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內容 |
二年級升三年級 (101級)暑假作業 9642 2014-09-18 14:51:46
班級:五護三乙 學號:1015101069 座號:17 姓名:李季芹
關於人際溝通這部分真是一門大學問,我覺得自己在這方面並不是很在行,有時候總是會勉強自己接受一些不想要的意見,又無法堅持己見常常屈就於他人,明明就很想要這個卻要逼自己接受那個,這真的是我的弱點,因為我不懂得人際溝通。
在做這個報告時,我才了解到真正懂人際溝通的人在遇到意見不同時的情況時他們都能易如反掌般的處理,且不會讓對方覺得不愉快,甚至讓對方感到彼此意見是一致的,真的是很高招呢!因為我平常就很怕尷尬,又怕別人會覺得很為難,所以通常我都會自認為是"以和為貴"而採用對方的意見,但是其實這樣真的很不好,以後一定會吃虧,而且自以為當了一個好人卻也沒人會感激。我必須要精進自己人際溝通這方面,如何很有主見卻不讓別人認為很自我便是我要努力的方向了,不要太強勢,而且要先聽對方講話,然後再用比較婉轉的方式陳述自己的意見,這樣才是正確的溝通之道。
那關於人際關係的部分,我覺得一個好人緣的人並不是只是八面玲瓏的人而已,他有他自己的想法,且是非分明,大家喜歡的人並不是見風轉舵的牆頭草,那樣或許一開始大家會很喜歡最後都會疏遠了,畢竟那種人說的話不知道哪句才是他的真心話,真正的人際相處是要以一顆真誠的心待人,誠懇和善才是最重要的。
溝通,在我們的生活當中真的無所不在,任何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都要靠他來聯繫。所以有良好的人際溝通,是有良好的人際關係的基礎。
有些人在溝通常常失敗,因為他們有一種覺得自己高高在上,不能讓步,這樣其實就不叫溝通了;溝通是要雙方討論,達到一個平衡的結果,聽進去別人的意見,思考,再做出回應,不斷的交流才會有最好的結果。
我覺得自己在溝通上,沒有甚麼很大的問題,跟朋友家人還是陌生人都一樣。但偶爾還是會有小爭執,因為人都會有情緒,要真的很理性的溝通其實滿有難度的,希望以後可以更成熟更懂事,讓這些小問題都消失。
人生在世除了親友同學是平常生活學習中最多接觸到的人 長大後男生會去服兵役 那又是另類社群的與人接觸 進入社會就業工作又會遇上更多難以預料的其他人 這可說明人是群居動物 不能離群索居的 古人有言 『人不孤立 孤立則危 』 所以不論何時何地 都存在著人們的互動 也就有了所謂人際關係的問題
人如其面 個個不同 開始我們都會被教導如何學習良好的習慣 如何做個品格品德品性皆優的人 如何選擇朋友 如何結交益友 避開損友 如何與人互動身處現在民主自由 科學進步 開放多元的社會 除非自己封閉心靈 否則是無法避免與他人的互動
|
2014暑假作業 9653 2014-09-18 14:11:46 護三乙 1015101080 28號 劉于琪
暑假作業-心得
