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部落格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部落格文章
目前第525/4105頁 [首頁][上一頁][523][524][525][526][527][528][529][530][531][532][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三升四的暑假作業:閱讀三篇個案報告的心得感想  4527  2014-09-21 23:02:09
1.吳佳瑤、洪志秀、金繼春(2009) ‧一位雙胞胎早產兒母親執行袋鼠式護理之心路歷程 ‧長庚護理,20(1) ,132-141 2.黃秀香、溫順英(2013) ‧協助一位早產兒母親做出院準備之護理經驗‧志為護理-慈濟護理雜誌,12(3),110-119 3. 鄧鳳苓 、周雪棻(2001) ‧一位初產婦與其早產兒建立依附關係的過程‧長庚護理, 12(4), 342-347 心得: 每個家庭和每個偉大的母親們都希望自己能夠順順利利懷下10個月的寶寶,不論多麼艱辛就是期盼自己能夠生出健康,無缺陷的孩子,對於整個家庭而言在懷孕過程中都是充滿著無比期待和喜悅感,就是希望自己能夠快快觸摸、擁抱屬於自己的孩子。有的媽媽在這懷孕期間可能萬萬沒想到可能是自己的因素或寶寶的因素影響導致無法順利產下懷胎10個月的寶寶,必須提前將寶寶的娩出,這巨大的轉變造成了媽媽心理壓力、擔心與挫折和造成許多負面情緒產生,也可能因為突然將寶寶提早生出使媽媽措手不及,無法調整好、準備好來當個好母親角色,還可能使整個家庭對於孩子的來臨引發思緒混亂、手忙腳亂不知下個步驟要如何來迎接新成員,更不知道要如何來照護這個巴掌仙子大的寶寶,鬧得全家氣氛轟轟烈烈,然而看到自己產出後的寶寶還沒真正擁抱他、孰悉他,就立即送至加護病房觀察,對於日後探視的時間也被加以限制住,不但妨礙了親子間的關係還要接受寶寶身上被插著無數管子的折騰,生下後的孩子也會遭遇到身體健康狀況或是發展方面的合併症,更別說是父母,他們也可能會因為害怕觸摸、接觸寶寶,只隔著保溫箱探訪及談話而已,像這樣的情況為人父母看了哪個不會心疼、充滿罪惡感、焦慮和自責的心態呢? 因此看到這樣的情況發生,身為第一線的護理人員,必須成為母親與早產兒寶寶間做一個溝通、支持者、指導協助橋梁,並時時刻刻鼓勵媽媽表達目前心中想法與感受,用心傾聽他們的內心的話語,給予合理及適當的答覆,至於早產兒的相關衛教,可提供媽媽一些相關於他自己孩子的資訊,在解說過程中必要秉持著同理心、專注、耐心、細心、關心、責任心和誠懇態度來替媽媽講解目前孩子的狀況使媽媽更加了解有關早產兒的知識,對於寶寶的身上的管路及身體狀況隊必須一一解說清楚,使媽媽明白且卸下內心的恐懼與擔憂,過程中可採用不斷地正面鼓勵、多多肯定的方式來讓媽媽盡快走離內心無助、害怕和壓力感並且能讓媽媽盡快擁有著對於早產兒的一些知識和讓媽媽從中更加了解一些寶寶的照護概念,然而等寶寶病情漸漸穩定下來後,有些媽媽在探視自己的孩子時可能只是看著他不敢觸摸他,就怕他撫摸他時一不小心造成寶寶更進一步的受傷,這個時候必須全心全意善盡自己職責在旁指導媽媽。提早鼓勵媽媽進行袋鼠式護理,主要目的能夠透過這個此護理營造一個讓孩子與媽媽做肌膚的接觸,拉近與孩子間的彼此距離還可以藉由此行為讓媽媽更加認同、孰悉自己的孩子,對於自己的孩子也會更加有信心和充滿著成就感,在進行袋鼠護理同時相信透過緊密的接觸一定會使親子關係更為融洽,不再害怕接觸自己的孩子而漸漸疏離與孩子間的關係現象發生,等媽媽漸漸穩定後也可提供媽媽對於寶寶的專業性護理照護、提早接觸、參與早產兒的工作、並提供一些早產兒團隊資訊,讓她在住院期間實際共同學習如何細心呵護自己的寶貝,對於出院後在照顧寶寶方面不再有不熟悉和陌生的感覺還能強化父母自己的角色功能,使整個家庭對於早產兒寶寶的誕生能夠轉換為正面能量反而給予寶寶滿滿的愛,讓寶寶能夠順利成長茁壯,脫離保溫箱,盡快回到爸爸媽媽的身邊。為什麼會選擇這三篇文章一方面是因為自己即將到兒科醫院實習,實習時不知道自己那時會接到什麼情況的個案也不知孕婦對於自己產下的孩子內心感受與想法為何,另一方面是想知道母親若產下早產兒時,因為週數的關係還沒發育完全而造成一些合併症的產生,像種請況媽媽會產生什麼樣的心理因素以及日後照護自己孩子的心態與想法來面對這個難關呢,因此看完文章後非常助於我到兒科實習更加地進入狀況,有效地解決他們的煩惱。我發現依附關係、袋鼠式護理對於早產兒來說是如此重要的,也漸漸了解到媽媽的心聲因此我告訴自己未來即將到兒科實習,希望自己多看一些有關孩子的衛教單張,時時刻刻地向媽媽解釋、解說,讓她能夠更加了解孩子目前情況也可以透過這些更加明白如何照護這樣的寶寶,才不會導致完全失去養育小孩的那顆心,然而我知道從小到大我不是一位人人嚮往的極聰明、腦筋較靈活、能夠輕易舉一反三的學生,但我會多花點心思在媽媽跟寶寶身上,盡我最大的努力多多請教老師並依照老師指導,積極向上求進與學習,我會在這過程中盡全力、積極、主動、時時刻刻地找出答案來解決媽媽的疑問和多看多學多聽來幫助這樣的孩子,使自己準備好、建設好、調適佳來處理並從中來培養自己批判性思考能力和敏捷的做事能力和舉一反三的能力,若可以的話,能夠達到學理落實在臨床上的境界,最後我會將一個月的兒科實習好好地規劃好,希望這一個月的過程能夠妥善的運用,發揮的無比精彩並且能夠朝著自己的目標一步一步的勇往直前,開開心心地完成一個月的實習時光,至於在實習過程若遇到問題時告訴自己許多時候看來是挫折、打擊,雖然當下會無比的難過、滴了無數的淚水和自責,會提醒自己這些反而是給了你更上一層樓的動力,一定要撐過去,才能夠在這過程中收穫滿滿呢,千萬不能有退縮的心態,勇敢跨出去解決它處理它,挫折與困難沒有什麼害怕的,拍拍屁股,哪裡跌倒就哪裡爬起,勇敢站起來面對與突破這些難關,當個越挫越勇、越磨越精的學生吧。
      
