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部落格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部落格文章
目前第494/4105頁 [首頁][上一頁][492][493][494][495][496][497][498][499][500][501][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暑假作業  9802  2014-09-23 23:30:40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護理科二年級下學期 暑假作業  姓名: 劉佳蓉 戊班 書名:禮貌,你做對了嗎 作者: 朱玉鳳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4/07/31 心得:看完了這本書可以學到很多東西,例如陪主管外出,行進間走在他的左後方? 商務拜訪,先遞名片還是先握手? 正確的握手禮是伸出右手? 居間介紹時,要先說被介紹者的名銜還是姓名? 上樓梯時,女士在前,男士在後?下樓梯,男士在前,女士在後? 該穿西裝還是休閒服? 西裝最下面的鈕扣要鬆開,才是正確穿法? 參加宴會主人位置在最靠近房間的入口? 西餐桌上,水杯在自己的右前方?還有,辦一場百人的大型會議或活動,來賓的名單怎麼篩選擬定?邀請卡該怎麼撰寫?坐位又該怎麼安排?用餐中的聊天話題該如何操作?菜單該怎麼安排?飯前酒、席上酒、飯後酒又該怎麼選,才能當個好主人?受邀參加宴會,服裝衣著該怎麼穿?穿西裝時,釦子該怎麼扣?禮物又該如何挑選,才能送到心坎裡,當個好客人?商務拜訪,又該如何遞名片、介紹自己,才能令人印象深刻? 陪主管外出,乘車時又該怎麼坐? 到國外旅遊,該注意哪些國際通用禮儀?小費又該怎麼給? 這些常用到的東西。讓我們變得很有禮貌,不會什麼都不知道像個笨蛋一樣,而且看起來也會很有氣質,不會像外面有些人,在重要的場合還不知道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或是怎麼與人溝通,要怎麼跟人聊天,要怎麼聊天,要怎麼樣才能有禮貌,讓更多人喜歡你,這都是我們該練習及學習的。在還沒看這本書以前我有很多都不知道,所以我還滿喜歡這本書的,因為真的讓我學到了很多的東西,這是平常學校沒有教到的,我還可以告訴別人,甚至教別人怎麼樣可以變成一個有禮貌,大家都喜歡的人。
      