骨質疏鬆症是目前造成老年人骨折的重要原因之一,台灣從民國八十二年起已進入高齡化社會,由於骨質疏鬆是自然老化現象,平時的預防重於事,後的治療。運動有助於預防及改善骨質疏鬆症,承載體重及重量訓練的運動方式,可增加骨骼及結締組織之密度及張力強度。支撐性的身體活動可以降低老人骨骼中隨年齡增加而流失的骨質密度。研究顯示運動休閒與骨密度達顯著相關:工作量與居家活動量、運動休閒量達顯著負相關。工作量的增加,導致運動休閒量的不足,如此惡性循環,容易導致骨質密度的流失。所以中老年人尤其是停經後的婦女,不可忽略運動休閒的重要性。認識骨質疏鬆症、定期檢測骨質密度、了解自身骨質密度情形並維持低的骨質流失率是預防骨質疏鬆症主要途徑與方法。預防與治療骨質疏鬆症的研究以藥物、運動、飲食、行為型態介入為主,但效果運動介入較無副作用也無須花費,並對生活品質有增進。肥胖與癌症已經成為台灣及已開發國家重要的健康議題。目前已知道肥胖與許多疾病有著密切的關係,像高血壓、糖尿病或心臟病。自2002年IARC釋出的第一份有關肥胖與癌症之間關係的報告以來。越來越多的文章探討肥胖與癌症之間關係及相關的機轉。隨著近幾年來台灣肥胖及癌症的盛行率不斷的上升,成為我國公共衛生的重要議題。目前為止大部分文獻著重於體重增加及癌症風險的上升,較少有文章探討減重是否能降低癌症的風險。本篇文章回顧了這方面有限的文獻,發現減重似乎與某些癌症的風險有關。但是這部分的資料大多來自於減重手術術後的追蹤調查,接受手術的病人其術前的體重較一般肥胖病患有著相當大的差距。因此此研究結果對一般非病態性肥胖的病人的詮釋上要更加的小心。結核病仍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傳染性疾病之一。服藥順從性不良是造成不完整治療的關鍵、會導致治療失敗、疾病復發、病人死亡,細菌抗藥性的產生。肺結核病人的服藥順從性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影響的,結核服藥口訣:送藥到手,服藥入口,吃了再走。肺結核雖可怕,但注意防範則一點也不可怕,並提供簡易「七分篩檢法」如下:咳嗽兩週(2分),有痰(2分),胸痛(1分),沒有食慾(1分),體重減輕(1分),如果加起來總分有5分以上,則建議儘速就醫檢查。要對結核病有相當了解,進而能做好防範措施,不幸感染時能接受治療及適當的隔離,事實上肺結核治癒率極高,也沒那麼可怕!
|
暑假作業b 4652 2014-09-18 14:03:22 班級:五護四丙 學號:1005101151 姓名:紀庭羽
作業題目:我所認識的八大核心素養
1. 一般臨床護理技能: 運用評估、照護、諮商以及舒適的技巧於滿足病人需求的能力。對於護理的技能,我覺得就是在學校把所學的護理技術運用在病人身上,然後讓病人得到舒適的感受,也必須判斷護理問題的優先順序,把嚴重的問題先處理在處理簡單的,這樣能夠減輕病人的疼痛,也能在預期內達到護理的要求。
2. 基礎生物醫學科學: 從事護理專業所應具備之基本的生物、人類及醫學的知識。我覺得就是把病人所得到的病把他理解出來,例如腎臟病的病人,就必須接受血液或者是腹膜透析等等之類的治療,以及BUN、Creatinine等等的檢驗素質,來判定是否為異常素質,才能交導個案飲食衛教或透析是生活衛教。
3. 批判性思考能力: 是一種以目標為導向的思考活動,經由內省的過程,理性地去檢視個人的想法、結論、假設、爭議、信念及行動等,對複雜的情境及現存或潛在的問題,作出適切的回應。 就是把病人的病因提出假設性的疾病,在以專業知識評估個案,可以確立護理計畫DART來幫助個案的問題,然後經由護理計畫之後,就可以判斷出如何解決問題。