三升四的暑假作業:我所認識的八大核心素養心得:  4527  2014-09-21 23:01:19
我所認識的八大核心素養心得: 一、一般臨床技能 臨床技能有著專業的特性,要擁有著正確的操作技能必須清楚了解每個環節步驟,才能讓你執行過程中從中獲取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和自我成長的知識,重要的是能夠將課本裡所學的和老師所教的內容完完全全運用在臨床工作上更好,因為這樣才能使我們能夠更加記起、明白老師所上的內容。能與個案培養良好治療關係並擁有著適當的護理指導技巧,還能在臨床上能夠將每件事情都一一順利地完成(如:個案的技術、個案交班等等)這些技能都需要有所培育的才能夠有所提升的,腦筋靈活、有專業性、敏捷的心思、做事能力都是一般臨床技能重要的一環 二、基礎醫學科學 我認為要培養自己多多累積自己有關醫療方面的知識,你可以透過書籍或是網路期刊還是一些影片的方式來了解有關人體奧妙的結構等等,至於解剖生理方面也必須扎扎實實囤積起來還有一些基本的作用機轉和學理,我想這些都必須一步一腳印地努力學習,累積的越多將來執行技術時就可以順利地了解到為什麼要這麼做,而不是只是死背的方式,也希望將這些知識完完全全運用在臨床上。曾有一次實習老師問我們大家說:為什麼灌腸時為什麼要左側臥姿而不要右側臥姿呢?答案是因為解剖位子的關係,我想若之前沒有學到腸道的走向,真的會不知該怎麼回答比較好,因此告訴自己要將學理地基更扎實地打好,要不然日後遇到問題時會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這樣做對於身體有什麼幫助呢。 三、批判性思考能力 對於我而言批判性思考是件如此困難的一件事,你要多方面去思考以及構思並想想這件事是怎麼發生的,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結果,那我要如何順利地解決此問題呢等等,過程中真的需要多看多聽多學才能夠順利地解決問題,我想當有人叫你去執行一件事時,你一定要勤於思考這件事真的是這樣做嗎?若對方說錯了一定要再次確認別盲目地遵從指令以免發生錯誤,還有要多多運用自己的頭腦去好奇任何事情,並從中去找出為什麼要這樣做,才能使自我更加進步,希望每次發生事情時都藉由多方面思考來處理,期盼循序漸進、慢慢地培養自己在於這塊領域的弱點,讓自己更加地好,日後實習時也能透過此方式並且多培養及累積自己批判性思考能力技巧使自己更有效地解決個案健康相關問題。 四、關愛 曾經在實習時,照顧一位70幾歲的爺爺,因為常看到他醜眉苦臉的,因此我每次一有經過爺爺的病房時或是去幫他更換點滴,都會問爺爺說今天好不好阿,有沒有需要我幫忙的地方呢?你的孫子今天有沒有來探望你呢等等,雖然好幾次都被爺爺回:沒有,但我還是不放棄地多多關心爺爺,最後在爺爺出院的前一天,他終於敞開心胸與我交談他的內心深處的話,我想在這過程中發現到每日的關心語不需要多,只要真心並一次一次的用言語關愛他,他一定會感受到的,我想透過每次的關心並且時時刻刻詢問個案有無需要幫忙,多給予一些笑容,讓他能感受到其實周圍的人都是愛他的,花點心思在關愛方面技巧上不但能拉起彼此間的情感連結還能使彼此之間不再只是距離感。 五、溝通與合作 每個家庭環境不同,對事物的價值觀依然不同,如何才能避免意見不合產生衝突呢?