護理典範:陳翠玉  10507  2014-09-23 23:23:34
這是個在西元一九一七年二月九日,一位女嬰誕生在台灣彰化一個虔誠的基督徒家庭裡。她就是日後留學日本、加拿大、美國,成為第一位在美國取得護理碩士學位的台灣人─陳翠玉女士。 陳翠玉女士彰化高女畢業後,渡海到日本東京的「聖路加女子專門學校」就讀。1942年畢業返台,先後任職於台灣總督府和台北保健館。一九四七年申請到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獎學金,遠赴加拿大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攻讀護理教育,是台灣第一位榮獲WHO獎學金出國的留學生他真是我們的台灣之光!!! 他在一九四八年取得學士學位後返台,擔任台大醫院護理部第一任主任。一九五○年創辦「台大護校」,擔任校長。第一次招生即男女兼收,創下了台灣男性護士生的首例。一九五四年再度獲得WHO獎學金,到美國波士頓大學(University of Boston)進修護理行政。一九五五年取得碩士學位後返國,繼續擔任台大護校校長,並於一九五六年秋天與余道真、魏火曜及葉曙三位教授創設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護理學系。 陳翠玉女士除了培育大量的台灣護理人才之外,她也是台灣護理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推手我覺得我們真的要感謝他!!! 我覺得要了解陳女士對台灣護理教育現代化的貢獻,就必需從台灣的護理發展史說起。台灣接受西方醫療科技的傳入,源起於英國長老教會的醫療宣教,而最早在台灣擔任醫療照護工作的就是具有護士資格的女宣教師,這些來自歐美的西方護士「姑娘」不僅提供醫療照護,並且訓練在地的台灣護士,這就是台灣護士的起源。 因為 這一個時期的台灣護士,因為受教於基督教宣教師,所以普遍擁有奉獻、質樸與付出的精神。這種精神在當時是與普世的護士價值完全接軌的。西元一八九五年甲午戰爭,中國戰敗將臺灣割讓給日本,展開了長達五十年的日治時期。日本在台灣的護理訓練雖然從一八九八年開始,可是最初十年僅止於訓練在台的日本護士,一直到一九零七年才在台北病院「看護婦養成所」開放台籍女性接受訓練。當時護士學生所有的養成教育都是在醫院裡完成,但是師資不是由專業的護理人員負責,而是由醫院的醫師來擔任。由於受訓的護士生在醫院的地位僅高於雜役人員,對任何人都要保持尊敬,於是養成了她們日後擔任正式護士時也是唯唯諾諾的習慣。再加上日治時期的護士必須替醫生「刷衣服、擦皮鞋」,這種先侍奉醫生再服侍病人的惡習,不但破壞護士制度的精神,也造成了護士的自卑感。這一種現象,在整個日治時期都沒有得到改善。 陳翠玉女士一九四八年自加拿大學成返台後,受聘為剛成立不久的台大醫院護理部主任,她廢止日式的壓抑性護理,重新引進英美式的現代護理,大刀闊斧地革新了台大醫院的護理制度,同時也大幅提升護士在醫院的地位,因而造就了今日台灣多元發展的專業護士制度。 改革的內容《護理的信心》書中列了十二大項,在此轉述有關護理地位提升的部份:陳翠玉改革的第一要務即設置護理部、辦公室、護士轉由護理部管理。也就是增加護理的專業自主權;改進護理工作的內容,不再「包辦所有的瑣碎事物」將打掃的工作交給工友,所謂「病床上照顧工作由護士管理,病床下的打掃及其他雜事由工友負責」;設立供應中心準備敷料消毒器械;設立書記分擔行政工作;建立護士輪班、休息及工作時間制度等。 這一段改革的經歷,或許就是陳翠玉女士對台灣護理界最大的貢獻。也因為如此,在陳女士辭世十七年之後的二零零五年,隸屬於行政院衛生署的台灣醫療史料文件中心將陳翠玉女士推選為台灣護理界的典範之一。 陳女士當年她婉拒了日本國內的優渥職位,一心返台服務同胞。面對接踵而來的美軍空襲、終戰、國民政府進駐、蔣政權流亡來台等歷史動盪,陳翠玉「憨憨毋知死」地積極投入,她出面擔任戰地醫療總指揮、動員青年團救護隊、成立普及全台的衛生所、撲滅自中國引進的霍亂、改革台大醫院護理部、創立台大護校、台大護理學系,由其她改革當時的護理制度,使護士的地位提昇,對台灣的醫療環境更是功不可沒,她的精神將成為激勵與奉獻的台灣女性典範! 也是我們永遠的榮耀!!!
      
暑假作業 - 心得感想  9780  2014-09-23 23:19:50

如何瞭解身體健康狀況

 

在這幾本書和文章中了解許多身體狀況以及遇到突發狀況時如何應對的方法,

使得我受益良多,增加不少的知識,例如什麼是急救?

