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部落格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部落格文章
目前第519/4105頁 [首頁][上一頁][517][518][519][520][521][522][523][524][525][526][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我的暑假作業  4687  2014-09-22 20:04:17

現代人因生活型態改變,多數人面臨著
營養過剩及運動不足的情形,以致罹患腦中風
的患者有逐年增加的趨勢。根據我國十大死因
的統計,自民國71年起腦中風即一直高居第二
位,每十萬人口有57.81人罹患,死亡率高達
每十萬人口55.2人,且好發於中老年人。雖現今醫療科技日異更
新,但腦中風患者仍常併發肺炎、褥瘡、肢體
攣縮等合併症,若未積極加以處置則會不等程
度的肢體殘障,須接受長期的復健治療,甚至
對生命有所威脅,近年來雖然在相關因子,尤
其是高血壓的防治得宜以及腦中風醫療照護的
進步,腦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有略為下降的趨
勢,但其高死亡率及殘障率仍是台灣及世界各
國公共衛生的共同問題筆者於
臨床工作中曾遇到許多個案因罹患腦中風導致
生、心理與家庭運作受創,而此過程中,除個
案本身須面對身體功能的減退、喪失及生命威
脅外,家庭中主要照顧者亦承受著此些身心上
的照顧負荷與壓力。若護理人員在照護過程中能
針對此期間所引發諸多的生、心理及因應行為
等問題,即時提供其所要的疾病治療之相關訊
息與合宜的護理措施,以協助患者及主要照顧
者勇於面對疾病所帶來的各種身心衝擊,促使
患者的身心發揮最大的功能,且主要照顧者能
勝任照護工作,並能獲得最佳的照顧與生活品
質。

 

 急性心肌梗塞為一可致人於死之常見疾病。無合併症之急性心肌梗塞病患在加護病房治療
3至4天即可轉至普通病房。但若產生合併症則治療時間長、預後差、猝死率也高。在急性心肌
梗塞病患之人數有日趨增加,年齡層日趨下降的今日,增進自身對急性心肌梗塞的知識、小心
察覺病患生命徵象之變化、解決病患生理上的不適、耐心的與病患及家屬溝通,以減少他們的
恐懼和焦慮,已成為護理人員必備的條件與迫切的工作。本文敘述一位急性心肌梗塞病患在心
臟加護中心住院期間,護理人員面對病患的嚴重胸痛、呼吸困難、血流動力學的變化、病患及
家屬的焦慮予以持續評估及適當的護理措施,使病患在加護照護中未發生合併症,並適時解決
了病患及家屬的焦慮不安,進而配合各項醫護措施,順利的轉出加護病房。

      
暑假作業-護理人際關係溝通  9637  2014-09-22 19:50:54
三、Peplau人際關係理論 Peplau對護理所下的定義為一種人與 人關係進展的過程,這個過程不是一般 社交性人際關係,而是一種具有治療性 和教育性的人際關係,其共同目的是為 了促進健康(盧等,2008)。護士與病人 的治療性人際關係建立過程分為四期, 分別為介紹期、認同期、探索期與解決 期,護理人員在治療期間扮演治療者角 色,秉持著同理心接受個案的感受和個 案發展密切的治療性關係以矯正以往不 佳的人際經驗,其中扮演六個重要的角 色:教師(teacher)、諮詢者(counselor)、 資訊提供者(resource)、領導者(leader)、 專業者( t e c h n i c a l e x p e r t )、替代者 (surrogate)。護理人員需運用相關的知識 與溝通的技巧,協助患者由回憶的過程 中,真正瞭解他的問題所在並適當表達 出來 (Merritt & Procter, 2010; Stockmann, 2005)。
      
102暑假作業-八大核心  4689  2014-09-22 19:48:56

  

題目:我所認識的八大核心素養

心得:經過三年的學習,我想八大核心,這個名詞對於我們應該是不陌生的,

從一年級稍微打的基礎到二三年級開始以八大核心作為心得感想,再到現在應該要認真明白如何運用到臨床,這些磨練讓我們了解了不少基本的認知到深層的概念,那就讓我簡述我所知道的八核心吧 !

    最先想到的一定是關愛,他字數最少也最讓人容易聯想到,它可以說是我們護理人員應該擁有的一份愛,藉著傾聽和同理心給予個案適當且需要的護理照顧,就像是獨居老人需要一份份關心一樣。

    再來是基礎生物醫學科學,它就是我們護理人員應具備的專業知識啦,簡單舉例來說明就是在臨床上我們可能會遇到糖尿病個案,那當他有一些症狀的時候,我們就會開始聯想,他是因為缺乏胰島素的關係,造成身體的能量難以去轉換的一種疾病,像是機轉、學理、照護方式…等都可歸列於基礎生物醫學科學。

    一般臨床技能,我想就是我們在學習過程中的技術練習吧,給予個案舒適的技術技巧滿足於病人的疾病照護需求。
    溝通與合作,這就是護理人員不可缺少的一個特性,在團隊中能表達心中的想法,接納團隊合作人的意見,並有效澄清誤會,一同商量出完整的照護方式,透過合作達成最佳有效目標。

