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暑假作業-心得1000字 4624 2014-09-20 20:33:54
- 黃嘉鈴、林雅萍(民102年1月) 照護一位老年失智患者接受血液透析之護理經驗。醫護專欄
- 高銘煌、孫嘉玲(民102年1月) 一位顱動脈破裂日籍患者行血管栓塞術後的加護經驗。醫護專欄
- 陳珮如、王桂芸(2011)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睡眠品質不良之臨床處置 護理雜誌,58(6),95-99
心得:第一篇的蓋要主要是在描述一位老年失智患者接受血液透析之照護經驗,筆者於照護中應用羅氏適應模式進行評估,透過直接照顧、觀察、會談、電話連絡等方式收集資料,確立個案護理問題爲知識缺失以及慢性混亂等問題,護理過程藉由每次血液透析,給予評估衛教,需要時電話與失智病房護理人員討論,提供製作及張貼人工血管禁止執行事項圖片、播放衛教CD,運用團隊合作等個別性護理措施協助個案,使其在醫護團隊支持下,減少血液透析時出現的混亂,增加血管照護的知識及記憶。經本文提供措施後,患者對時間、環境的定向感增加,把血管照護變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可情緒平穩的接受規則血液透析。
此個案阿嬤MMSE得分為18,與個案談話弱超過30分鐘,個案會逐漸忘記,且人、事、時、地常搞不清楚,蛋京提醒過後皆能回答正確。個案也因為患有輕度失智,不懂如何照顧血液透析的那隻手,於是護理人員訂出三項護理目標,分別為:個案能說出左手人工廔管住一事項(至少三項)、個案能執行人工廔管聽、觸的功能檢查方法以及個案能說出人工廔管的照護方法(至少三項),評值的時候個案都能回答出來且正確。表是護理措施是成功的。
第二篇描述一位70歲日本籍女性因腦動脈瘤破裂造成顱內出血,術後併發再出血及血管痙攣的加護病房護理經驗,身體評估及Gordon十一項健康功能型態評估收集資料,確立護理問題有呼吸道清除功能失效、顱內調適能力降低、身體活動障礙、言辭溝通障礙。透過有效抽痰,漸進式訓練而脫離呼吸器;嚴密監測腦壓及意識變化,提供安靜舒適環境及分散護理活動,監測腦壓在正常範圍而順利移除腦室外引流管;至少每兩小時協助翻身、胸部物理治療及維持舒適臥位,並以翻譯軟體及中日文對照書籍,教導家屬正確執行被動全關節運動。在護理期間,經歷保住生命,穩定生命徵象,重建最大可能的生命功能,且讓家屬以積極正向的態度面對生活及參與照護,藉此分享此加護經驗,期望有助於提升病人的照護品質。
由於個案是日本人,醫護人員與其溝通較不便,於是需要導遊在旁翻譯或使用GOOGLE翻譯。個案完全臥床所以需執行被動全關節運動,在加護病房有護理人員執行,若出院之後便要家屬自己執行,護理人員有教導個案女兒如何執行正確。出加護病房後個案女兒都可以執行多項技術,加護病房護理人員不但顧及到個案身理及心理,個案女兒還寫信感謝加護病房護理人員,之後個案順利搭乘醫療專機回日本就醫。
睡眠困擾是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常見之臨床問題,不論其導因是夜眠間呼吸生理功能變異、症狀干擾或是因藥物治療所帶來的副作用等,其對於患者之身心皆造成不良之影響。臨床醫護人員需藉由敏銳的觀察及適當評估工具以協助患者確立問題,透過藥物及非藥物介入以協助其維持良好睡眠品質,此為照護之重點。故本文藉由文獻查證與臨床案例分析方式,討論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對睡眠品質之影響及其處置,期能提供臨床護理人員於護理類似個案之參考,進而提高臨床照護品質。
因為呼吸道疾病而影響睡眠品質,因此建議個案於白天其間事當運動跟維持愉快的心情。因為怕晚上睡不著所以要維持規律作息及只有睡眠時間才躺床,若躺床20分鐘睡不著便起身直行放鬆運動直到睡意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