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內容 |
護理典範-讀書心得 10776 2014-09-18 20:07:15 護理界的英雌─陳翠玉
專修公共衛生護理和助產士。
用基督的愛來關懷和服務人群,對陳翠玉產生深遠的影響。日本醫界和官方都極力挽留她在日本服務,但是熱愛家鄉的她堅持返臺服務。
返臺後的陳翠玉,任職於臺北保健館護理部主任。
她創辦公共衛生護士養成所,並開始籌備一連串有系統的教育計畫。
陳翠玉創設「台大護校」並擔任台大護校校長與台大醫院護理部主任。陳翠玉校長培育造就了無數的護理人才,是台灣護理工作現代化與護理教育制度化的重要推手。
她是台灣第一位受大專教育的護士,也是第一位在北美洲獲得學位的台灣護士。她是台灣現代護理教育的創始者、公共衛生的規劃者、軍營環境衛生的改善者、衛生所的設立者、現代醫療制度的建立者,也是心理衛生的推行者。她推廣男女平等、醫護平行的觀念不遺餘力,廣泛地啟發造福人群的理念。
由專業人才管理,是台大醫院的改革功臣,從而建立了男女平等、醫護平行的觀念。之後,她在 1950年創立台大護校兼任校長,1956年創立台大護理學系。
因為她不懼艱難,不避風浪,堅守愛、和平與公義的原則,完成了許多不可能的任務因此贏得「台灣女英雄」之尊稱。
這位護理先鋒,堅守在工作崗位上,認真、辛勤無悔地付出。後來遠赴美國,在世界衛生組織(WHO)擔任顧問,長期在南美洲服務,是台灣人參與WHO的先鋒。 由於陳翠玉在海外積極從事「婦女台灣民主運動」並擔任發言人,被國民黨政府列為黑名單。企圖突破黑名單封鎖返鄉,走遍美、加等國都拿不到簽證,抱病繞了半個地球,輾轉到亞洲各國嘗試,終於在新加坡獲得簽證。但因為長途奔波各地,疲勞過度引發舊疾復發,抵台後就直接送急診就醫,不久後在台大醫院逝世,享年七十三歲。陳翠玉寫下了令人感傷「為返鄉而犧牲」的黑名單故事。
|
暑假作業八大核心心得 4663 2014-09-18 17:37:36 我所認識的八大核心素養心得
1.基礎生物醫學科學 :
我覺得就是把病人所得到的病把他理解出來,例如腎臟病的病人,就必須接受血液透析或者是腹膜透析等等之類的治療,以及BUN、Creatinine等等的檢驗素質,來判定是否為異常素質,才能交導個案飲食衛教或是生活衛教。
2.批判性思考 :
我在做技術時要思考的並不只是幫病人打上靜脈留置針通暢就可以了,而是要思考打在那個部位病人活動是否方便,會不會活動不方便,不僅僅只思考客觀方面而已,而是所有的部分都要思考到,且在病人有潛在性及現存性的問題,給予病人適當的回答。
3.一般臨床護理技能 :
我在打留置靜脈針時挑選血管的部分要選擇彈性好又粗的血管因為選擇彈性較差的血管打的話,雖然打的時候血液有回流但接上點滴時注射部位有肯能會腫起來,所以要挑選好的血管,因為只要是靜脈留置針發生感染的話最嚴重是發生敗血症所以要很注意。
4.克盡職責性 :
雖然只是一個簡單的技術,但過程中還是要不斷的練習,在臨床上打病人就促能把病人當練習了,我們的職業是不准我們有任何的失誤的面對每一個身命都要盡守職責,並且積極努力完成完成每一個任務及工作,而個些步驟都能夠使病患大步大步的向健康邁進,所以我們要努力的完成這些的技術。
5.倫理素養 :
盡到我最大努力把所有技術都做到最好,且提供病患安全的醫療保護病人的隱私,尊重他人的價值觀,滿足病患的健康需求的活動量這就是倫理素養。
6.溝通與合作 :
我再做任何技術時都要事先跟病患解釋目的及過程,而建立良好的病護關係,如果沒有良好的病護關係,對於維持病護關係是有困難的,且過程中也會影響到病情及醫療處置所以非常的不好,而是在溝通合作上維持好的關係使病患可以接納護理人員和可以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這才是最好的溝通及合作。
7. 終生學習 :
經由多元的管道收集來自新的的資訊,有多樣化的學習比較,內化成自己所擁有,發展自我潛能,方能促進個人的專業,繼續向前繼續成長。
8. 關愛 :
我們每天都打針、抽血幾乎是每位病患每日例行的工作,有時候病患還不只挨一針就能順利過完今天,雖然病患很有很豐富的經驗了,但說不在害怕打針是騙人的,身為護理人員,我們應該再做任何護理時,從病患的角度執行,想像如果我們是正在挨針、正在受病魔摧殘的病人,或有什麼樣的想法,希望受到什麼樣的對待,這都是我們應該積極的去思考,要用什麼樣的態度去服務這些病人尊重這些病人,適時的給予鼓勵與支持,使病人對護理人員有信心,進而建立信任感,像這樣子的護病關係,藉由頃聽與同理心的表達,提供人性化及整體性的照護,是我們最大的目標。