    倫理素養,我想這就是一般人們都會具備的吧,有同理心以及一般的道德,尊重他人價值觀,給予隱私保護,不貪圖一時之快,草草的執行無菌技巧,給予病患正確且最具安全性的照護,是一種不違背良心的感覺。
   批判性思考能力,是一種以目標為導向的思考活動,一種遇到問題時,第一時間的批判思考,如何執行,接下來該做什麼動作,才能給予個案舒適且安全的照護措施,並自我反省,思考剛剛給予個案的措施,是否適切。

    接著克盡職責性,一提到這個就想到南丁格爾誓詞內的,「忠貞職守,盡力提高護理專業標準」,也就是忠於職守,積極做好份內職物,並有效率且有道德有護理價值的照護,就舉例來說,盡力救治個案,提高個案,臨床的最佳照護。

    最後最重要的就是終生學習,其實這應該不用多做說明,我想大家就耳熟能詳了,對於任何事物抱持著終生學習,經由各式各樣的說法,各式各樣的技術操作,來整合提出及學習不同的方法,來發展自我的潛能,促進自己的技術及護理專業等多方面的成長。
    綜述以上八大核心,我想除了此八大核心之外,最重要的還是照護個案那忠貞的心吧,如果你了解以上八大核心的意義及內容,卻不曉得他們提出來的最大之意義,我想就算你把這八大核心被的苦瓜爛熟也不會對你的護理生涯有一份收穫,我想,唯獨能去熱愛護理這份行業,去忠誠的了解個案所需,提供最適當的照護,那我們就是非常稱職的護理人員,當然在能照顧個案之前呢,我想我們學習護理,最重要的是先學習照護自己吧!

      
102暑假作業-閱讀心得  4689  2014-09-22 19:43:30

 

    在看完這三篇之前,覺得非常懊惱,經過前兩學期的學習,所教導的要如何做出一篇讀書報告、一篇個案報告,到現在已經結束學期的學習了,我還是摸不透這文獻之中定律的頭緒,前言的內容要包含重要性與目的,或許我懂我知道裡面要包含的重點是什麼,但是真的要用文字去表達的話,真覺得很難以用文字去完成文獻中的句子,更何況完成這一篇,有參考價值,有提供醫療資訊的文獻,上學期學過了要怎麼去批判,在過程中,了解該怎麼去排版,但是知道這淺淺的知識,是否真的能完成未來升級用的文獻呢 ?我想還是要親自去常是去改寫才能真正從中獲取那小訣竅

    由第一篇來舉例心得部分,第一篇我挑選了重症肌無力的個案報告來看,從文獻查證的第三點重症肌無力之衛教中,發現作者依疾病變化做漸進式的探討衛教,讓我們剛接觸要照顧個案時,可以貫通個本上的知識與文獻上的分享,來了解如何衛教,我想這也是個案報告重要的一個用途吧!

    接著看下去到問題確立、護理措施與評值部分的表格,首先看到的問題是,高危險性肺吸入/吞嚥困難、氣管內管及鼻胃管留置,就想到在初次實習─基護實習中我有遇到一個肺炎個案,當時還懵懵懂懂只知道肺炎,因為痰液過多所以要執行抽痰技術,由於老師認為抽痰這項技術我們遲早都要會操作,因此有給我們學習的機會,現在經過學習如何去看個案報告後,發現護理人員真的要有很強的觀察力以及判斷力,當然最重要的,就是舉一反三啦 !!! 看到個案有這樣的問題,馬上要建立出不少的護理措施,有效的來排除這項問題,執行過後來要來個重要的評值,看看自己做這樣的措施後,個案是否有舒緩,如剛剛上面論到的抽痰,我們目標就可能擬定,幾天後個案無異常呼吸音。措施給予1定期監測病人呼吸狀況2床旁置抽痰機,以備不時之需等等之類的降。

    綜合看完三篇個案報告,腦袋像不受控制的水管似的,四處噴灑水源,這是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頭好痛啊~~~~~~,感覺本人還未具備基本護理人員的腦袋以及知識,有股上了戰場會被電死以及滿滿挫折的可怕預告,當然還是有無限的敬佩,為什麼呢 ?原因很簡單,就是我真的很佩服可以利用臨床經驗,來明確的判斷個案的問題,給予相對的目標以及措施,讓個案的生活品質越來越好,我想我真的該好好去探討去了解,個案報告書寫的最大重點了。

 

洪珮珊(2005)˙照顧一位重症肌無力患者之護理經驗˙護理雜誌,52(6),91-98。

許秀峰、劉千琪(2014)˙照顧一位頭部外傷嬰兒瀕死亡之護理經驗˙澄清醫護管理雜誌,10(2),

劉家妤、劉怡萍、蔡月英、張翠芬(2014)˙照顧一位首次接受血液透析患者之護理經驗˙領導護理,15(1),

 

