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部落格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部落格文章
目前第589/4105頁 [首頁][上一頁][587][588][589][590][591][592][593][594][595][596][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基護實習心得  9933  2014-09-13 08:40:55

基護實習了三四個禮拜,在實習的時候我學到了不少技術,平時很少接觸護理,所以看到護理站的東西會感到陌生,從熟悉護理站,一直到與病人相處和做技術的這段過程,我一直很努力想跟上進度,看到學姊們給藥以及照顧病患時的模樣,我就覺得學姊很像超人,只要病患有哪裡不舒服,他們就會趕過去解救病人的困難,還記得第一次對藥的時候超緊張,因為還沒問過病患的症狀,所以所有藥的副作用、還有為什麼要吃這顆藥都不是很清楚,不過在老師指導下,我了解病患吃藥的原因,踏出第一步後感覺很有成就感,很喜歡和病患建立良好關係,技術也是,老師很盡力地幫我們爭取每項技術,另外學姊們用心的指導,也讓我了解到不是只有學會技術才是王道,其實,實習是要學會和病人相處,學會課本上的東西,雖然在課本上讀了不少,但是基本上實際操作後,你才知道自己是從零開始,又是一回事!

 

雖然每天都是同樣地聽交班、給藥、分享學習心得、、、等,但是有時候休息的時候,真的不知道該做什麼才好,於是我就會離開學姊一段時間,去找別的學姐看有沒有需要幫忙,可是學姊突然叫住我, 她問我:「你知道來實習最主要是學什麼嗎?」

我愣住了...不是只有學技術而已嗎?技術是很重要的...

學姊聽了我的答案,只說:「學技術固然很重要,但是你來實習,不是只有學技術而已,我覺得你實習的時候,應該多去跟病人溝通和相處,去了解你的病人為什麼會生這種病?」接著繼續說:「藥的作用副作用也很重要,你跟在學姊旁邊,不是只有看學姊發藥,其實在學姊打護理紀錄的時候,你也可以學習,看學姊怎麼紀錄,而不是看到學姊忙完了,在忙著打紀錄的時候,你覺得很無聊就走人,你在這裡實習你可以學到很多!!」我恍然大悟,對!!

學姊說的很有道理,我在這裡應該要學到很多,不是只有技術,

或許我認為基護實習,是學習技術和照顧病人而已,但其實不是,在實習的時候,很感謝有學姊的幫助和這句話,讓我了解到實習的真正目的。

      
暑假作業-閱讀心得  9933  2014-09-13 08:34:43

 

 

書名:一個護士的碎記

文章:一位化療藥物外滲肝癌病患的護理經驗

 

做一位護理師是多麼不容易的事情啊!在本書中敘述了一位對醫學有興趣,而來到護理系的少女,九年來過著相當豐富的護理生活,她在鄭聖沖神父的鼓勵下,將自己的文稿全部蒐集成一本書,帶領著我進入護理世界,而另一篇文章則是,一位因肝癌復發,入院做經導管動脈化學藥物栓塞術,住院期間因化學栓塞藥物Adriamycin誤注入靜脈,引發藥物外滲的不良反應,針對個案於意外事件後,呈現生理上不適及心理上不安之整體健康照護過程。

其實我都滿喜歡的,兩篇都是從護理角色開始,逐一去評估一個個案的健康問題,

去思考個案身、心靈的狀況,但是我讀一個護士的碎記的時候,感同身受的地方是最多的,當時在圖書館找到它,其實有些好奇,以前的護士有什麼樣的碎記可寫?

讀了之後才知道,事實上就是在讀書的時候遇到的護理點滴,作者在書中探討,一個護理人員的照護,以及矛盾的點,要做一個怎樣稱職的護理人員才恰當?

