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部落格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部落格文章
目前第503/4105頁 [首頁][上一頁][501][502][503][504][505][506][507][508][509][510][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102學年度第2學期 2年級暑假作業心得 護理典範  10750  2014-09-23 19:35:35
護理典範 腫瘤護理 癌症護理 – 趙可式 趙可式讓我們了解到,護理的照護和多樣化還有一些病症要有不同的照護方式,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病人,用同理心和難心去對待他們,生病時需要被照料被尊重,有些病人認為生病是一件不好事情,拖累了家人等負面情緒 如果是我,我應該會細心觀察病人有哪些需要,並深入了解哪些不足的地方,找出缺點以及病人的需要,人和人之間需要被了解,需要被尊重,有些病人的需要難以啟齒會說不出原因,更是我們要去照護和關懷到的地方,一整天下來面臨得挑戰讓我們更累積了經驗也懂得更多病人的心思,雖然我們才一年級還沒到真正面齡實習的程度,但從趙可式的文章中我了解到護理並不是簡單的照護而已,而是一們非常深入並且需要長期學習的課程,所以我該更加努力的去學習這些經驗及知識 然而我們應該為他們做的是給予鼓勵尊重和耐心的照料他們,讓他們遠離負面情緒,負情緒誰都有,該怎麼釋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方式,或許我們的幫助不大,至少讓他們信任我們,我們才能更加了解該怎麼幫助他們 當一個護理師其實並不是那麼的簡單,面對著無數的困難和挫折,也要努力撐下去,在五專的生活,或許比高中高職假期長,看似輕鬆自由,但我們的壓力也不比高中高職少,每條路都有辛苦的地方,不必羨慕別人,只要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就好 在這條路上很多不一樣的挑戰,因為有了挑戰,而出現很多名人,對我們來說他們是名人,對他們來說只是默默行善完成自己想要的目標而已,每個人都是平凡的,因為環境造就了每個人不一樣的特別,而更讓人知道人是那麼的特別
      
102學年度第2學期 2年級暑假作業心得 志工服務省思  10750  2014-09-23 19:34:38
志工服務報告 我覺得志工服務是一件非常好的一項活動,不僅讓我們學習到無私的奉獻和不求回報的幫助服務,我想我們以後的職業或從事的各項服務都需要這種精神,雖然每個人以後的路都不同,無論你是繼續護理工作或是從事其他服務,都應該需要這樣的一個有意義的機會教育,或許每個人的感覺不一樣感受不同,對我們來說志工服務是一項具有教育意義的活動,有些事情如果沒有去嘗試的話,我們永遠不知道它是甚麼樣子該怎麼去做去解決,從那之中學到經驗 在所有的志工服務中,每個人尋找的都不一樣,性質不同,工作內容不同,與別人不同.卻適合自己力量所能夠做到的服務 我覺得做志工服務不僅是幫助那些人,也可以幫助我了解我自己的一切,發現自己的長處,從長處中建立自己的信心,從志工服務的經驗中獲取一些知識使自己的人生更充實圓滿,確實把握時光,有意義的過一生,而且幫助別人還會讓自己變得快樂,只要我們能夠願意出一份心力,不管力量多小,但聚集在一起的能量卻超乎想像,志工服務真的可以讓我們學習到很多也體會到很多不同的東西 志工服務不但讓更多人能夠在學生時期就能體會到不同的人生經歷,也在這短短的時間內,讓來自四面八方的志工互相學習,對於從沒參與過志工服務活動的我,總算是開了眼界,也了解為什麼在這個社會上總是有那麼多無私奉獻、默默為社會做事情的人了,因為施真的比受有福, 「志工」是不分年齡和時間的,只要有一份想貢獻自己、服務群眾的心就夠了
      
