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部落格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部落格文章
目前第574/4105頁 [首頁][上一頁][572][573][574][575][576][577][578][579][580][581][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103暑假作業我所認識的八大核心素養  4579  2014-09-17 18:21:09
題目:我所認識的八大核心素養 八大核心就是有八項元素所組成的,從進入到護理就不得不知道,想一想我也讀護理也已經三年了,對八大核心素養應該不陌生,在醫院或者是學校都能應用這套原理,絕對不止於課本上死死的文字,平常就需要隨機應變,才能在發生緊急狀況下,能不慌亂的把事情處理到完美無缺。八大核心的定意課本上寫:1.關愛:透過道德的約束與人際間的互動,以信任及尊重的態度,藉由傾聽和同理心的表達,提供人性化與整體化的照護。2.基礎生物醫學科學:從事護理專業所應具備之基本的生物、人類及醫學的知識。3.一般臨床技能:運用評估、照護、諮商以及舒適的技巧於滿足病人需求的能力。4.溝通與合作:能適當表達想法、接納資訊及意見,並有效回應,且能與醫療團隊共同合作,朝所定之目標一起努力。5.倫理:能尊重他人的價值觀、保護隱私、提供安全的醫療、滿足民眾健康需求的行動,並維護執業能力的水準。6.批判性思考能力:是一種以目標為導向的思考活動,經由內省的過程,理性地去檢視個人的想法、結論、假設、爭議、信念及行動等,對複雜的情境及現存或潛在的問題,作出適切的回應。7.克盡職責性:能夠忠於職守,主動做好職務分內的事且符合倫理、效率以及成本效益的原則。8.終生學習:能經由多元的管道、多樣的內容、整合的資源及彈性的方法發展自我潛能,促進個人及專業的成長。課本的定意寫的密密麻麻的,讓人難以理解,所以我要簡單介紹我所認識的八大核心有1.關愛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在路上看到阿公、阿嬤,要過馬路我們就要主動問候,並幫忙他們過馬路。2.基礎生物醫學科學:醫護人員在解剖生理的課本上要多費心的背清楚身體構造,才不會損害個案的權力。3.一般臨床技能:打靜脈留置針,協助個案採舒適臥位,確認有無禁止治療肢體,選擇適當注射部位並適當露出。4.溝通與合作:在小組報告上,有些人的想法很特別,不能否決別人的意見,應該聽取,才能把報告呈現的完整。5.倫理:換無菌敷料,都需要把圍上床廉,才具有個人隱私、安靜清潔的環境。6.批判性思考能力:幫病人抽痰,在抽吸過程中個案表情有不舒服,需立即的停止動作,報告醫生。7. 克盡職責性:做任何技術,都要做好覆習的動作,才能保護個案的安全。8.終生學習:在課程中,覺得有些地方沒學好,應該要在有空的時間,多充實自己。以上都需要平常的累積經驗才能幫助需要的人。 有些資料來源:華杏書局
      
讀書箴言  10032  2014-09-17 18:01:56
過去不讀書,現在已經輸,現在不讀書,將來還會輸~不能不讀書,不要怕讀書,讀書無捷徑,只有下功夫~讀書要及時, 不能在誤時,現在就開始,永遠不嫌遲~有錢多買書,有閒多讀書,現在多讀書,將來不會輸~讀書能努力,越讀越有趣, 讀書一有趣,就會更努力~讀書像練功,不能不用功,若想要成功,一定要用功~讀書能用功,道理容易通,道理一旦通, 讀書就輕鬆~讀書讀得好,工作就好找,工作找的好,生活就更好~ 這是引用別人的喔~講的超好的~^^
      
103學年暑假作業  9914  2014-09-17 17:06:02