就必須透過良好的溝通方式,在表達他人與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同時必須透過相互協調方式來處理事情,記得過程中多用點心、耐心地傾聽他們每個內心感受與想法並且尊重每個發言者的心聲,千萬不要強迫似地一定要遵循你的方式來進行、處理,記得談論時要採用微笑和柔軟的方式來進行溝通不但能使衝突機率大大地降低還能把事情更加順利地完成,曾有句話:溝通並不是大聲或硬起來就能成為贏家的。溝通與合作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要評估一下對方的語言能力和認知能力,運用他聽得懂、了解的方式跟她交談,才能更加增進、強化彼此間溝通與合作關係。 六、倫理素養 自我倫理素養和如何對待個案的倫理素養真的是非常重要的,我認為在臨床執行技術時一定要注意到隱私,這方面是非常重要。執行技術前可以跟個案解釋一下技術的操作流程和目的所在,主要目的是能夠讓個案清楚了解我要替他執行內容是什麼,操作時要輕柔並給予正面話語把技術結束,過程中我相信他對於技術的恐懼一定會大幅減低,最後我認為最崇高的的倫理素養就是能夠讓自己達到視病猶親的境界,當你達到時不論做什麼樣的技術或是衛教,一定會如此有耐心與責任心來完成每項個案的需求及技術。 七、克盡職責 我們身為一位護理者要如何克盡自己的職責,必須要做到每當個案有任何疑問時,必須要想盡辦法全心全力地伸出援手幫助他們並給予適當的回應,而不是左耳聽右耳出,不當一回事,也可以在與個案談話時,從中聆聽並協助他們解決身心靈的需求和困難所在,並且適當地協助、支持他們。當在執行技術過程中該遵守無菌原則就必須要遵守,千萬不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這可是攸關病人產生院內感染的可能性,然而也不容許自己放縱及粗魯、怠惰的心態來完成技術,更不允許批評個案或是邊做技術邊聊天來完成,這些行為都沒有克盡到自己身為一位護理人員的責任喔,從一年級到現在基本的學理和技術都必須要熟練,不懂的一定要發問或尋找資源與答案而不是盲目地做就對了,也告訴自己不論在學校以及老師交代的功課或事情還是實習指導老師所說的任何一項事情,都必須要牢記在心,時時刻刻叮嚀自己,好好規劃一下,一個一個去完成,也告訴自己什麼時間做什麼事,當做了就好好將時間奉獻於事務上,不要一心好幾用,這樣不但不會將事情好好做完還可能會造成出差錯的危機。 八、終身學習 世界上的知識是無止境的,要如何在一生中學的又多又廣,就必須要靠著強大的求學的精神及態度努力去學習,一步一步地追尋自己想攝取的知識邁進,學習中不要只單單讀學校的書或是老師給的東西,這樣的學習是無法達到多元學習的,必須要懂得運用網路上的期刊或是到圖書館來尋找一些相關的書籍等等來促進自己提升專業領域知識,使自己學問更加淵和更能專精自己的專業領域,多探索、多發現,從中深入體會它們的涵義所在,每天一點一點地累積,終身去學習新事物,千萬不要讓自己太過於安逸而在原地打轉,要懂得如何設法讓自己更上一層樓,才會使自己更加進步。 在這三年護理學習生活,我想告訴各位培養八大核心對每個人真的是十分重要,不論以後自己的護理生涯也好還是自己與別人間的人際關係,都會有所幫助,真的要好好培育自己的八大核心喔。
      