4. 關懷: 透過道德的約束與人際間的互動,以信任及尊重的態度,藉由傾聽和同理心的表達,提供人性化與整體化的照護。關愛與傾聽在照護上非常的重要,以個案為中心照護,了解個案的需求,並依他們來調整護理順序,一句小小問候能帶給他們大大的溫暖,多提醒他們要注意的事項,以同理心站在個案的角度替他們著想,在身心靈方面身入瞭解,降低焦慮,給予正面力量價值觀、心理支持,讓個案找到心靈寄託。
5. 倫理素養: 能尊重他人的價值觀、保護隱私、提供安全的醫療、滿足民眾健康需求的行動,並維護執業能力的水準。我覺得倫理素養很重要,因為當自己在幫個案做技術的時候,都必須維護好病人的隱私,例如:導尿管護理、會陰護理等等,這是很重要的隱私問題,然後也能夠像家屬充分的講解自己所做的技術目的為何,讓家屬對我們放心,讓我們安心的做好技術。
6. 溝通與合作: 能適當表達想法、接納資訊及意見,並有效回應,且能與醫療團隊共同合作,朝所定之目標一起努力。 以基護實習來說,溝通與合作是很重要的,因為與自己的同梯梯次的同學一同實習,就要互相幫忙,互相協助,這樣才能開心的實習,並一同解決問題與疑難雜症。
7. 克盡職責:能夠忠於職守,主動做好職務分內的事且符合倫理、效率以及成本效益的原則。 必須要守時守己以及了解自己所實習的環境,並且主動學習,這樣能讓自己充實的得到有效的東西,就可以運用在病人身上,讓病人感受到我們護生的用心。
8. 終身學習: 能經由多元的管道、多樣的內容、整合的資源及彈性的方法發展自我潛能,促進個人及專業的成長。
|
暑假作業a 4652 2014-09-18 14:03:03 護理科:四年丙班 學號:1005101151 姓名:紀庭羽
我的題目:心理學
我覺得心理學是個很奇妙的東西,他可以利用許多方面來了解這個人到底在想甚麼,所以我找了三篇關於心理學的文章分別是: 解釋心理起源的新理論范式-進化心理學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A New Theoretical Paradigm to Explain Psychological Origin、中國傳統心理治療探討、心理逆反及臨床意義;Psychological Reactance and its Clinical Implications,用這三本書來探討寫出關於心理學的心得。
雖然這三本書的方向都有所不同,[中國傳統心理治療探討]這本書是在敘述現代心理治療的理論與方法,不僅產生於西方,更可以溯源到中國古代。中國古代醫學裡,蘊涵著豐富而較系統的心理治療思想。用古今中外比較法進行探討,對於今天的心理治療理論與實踐仍具指導與借鑑作用,並有本土化心理學的意義。本文首先論述中國傳統心理治療的理論基礎,包括內外統一的整體觀,神形相即的身心觀,「醫國-醫人-醫病」的醫學模式,「標本相得」的醫患模式。其次論述傳統心理治療的方法,主要有:開導勸慰法,以情勝情法,習見習聞法,以欺制欺法,消愁怡悅法,移精變氣法,氣功導引法等。最後論述心理治療的醫者素質,必須具有「普救舍靈之苦」的精神,和「醫國」、「聽聲」、「醫未病」的能力,必須遵循「三要五不得」的醫者心理行為規範。這本書告訴我們中國傳統的心理問題大概是甚麼,以及他們治療的方式,還有遵循步驟來執行。老實說,我個人以為傳統根本沒有甚麼治療心理的醫生或研究,畢竟當時技術都很不發達,而且心理壓力再怎樣也沒有現今的壓力還大,所以這本書非常的特別也值得我們去研究閱讀!
