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部落格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部落格文章
目前第592/4105頁 [首頁][上一頁][590][591][592][593][594][595][596][597][598][599][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暑假作業8  11226  2014-09-12 21:27:52
文章名稱: 大學體育課程體驗對體育行為的影響 作者名稱: 陳仁精 ; 李蕙貞 ; 鍾志強 ; 郭志騰 資料來源: 雲科大體育 ; 12 期 (2010 / 01 / 01) , P41 - 48 內容摘要: 本研究以體驗行銷為理論基礎,探求體驗行銷理論在大學體育課程上的適用性。研究最主要的目的是探討大學體育課程體驗對大學生體育行為的影響。研究發展出大學體育課程體驗及體育行為兩個量表,抽取500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回收有效問卷為428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86%。研究結果發現(1)大學生感受最為深刻的體驗是情感體驗,其次是行動體驗,第三是思考體驗。(2)體育課體驗對體育行為呈正面顯著的影響。
      
暑假作業7  11226  2014-09-12 21:26:37
文章名稱: 我國大專體育教師體育目標認同傾向之研究 作者名稱: 林恩賜(En-Szu Lin) 資料來源: 大專體育學術專刊 ; 95年度 (2006 / 04 / 01) , P139 - 144 內容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我國大專體育教師對體育目標認同傾向因素及影響傾向因素之重要程度為何。研究對象為我國現職之大專體育教師為主要對象,實得有效樣本686位為主要資料分析樣本。採問卷調查方式實施,依研究目的之需,設定資料分析與處理,所得結果如下:一、大專體育教師在體育目標認同傾向上最重視養生保健目標,次為自我肯定目標。最不重視認知行為目標及社會行為目標。二、在體育目標認同傾向因素上有五個:自我肯定、社會行為、養生保健、運動技能、認知行為。三、大專體育教師認為影響大專學生體育目標達成最大因素為:學校的體育設施不足,次為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不佳,再次為體育課的教學方法。
      
暑假作業6  11226  2014-09-12 21:25:46
文章名稱: 定義“體育”與“運動”的諸多問題 作者名稱: 劉進枰 資料來源: 臺中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系刊 ; 2 期 (2007 / 06 / 01) , P154 - 160 內容摘要: 如何定義「體育」和「運動」,會使它在關鍵的時刻,決定我們的認知,進而影響決策。然而,從江良規、許義雄,到現在,經過那麼多年的努力,這個問題還是沒有得到一致的共識,顯然定義它有存在的困難點。 本文並不企圖討論出「體育」或「運動」的定義,而是提出一些個人在定義時發現的困難,目的在於希望能幫助此一課題的釐清。 個人認為定義「體育」和「運動」時有如下五個困難點: 其一,「概念性名詞」難以精確界定。「體育」和「運動」都是概念性名詞,非操作型定義,界限難免有所不明或遺漏。 其二,外文的翻譯,中文沒有精確的對應用語。「體育」和「運動」並不能完全契合外文的原意,翻譯上的缺失,妨礙了定義的明確性。 其三,學界和民眾的認知不同。民眾是將「體育」和「運動」混淆使用,而且是以身體活動的外在特徵為認定標準,和學界大有不同,使得學界的定義功能不彰。 其四,心理狀態成為定義「體育」與否的判準。「體育」和「運動」定義與是否具教育性,和是否為勞動有關。然而這些判準都與個別的心理狀態為依歸,有時難以用單純的外在條件來判斷。 其五,「體育」的定義如果窄化了它的範圍,將限定它的學術研究領域。亦即,「體育」如果只是「目的化的身體活動」,那麼它的學術研究領域將只及於教育的領域。
      
暑假作業5  11226  2014-09-12 21:24:49
文章名稱: 中共高等體育院校發展概況之研究 作者名稱: 張孝銘(Shaio-Ming Chang) 資料來源: 體育學報 ; 21 期 (1996 / 06 / 01) , P1 - 12 內容摘要: 本研究目的有二:㈠分析中共高等體育院校發展過程與任務。㈡探討中共高等體育院校系科設置、研究生教育、體育科學研究機構在中共體育運動發展中的功能。以中共現有之一所體育大學以及14所體育學院(含一所體育師範學院)為研究對象,採用文件分析的方法,經研究分析後得以下的結論: ㈠中共高等體育院校的發展主要歷經四個階段,至1994年止,共設立一所體育大學14所體育學院(含一所體育師範學院),是中共發展體育運動的主要力量之一。 ㈡高等體育院校在體育體制改革後,主要的任務是培養體育教師、運動員、教練員、體育科學研究人員以及體育管理人員。 ㈢系科設置的多元化,能多方面的培養體育專業人才,對於提昇中共體育運動水準有很大的貢獻,符合體育體制改革所提出體育院校的任務,也是體育院校最主要的功能。 ㈣研究生教育,所培養出來的體育專業博士、碩士,主要的功能是提供高等院校(含體育院校)的師資、教練員以及體育科學研究人員。 ㈤各校的體育科學研究機構完善,主要功能是進行各項體育學術與運動科學的研究,尤其科學研究與運動訓練結合,相對的也提昇中共運動競技的實力。
      
暑假作業4  11226  2014-09-12 21:24:05
文章名稱: 國民教育階段適應體育教學現況分析研究 作者名稱: 黃月嬋 ; 陳慧如 資料來源: 臺中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系刊 ; 2 期 (2007 / 06 / 01) , P94 - 99 內容摘要: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於分析我國國民教育階段適應體育教師教學現況及其問題。針對國內相關研究文獻之研究成果,了解國民中小學體育教師從事適應體育教學的現況,探討適應體育實施的發展過程、教師的專業知能及師資專業的相關問題。相關研究大多以現場教師為研究參與者,研究方法多採調查法為主、訪談法為輔,研究發現現場教師多具有教學熱忱,但不具適應體育教師條件,逾五成教師自認適應體育教學的專業知能不足。我國中小學採行融合式教學,體育教師面對不同身心障礙學生需提供適性的教育,雖肯定對學生的價值十分正面,惟大部分教師自認不適合擔任適應體育教師,導致適應體育的教學效能一直無法提升。教師受限於有限的知能,多不知如何調整相關課程及教學方式。足見適應體育教學的師資不論質與量都是極欠缺,我國師資培育內容,尚無培育適應體育教師之專屬單位及法規層面的訂定。本研究建議實際從事適應體育教學的教師需具備合格的資格,條件應更聚焦且與特殊教育及體育老師不同,使得適應體育教師任用的問題得以解決。
目前第592/4105頁 [首頁][上一頁][590][591][592][593][594][595][596][597][598][599][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