八大核心  4703  2014-09-23 19:33:47
八大核心 護四丁 林郁珮 1005101202 (一)一般臨床護理技能(general clinical skills): 我會先確認醫囑和藥盒裡的藥,確認好後和老師三讀五對,對完後會在 和學姐在核對一次,才會發藥給病人 (二)基礎生物醫學科學(basic biomedical science): 老師有說過測量血糖時,扎針藥扎在指甲邊緣,因為針扎在指腹病人會 疼痛,所以我在測量病人時,不會把針扎在指腹而是指甲邊緣 (三) 批判性思考能力(critical thinking): 病人如果要求拔除IV軟針,要先評估有無紅腫或是浸潤等,不可以病人要求 就馬上幫他拔!如果個案有頭暈我會先幫他測量血壓看是否血壓過高或其他 因素造成頭暈 (四) 關懷(caring): 我會主動詢問我的個案有沒有吃飯或是身體有沒有不舒服 如果實習的同學表現和平常不一樣,我會主動詢問關心他是不是身體不舒 服或是情緒怎麼會低落 (五) 倫理素養(ethics): 進病人房間時,我會先敲門再進去,離開時也會把們輕輕關上,離開醫院後,不會在提起有關個案的任何事情如姓名等,即使和老師及學姐討論時,也會小聲的談論不會大聲喧嘩 (六) 溝通與合作(communication and team work capability): 測量病人生命徵象時,為了節省時間和達到效率,我會和同學分工合作如:我在測量血壓的時候,他們會幫我先測量呼吸和脈搏 如果 和同學都會彼此分享今天所發生的喜怒哀樂,如果不開心也會給予正面的鼓勵 (七) 克盡職責性(accountability) 準時在7:40分到醫院換好實習服不遲到,不會因為個人的因素而 把脾氣出在病人身上 (八) 終身學習(life-long learning): 如果遇到不懂的問題,會主動問老師或同學,或是翻越工具書找到解 答
      
暑假作業  9764  2014-09-23 19:28:13
卡內基溝通與人際關係 這本書敎會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和處理人際關係的技巧,要保持著不批評、不責備、不抱怨,每個人都會害怕遭到指責如果這時候只會一直抱怨不去思考為什麼會被指責,反而不會有所幫助只會適得其反對事情也不會所改善,如果這時候是採了解事情、了解他人才會有幫助。 還有要給予真誠的贊賞和鼓勵,覺得別人做的好就不要吝嗇的給予鼓勵,把所想表達的給說出來,人們會對「渴望被肯定」的需求則最迫切,在受到肯定的情況下,人們更能奮發工作。 在學習到如何更能讓對方喜歡自己之後,也要知道如何能讓對方是真心的喜歡自己,要真心的關懷他人而不是單純的引人注意就好了,而是真心的付出讓對方感動,不但能幫助別人還能幫助自己,第二點要經常微笑非語言的技巧是溝通裡面最重要的部份,不但能讓對方感到放鬆愉快做事也會更有效率,也能將好心情給散播下去,第三點聆聽對方,在和對方的溝通中不要只會一直說著自己的事,也要適度的讓對方說,聆聽者的角色比演講者的角色還要重要,專注的聽著對方說些什麼談談他的事情和他所喜歡的東西,第四點能記得住對方的名字,和對方溝通中總不能只會「欸」這樣的稱呼對方,第五點談論他人喜歡的東西,談論別人感興趣的話題,不僅能從每個人身上得到一些難能可貴的回報,更重要的,是能擴大自己的生活領域,第六點由衷讓他人認為他很重要,時時讓別人感到重要,便可以得到許多友誼和永恆的快樂,希望別人怎麼對待我們,我們就要如何對待他人,互相彼此的尊重也很重要。 這本書最大的重點就是幫助你如何與工作、生活中的人相處得更好,並能影響他們,它也分明的表達了增進溝通與人際關係的秘訣,證明人際溝通需要柔性、迂迴有智慧的技巧,而非強制或直接、自我,並教你如何給人良好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很重要在其他的書籍裡面也有說到,如果你的第一印象給人的感覺很糟糕後面再怎麼努力,你給他人的感覺也不會說很好。