書名:護惜生命中的相遇 心得: 這是一本由多位護理人員用自己的生命經驗,分享對護理專業領悟的故事。護理人員不僅和醫師共同救治病人,也利用純熟的技能和愛心,不懼污穢、不畏異味的照顧病人的身體。人的一生無論生、老、病、死,都脫離不了醫護的專業照顧,護理師不但在職場上直接幫助病人,更能因為擁有這份專業能力,照顧自己和家人。 南丁格爾說:護理是一種藝術,它需要與畫家或雕刻家一樣全神貫注地準備。一位投入護理工作14年的護理師陳依琳,剛進入職場時像個公僕,每天打卡上班,鼓起精神全力衝刺,然後筋疲力盡下班,日復一日。到後來,連自己也開始質疑自己,當年的志向究竟到哪裡去了?經過她的父母提醒後,讓她有了不一樣的領悟:「你衝得這麼快,只是把事情做完而已,到底有沒有幫助到病人呢?試著放慢腳步,用心去觀察體會,做到在病人提出要求前,你就能發現他的需要。」 現在身為護理長的她,在臨床線上會到處找病人聊天,聊天,看似輕鬆,但對她來說意義卻很重大,「和病人、家屬談話的過程中,或許能發覺到他們需要什麼幫助、可以主動替他們做些什麼?」 今年暑假我順利完成了基本護理的實習,在短短半個月的實習讓我收穫頗多,也讓我認識了當一位護理人員應有的基本態度。視病猶親是需要努力達成的,雖然我只有照顧1個個案而已,不像學姊每天都要care好幾個個案,所以我們不只是要付出行動照顧他之外,也要多付出關懷,隨時去關心和了解他的需求或心情,讓他可以獲得更大的舒適,我想,真誠的關心和問候是最能感動個案及其家屬的。家中有人因為意外而死亡,實習時看到有外傷的病人,使我感觸很深,正因為如此,更讓我懂得尊重任何一個個體,也使我更有耐心去執行任何一項照護的技術,盡我最大的力量去關懷病人。 每一個病患都是一個完整的個體,即使是生病、行動不便,我們都要真誠的付出關懷,隨時關心病人的需求,同時在執行任何技術時,要尊重病人,不能因為疾病的不同而給予不一樣的態度,我想,這是從事護理這個行業最基本的條件之一。 醫院裡病人來來去去,每個人就像一幕幕不同的故事,而護理人員是故事中的靈魂人物,專業的照護、用心的陪伴、耐心的傾聽……,或許無法幫病人醫好疾病,但一個細心的動作、一些關懷的話語,除了讓病人緩解身心的不舒服,更能使他們勇敢的對抗病魔,早日康復出院,完成更多屬於自己的夢想。
      
102暑假作業-護理筆祖心得-2  10539  2014-09-17 16:35:41
護理鼻祖心得 班級:五護二甲 學號:1025101040 姓名:常保清 在英國倫敦街頭樹立著一座女士的銅像,她是現代護理專業的鼻祖和創始人,是中外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一位偉大女性,她的誓言被西方醫學界視為「現代版希波克拉底誓言」。她就是英國的驕傲,近代護理學的奠基人弗羅倫斯•南丁格爾。「世界上之所以有笑聲,因為有愛;世界上之所以有歡愉,因為有愛的滋潤。」自從聽到了上帝的指示,弗羅倫斯就一直很熱衷於護士這門職業,當初因為家人的反對,她受了很大的打擊,即使如此她還是瞞著父母,偷偷的收集有關醫院和護士的各種消息,直到終於有了機會前往德國的凱撒沃茲學習,即使在凱撒沃茲,她也受到了很多批評,對於護士這個職業不得體,行為不端的批評,加上南丁格爾一家又屬於貴族,實在讓弗羅倫斯受了不少苦,但是憑著過人的意志力,她熬過了。弗羅倫斯的爸媽,始終不能接受自己的女兒竟然想做護士這件事,可見當時社會對醫療方面的不看重與不屑一顧,再加上芭斯,弗羅倫斯的姊姊又是一個標準的符合當時社會的富家女,家庭方面的不認同,是早年弗羅倫斯實現理想的最大阻力。結束戰爭後的她,便著手從事了許多救世的作為,即使帶病也馬不停蹄的努力,終於,她成功改變了當時對醫療事業的不在乎,也提升了當時的社會醫療的水平。看完書以後, 讓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在故事的最後,弗羅倫斯的母親,在當初那份強烈的反對下,最後竟然認同並鼓勵了弗羅倫斯,就算取得了全世界的認同,我想那份屬於家人的認同對弗羅倫斯而言,一定就像整堆稻草中的那朵花那般珍貴吧。