再來是,[解釋心理起來是源的新理論范式-進化心理學]這本書大概是在敘述說,進化心理學指的是在通過進化的心理機制來解釋人類行為的適應性,是解釋人類心理起源和本質的一種新興理論範式。該文首先簡要分析了進化心理學的誕生背景;其次介紹了該理論的研究內容,其中重點闡述了進化的心理機制的適應性和領域特異性;然後評述了該理論對認知科學、發展心理學和消費者行為學的積極影響;最後對該理論的局限性與發展前景進行了小結。雖然說我也不清楚為甚麼他是取名為:范式;這本書主要是在說明,該如何用心理的方向來解是人類為甚麼會有這樣的行為,比方小孩子到了某個年紀喜愛哭鬧,其實他們心裡只是想要吸引大人們的注意,這本書大概是在講這種方面的事情。
再來是最後一本書,[心理逆反及臨床意義]這本書是在說,文章從心理諮詢臨床的視角,介绍了影響狀態逆行產生的因素、心理逆反的表現與測量、特質逆反的人格描繪,以及心理諮詢與臨床心理學領域的相關研究成果。文章最後提出,深入的相關研究應注重心理逆反的測量與本土化研究等。
|
人際關係 9890 2014-09-18 12:53:06 書名:生命的第二個機會{找回被遺忘的自己} 作者: 馬武寶
書名:一路上有你,真好 作者:蘇珊.威爾森(著) 石美倫(譯)
文章:人際關係中的平等 作者:李君怡
文章:華人性格與行為之關連性的內隱理論及其對人際互動的影響 作者: 許功餘
文章:華人關係互動中的緣分運作及其心理適應歷程 作者: 徐欣萍
【讀後心得】:
每次看完有關勵志的一本書、一則新聞或是親眼所見,都會在心裡感慨「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但一定會為你開啟一扇窗」,是不是一個人遇到困難就會坎坷一輩子?是不是一個人出生時有身體的缺陷就應該被人遺棄?是不是一個人陷入低潮就要沉浸在悲傷的氣氛中一輩子?我知道,在他身上我看見勇氣和堅強。他,就是這故事的主角──馬武寶。
誰說只有一隻完整的手,就該悲觀過人生,然後一直埋怨著上帝有多麼不公平,自己卻站在原地,等待別人給予什麼?誰說他就應該被棄養,就該在孤兒院裡長大?
馬武寶這一出生就沒有完整左手的男孩,4個月大時就被遺棄在體育館的廁所旁,幸好遇到了好心人,將他送到警察局,後來被送到孤兒院裡,在孤兒院裡有很愛他的保母,有他的好玩伴,在那裡,他再一次擁有了父母,最愛他的養父母,雖說是養父母,但給他的愛,卻從沒因為他只有一隻完整的手,而輸給同樣是被領養的姊姊--瑪姬。
我一直覺得領養馬武寶的那個美國家庭很好,因為他們不但沒有因為他的左手不完美,而限制他的行動.阻止他想做的事,反而是鼓勵他要他多多參與團體活動,做他想做的事,並且一路上不斷的給他支持和鼓勵,養父甚至為了他,去學習如何打網球,好可以陪他練習,而棒球雖然只是他一時的興趣,可是每場比賽父母卻從未缺席過,雖然為了這些運動讓忙得沒時間陪家人,可是家人仍是堅持著,要他好好把握時間去參與這些活動,為自己留下一個很美好的學生時代。
真的打從心裡佩服養父母和作者,誰說身體有不完美就該被限制在一個圈圈裡? 坐在輪椅上,只要你願意去做,總是會有成功的一天;馬武寶便是一個成功的範例,值得去學習;看到馬武寶的努力的精神, 而他說的幾句也令我印象深刻,如:「要為自己想要得到的東西而努力、 家人,就是不論你的好壞,都對你不離不棄的人;家人是會推促你邁向成功,而不會讓你沮喪的人;那些使盡全力支持你的人,才是值得尋找的也令我印象深刻家人;不論你成功或失敗,他們都一樣愛你,那才是家人」
看完書後,對作者的故事深深感動與佩服,也自我反省,其實平凡也是一種幸福阿,何必求富有呢? 只要一家人在一起,不求別的,也很好,馬武寶與養父母間的直接表達,也令我羨慕,我不太容易把那種內在的心情直白的告訴他人 ,對父母表達感謝之意,想說的話總是太多,導致不知從何開口,總是放在心裡不敢說出來,看完書後,給予我勇氣,也期待自己能把對家人的愛勇敢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