人際關係與溝通在人與人接觸頻繁的現今社會,我們無可避免的隨時都在運用,而在這本書中提到了許多技巧原則,這些原則也可以把握好擴充自己的生活領域,處在人的社會中,想要活得快樂、求得成功,良好的人際關係的確是不可或缺的,耀在人際關係中和人們處的好也不是要我們去喜歡每一個人,而是把握原則,因為人際關係是相當靈活生動的,即待人方式要因人而異,不能「以此類推」,溝通的技巧也不是天生下來就會的,而是要慢慢的累積起來的經驗和思考而來的。 在成長過程當中,難免會因為自己喜歡而乎略其他人的感受,使得人際關係的惡化,所以說現在看到這本書以後會好好的思考什麼才是對自己和對對方好的,而不是把自己喜歡的加在別人的身上,要會未對方想和傾聽對方適度調整自己,對自己的人際關係決有很大的幫助。
      
暑假作業---讀書心得(三升四)  4782  2014-09-23 19:25:50
主題:運用同理心 被了解是人類的基本需求,護理人員藉著同理心了解個案的情緒及感受,個案因著護理人員的同理心感覺到被了解與被接受,使護病關係得以建立與維持﹝陳玉敏、王文芳、張正辰,2002﹞。在讀護理的漫長過程中,我們首先常常會聽到老師跟我們強調:與個案建立護病關係運用同理心的重要!但是我們往往會把同理心跟同情心畫上等號,而最後我們總會發現:事實上這兩個名詞並不完全相同。你們知道嗎?在運用的技巧上這兩者就會產生很大的不同。 經由維基百科查詢:同理心(Empathy),又叫做換位思考、神入、共情,指站在對方立場設身處地思考的一種方式,即於人際交往過程中,能夠體會他人的情緒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場和感受,並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在既定的已發生的事件上,讓自己進入他人角色,體會他人因環境背景、自身生理、心理狀態,更接近「他人」在本位上的感受與邏輯。因為自己已體會「同樣」的經驗,所以也就更容易理解了當事人所處狀態下的反應,以致理解這種行為和事件的發生。就算是自己的看法與人不同時,也能夠理解對方在心理、情緒或行為上的反應,但是能夠理解並感同身受對方的反應並不代表是認同對方的行為。 而同情心是安慰,是一種情緒,是一種被動地分享,就如同對其他人的痛苦、歡愉或悲慟立即而自發的反應。此外,同理心起於理解,但卻和許多人所想的相反,同理心不只是理解,同理心不是簡單地說:「我瞭解你的感覺跟想法。」這只是漫長的努力過程中的第一步。一旦你擁有足夠的熟悉與理解,同理心會要求你付諸行動。所以做一個能夠施展同理心的人,比擁有同理的能力更重要,因為這才是我們運用同理心的價值所在。 但是,怎麼樣才能真正同理別人呢?我覺得人是很主觀的動物,雖然大家都說要客觀地去理解他人,但我覺得好像不那麼正確,什麼是客觀?客觀不也是通過自己的主觀世界去知覺去理解的嗎?這到底是你主觀世界創造的客觀,還是其實是不帶有主觀意識去反應的呢。其實從生活的各種經驗,你能間接地去體會當事人的感受與立場,我覺得這是很棒的學習過程,既然我們無法直接地去知道對方在想什麼、心裡真正在意什麼,但可以從自身經驗去推測、去揣摩這樣的心境,而達到理解的目的,這就已經跨出同理的第一步了,只是重點在於要怎麼去把你的主觀感受變成客觀事實,畢竟要我們不帶有主觀意識的去評斷他人,實在是頗有難度的。經歷了了解的過程,接下來就是付諸行動的開始,因為理解而讓我們有想改變的動力,以把事物推向更好境界為目標,持續的調整自我的心態與行為。 *文章 陳玉敏、王文芳、張正辰(2002).同理心之概念分析‧慈濟護理雜誌,1(4), 7-12。 沈志中(2013).論護病關係中之同理心、傳移與愛‧源遠護理,7(1), 16-22。 游淙祺(2006).社會行動與理解:舒茲論主觀意義與客觀意義‧東吳哲學學報,13, 67-87。
目前第503/4105頁 [首頁][上一頁][501][502][503][504][505][506][507][508][509][510][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