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部落格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部落格文章
目前第545/4105頁 [首頁][上一頁][543][544][545][546][547][548][549][550][551][552][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個案報告心得  4517  2014-09-20 20:39:20
大腸癌 1.篇名:大腸癌術後、化療療程結束後之中醫治療 作者:吳承宗、邱榮鵬、黃伯瑜、陳建宏、陳重嘉、劉佳祐、陳怡如、鄭振鴻 許中華 網址: file:///C:/Users/user/Downloads/18186076-201212-201301160015-201301160015-59-66.pdf 2.篇名:由二十四小回憶法分析美和科技大學學生飲食攝取狀況 作者:江艾文、張簡冠銘、陳俊諺、陳家豪、廖紹富、陳瑞山、林慧麗 網址:file:///C:/Users/user/Downloads/19981848-201211-201211120010-201211120010-123-132.pdf 3.篇名:一位大腸癌病人面對首次居家化學治療之護理經驗 作者:洪嘉憶、蘇怡華、梁麗麗、洪世欣 網址:file:///C:/Users/user/Downloads/16839544-201212-201303200013-201303200013-75-88.pdf 近幾年越來越多人罹患大腸癌,讓我對大腸癌充滿好奇,因此選了大腸癌做為討論。大腸癌的前兆:細便、糞便血塊、血絲或潛血、不明原因腹痛、排便習慣改變。而大腸癌的定期篩檢也非常重要,可做肛門指診、糞便潛血檢查、直腸乙狀結腸鏡檢查、結腸纖維鏡檢查、下消化道攝影術等。它和飲食生活作息排便習慣有極大的關係,常吃高熱量高脂肪、愛喝酒、缺法鈣質和氧化維他命、纖維質不足等,其中大多由大腸中的腺瘤性瘜肉所引發的,易罹患大腸癌。預防大腸癌的發生,一定要採取高纖飲食,將腸道內的癌細胞訊速以糞便方式排出體外。而大腸癌的徵狀:大便有血,或呈黑色、大便習慣改變持續的便秘或腹瀉、體重下降、腹部絞痛或結腸痛、便後感覺腸內仍有糞便、貧血症狀,如手腳冷、疲倦、容易心跳、氣喘、面色蒼白及頭暈。最主要治療方式為外科手術切除為主。 第一篇個案報告敘述一名40歲女性為大腸癌併卵巢轉移之病患進行手術後,每次化療間隔的時間來進行中醫調理,經治療後症狀皆有改善而且生活品質也提升許多,我覺得不管生任何病,保持正面的思想、愉悅的心情,對病情有極大的幫助!這位個案經由與醫師討論後決定利用中醫配合化療讓病情恢復,這讓我想到去年實習時,有一位阿公因為覺得來醫院看醫生麻煩,而利用中醫的配方自己包草藥來膚腳上的傷口,因為傷口沒好轉且逐漸擴大範圍才到醫院就醫,醫師只好手術把皮都切除重新讓皮長出來,我們去換藥時剛看到有點怕怕的,因為阿公蠻瘦的,腳好細而傷口部位感覺就是骨頭上包著一層薄薄的膜,看了好心疼,這告訴了我們生病就要及早就醫,就算要利用甚麼偏方也要尋求醫護人員許可,免得越來越嚴重!第二篇是在說明飲食對大腸癌的關係,是收集過去一年來的100位食品營養系已有營養訓練的學生進行24小時回憶法記錄,請學生於星期一、三、五到校進行回憶記錄,也就是回憶星期日、星期二、星期四,三天三次 24 小時內飲食攝取名稱、種類及食物份數,發現多數大學生沒有吃早餐的習慣而且三餐不定時、定量,常吃外食飲食不均衡,吃油炸品的比例也高,缺乏纖維質,這也是為什麼現在有多數人得到大腸癌!我覺得我現在是在家吃飯的比例比外食多,因為媽媽幾乎都會煮飯,每天也都有水果,偶爾吃外食時我發現,便當的菜量根本只有一些些,還不到一天所需的三分之一,而肉則是一大塊,一餐就把一天所需的量吃了,快吃完時下面還一層油,可見油量很多!現在又有很多黑心廠商用不健康的東西做成食品,吃下肚根本在吃毒,讓我們的腸道長期累積而生病,仍易罹患大腸癌,健康的飲食很重要除了可以讓身材苗條最重要的是身體健康!第三篇描述一位70歲大腸癌女性病人面對首次居家化學治療的經驗,護理期間運用Gordon十一項功能性健康評估,發現個案有面對首次居家化療知識缺失而導致照顧不良,我覺得一個家庭只要其中一個成員生病,就會影響到整個家的生活作息,家屬要面臨的除了心情外重要的是如何照顧患者,對於一個沒有護理經驗的家屬卻要照顧患者是多麼不容易阿!家屬給患者除了照顧外還有心理支持,有了家人的鼓勵、照顧對患者有極大幫助!
      