      
暑假功課  9913  2014-09-22 19:32:04
書名原文主標題 人際關係與溝通 書籍作者 王淑俐 出版單位 三民書局 出版年月 : 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月 版次 : 初版 分享心得內容: 一●相關書訊這本書是相關於人與人相處的道理,也在說明人跟人說話之間的禮貌與應有的態度,教人如何在社會與人交流之中不被人侵犯與辱罵,保有自己的地位,以及自己的權利,更使自己在人群中受人敬愛,自己也尊敬大家,就可以在社會中無險惡的生活下去,每一天都是充實的,和氣的,在這樣不會與人爭吵與人猜忌中工作或做自己本分,自然就少了一份壓力,少一份人心險惡的壓力,而沒這壓力,做起事來自然就會更輕鬆,也更快樂,更能讓人喜愛,更受人家歡迎,也不會受人陷害,更遠離罪惡,讓自己在社會中擁有地位,而遠離一些不愛文明的人。 二●內容摘錄:下列文字摘自《人際關係與溝通》內容說明了人為什麼人際關係不好,一切都在於自己的生活環境、經驗、立場以及觀念,這些因素綜合成人的特質與個性,而就因為個性使然,使自己無法得到別人的認同與愛護,而漸漸的遠離自己,藐視自己,而這對自己的自尊心影響甚大,但為什麼不在影響自己之前先反省自己的所為,反省自己是否有同理心?同理心就是自己不喜歡的事別人會喜歡嗎?說明人際關係不好的人會稱讚別人嗎?會鼓勵別人嗎?說明人際關係不好的人,會管好自己的情緒嗎?會批評別人嗎? 也說明不是每個人際關係不好的人都是不好的,有時只是意見與人不同。(p.153) 三●我的觀點我覺得這本書對我很有幫助,也對我啟發很大,人不是要把自己做的人人厭惡、人人排斥,而是要做的人人喜愛、人人接近之,這才是上等人,而在一個團體中,應該服從多數人,不應該在大眾面前擺出自己的不悅態度,不要事事都要以自己的意見行事、不要擺出自己不可一世,也不可對人任意辱罵,對人要始終如一,更不可欺騙別人,對人要和氣自在,不可巧言令色、對人要必恭必敬,不可敷衍了事,這些都是我們做人應有的道理,也是必要的行為。而要做好這些事、第一就是要在家庭做起,家庭是每個人的根本,只有家庭對孩子初期的特質影響最大,若家庭給了孩子處處要留意、處處要尊敬、處處要合宜、處處要觀察的習慣,那麼這孩子離做人的成功不遠了。而孩子長大後,就是自己要管自己的事了,任何事都要自己付責任,任何話都要為自己受罪,說出每一句話,都要以不傷人為前提、以不影響大眾為次要的情況下說出,這樣就不會使人厭惡、不會讓人憎恨了。 說到這裡並非說每個人都要給予尊敬、給予和氣,因為防人之心不可無。一些對於我們給予極大的尊重、給予極大的禮貌的人,但卻不領情反而認為自己早應受到如此對待的人,以及一些心機重善於利用別人的人,我們就該收回自己的一些尊重,也不該跟這些人往來,我們要人際關係好,就要自己建立起『好』的人際關係,而不是再一些酒肉朋友裡建立自己的地位,這樣只會使自己過於出軌、墮弱,更可能使自己走上不該走的前途道路。 而說話也很重要,一個人說出的話代表著這個人是否是值得交往的朋友。滿口諱言,粗話的人,人必避而遠之;滿口善言,有理的人,人必近而其之,說話給人舒服感覺的人,一定會有常想與他聊天談公事的人,因為與他說話不須太過緊張,太過拘謹,只要保有應有的禮儀就好;而對一些說話自大,充滿著命令的語氣的人,自然沒人敢去與他談天,更不可能與他合作,所以人際關係的重要,與溝通極為密切,也極為重要。若溝通好,人際關係自然好;若人際關係好,溝通一定佳。總之做好自己,時常觀察別人的長處,看自己的短處,立即學習、改正,這樣就算你現在人際關係不好,多多反省、調整,我相信你我,都會是在人與人之間快樂遊玩的一份子、輕鬆自再的一群人,而不是獨自在角落受人冷語,卻不知自己做錯什麼?始終找不出答案的人一樣,可是如果整群人中每個都是不良體,那我寧願孤獨。 但並非受人冷語的人,就是做不好的人,很多都是受人忌妒、陷害、以及自己個性造成的。如果是我,我會去為他打開這瓶頸,讓他與我們同在,希望大家多看這本書,就可以知道我說的所有啟發與道理了,在此更希望,世間是和氣、融洽的地方,不要有憎恨與猜忌是最好的,衷心的希望。  四●討論議題覺得這本書裡頭的一些說明與對話有些與歷史上的一些人物相似,歷史人物中,秦檜,高力士,一些巧言花語的小人,一些野心廣大的假君子,做出一些令後代唾棄,遺恨千年的事,都是自己在處世方面做的不夠圓滿,使自己遭到如此的後果以及悲運。而傳到了現在,在我們眼中,心中,耳中,永遠都是唾棄他們都流傳下去,不會說他們任何一句偉大的詞語。
目前第519/4105頁 [首頁][上一頁][517][518][519][520][521][522][523][524][525][526][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