103學年度第1學期 暑假作業心得  4635  2014-09-21 22:52:39

*個案報告文章:運用善終理念於一位肝硬化末期病患之護理經驗

作者: 余月里;孫麗珍;林秋菊

出處: 高雄護理雜誌24 卷 1 期 (2007 / 05 / 01),P72 - 81

*個案報告文章:獨居老人因肝硬化引發個人因應能力失調之護理經驗

作者: 鄭美雲;蕭玉霜;張秀如

出處: 秀傳醫學雜誌;11卷3&4期 (2012 / 12 / 01) P129 - 136

*個案報告文章:運用『生命回顧』協助一位肝硬化末期社區老人面對死亡之護理經驗

作者: 吳盈慧;黃惠璣

出處: 馬偕護理雜誌;8卷 1 期 (2014 / 01 / 01),P85 – 94

 

由這些個案報告中有兩個主要的主題,可以提出兩個心得。

(一)肝硬化之合併症: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公佈國人十大死因統計資料中,肝硬化位居第七位,肝硬化末期常出現複雜的合併症,因為肝細胞不可逆的慢性損害,常導致肝功能衰退及各種合併症產生,常見的合併症有腹水、胃食道靜脈瘤出血及肝性腦病變等。而在個案報告中所探討的合併症是食道靜脈瘤、腹水。面對腹水合併症的病人,每天體重及輸出量都是非常重要而且要在進食早餐前,解完小便後測量才準確,並限制鈉的攝取,因高鈉會加重腹水,如果每日鹽分攝取量限在3-5克以下,約20%腹水及腿部水腫情形可被控制,也可單次4至6公升的腹水放液,這些都是必須靠護理人員、病人及家屬共同合作病況才能得到緩解或控制。