有時候必須考慮到自己身邊的資源是有限的,不能凡事依照個案的需求,必須懂得適當拿捏。

我記得書中寫道作者在護理內外科病房實習時,照護一位肺癌病人,一開始,那位病人幾乎是面無表情且臉色蒼白的躺在病床上,而作者問了他的情況後,不但沒有逃避,反而決心要照護他,這剛好讓我想起自己在不久前,才剛基護實習完,

不但能了解作者的感受,也能知道臨床上病人的痛苦之處,或許就是這樣,作者開始想照顧這位肺癌病人。

照顧個案,必須想辦法減輕個案身上的痛處,既然無法幫助他恢復原來的健康,那麼至少應該幫助他稍微舒適,因為有了這樣的想法,讓作者更加積極向上,在第三週照顧個案的時候,發現個案的臉上充滿了笑容,即使那是一張乾枯難看的臉,個案開始覺得舒適多了,並且會願意分享以前的故事給作者聽,我覺得作者成功的點就在這,與個案建立良好的溝通橋樑,是讓個案信任你的第一步,我們和個案的關係雖然僅僅是護理人員和照護者,但是讓個案信任你,才能夠照顧他,在實習的時候,我遇到的個案都是長我一輩,但她卻很和藹可親,讓我感受到溫暖,儘管實習一天下來,有很多事情要做,我也願意抽空去陪陪她,努力嘗試了幾天之後,個案也願意和我分享小時候的回憶,照顧個案的時候不僅僅是為了技術,在與個案相處的過程中,隨時關心個案也是很重要的,我從這本書中發現很多作者在照顧個案時候發現的問題以及護理功能,這對一個還在學習護理的學生是很有幫助的,或許我可以從這些觀點裡,慢慢探索自己對護理的定向,並且作為一個參考範例,很感謝這本書的作者願意分享自身經歷,讓我感觸很深。

      
三升四年級的暑假作業-1  4717  2014-09-13 03:38:38

我之所以選這個主題來寫是因為我有個朋友,她得到了白血病也就是俗稱的「血癌」。還記得那是在二年級的時候才知道她得了這個病,當下除了震驚還有些意外呢!我心想明明是那麼一個樂觀又開朗的人竟然會得到這個病,那時雖然很想去探望她看她好不好,不過就因為還有課業要忙,所以這件事就被耽擱在一旁了!

在那之後,就時不時地看到她會在臉書上傳的一些狀況,而我們也透過這方式來為她加油打氣。雖然我們知道化療很痛苦,但卻從未聽她喊苦過,反倒是她來安慰我們要我們別擔心,她真的是我見過最勇敢也最堅強的人了!

她畢竟是學美髮,卻再一次次的化療下掉了不少頭髮,真不知道她當時是要怎麼接受這件事啊?然而卻在下次見面時看到她已理成了平頭,不過乍看之下她的臉色好了不少,還記得有陣子常看到她說她食慾不振之類的消息呢!而且醫生也允許她可以回家幾天不用一直待在醫院了!雖然她不想我們到醫院看她,也許是不想我們看到她痛苦的樣子吧!就這樣我們玩了一下午,不過還是必須和一些會讓她加重病情的東西隔離才行,當看到她露出那真誠的笑容時就感覺之前迷路的勞累並不算甚麼呢!

雖然說白血病是造血系統中的骨髓產生病變,使白血球失去正常細胞的能力,導致不正常白血球不斷增生,而白血球也逐漸老化及死亡取代正常造血細胞,佔據

骨髓並遍佈於血液。而且也很容易出現貧血等狀況,不過每次去看她的時候精神都還不錯,我想也許是在醫院的時候才比較明顯看得出來吧!畢竟狀況不好的話醫生通常是不允許出院的,除非患者堅持出院。雖然在不久前接到她的噩耗,那時我才真正了解到原來癌症是一件那麼可怕的疾病呢!明明上一秒還好好的,可下一秒卻突然的不適。就如同洗腎病人一般時不時有人在洗腎的時候就走了!現在想想我們真的是如此的幸運能擁有健康的身體,卻在我們不在意、不經意之下導致它負荷不了而一點一滴垮掉,平時感冒的人照顧起來就有些辛苦了!更何況是那些重病的人,我想那不只是肉體上的疲憊其中想必包含了精神上的折磨吧!不管是患者或是他們的家屬們也一定會受到如此身心的煎熬吧!