第一時間該做甚麼行動以及各方面的突發疾病的急救該怎麼做也了解身體活動的能量消耗,

以及性別方面的差異,而在日後遇到突發狀況也能急救。隨著資訊的快速發展,

坐姿型態生活的養成,缺乏活動是現代社會的普遍現象,也是造成負面身體的一個重要因素。

參與規律的身體活動可以造成身體能量的消耗,達到健康的目的,

對於身材體態方面可以雕塑理想的身體曲線,

而在女生跟男生的差別上,女生比男生在意身材以及外貌,

可是現今社會顯示出不分男女老少皆會注意自己的外表,

關心自己的體重,減肥的話也會常常掛在嘴邊,因此許多人都會上健身房運動,

來維持自己身材,透過身體活動的參與,獲得了生理、心理及社會方面的慰藉。

身體活動參與提升了身體自我概念,促進日後從事身體活動的動機,

對於促進個體身心健康上將會是一個良性的循環。參與身體活動的過程時,

肢體控制及協調與身體運動能力獲得提升,使得身體有力量、

肌肉更結實、壓力舒緩、精神變好,提升正向的觀念,

使人樂觀積極面對生活,對自己更加有自信,豐富自己的人生。心理健康也是很重要的,

若心理不健康那身體也不會健康,相對的,若心理健康那身體也會健康,

而心理的健康對於每個人又不同,也許有人覺得身體的肥胖不見得心理不健康,

這些感受都取決於自己,而不是因大眾媒體傳播隨波主流的改變自己,

思考的方向很重要,要讓自己獨立自主的思考。有些人容易受到社會層面的負向影響,

如這幾年流行的風氣是強調男生要有強健的體魄以及男子氣概,

擁有強健的肌肉是男生魅力的展現,對在意自己身體男生造成不少的困擾,

隨著社會日趨的進步,觀念的不同以及大眾傳播媒體的推波助瀾,

有日益增加的趨勢,我也覺得重視身體健康是很重要的事情,

無論媒體是否有傳達出錯誤的訊息,但對於健康只要是正面的影響就是好的。

 

 

李明玉(2009)‧急救指南‧京中玉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片山洋次郎(2011)‧傾聽骨盆,健康活到99‧瑞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卓俊伶、劉建廷(2007)‧身體活動參與和身體自我概念‧中華體育季刊,21 (4)‧68-74。

卓俊伶、陳忠勝(2007)‧身體活動與身體意象的性別差異‧中華體育季刊, 21 (3)‧27 - 35

王順正、吳忠芳、林正常(2005)‧日常生活身體活動的能量消耗研究‧運動生理暨體能學報 ; 2 ‧55 - 66

      
護理典範:白寶珠  10507  2014-09-23 23:16:23
澎湖阿嬤-白寶珠 他是個 無私的人無私的奉獻無私得付出她生長於美國,從大學畢業、完成護理教育之後,便決心將所學奉獻給需要的人,青春美麗、花樣年華的她,選擇了離家千里、人生地不熟的澎湖、選擇照顧當時社會上最可怕、最令大家排斥的痲瘋病人。 痲瘋病,古稱「天刑」,又稱「癩病」,得到這種病的人,病毒會侵害皮膚和末梢神經,於是便像這樣:眉毛脫落、鼻子凹陷、皮膚逐漸像癩皮狗一樣凹凸不平、甚至潰爛;手腳會逐漸扭曲變形、甚至殘廢。更令人聞之色變的是:這,是一種「傳染病」,因此,當時的痲瘋病人飽受歧視,只能躲在黑暗的角落,靜靜的等待死亡的降臨。 這時,白寶珠女士留著一頭金色的頭髮、穿著一身潔白的衣裳,如天使一樣的來到澎湖,「阿ㄉㄡ啊,你們看,阿ㄉㄡ啊呢!」大家奔走相告,「ㄚ那會跑來咱澎湖?」大家心中都很疑惑。「聽講是欲來顧痲瘋病的。」「ㄏㄚˊ!彼會傳染呢!安ㄋㄟ咱嘛不通和伊做夥!」一開始,白寶珠女士面對的是大家冷漠的對待。 但她一點也不氣餒,她學習說台語,以便和大家更親近;她總是面帶微笑、語氣溫柔,主動去關心別人;她挨家挨戶去拜訪,足跡踏遍一個離島;她主動要求到每個小學去演講,教導孩子和家長認識痲瘋病。病患不能外出工作,生計常陷入困難,她就向教會貸款,為病人買雞、買豬,讓他們養在家中,以此維生。 漸漸的,大家都喜歡白寶珠女士,也願意接納痲瘋病患。「阿ㄉㄡ啊!阿ㄉㄡ來啊!」「欸!伊不是阿ㄉㄡ啊,是『白姑娘』!」一聲聲的「白姑娘」溫暖了她的心,多年來她的默默付出,換來了澎湖人對他的愛與信賴。 五十多年過去了,白寶珠女士由年輕貌美的「白姑娘」、「白阿姨」,到白髮蒼蒼的「澎湖阿嬤」;從被排斥、被接納到被肯定、被尊敬,這真是一條漫長而艱苦的過程。當白阿姨病倒在床上,她的家人親自到澎湖接她回家時,她說:「澎湖就是我的家,我要永遠留在這裡!」白阿姨堅持不和親人回美國,在最愛的這塊土地上,永遠的睡著了。 白阿姨雖然離開我們,但她的雕像仍佇立在馬公街頭,慈愛的俯視她心愛的子民;她無私的奉獻、堅毅的精神永遠留在每個澎湖人的心中他是個 我值得學習的人我想成為地護理人物他無私無懼的奉獻是我最讓我敬佩的 地方!!!! 她永源都留災我們心中!!!!!!!
      