八大核心  4517  2014-09-20 20:38:25
我所認識的八大核心素養 八大核心對於護理來說真的很重要,就像是法規一樣,它可以時時刻刻警惕著護理人員的所作所為,面對個案家屬的態度,視病猶親,還可以免於出錯的機會,但也有很多護理人員疏忽了這這麼重要的一塊,像是偷拍生產過程或讓病患的個人資料外洩等,都是不道德的行為,也成為我們的借鏡。 1. 批判性思考-包含分析、推理、評估、解決問題和做決定。 能有能力知道是非對錯,而不是盲目看著醫囑給藥,而發現有 疑問也要提出與醫師討論,遇到緊急情況也要不慌不忙解決。 去年實習時我所照顧的個案有Digoxin這顆要,但HR要小於 60才可給藥,所以每次給藥時都要先測個案的HR,而不是看到 醫囑有什麼藥都給。 2. 一般臨床護理能力-運用評估、照護、諮商以及舒適的技巧能依照不 同的個案提供不同的照護,滿足個案所需。 要依照個案的習慣或需求給予不一樣的特別照護,同樣糖 尿病,但有個案因為疾病而導致傷口復元緩慢,所以要特 別注意他的行動,如果是血糖一直居高不下,則要更注意 他的飲食情況。 3. 基礎生物醫學科學-能知道檢驗值的臨床意義,並做相關處理。 實習時我們每天都要量兩次生命徵象,量完就要很清楚知 到個案是否有血壓過高、發燒、心跳脈搏異常等。 4. 溝通與合作-能利用發達的網路和一些管道讓醫護人員們能互相討論如何做 才是對病患比較好,並且適度與病患和家屬溝通,讓他們瞭解 病情和處理方式和目標。 實習時老師就是我們最佳溝通的人,有什麼想法都可以和老師 論,也可以很清楚知道自己錯誤的地方。而同學則可以一起去 量生命徵象,一人量耳溫或者血壓等,分工合作省時也可以達 到同樣的效果。 5. 關愛-視病猶親,主動關心病患身心靈方面的需求,更了解病患也能讓 病護之間的關係更加融洽。 我會主動關心個案的一些舉動,像是我照顧的阿公有每天看報紙 的習慣,而且每天都可以看同一份報紙很多次,有一天我去給藥時, 他躺在床上發呆,我就問阿公今天為什麼報紙放在旁邊不看,阿公才 說他要去照胃鏡緊張,有時候一句關心的話,卻可以讓病護之間的信 任感提升。 6. 倫理素養-自主原則(知情同意原則) 做什麼治療前都要跟個案與家屬做說明,經過同意後才可做療。 –不傷害原則(維護病人安全) 不讓病患受到不必要的傷害,並確保病床旁有無危險的物品。 –行善原則(減輕痛苦增進舒適) 盡量讓病患保持舒適感,舒適能讓心情愉悅,對病情的恢復有極 大幫助。 –公平原則(醫療資源分配) 醫療資源要公平,所受的待遇也要一致,不管貧窮富貴。 去年暑假去實習時,老師再次強調不可讓個案的資料外洩,就連寫 作業也不可有全名,就是維護個案隱私。 7. 克盡職責-能把自己份內的工作做好而不是做完,即使下班了也要把該做的 事做完,要對自己所做的事負責。 實習時,因為點滴滴完的時間差不多在交班時,但是老師還是要 求要等點滴滴完才可下班,要教我們的就是克盡職責,不管做什 麼事都要把自己份內的工作做完。 8. 終身學習-活到老學到老,即使脫離學生生活後也能自修,可以透過網路或 參予一些研究活動,並可增加知識,也不容易遺忘之前所學的。 在護理站也有參閱的書籍,讓我們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馬上查閱 也可以讓映像更深刻。
      
