個案互動,最重要的是先建立良好的治療性溝通,這樣後面的治療個案也比較不會有那麼點恐懼,我的病人有兩個是6個月一下不產生陌生人焦慮,,所以常常都是與家屬聊天收集資料的,在評估個案時,我都會先解釋現在要做什麼,雖然聽不懂,但我感覺上覺得多少有幫助,讓個案不要有害怕恐懼的心情,在衛教時,需要收集好學理知識及技能,才能很清楚又很流暢的向家屬教導衛教內容。 (二) 基礎生物醫學科學(basic biomedical science) 每每次接新個案時都事先了解個案的病理、藥理等相關知識,才可以知道如何去照護這位病童,如了解個案診斷、入院原因、用藥原因等資料,也可知道個案臨床檢驗值的判讀,如白血球過低可能是因為感染,以上這些資料都是對照護上有幫助的 (三) 批判性思考能力(critical thinking) 我照護的個案的健康護理問題都有高跌及呼吸道清除功能失效,可知道呼吸道是要優先處置,如個案在吃藥時發生咳嗽情形,須先側臥,避免嗆到,或者是教導拍痰技術及注意事項,也知道拍痰的時間點,不會與吃飯時間撞在一起。 (四) 關懷(caring) 病童若在哭時,會問問怎麼了拉~雖然他聽不懂,但他會短暫的時間聽我在說甚麼,很像很認真一樣,好像都聽得懂一樣,也會詢問家屬個案從入院至現在的狀況改變如何,在實習期間會主動關懷同學,會詢問在執行DDST時需不需要幫忙,或者有問題時都會互相討論,協助彼此找出答案,或者是拍痰時,可以幫同學的個案轉移注意力 (五) 倫理素養(ethics) 在實習期間可保護個案隱私,如果有要看病歷的時候,人在哪裡病歷就在哪裡,不可隨便亂放,人就掉了,除非放回格子裡,也能尊重個案及家庭的照護習性與宗教信仰,護理過程可運用護理倫理與法律去照護每位個案。 (六) 溝通與合作(communication and team work capability) 能與老師討論個案的健康問題去解決問題的方法,如衛教拍痰技巧,可運用治療性護病關係及人際關係與個案及家屬溝通,有問題時也會找老師一起討論問題,也會與老師討論如何去照護個案。 (七) 克盡職責性(accountability) 每天上班準時到達單位,且完成每天的學習目標,例如,給藥、拍痰、寫護理紀錄等,個案的吃藥時間有掌控好,不延後一小時過後,除非在睡覺中,拍痰的話,比較難控制時間,有時候都在睡覺,所以沒有拍到的機會比較多。 (八) 終身學習(life-long learning) 在照護個案時,有不懂的地方會去查資料去了解找答案出來,例如從課本上找學理,拍痰的技巧也是要多練習,才能有效到達拍痰的目的及效果,但我都是用拍擊器較多,我的手去拍的話還需要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需要多練習我的手去拍背才行,才可以真正的去拍在個案身上。 二、心得感想 三週的兒科實習,說短不短,説長也不長,大老遠的跑來花蓮門諾醫院實習,說真的,以往的實習我真的不會感到緊張感,而且就順其自然的去面對實習,但這一次不一樣,我很擔心宿舍還有那裡的環境,因為發生什麼事時不能隨時回家,剛開始覺得兒科應該是那種很多小孩嬉鬧玩耍的笑聲,護理人員像天使一樣的溫柔,但發現其實他們做治療的時候會崩潰大哭,有的還沒下針就已經先哭了,第一星期的時候真的跟不上腳步,很多東西都來不及反應,很慌,都不知道自己在幹嘛,第二週有比較慢慢的跟上軌道,也比較知道如何去應付小孩,我覺得我的第二個個案是與我相處最久的,也是讓我比較有成就感的,在餵藥、拍痰的技術都是越來越進步,剛開始餵藥真的很爛,寶寶都會用舌頭吐出來,我也抓不到訣竅,之後慢慢的抓到他的吞嚥頻率,很快的一下子就把藥給餵完了,在拍痰技術方面,我接觸到的個案幾乎都是用拍擊器拍的,所以很簡單,但用手的話就是還沒抓到訣竅,需要再練習練習,這三週雖然學習到不多但成就感蠻大的,除了技術上的方面,還有如何與家屬溝通,如何讓家屬可以安心的給我們照顧,畢竟孩子們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然後也是很謝謝老師不斷的提醒我們一些小細節、同學們的互相幫忙以及阿長學姊們的幫助,讓我可以這麼順利渡過這三週的兒科實習。
兒科實習總心得 14104 2021-05-28 18:30:10
