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B 三年級升四年級(100級)暑假作業 4523 2014-09-22 04:33:00 B經歷三年護理的學習生活,請寫下「我所認識的八大核心素養」心得一篇至少1000字。
(一 ) 一般臨床護理技能(general clinical skills): 平常多練習各種技術。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正確安全執行的完成技術。與個案建立好治療性關係。可以辨識個案的個別需求。收集資料,確立病人的護理問題,並列出優先順序及執行個別性護理指導。完成技術時,能依據成效進行評值,完成各項紀錄
(二)基礎生物醫學科學(basic biomedical science): 在照顧每個個案前,都要了解個案的病因,症狀,治療方式,詳讀,把重點記下來。應用老師所教導過的,課本所寫的學理,課外課本及網路所查到的資料,相關醫學知識於個案照護,執行各項技術。
(三)批判性思考能力(critical thinking): 執行詳細的疼痛評估,每日監測患部疼痛情形,起始,持續,時間,頻率,部位及反應。觀察個案及詢問個案,有沒有不舒服,疼痛指數是多少。可以教導個案看電視看報紙 聽音樂等方法,使病人轉移注意力,還有冰敷,冷刺激可降低局部痛覺敏感性。擬訂個案護理計畫,並執行。
(四)關懷(caring): 當看到個案覺得冷時,問問他,會不會冷,幫個案蓋上棉被。當個案要吃藥時,幫個案到杯溫開水,搖高床頭。有空時多去看看個案,多與個案聊聊天,可以在做的同時注意病人的反應,也要注意個案的需求,盡可能的協助。給予心靈上的支持,隨時聆聽病人的感受,對病人的感受表達出同理心。
(五)倫理素養(ethics): 再執行技術前,必須先拉床簾,維護個案的隱私。執行技術前,說明這技術的目的和流程,與注意事項,給予個案及家屬充分解釋。尊重個案及家屬。不要隨便向別人透露資料,把個案的資料收好,不要亂放亂丟,在談論時要小聲,不要讓第三者聽到。
(六)溝通與合作(communication and team work capability):再練習做技術時遇到問題時,應把疑問提出來,透過一起討論,一起做分析,找出問題以最有效的方法解決,大家一起作分享。團隊就是需要分工合作,相處融洽,要互相幫忙,能有效率的達成。溝通,適當表達想法、接納資訊及意見。
(七)克盡職責性(accountability): 準時出勤,不遲到也不早退,有責任感,有效的完成自己的分內工作。把個案的醫囑搞清楚,隨時看醫囑內容有沒有變更,了解全部意思,個案需要注意甚麼事情。熟悉環境與常規。主動學習。
(八)終身學習(life-long learning): 遇到看不懂得英文單字和英文縮寫去查,老師問的問題不懂的不會的翻課本。不太會做的技術,可以觀摩學姐,學起來,多練習,有機會時,可以嘗試做。主動搜尋收集自己個案及相關的資料。
|
A 三年級升四年級(100級)暑假作業 4523 2014-09-22 04:32:22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三年級升四年級(100級)暑假作業
A (a)請依二&三年級專業科目,自訂一主題。
(b)依自訂主題至「本校」華藝線上圖書館,下載三篇個案報告文章。
(c)閱讀完「三篇個案報告文章」後,請寫下一篇至少1000字的讀書心得。
梁約翰 (2006) .定期篩檢和及早治療可降低結腸直腸癌的風險.中華民國航空醫學暨科學期刊,20 卷(1 期), 33 – 36。
林育儀、林佳靜 (2014).結腸直腸癌病人疼痛、憂鬱、焦慮與睡眠品質之相關性探討.新臺北護理期刊,16 卷(1期),29 – 40。
蔡玄俊、洪偉欽(2013) .高齡者預防結腸直腸癌運動處方之探討.運動生理暨體能學報,16 期,19 - 28。