|
暑假作業 肺癌 4663 2014-09-18 17:27:21 肺癌
˙個案報告:照顧一位肺癌末期病人之護理經驗
˙個案報告:照顧一位加護病房肺癌末期病患之護理經驗
˙個案報告:照顧一位肺癌患者併發肋膜積水之護理經驗
心得: 肺癌是高致死率的癌症之一,在疾病末期帶給個人、家庭,一連串身體、心理、社會、及靈性四方面的衝擊。對於肺癌的病人,讓我感觸真的很深很深,因為我的阿公跟外婆都是死於肺癌,一開始阿公每天都一直咳嗽,姑姑就帶阿公去診所看醫生,可是去看醫生都沒有用,後來又改去看中醫拿中藥吃,吃了一陣子也沒有用,後來是覺得阿公怎麼會講話越來越沒有聲音,才去大醫院檢查,結果檢查報告出來,竟然已經是肺癌第三期了,大家得知消息,都很驚訝!!因為阿公是吃素的人,平常也沒有抽菸喝酒吃檳榔的習慣,所以大家都很不敢相信,也沒有讓阿公知道自己的病情!就這樣的開始做化療,我們都知道做化療是很辛苦的,在過程中會感覺噁心、嘔吐、頭暈等很多我們無法想像無法體會到的痛苦!每次看到阿公做完化療的樣子,我都會偷偷哭都會覺得很心疼!我們都知道做化療並不能夠讓他的病情完全復原,而是只能夠讓他的生命延長幾個月,讓我們能夠再多陪伴阿公一些時間,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很快的十個多月到了,就這樣的走了。
而我的外婆是在前幾個月很不幸的也得到肺癌,一開始是覺得呼吸很喘,然後送到醫院檢查,檢查出來竟然是肺腺癌第四期也就是末期了!當下我聽到整個不知所措,醫生說有標靶藥物可以吃,但是並不是吃了就會復原,只是吃了會讓腫瘤變小,讓癌細胞不要長的這麼快,最重要的是能夠延長他的生命,但是醫生說標靶藥物的副作用比作用還快!吃了皮膚可能會起紅疹、皮膚癢、皮膚乾燥、嚴重的話甚至會潰爛!我們讓外婆自己來決定要不要吃標靶藥物治療,外婆求生意志很強的答應了說要吃藥治療,不管多辛苦不管多難受,只要我能多陪伴我最愛的家人就好!就這樣吃了一個月,僅僅只有一個月的時間就走了......
因為這樣讓我對肺癌更加的解了,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容易讓人輕忽,短期演變成肺癌末期,台灣每年有將近6000人死於肺癌,近年來已躍居台灣癌症十大死因之首,也是唯一全球性的與日俱增的癌。所以這就告訴我們,人要定期的去做健康檢查,如果一有小感冒就不能拖,要盡快去大醫院就診,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這樣才不會一發現就太晚!而我會讀護理科有一部份的原因也是因為阿公得肺癌的關係,所以才來讀護理科!我以後想要當一個能夠救很多很多的病人的護士,想要去照顧那些需要被照顧的病人,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家人來照顧,這就是視病猶親的態度。
|
暑假作業-心衰竭 移植 9623 2014-09-18 16:51:17 這篇文章在訴說一位青年人,他要接受患心臟之手術。由於年輕不懂事接受了朋友的搧動與自己的好奇心,吸食了安非他命2年,後來2008年出現胸悶、呼吸困難的情形,便就醫。一年前診斷出來為心衰竭第四期而做心臟移植前評估檢查
住院期間因靜脈注射藥物控制不好,症狀逐漸明顯,活動力開始無法負荷日常生活,於2009/11/27接受移植手術。
給了這位病患做了Gordon十一項健康形態的整體評估,在健康認知方面,配合護理人員檢查與按時服藥,耐心等待移植,家族無人有心臟病,術後也很積極學習如何用藥、時間、配合護理指導及對自己的傷口也很細心注意,住院期間對此病也有所認識,病人表示自己的傷口會不會容易感染,因自己的發炎指數較高,由此評估可能有潛在危險性感染的護理問題。營養方面,三餐都可以吃完,自己也會選擇較輕淡的飲食,也不會再吃點心。活動上,由於病人未發病前因工作是採收檳榔常在山裡爬上爬下的,因此體力比較好。但發病後,病人說自己從床邊走去廁所再走回床邊就會很喘,因可能是躺在床上太久,腳都沒力,由此評估可能有活動無耐力的問題。病人的自我感受,本身自己是很樂觀的,等到醫生跟他說可以換心這個喜訊,他發誓一定要好好珍惜自己的身體,可以從這裡看到病人自己從生病到現在,有多後悔自己走錯路並知道自己該更加珍惜這個重生的機會