暑假心得 書名:樹在天堂等著你   9789  2014-09-23 23:13:28

書名:樹在天堂等著你  作者:Michael Schophaus

聽到癌症這個詞通常一定會難過和害怕,但是我們知道終究要面對這件事,現在的醫療還沒有辦法完全的治癒頂多減緩病情,就算能治癒說不定還有可能再度復發,大部份的人會去尋求宗教信仰,安撫他們的心靈讓他們的心靈得到安慰,像是這次實習我的第一個個案也是有癌症的,我一開始知道時覺得很難過,雖然不是我的親人和朋友,但是我心裡還是有些難過,老師就告訴我想開一點,不要想的那麼悲觀,我後來也有自己省思過,人總是會到一個階段就會有生病或死亡的問題,只是我們要如何應對才是真正的重點,這本書的主角還很小就得了癌症,我覺得很可憐,因為才剛開始要學習很多東西時正在要學習的階段時有很多東西等著他去認識,他就已經遇到生病的問題,他的父母非常的傷心。 看了這本書我很感動,不論是弟弟的思想和他在治療的過程,他的父母很包容和呵護弟弟,父母給了他想要的,只要是弟弟需要的他的父母都盡自己所能的給予弟弟,但這個小孩很特別,他並不會一直奢求他要的東西,他不愛玩具也不稀罕新衣服,一般這個年齡的孩子最喜歡的就是玩具和漂漂亮亮的衣服,會喜歡一切很鮮豔或很奇特的東西,當然我們這個年齡的也不例外,玩具就不是我們這年齡想要的,我們想要的而是先進的3C產品,比別人越智慧越開心,這是我們現代人的通病,總是愛比較這些,就是要比別人好,別人有新東西我也要有的態度,這個弟弟並沒有這種態度,我們是需要去學習的,當然這個年齡層難免都會有很多慾望,每個年齡層也會有慾望只是要的多寡和層面,弟弟這年齡的要的很單純,只是玩具和衣服和心理上的安慰。 弟弟在癌末快要無法活動時手腳被手術刀和輻射折磨也吃了很多藥,讀到這一段時我都快流淚了,人在生病的和面對死亡最難熬的就是這個階段,儘管我們學護理的知道要如何應對這樣子的情形,但是在臨床上護生還是難免會有一些情緒,這時候就要避免給個案看到,可以先請同學協助幫忙要幫個案的忙,我相信照顧弟弟的那些人一定也會有這種情緒,只是可能沒像我這麼誇張,弟弟走了之後他的父母一直很懷念他們的弟弟畢竟是自己的親生骨肉,會經過一段傷心的時間,但是只要克服了心理至少不會太痛,雖然會有一些陰影或回憶在,這種感覺我感同身受,當然也不只是我一個人有這種感覺,只要身邊曾經有親朋好友失去都會有,少部分的人會因為親人的失去而有精神上的疾病,因為他們對於自己親人重視的程度有深也有淺。 總結就是人生本來就會有一些不順的事情,改變不了事實,那我們就努力完成他所需要的,給予弟弟最大的溫暖和鼓勵。

目前第494/4105頁 [首頁][上一頁][492][493][494][495][496][497][498][499][500][501][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