2013暑假作業-心得1000字  4624  2014-09-20 20:33:54
  • 黃嘉鈴、林雅萍(民102年1月) 照護一位老年失智患者接受血液透析之護理經驗。醫護專欄
  • 高銘煌、孫嘉玲(民102年1月) 一位顱動脈破裂日籍患者行血管栓塞術後的加護經驗。醫護專欄
  • 陳珮如、王桂芸(2011)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睡眠品質不良之臨床處置 護理雜誌,58(6),95-99

 

心得:第一篇的蓋要主要是在描述一位老年失智患者接受血液透析之照護經驗,筆者於照護中應用羅氏適應模式進行評估,透過直接照顧、觀察、會談、電話連絡等方式收集資料,確立個案護理問題爲知識缺失以及慢性混亂等問題,護理過程藉由每次血液透析,給予評估衛教,需要時電話與失智病房護理人員討論,提供製作及張貼人工血管禁止執行事項圖片、播放衛教CD,運用團隊合作等個別性護理措施協助個案,使其在醫護團隊支持下,減少血液透析時出現的混亂,增加血管照護的知識及記憶。經本文提供措施後,患者對時間、環境的定向感增加,把血管照護變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可情緒平穩的接受規則血液透析。

    此個案阿嬤MMSE得分為18,與個案談話弱超過30分鐘,個案會逐漸忘記,且人、事、時、地常搞不清楚,蛋京提醒過後皆能回答正確。個案也因為患有輕度失智,不懂如何照顧血液透析的那隻手,於是護理人員訂出三項護理目標,分別為:個案能說出左手人工廔管住一事項(至少三項)、個案能執行人工廔管聽、觸的功能檢查方法以及個案能說出人工廔管的照護方法(至少三項),評值的時候個案都能回答出來且正確。表是護理措施是成功的。

    第二篇描述一位70歲日本籍女性因腦動脈瘤破裂造成顱內出血,術後併發再出血及血管痙攣的加護病房護理經驗,身體評估及Gordon十一項健康功能型態評估收集資料,確立護理問題有呼吸道清除功能失效、顱內調適能力降低、身體活動障礙、言辭溝通障礙。透過有效抽痰,漸進式訓練而脫離呼吸器;嚴密監測腦壓及意識變化,提供安靜舒適環境及分散護理活動,監測腦壓在正常範圍而順利移除腦室外引流管;至少每兩小時協助翻身、胸部物理治療及維持舒適臥位,並以翻譯軟體及中日文對照書籍,教導家屬正確執行被動全關節運動。在護理期間,經歷保住生命,穩定生命徵象,重建最大可能的生命功能,且讓家屬以積極正向的態度面對生活及參與照護,藉此分享此加護經驗,期望有助於提升病人的照護品質。

    由於個案是日本人,醫護人員與其溝通較不便,於是需要導遊在旁翻譯或使用GOOGLE翻譯。個案完全臥床所以需執行被動全關節運動,在加護病房有護理人員執行,若出院之後便要家屬自己執行,護理人員有教導個案女兒如何執行正確。出加護病房後個案女兒都可以執行多項技術,加護病房護理人員不但顧及到個案身理及心理,個案女兒還寫信感謝加護病房護理人員,之後個案順利搭乘醫療專機回日本就醫。

    睡眠困擾是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常見之臨床問題,不論其導因是夜眠間呼吸生理功能變異、症狀干擾或是因藥物治療所帶來的副作用等,其對於患者之身心皆造成不良之影響。臨床醫護人員需藉由敏銳的觀察及適當評估工具以協助患者確立問題,透過藥物及非藥物介入以協助其維持良好睡眠品質,此為照護之重點。故本文藉由文獻查證與臨床案例分析方式,討論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對睡眠品質之影響及其處置,期能提供臨床護理人員於護理類似個案之參考,進而提高臨床照護品質。