結腸直腸癌在已開發國家中名列主要癌症死亡原因的第三位。台灣近年來老年人口增加,且因日常生活飲食中油脂的攝取量增加、纖維攝取量減少、飲食習慣逐漸西化,不但心臟血管疾病增加,結腸直腸癌的患者數目也持續的增加。於年紀長者、有家族病史、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抽菸、肥胖和缺乏運動者,都是罹患結腸直腸癌的高危險族群。結腸直腸癌最重要的危險因子就是年齡增長,有九成以上被診斷為結腸直腸癌的病人,他們都超過50歲,均年齡64 歲。若能早期發現和治療,很多病患都可以治癒。結腸直腸癌及息肉的檢查方法有大便潛血檢查,結腸鏡,雙重對比貝劑攝影…。無論是哪一期的結腸直腸癌,最常用的處理方法都是手術治療。癌症會影響生活品質,其中由於缺乏運動使得結腸直腸癌罹患率及死亡率上升相當快,對於大家的健康往往造成相當嚴重的威脅,對於高齡者的罹癌更是加劇。適當飲食和培養日常運動習慣可以有效降低結腸直腸癌的罹癌風險。我們應該培養一週3次以上之運動習慣,且每次30分鐘以上之有氧運動方式,像慢跑、快走、游泳或騎腳踏車…等方式運動,以達到降低結腸直腸癌風險。我們只要花一點時間,就能預防癌症疾病。
疼痛是癌症病人最常經歷到的症狀,國外研究指出結腸直腸癌病人在手術後可能因排便習慣改變以及性生活調適的問題使得病人有憂鬱及焦慮的問題。有研究結果發現,1.憂鬱程度與睡眠品質呈顯著正相關,鬱程度愈高,睡眠品質愈差。2.焦慮程度與睡眠品質呈顯著正相關,焦慮程度愈高,睡眠品質愈差。3.疼痛程度與睡眠品質在統計上無顯著相關。所以在臨床上,護理人員如果能改善結腸直腸癌病人的憂鬱及焦慮程度,就可提升病人睡眠品質! 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不只要照顧到病人的身理之外,心靈也是很重要的,應該協助個案預防感染的發生,並扮演傾聽、支持及諮詢者的角色,引導說擔心害怕的事, 提供個案及家屬相關知識,適時給予心理支持,進而幫助病患重獲信心,早日適應及重回社會。
|
三年級暑假作業------糖尿病 4561 2014-09-22 01:45:30 我想人活著而健康才是最幸福的事,能夠想像一個小小的疾病,若是因為病情的控制不當、沒治療好,就可能合併了這麼多的併發症!提到糖尿病,它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若糖尿病患者在飲食方面沒控制好、不搭配運動也不遵照醫師指示服藥,日積月累情況下來,極有可能會併發許多的合併症,例如:心血管、視網膜病變或慢性腎衰竭等等,光聽到這些,任誰都想避之唯恐不及吧?! 沒辦法,隨著現代人生活型態的改變,現在的社會除了科技日新月異外,就連食物都樣樣走向精緻化,這或許是現代人越來越懂得享受吧!享受固然是一件幸福的事,但,要是餐餐老是在外,飲料、甜點樣樣來,再加上缺乏運動或者懶得運動,其實這樣的我們,身體健康早已頻頻亮紅燈了!說明了為何現在有愈來愈多患得糖尿病的個案了。而在我找的文獻中其中一篇提到了關於糖尿病足部感染,身邊幾個親戚本身是糖尿病患者,在他們的身上,我看到了傷口很難癒合,因為血管受阻而引起末端循環不好,導致傷口很難癒合,尤其是在腳的部分,若糖尿病患者在足部護理清潔這方面有自我照護的知識缺失時,又不加以注意的話,可能會造成不可逆性的傷害,如:截肢,截肢對病患而言不只是重大打擊,也會有身體心像改變及運動功能障礙等。我自己也時常聽到親戚們在抱怨說:「自患有糖尿病,不但蛋糕、雞排什麼都不能吃以外,還要運動以及吃藥控制,人生根本失去色彩!!」換做是以前的我對於糖尿病的看法跟他們是一樣的!直到我念了護理科,去基護實習之後,我有接觸到糖尿病個案,這才對糖尿病的知識有了很大改變!!其實糖尿病患者不是什麼都不能吃,只是「份量」的控制問題,若正常是一天三餐,就可以縮短為一天五~六餐,然後一次量少,少油、少鹽、少糖的下去做飲食控制,還是可以跟正常人一樣吃任何東西,同時搭配定時運動、吃藥控制,病情是會好轉穩定的!
說到糖尿病患者為何要定時搭配運動呢?原因就是運動可以促進新陳代謝、預防失去肌肉外,也可幫助糖尿病患者增強心肌功能、減輕心臟工作負荷,長期下來,就能降低合併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了!