肝硬化引發食道靜脈曲張出血,面對這種狀況的病患都會非常焦慮,無緣無故的咳血、解黑便,所以這時的護理衛教就顯得非常重要,其治療主要是針對食道靜脈曲張預防再次的出血,且肝硬化引發食道靜脈曲張出血經過治療有40%會面臨死亡,50-70%會有再度引發出血,告知病患或家屬預防出血的反應,要按時服藥、回診、不可提重物、要少量多餐、不可吃刺激性食物、每天觀察大便顏色等。

 

(二)老人面對末期的治療之「生命回顧」:

由於這三篇個案報告中的個案都是邁入老年期的老人,所以對於即將死亡都非常焦慮及恐懼,且許多老人面對末期的治療,都保持著不去想它、談它,寧願將末期治療決定權交給子孫來作主,所以用「生命回顧」可以引導個案回顧過去生命的意義,及自我內心生命的經歷,與現在的身體及現實做呼應,協助老人肯定自己、接納自己,更充實、更有意義的過完人生的最後旅程,而「生命回顧」也更能以語言及行動來表現個案的憂傷、疼痛及愉快,這時護理人員是治療性傾聽、詢問者、探索者的角色,採一對一方式,過程中主動聆聽不隨意中斷話題,整個過程由老年人主導並充份表達自己的想法,我覺得這個治療方式非常好,因為老年人可以由敘事論述的過程重新評估自己的獨特性、價值觀,重享過去的榮耀與愉悅,讓自己更能了解人生中的喜、怒、哀、樂,這一步一腳印都是回憶鋪陳的幸福旅程。

 

      
我所認識的八大核心素養  4682  2014-09-21 21:08:27

我所認識的八大核心素養

我讀護理科三年,對於八大核心也認識三年了,一般臨床護理技能、基礎生物學科學、批判性思考能力、關懷、倫理素養、溝通與合作、克盡職責性、終生學習,這是八大核心。這些八大核心和我們的護理科所讀的科目有著很大的關係,在臨床上也是息息相關,其實在實習的時候實習老師每天都會讓我們思考我們在這時息的過程中有無運用到八大核心;除此之外,老師也會讓我們反思說哪些領域我們做得不太好,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先從「一般臨床護理技能」開始說起,在臨床上我們要評估患者的情況;另外,在操作技術的部分要仔細認真,不能馬馬虎虎;很多的意外就是因為對於細節不重視,才會釀成意外。所以在臨床上真的要特別注意。第二個是「基礎生物醫學科學」,我覺得不管在哪一個單位實習都要先做好功課,要了解病人的疾病,並且要了解疾病的內容;此外,還要幫自己多補充一些新的知識,才能面面俱到。具備護理專業的知識是我們的義務。第三個是「批判性思考能力」,這點在臨床上我覺得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在「基護實習」的時候老師常常會問問題讓我們思考,我想這就是在訓練我們在臨床上並沒有足夠的時間慢慢想,很多的時候都要一下子就做出決定,因為生命是很寶貴的,所以一定要把握好時間,不能一面對事情就逃避,或者是拖拖拉拉。所以我透過這項核心學到了雖然是要當下就做出決定,但也是要謹慎思考,才不會釀成大錯,因為錯誤就在自己的一念之差。第四個是「關愛」,我覺得這項核心也蠻重要的,當患者因為疾病而不舒服時有時候常常會導致情緒低落,這時候護理人員可以請家屬從旁協助,一起鼓勵患者,讓患者的情緒能夠稍微緩解。第五個「倫理素養」,要注意患者的隱私。像是我們在臨床上操作技術的時候都會幫個案圍床簾,目的就是要保護個案的隱私;其實在學校有時候操作技術的時候常常會忘記這個部分,但是到了臨床上就要戰戰兢兢的,不可以馬馬虎虎,才是尊重個案。第六個是「溝通與合作」,在臨床上無論是和病人的溝通,或是和同事的溝通都是很重要的,因為所有的環節都是環環相扣、缺一不可。藉由和病人的溝通我們能夠在溝通的過程中和病人建立「信任」;而藉由和同事的溝通合作能夠讓團隊的默契更加團結,在工作需要同事的幫忙時事情也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七個是「克盡職責性」,我覺得這一項核心也是相當的重要。在臨床上能夠有效率的完成事情,不拖泥帶水,這樣對於工作的態度才是對的。在未來的實習我覺得這塊領域我還要多多學習。最後一個是「終身學習」,經過了「基護實習」,我覺得在臨床上有著源源不絕的知識等待我們去學習,不管是在學理方面或是技術方面的知識,都是在課本上面看不到的;所以期望我在未來的實習裡可以再多學習一些知識,讓我獲得更多的學識。這八大核心在未來不論是課堂上或是臨床上一定會常常運用到,我覺得只要好好的用功學習,一定能在八大領域中獲得更多的知識!