雖然時不時要注意很多的細節以防出了個差錯,所以辛苦的並不只是他們而已,就連照顧她們人也多多少少會有些戰戰兢兢吧!也許這是上天給的考驗,即使是輸也要輸的光榮,畢竟自己曾經努力過了!不管是甚麼事情,沒有到最後一刻誰都不會知道在終點等待你的會是甚麼,與其半途而廢那倒不如輸的漂亮贏的光彩呢!人生中總會經歷一些大大小小的事情,但當你克服這些困難之後你會發現其實他們並無想像中的那麼難懂,一件事不只有一種思考方式,所以換個思考方向也許會更好呢!

參考文獻:

1.洪麗琴(2013).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人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之護理經驗.榮總護理,30(3)274-282

2.陳綉惠(2013).一位初次罹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青少年病患之護理經驗.馬偕護理雜誌,7(1)72-82

3. 廖芸禪、楊舒琴 (2012).一位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個案.新臺北護理期刊,14(2)97-106

      
10篇華裔文章/10  11227  2014-09-12 21:44:26
名稱 穿越階級藤蔓-父女關係斷裂與再生歷程 作者 陳筱婷(Hsiao-Ting Chen) ; 洪瑞斌(Jui-Ping Hung) ; 莊騏嘉(Chi-Chia Chuang) 來源 http://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15609251-201406-201407220017-201407220017-273-313 本文透過自我敘說,反覆回看故事、反思,並行動,以社會脈絡觀點,看見個人試圖證明自己非失能者,透過升學考試提升自己,往「文明世界」靠近,並排斥回返「不文明世界」。即個人與母親緊密不可分背後,亦與對父親刻意疏離有關,疏離是想脫離「貧窮」,也想透過不斷唸書來提升「階級地位」,這反而使我與家庭產生關係斷裂。在父女關係斷裂之處,看見我對「失能恐懼」背後的社會建構,包括「失業等於失能-父女關係斷裂」、「晉升作為擺脫不利處境的策略」、「不斷向上爬-內化為強迫性焦慮與動力」。最後,研究者透過「父女相伴尋根」、「聽父親說他的生命故事」、「父親聽我說我的生命故事」、「召集生命故事見證人」、「父女關係位移」、「家庭關係挪移」等行動重新接起父女間斷裂的關係。
      
10篇華裔文章/9  11227  2014-09-12 21:44:23
名稱 青少年知覺父母教養行為、服從義務性與服從管教之關聯探討 作者 林惠雅(Huey-Ya Lin) 來源 http://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15609251-201406-201407220017-201407220017-219-271 本研究目的是探究在不同領域中,青少年知覺父母教養行為、服從義務性與服從管教的關聯。研究對象為台北市和新北市就讀7至9年級學生,共計802人。研究工具包括「父母教養行為量表」、「服從義務性量表」與「服從管教量表」。主要研究結果顯示,針對「品德領域」的服從管教,青少年知覺「引導教養」沒有顯著的直接效果。而青少年「監督」和「一致性」教養行為具有顯著直接效果,同時,青少年知覺「溫情」、「監督」、「一致性」教養行為會促進「品德」和/或「休閒」領域的服從義務性,進而增加他們的實際服從管教;相對的,青少年知覺「嚴厲教養」會降低「品德」和/或「休閒」領域的服從義務性,進而減少他們的實際服從管教。至於「生活」、「學習」、「朋友」、「休閒」領域的服從管教,「監督教養」具有顯著的直接和中介效果;「一致性教養」只具有顯著的直接效果;而「引導」和「嚴厲」教養則無顯著效果。至於「溫情教養」,對於「生活」和「朋友」領域具有顯著的直接和中介效果,對於「學習」和「休閒」領域只有顯著的中介效果。綜合本研究結果,青少年知覺父母教養行為的確會直接或經由服從義務性而作用在青少年服從管教,尤其是「監督」、「在特定領域之間的關聯。本研究或許可以增進我們瞭解在社會化過程中,有關不同領域之服從義務性和服從管教的關係,以及青少年知覺父母教養行為所扮演的角色和作用。
目前第589/4105頁 [首頁][上一頁][587][588][589][590][591][592][593][594][595][596][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