糖尿病說穿了是可以預防的!要想降低罹患糖尿病的機率,就得從日常生活中做起,一.飲食習慣、二.定時運動,光講這兩項也可能是罹患糖尿病的原因之一,若不去做個好的飲食規劃,餐餐都過於精緻化,一個不小心,糖尿病隨時就可能找上你,當然運動也是非常重要的,體重過重肥胖也很容易造成糖尿病的發生。一旦糖尿病的發生,若血糖控制不當外加有傷口又置之不理時,嚴重則必須截肢,難道這樣的結果是你想要的嗎?所以,「預防勝於治療」,疾病是很可怕的! 想改善自己的狀況,不要光說不練,就從現在的生活做起!
參考文獻:
蕭匡智、李文欽、黃忠餘、張舜智、許君碩(2013)‧腎臟與透析,25(1),31-34。
白玉玲、王魯梅、洪士元、丘周萍(2012)‧臺灣腎臟護理學會雜誌,11(3),1-7。
劉伯瑜、施智源、許惠恒(2012)‧內科學誌,23(6),431-441。
|
三年級暑假作業------ 我所認識的八大核心素養 4561 2014-09-22 01:43:29 記得我新生剛進來護理科時,對未來護理生涯的一切都還只是懵懵懂懂,也迷迷糊糊的在過生活。就這樣不知不覺地已經學了三年的護理,而在這三年裡,無時無刻都在聽著老師們訓誡我們,未來想做為護理人員必須持有八大核心之素養,對待病人就要關愛、視病猶親、對於護理工作就必須盡忠職守、克盡職責……等等,雖然看似簡單,但,想完全做到這些,其實相當不容易啊!而我是直到二年級的暑假,去經歷了一個基護的實習生活,才算是真正的體驗以及認識到何謂八大核心素養!這是第一次實習,其中有認識跟不認識的同學一起在同單位實習,這時我首先發現八大核心中的「溝通與合作」是很重要的!「溝通與合作」不單只是用在病人和家人的溝通配合上,護理是一個團隊,每一位護理人員都佔有非常重要的角色,並不是個人單打獨鬥、各做其事,所以與同事、同學之間,「溝通」就顯得相當重要,有效的溝通才有完好的合作;想反的,好的合作也需要有好的溝通,這更是一個決定良好團隊的第一要件。而視病猶親,我想這就是一種「關愛」的表現了。實習時,同學間能互相關懷、幫忙,還有我care到一個高齡93歲的阿嬤,家屬人很好,只是個案脾氣有點不好,有被她兇過,也就不太敢和她說太多話,不過藉由每天三不五時的噓寒問暖,不管是語言或非語言,時間久了,漸漸發現阿嬤其實人還不錯,我問的問題,她也都有問必答,所以說「關愛」可以說是培養護理人員與個案家屬關係間的必要條件阿。再來是「一般臨床技能」,像是臨床上大部分的技術,其實我們在學校時都學過了,只差在沒有臨床實際對真病人操作。光看著厚厚的一本書,老實說我可能看第一段前言就想睡了吧?雖然文字是死的,但若懂得學理之後而運用在實際操作上,加上臨場反應做的隨機應變,久了便熟能生巧,同時也能把所學的都融會貫通,相較之下,學習效果就會好很多。接下來說到這個「基礎生物醫學科學」,也學了三年的護理知識了,從完全不懂生理的結構到深入學習人體器官位置、功能、疾病以及學過的身體評估……等,還有在參觀大體解剖構造之後,赫然發現,原來人體是如此奧妙,舉例說:因為糖尿病的β細胞不能產生足量的胰島素以降低血糖濃度而導致血糖過高,日後若控制不當,很容易併發一些疾病,例如:視網膜病變、慢性腎衰竭等等。雖說人體奧妙,但當身體健康亮紅燈時,所發生的也是很可怕的! 還有「批判性思考能力」,實習間我曾經執行過一個技術---會陰沖洗,記得學校的教學手冊是寫說用8枝棉棒做清洗,但,實際上對真實病人做清洗,如果是比較乾淨的個案,可能8枝綽綽有餘;若換成排泄物、分泌物較多的個案……8枝真的夠嗎?所以實習老師告訴我們應該以不破壞原則,清理乾淨、個案舒適為中心,最為重要,不是局限於書上的文字數量才對,而是可以隨時做變通!再者談「倫理素養」,「倫理素養」不只運用在護病之間,日常生活中,周圍時時刻刻都在談倫理素養,所以在護理上,對於個案家屬的隱私,應是絕對保密、尊重且不宜予談論;平常生活呢?自己有沒有做出違背倫理道德的事?自己有無檢討或去改善?那就是個人良心問題了吧? 除此之外「克盡職責」也是一樣!這是一個倫理良心問題,執行任何技術時,是否能執行正確扎實?例如:給藥時的三讀五對。「克盡職責」也不是限用於護理上,與同儕之間的小組報告,平常的分工合作,也是需要依靠每一位成員各司其職、克盡職責來共同完成的!像這樣亦能表現出一個團隊的合作精神了!最後要談的是「終身學習」,人家說「活到老,學到老」,其實我們一直都在學習!學習到的就是自己的,然而,「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每個人都有其專長,那更應該要發揮其所長來造福病人、周圍的人,才是我們當初選擇護理這條路的初衷阿~~現在說起護理之路,好像並沒想像中的那麼恐怖!也有有趣的地方呢!我也認為八大核心素養一直與我們的生活環環相扣,而「八大核心」也扮演了很大的角色!不僅在護理這條路上,也可以融入在日常生活中,與家人、同學同儕之間的相處及行事,這不就是八大核心的最終目的嗎?