      
閱讀心得  9908  2014-09-21 21:02:03
心得報告 1015101336 護3庚 江羿霆 書名:病理學 作者: 吳毅潁.王宗熙.劉之怡.彭瓊珲.劉佳宜.黃子豪.高久理.張慶宏編著 在我們人的一生中,多多少少都會生病,不論是小感冒還是恐怖的癌症又或者是一些遺傳的疾病,病理學這本書就是在說明,這些恐怖的疾病是如何進展的,如何去防範,假如無法事先預知而得了這個病是要如何去減緩發病過程,這個疾病是否還有可以減緩的地步,像是如果越早戒菸,是不是得到肺癌的機率就會比較小~諸如此類.這本書還會將一些疾病的相關性連結起來,這本書讓我覺得很好閱讀~~~他不但把疾病的發病過程和症狀寫得相當清楚(但還是感覺內容有一點不夠充實),並且有相片的說明,讓我更能深入了解這種疾病的相關知識,剛開始翻的時候~~~~感覺很大一本很難讀,可是越到後面會得心應手,雖然裡面我還是有搞不太懂的地方,有亂亂的感覺,可是那也是僅僅一小部分而已,對於疾病對人體會造成何種程度的威脅,有了這本書可以就可以跟護理相互連結一小部分,也才可以知道病患是基於甚麼原因發病,如何減緩痛苦的感覺,是否有其他的治療方法,盡量避開能讓病患不舒服的治療方法等等,幫助相當的大. 看完了這本書我才深深的了解到,原來我們平常的習慣竟然會跟一些疾病扯上一點點的關係,只能這樣說,有些疾病是控制權在於我們的手中,如果我們不要發病的話,就樣遠離誘因,像是明明知道某種化學物質可以引發癌症,那為什麼就是有人偏偏硬要去碰,然後再把自己搞得不成人形,十分虛弱,而且有些疾病不但治不好,而且在治療過程中會相當的痛苦,只能用痛不欲生來形容. 看完這本生理學後我深深地感覺的到,有一些的疾病我們在生下來時是已經決定好了,或許是不可能改變過來的,可是依照我們現在這麼科技的世代,要痊癒並不是不可能的,只要不放棄治癒的希望,假如是後天的話,那就要深思並且檢討,是哪種原因造成這種情況發生,如果能改正就趕緊改正過來,要不然如果真的生病的話很不好受,不只自己難受也會害到身邊的周遭好友. 看完這本病理學後,我知道,我以後要走的路還相當的長,護理的路是無止盡沒有盡頭的,如果要當一名稱職的護理人員,就必須要對這些疾病瞭如執掌,雖然我們不是醫生,但是基本的知識還是必須要有的,要不然我們要如何去照顧病人呢?這本書教會了我很多的東西,我學到了很多,雖然並不是很懂裡面所寫的內容,但我會努力的把他熟讀並且可以努力的把可以用上的東西謹記於心,這樣以後如果病患有疑問時,我也可以稍微的幫忙解決疑惑.
目前第525/4105頁 [首頁][上一頁][523][524][525][526][527][528][529][530][531][532][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