以前都跟朋友混在一起,生病後,才發現最關心他的是家人。也提到因為這次住院的關係,病人的積蓄都花光了,家人也都努力賺錢,自己也很捨不的家人這樣奔波,後悔自己走錯路,家中經濟變得有壓力,由此評估家庭運作過程有問題
心 衰 竭
還是不知道什麼是心衰竭,只知道是心輸出量不足。阿嬤有15年高血壓及5年帕金森氏症,有在長期服藥控制,之前曾因呼吸困難而就醫。年輕的時候有在抽菸,後來因為心臟病發作自己覺得健康的重要性而成功戒菸,十月中阿嬤說「走路易喘吃藥沒效果,十一月初出現痰咳不出來、尿變少、睡覺時覺得喘不過氣才掛急診,醫生說心臟沒什麼力,那是什麼意思,很嚴重嗎」照護期間,阿嬤因為對疾病本身的不認識再加上環境的陌生與預後的不確定引發焦慮,所以有焦慮的護理問題。在活動上,阿嬤最近覺得全身沒力,翻個身都覺得喘,所以就比較不喜歡走動,確立有活動無耐力的問題與有在用呼吸輔助肌,而有氣體功能交換障礙。
由於我對疾病還不是很了解,大概知道病人會易喘、易勞累、呼吸會覺得有困難、會有水腫的現象出現及咳嗽,病人會因為不認識此疾病、進到醫院治療對醫院環境的陌生及及病的預後不確定而產生焦慮。為了不增加心臟更大的負擔,在日常生活上可以做一些改變,例如飲食方面可以採低鈉飲食、多攝取纖維,可以幫助排便順暢;飯後可休息三十到六十分使心臟休息,在繼續工作。也可尋求病患家屬協助共同執行心臟復建計畫,增強病人執行心臟腹漸的意願,對往後的生活品質有正回饋。
出處 華藝線上圖書館 照護心衰竭病患、心臟移植護理
|
我所認識的八大核心 4548 2014-09-18 16:41:10
我所認識的八大核心:(一)一般臨床護理技能:就是必須能於指導下正確安全執行護理技術。能與個案建立良好的治療性人際關係。能於指導下辨識個案個別需求與收集資料。能於指導下確立個案之護理問題,並列出優先順序及執行個別性護理指導。能於指導下正確執行各項護理活動,並能依據成效進行評值。能於指導下能完成各項紀錄並參與交班;因為這樣我們才能學習到各項技術,更有效率的技巧,還有如何才會讓個案感到舒適。(二)基礎生物醫學科學:能於指導下應用相關基礎醫學知識於個案照護。能於指導下應用相關基礎醫學知識於個案臨床檢驗值判讀及分析。能於指導下應用相關基礎醫學知識擬定個案個別性護理指導;因為這樣我們才能更了解人體各器官的解剖位置。(三)批判性思考能力:能於指導下判別臨床照護事件的輕重緩急。能於指導下應用專業知識評估個案,確立現存及潛在性照護問題。能於指導下擬定及執行個別性護理計畫。能於指導下評值個案個別照護成效,適時調整照護計畫;因為這樣我們才能判斷所執行的護理技術,操作時的先後順序、輕重緩急,和是否有治療的效用。(四)關懷:能主動關懷同儕。能察覺個案及家屬之需求。能運用同理心給予適當的回應。能主動協助個案及家屬展現關懷行為;因為這樣我們才能在執行過程中,可以以親切問候詢問個案舒適度,也可以用來轉移話題。(五)倫理素養:能維護個案隱私。能於執行照護時,尊重個案及家屬,充分解釋。能應用專業倫理與相關法律於臨床照護過程;因為這樣我們才能在執行任何一項技術時,都要有同理心,要知道執行這些醫療行為,都是為了醫治病患,和減緩痛苦。(六)溝通與合作:能於指導下適當表達想法、接納資訊及意見。能與同儕合作相處融洽。能與醫療團隊人員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能與醫療團隊共同合作;謢病之間建立信任溝通,可以順利幫助執行也可以順便收集個資。(七)克盡職責性:能準時出缺勤,忠於職守。能熟悉實習單位環境及常規。能有效率如期完成常規工作。能積極主動學習,具責任感;執行技術前,先查看技術操作的正確步驟,再與實際臨床上做矯正。(八)終身學習:能主動搜尋相關資訊。能於指導下使用實證資料解決個案問題。能自我評值並分享學習經驗;讓學習到的技術可以廣泛使用,並隨時更新與汰換,讓整體上能夠更有效率。
雖然,在學理上的學習是如此,但是,時代在進步、每個個案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所以我認為在這八大核心之中最為重要的,就是批判性的思考能力,一個決定是勝負的關鍵;那個決定可能也選擇了個案的生與死。護理是個神聖的職務,但也是個充滿矛盾困惑的工作,八大核心是基本規則,但人非聖賢,只能與時俱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