|
我所認識的八大核心素養 4686 2014-09-22 01:28:59 1.關愛(caring):透過道德的約束與人際間的互動,以信任及尊重的態度,藉由傾聽和同理心的表達,提供人性化與整體化的照護。
這三年中我覺得,很多人都缺少了關愛這個部份,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也是我很需要學習的一門課!有時候看到同學難過心情不好時,我會主動前去關心他安慰他,我會以同理心去了解他為什麼難過,而不是去強迫詢問他,默默的陪伴當個良好的聽眾,久而久之,別人就會越來越喜歡你而信任你!
2.基礎生物醫學科學(basic biomedical science):從事護理專業所應具備之基本的生物、人類及醫學的知識。
這三年中,課堂上老師教會了我很很多的專業知識,雖然專一專二時我真的很混,基護實習時,我發現我學理真的很差!但到專三,我有開始認真學習,我發現,其實護理並沒有我之前覺得那麼難喔!只要有準備,其實都可以拿到高分的!
3.一般臨床技能(general clinical skills):運用評估、照護、諮商以及舒適的技巧於滿足病人需求的能力。
平常上課時老師交會我們如何用身體評估來觀察病人,也交會了我們很多護理技術,像:無菌、PIN CARE 、蒸氣吸入、氣切照護、胸腔物理治療、抽痰、CVP CARE、AED、輸血、靜脈留置、鼻胃管餵食、導尿管護理、PP CARE…等。並且督促我們,畢竟我們以後要面對的是病人,萬一有任何疏失就不好了,不只病人會受傷,自己也有可能會針扎受傷!
4.溝通與合作(communication and team work capability):能適當表達想法、接納資訊及意見,並有效回應,且能與醫療團隊共同合作,朝所定之目標一起努力。
溝通合作也是我需要學習的地方,這三年中,我覺得我說話方式還有如何和別人溝通,是需要再努力改變的,我常常說錯話,也常常任人誤會我的意思!改變自己的態度,說話前三思,冷靜的處理事情,我想溝通之後一定會沒有問題的!分組最主要是合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意見,我覺得每個人的意見都值得去尊重!不要以自己的個人而取讓整組不開心。
5.倫理(ethics):能尊重他人的價值觀、保護隱私、提供安全的醫療、滿足民眾健康需求的行動,並維護執業能力的水準。
我覺得倫理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洩漏他人的秘密和隱私,不要在背後說別人的壞話,認真做事就對了!
6.批判性思考能力(critical thinking):是一種以目標為導向的思考活動,經由內省的過程,理性地去檢視個人的想法、結論、假設、爭議、信念及行動等,對複雜的情境及現存或潛在的問題,作出適切的回應。
這三年中,我學到遇到問題時,要有批判信思考能力,不要甚麼事都等著別人來幫你解決,要有自己的想法,都已經18了,因該要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
7.克盡職責性(accountability):能夠忠於職守,主動做好職務分內的事且符合倫理、效率以及成本效益的原則。
在三年級時深刻感到克盡職責得重要性,當一堆報告都要完成時,說真的很累很亂,但不表示就可以把你該完成的部分亂打亂寫就交了,報告成績關係到整組每個人。當然臨床上也是,你做事慢做不好就會把整個Team的速度也跟著拖累,所以每個人都應該要做到克盡職責才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8.終生學習(life-long learning):能經由多元的管道、多樣的內容、整合的資源及彈性的方法發展自我潛能,促進個人及專業的成長。
對於我們護理人員來說終生學習是必要的,因為醫療資源是一直在更新的,我們為了病患我們應該要隨時隨地做好學理和技術的準備,這樣才能真正地稱自己為護理人員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