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作業 9934 2014-09-23 21:03:38
陪伴
作者的女兒莎莉在一九九六年間罹患躁鬱症,她急切的想要告訴眾人她腦中源源不絕的觀點,卻使身旁的親人朋友畏懼、擔心,但是作者毅然堅決接受女兒生病的事實,帶著不知是夢是醒的莎莉來到精神病院接受治療。本書描述著她在精神病院一個月的點點滴滴,細膩的觀察刻畫了各種人物的外在行為及心態,以如何克服自己的女兒怪異的行為以及思想,每天期盼著自己的女兒,總有一天,她的正常思想會再回來。
起初麥可不肯相信自己的女兒年紀輕輕是位患有躁鬱症的患者,認為是交到壞朋友吸毒而有一些奇怪的舉動,並非罹患躁鬱症,對麥可的打擊相當的大,不過他必須承認女兒的種種怪異行為確定是罹患了躁鬱症,陸陸續續的家人幾乎知道,起初每一個人都怪麥可做法,認為莎莉不應該住院,因為他們深信著莎莉沒有瘋。麥可在沒有任何健康保險的情況下,為了女兒的健康,咬緊牙關簽下意味著頃家盪產的治療同意書原本以為女兒只是擁有別人沒有的天賦,卻意外地發現女兒的心裡彷彿住著一隻永遠無法安靜的獅子。
孤獨,也是躁鬱症患者必須面對的一項挑戰。在他們的世界裡只有自己一個人,她想要把她的理想傳達給這世界,卻沒有人能理解她急切的感受,只會把他們視為怪胎當瘋子隔離。在生活中,時常有人因不了解對方而傷害、攻擊,有先入為主的歧見,而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陪伴是所有疾病的一帖良藥,在基護實習中,我照顧了一位患有輕微躁鬱症的個案,有時在互動講話中,個案會閉上眼睛或把頭撇到一邊去,想表示著她不想繼續談話,一開始覺得有點受到打擊,心想是不是不喜歡我,但在過程中學到默默在一旁陪伴傾聽著,漸漸的跟個案建立了良好的關係。如同書中的莎莉,在家人的陪伴之下,病情慢慢穩定下來,她也回到正常的家庭生活了,而這都要家人的包容與陪伴,而非懷疑與排斥。
在生活上如果遇到不知如何用言語表達的事情,可以選擇傾聽或者陪伴在她身邊,就算只是靜靜的帶在一旁陪伴著,對方也一定會感受溫暖,這也是建立人際關係很重要的一部分。在網路上有人分享了一句話:「人之所以有一張嘴,而有兩隻耳朵,原因是聽的要比說的多一倍。在生活及工作中,我們常會面臨許多重要的關鍵時刻,當身處在「關鍵情境」時,「關鍵對話」的掌握、微妙的應對、靈活的反應,常決定著我們對話的成效。」
閱讀書籍 : 心裡住著獅子的女孩
作者:麥可.葛林博
出版社:木馬文化
引用網址:知識家 http://www.knowledger.info/2014/07/15/listen-the-unbelievable-power-empower-your-relationship-learn-to-list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