班級: 五護四丁 學號: 1065101149 學生姓名:曾緗羚 實習日期: 110/04/06~04/22 實習單位: 聖母醫院A8兒科病房 指導教師: 林慧珍老師 一、八大核心專業能力之自我評值 (一) 一般臨床護理技能(general clinical skills): 在臨床實習中,我運用到許多一般臨床護理技能,我照顧的第一個,由於弟弟在三歲時患有熱痙攣的過去病史,此次又復發再次入院,做了檢查診斷為支氣管性肺炎,住院了一個禮拜多,因為護理技能中提到照顧病人也需要照顧及聆聽家屬的感受與想法,才能達到以家庭為中心的照顧,我就主動關心案母,案母表是示:「終於感覺有點放鬆了,住在醫院照顧弟弟久了,心好累,也擔心弟弟又一直發燒沒辦法出院。」由於個案一家人不是在地宜蘭人,加上沒有輪替的照顧者,案母就非常的疲倦及無奈,也害怕個案持續的發燒,護理照顧中運用同理心我也能感受到媽媽內心的聲音,在飯後我也會叮囑個案按時服藥,補充水分,也能教導個案如何使用噴霧治療氣,及教導家屬CPT的技巧,及觀察評估個案每日的狀況,且每日書寫護理紀錄確立護理問題,了解到病人是否有在逐漸變化,也會透過繪畫方式與個案溝通,了解到個案喜歡火車,將來想到列車長及想趕快好起來才能繼續完成夢想。 (二) 基礎生物醫學科學(basic biomedical science): 每日都需給予個案口服藥、點滴加藥、噴霧治療等等狀況,在我期中兩位個案都都罹患支氣管性肺炎,依照發病年齡均在此範圍內,都是因黴漿菌所以感染,(因監測Myco Pneumonia IgM定性法,確定為黴漿菌感染),兩者特徵都為乾咳,視診無使用呼吸輔助肌及鼻翼煽動等,聽診時痰音重,為濕囉音,依醫囑給予MediconA(鎮咳、袪痰)、Vena(緩解過敏反應及皮膚搔癢、鼻塞、流鼻水)、Cefa(抗生素,抗細菌性感染)、Actein(痰液溶解劑,減少呼吸道黏膜黏稠度)、5%-0.33%G/S(補充體液解質),護理措施給予每四小時評估個案的呼吸型態及次數,追蹤個案服藥狀況,鼓勵家屬讓個案每日攝取足夠的水分,以利於痰液的稀釋,教導正確的拍痰時機,為飯前1小時前,飯後兩小時後,在評估個案的呼吸型態。 (三) 批判性思考能力(critical thinking): 依照個案的病情進展,我針對這些尋找他們的護理問題,利用身體評估而收集到,個案是一位會乾咳的人,我抱持著好奇心尋找答案,尋找到現存性感染:無效性呼吸道清除功能/因分泌物滯留,由於會危及生命,所以安排至第一個護理問題,第二個護理問題一個是潛在性感染:潛在危險性感染/與靜脈留置針有關,因個案注射打針部位疼痛,給予視診發現個案靜脈注射部位,是呈發紅狀態,無腫脹,無發熱,無疼痛,也能依照個案病情發展,給予妥當的護理措施及適時調整照護計畫。 (四) 關懷(caring): 由於病房的小朋友很常因靜脈留置針的施打,造成對於別人碰觸他的留置針或是bag、set等都會有大大排斥現像,會哭鬧、會掙扎、想躲藏,當然要好好安撫這位小客人,所以剛開始都會告訴他們,乖你好棒喔!這樣不痛不痛喔!,如果真的在沒有用,我就會使出貼紙大全,吸引他們的注意,雖然真的會心疼他們on IC的時候,但如果沒有這樣,他們的疾病會更慢好起來,所以這些我覺得都不比他們的健康重要!,有些是姐妹一起入院的,但家屬可能會因爲妹妹比較小,偏袒照顧妹妹,姐姐可能就晾在一旁,比較少安慰及擁抱接觸等等,我會告訴家屬他們個案現在階段的問題,並且請他們平等對待兩位個案,每個人都是獨特且重要的,以及我也會主動關心我的同學隊友們,每天告訴他們一句加油,說不定今天她也會非常有動力的繼續一起好好努力加油,要互相扶持,拉把手一起成長,才能使這世界充滿愛。 (五) 倫理素養(ethics): 面對家屬在用大聲呼叫方式,我也會盡可能告訴他們不能這麼做,需要嘗試溝通慢慢了解雙方狀況,有些家屬會聆聽的就會做到這些,但我們也不排斥理念與我們不同的家屬,這些都是我們對家屬的尊重,面對個案的小地方思想,例如我有一位個案就喜歡叫我阿姨,因為在她認知當中護理師就是阿姨,即使爸爸媽媽要她改口,但我還是會告訴她沒關係妹妹,妹妹也只想按著自己的想法去表達自己的想法,也會利用我的道德倫理做不傷害個案的事情,例如藥物劑量一定要核對清楚等方法。 (六) 溝通與合作(communication and team work capability): 面對書寫護理紀錄,有些時候會有不清楚的地方,我的隊員們,有些有相同疾病的個案,他們也會稍微幫我分析一下,哪一些寫進去才是對我最好的選擇,或是在面對做各種技術時,能在旁協助我,如拆IC等等⋯,我們都會禮尚往來,互相幫忙協助,我也會尊重每個人的想法,與他們一起解決目前所遇見的困境,能透過良好的溝通及非語言方式,與個案及家屬達到一個共識及平衡,協助個案能儘早康復,也建立最好的護兵關係,與他們當朋友。 (七) 克盡職責性( accountability): 我們每天都會有反思日誌,我經常在內分享及檢討自己,我是一個自卑又容易擔心焦慮的人,會顧慮非常多事物,例如我擔心我入院護理做的不好,或是因為自己英文不好,導致在交班有困難等等⋯。類似的形況,都能造成我難過很久,但我也會從挫折中走出來,變得越來越好,剛開始可能對於照顧個案會有挫折,但我逐漸上手,發現自己其實是有能力能做好的,雖然還是有些地方沒有補足,我也能自己熟能生巧變的更獨立更厲害,可能每天沒有沒辦法準時繳交護理紀錄,但我們一定會在今天內寫完讓老師過目才會下班,今日事今日畢。 (八) 終身學習(life-long learning): 由於老師說我們這自己梯次,缺少了一點好奇心,但我們還是會講不知道的所以事物查詢一次,讓自己清楚明白告知老師,如答案錯誤一定會找到全部找到為止,我希望我們能一直持續著個精神到以後,就算自己能讀當一面了,但還是要學校如何照顧自己及保護自己,充實自己讓自己的技術能越來約精熟。 二、心得感想 經歷了這一次的兒科實習經驗發現,我已經能夠自己獨自去尋找正確答案,並且矯正錯誤想法,也學習到非常多的知識技巧,能知道自己的腦袋是能好好運作,用來對這社會大眾有需要的地方,貢獻給大家,而不是退縮面對現實世界,每個人都是被需要的,只是位於需要你的角度位於哪裡,是自己應該去尋找探索找到並且發現去完成自己的使命的,或許可能作用不大,可是能慢慢的改變一些事物,人總是要往前的,不能一直停在半路,沒有人能替你成長的,由於我們這一梯次一開始都沒有進入狀況,導致老師被我們氣到身體不適及傷口不舒服一直去看醫生,我就覺得為什麼我們大家會這樣,是不是應該多少互相幫忙,所以在結束第一個禮拜時,我學會與隊友們一起檢討,我們今天做的哪些事情是不應該出現的問題,及如何減少出錯的機率發生,觀察哪一些是同學不太會的事情,大家一起協助她一起完成,一點一滴累計下來的,我們也領悟到每個人都是一起開始一起結束的,自己也要找到我們應遵守規定,之後的我們又平安的渡過第二個禮拜,有發現老師氣色比較好一些了,也應該多少有看見我們的緩慢進步,在護理站的我們,也是隨時待命,等待鈴指的到來,一開始的我們也是害怕學姊,我是非常擔心我搞砸讓學姊覺得我們是一個負擔,所以面對學姊我總是三思而行,會把事情做到最好,詢問問題能立馬解答學姊問題,生命徵象及大便次數,非常準時繳交給學姊,藥物作用副作用倒背如流,就只怕自己被學姊盯上等等的⋯,習慣一個禮拜後,緊接著第二個禮拜,我覺得這個禮拜是我最得心應手的一個禮拜,因為我覺得我自己所有技術非常熟練,學姊需要幫忙也會立馬過去,老師要我們給藥也是馬上到,我非常開心,而且在照顧個案過程中,也是收穫滿滿,其實一開始的我是沒有非常喜歡小朋友的,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兩個姐姐都各生了兩個小孩,都非常頑皮不好照顧,但後面漸漸發現,其實小孩是最好哄的人,也是最天真無邪可愛的人,我也很慶幸自己沒有下定決心的一口否決兒科,我有發現自己也挺適合兒科的,我不敢說自己非常厲害,但我也是真的很會跟小朋友玩,也挺好奇為什麼兒科的疾病,還記得我們老師有說過兒科就像是在學成人的小內外,所以我也非常得心應手,也謝謝小朋友們這麼努力的在陪我渡過這一次的難關,也謝謝同學及學姊和護理長,最重要的人物是慧珍老師的細心教導,才會有現在的我,你的教學用心我都有看見,也希望老師能不被抹滅掉最後對兒科的教學熱忱,辛苦你了。
我改好了 15939 2021-05-28 14:09:20
老師我改好了
1 15562 2021-05-26 20:05:42
...
我的網站 13576 2021-05-25 00:24:42
大家好,我是呂皇霖 歡迎來到我的網站
目前第49/4040頁 [
首頁
][
上一頁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下一頁
][
尾頁
]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