    因為呼吸道疾病而影響睡眠品質,因此建議個案於白天其間事當運動跟維持愉快的心情。因為怕晚上睡不著所以要維持規律作息及只有睡眠時間才躺床,若躺床20分鐘睡不著便起身直行放鬆運動直到睡意產生。

      
閱讀心得(5)  11241  2014-09-20 19:44:01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健康休閒管理科 班級 五健二甲 學號 1025106017 姓名 張芷瑜 書名 小獅王的新扇子 作者 李潼 出版社 天衛文化圖書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1998年1月 索書號 無 ISBN 無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哼!這種羽毛你也敢拿來獻寶?你留著吧! 2是不是我們訂的標準太高,把雞嚇壞了? 3新長的羽毛會更漂亮呢! 4我們不能再等待,賣老臉也要得去拜訪雞 5來吧!不要怕,讓我們看看誰的羽毛漂亮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覺得三隻猴子狡猾又倔強不過他們也是為了怕獅子生氣
      
暑假作業  9902  2014-09-20 19:43:02

主題:護理心理學與人際溝通

讀完護理心理學這本書老實說有些部分看不懂不過也讓我明白到護理心理學的重要,護理心理學正在推動著護理學的發展,護理與醫療猶如一輛車的兩個輪子,相輔相成,推動著臨床醫學的發展,護理心理融入在護理工作的過程中及融合在各項護理措施中,主要是以心理學的知識和技術滿足個案的心理需要促使身心健康,在治療中護理人員要與患者建立良好的關係,幫助患者遵守醫囑,達到康復的目的,其中護理人員的態度、言行都會影響到個案的生理與心理的恢復,須建立好良好的治療性人際關係,要耐心的傾聽及對其病痛要給予適當的安慰,工作要認真負責,發揮熟練的技術減少病人的痛苦及獲得信賴,增強個案的安全感,護理人員也應該經常鼓勵病人配合治療,讓個案對恢復健康抱有信心,護理人員不僅看到個案這單一個體,還要了解他所患疾病和周圍環境及相關人、事、物,以關懷的態度強調以個案為中心的護理服務是護理的核心,而現在接受治療的人不僅限於患有疾病的人,有學者指出將生命教育為基礎,以關懷為核心的「3C」理念整合在護理專業服務中,所謂的3C是指關懷(concern)、照顧(care)、悲憫(compassion),在護理心理學這本書中也有提到溝通,這也是我暑假去實習時有接觸到的,在看完這本書後讓我更加了解溝通的重要性和溝通時該注意的一些事情與溝通的技巧,在第一次接觸到新個案的時候應該要先自我介紹讓對方了解你是誰,在與個案進行溝通時,事前要先訂好要與個案溝通的主題,在會談的過程中盡量不要脫離主題,當脫離主題時應慢慢引導個案回到正題,不能突然打斷個案說話或強迫個案回到正題,過程中也要仔細聆聽,聆聽的時候要抱持著同理心和將心比心的心情,適當的給予正向的回饋,問問題時採取開放式問答避免使用閉鎖式問答,對於個案所談的內容必要時要進一步的澄清、釐清個案所想表達的內容。

最後的結論是護理心理學的形成與發展,是與護理工作的不斷進步密切相關的,隨著護理教育的發展與醫院臨床護理訓練水平的提高,工作的內容也由單純的護理照顧發展為既有專科護理又重視精神諮詢,成為醫療系統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書名:護理心理學 護理工作者心理健康管理 出版社: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書名:親愛的妹妹 出版社: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文章:動力取向人際關係團體心理治療個案報告 出處:中華團體心理治療 17卷2期 (2011/06), 29-40

文章:治療性人際關係養成歷程要素之探討 出處:護理暨健康照護研究 6卷2期 (2010/06), 125-132

文章:精神衛生護理師培訓-建構“治療性人際關係”實務能力 出處:精神衛生護理雜誌 1卷1期 (2006/03), 8-14

目前第545/4105頁 [首頁][上一頁][543][544][545][546][547][548][549][550][551][552][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