樹立了一個偉大的典範,從弗羅倫斯身上,我知道:人生有夢,是最美好的事,然而,可以築夢,是更美好的事,最後,如果可以實現,就是最美好的事。「我的一生,除了愛,一無所有。」弗羅倫斯對於當時社會民眾,貴族的讚美,不予接受,只希望過著安貧樂道的生活,這種謙遜的態度,也是我們可以學習的典範,「無伐善,無施勞。」的態度,正是我們更加尊敬這位護士,弗羅倫斯‧南丁格爾的理由之一。她的貢獻不僅在她傑出的實踐活動和卓越的學術總結,更在於她為護理人員提供了一個道德準則,這一準則與希波克拉底誓言交相輝映,成為人類精神文明史上又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並成為職業道德的又一金律。她使病人們心中感到無比溫暖的那盞燈,將永遠照耀護理事業的道路。就像一個提著燈的天使,大家這麼說道。
      
102暑假作業-護理筆祖心得  10539  2014-09-17 16:34:22
護理鼻祖心得 班級:五護二甲 學號:1025101040 姓名:常保清 西元1917年2月9日,一位女嬰誕生在台灣彰化一個虔誠的基督徒家庭裡。她就是日後留學日本、加拿大、美國,成為第一位在美國取得護理碩士學位的台灣人─陳翠玉女士。 陳翠玉女士彰化高女畢業後,渡海到日本東京的「聖路加女子專門學校」就讀。1942年畢業返台,先後任職於台灣總督府和台北保健館。一九四七年申請到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獎學金,遠赴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攻讀護理教育,是台灣第一位榮獲WHO獎學金出國的留學生。一九四八年取得學士學位後返台,擔任台大醫院護理部第一任主任。1950年創辦「台大護校」,擔任校長。第一次招生即男女兼收,創下了台灣男性護士生的首例。一九五四年再度獲得WHO獎學金,到美國波士頓大學(University of Boston)進修護理行政。一九五五年取得碩士學位後返國,繼續擔任台大護校校長,並於一九五六年秋天與余道真、魏火曜及葉曙三位教授創設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護理學系。 陳翠玉女士除了培育大量的台灣護理人才之外,她也是台灣護理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推手。 要了解陳女士對台灣護理教育現代化的貢獻,就必需從台灣的護理發展史說起。台灣接受西方醫療科技的傳入,源起於英國長老教會的醫療宣教,而最早在台灣擔任醫療照護工作的就是具有護士資格的女宣教師,這些來自歐美的西方護士「姑娘」不僅提供醫療照護,並且訓練在地的台灣護士,這就是台灣護士的起源。 這一個時期的台灣護士,因為受教於基督教宣教師,所以普遍擁有奉獻、質樸與付出的精神。這種精神在當時是與普世的護士價值完全接軌的。西元一八九五年甲午戰爭,中國戰敗將臺灣割讓給日本,展開了長達五十年的日治時期。日本在台灣的護理訓練雖然從一八九八年開始,可是最初十年僅止於訓練在台的日本護士,一直到一九零七年才在台北病院「看護婦養成所」開放台籍女性接受訓練。 陳女士當年她婉拒了日本國內的優渥職位,一心返台服務同胞。面對接踵而來的美軍空襲、終戰、國民政府進駐、蔣政權流亡來台等歷史動盪,陳翠玉「憨憨毋知死」地積極投入,她出面擔任戰地醫療總指揮、動員青年團救護隊、成立普及全台的衛生所、撲滅自中國引進的霍亂、改革台大醫院護理部、創立台大護校、台大護理學系,由其她改革當時的護理制度,使護士的地位提昇,對台灣的醫療環境更是功不可沒,她的精神將成為激勵與奉獻的台灣女性典範!
目前第574/4105頁 [首頁][上一頁][572][573][574][575][576][577][578][579][580][581][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