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部落格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部落格文章
目前第595/4105頁 [首頁][上一頁][593][594][595][596][597][598][599][600][601][602][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暑假作業  9681  2014-09-12 20:28:08
*文章:大學生情緒智慧、人際關係與自我概念之關係探究 作者:張學善、林旻良、葉淑文 *文章:國小學童網路使用行為、人際關係與偏差行為相關性之研究 作者:盧浩傑、荊溪昱 *文章:新移民子女的人際關係與幸福感之研究 作者:張芳全、夏麗鳳 *書名:增進孩子社交技巧 作者:傑洛.金恩、丹尼爾.喀斯瓊本 *書名:和諧的人生 作者:薩提爾、申福敦、宗亮東、鄭玉英、梁培勇、黎亮吟、劉兆明、劉焜輝 心得:在和諧的人生這本書中,講了很多在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小事,但這些小事在這本書中卻可以以不同的看法說服了我,以最和諧的方式處理,讓我為之驚嘆。 這本書剛開始它告訴我們,每個人進入陌生的團體或環境中,多少都會有些寂寞、不安,急著想建立人際關係,當你對某個人微笑點頭時,對方卻不理會你,這時不一定是對方不想與你成為朋友,而可能是他們可能有近視,看不清楚,這時我們可以試著以主動打招呼的方式,讓對方知道其實你是個好相處的人。這本書剛開始就讓我感觸良多,在我剛進學校時,為了想快點交到好朋友,也都會像不認識的同學微笑點頭打招呼,但他們都不理我,看完這本書我了解到了,原來不是他們不想和我當朋友,而是他們可能近視,我是我講話太小聲。 這本書還告訴了我,在班上可能經常會有分工上的紛爭,但要記住「每個人都應該知道在團體裡要盡自己的義務,沒有權利只享受別人的服務」,這句話真的讓我覺得非常中肯,我們每個人都有義務要做好自己份內的事,並不是等著別幫你做好。 這本書裡也講到了,平常我們可能不小心將已經完成好的作業放在家忘了帶,但老師卻不相信我們,這時的我們心裡一定非常的憤怒,但這時的我們更應該以心平氣和的態度向老師解釋,有時候太過衝動反而會害得自己連機會都沒有;其實老師不相信也是有自己的苦衷,可能一次教很多班級無法將每個同學的個性、脾氣都瞭解,也可能是因為曾經被同學欺騙過,導致無法完全相信每個同學。 這本書還讓我瞭解到了,人與人之間不是光看外表就能決定一個人的好壞,在愛情裡也是,我們都應該要與他人相處以後,認識對方、瞭解對方,發現對方的優點和缺點後,在決定是否要繼續與他有更要好的關係;在愛情中,人們常說的「一見鍾情」及「從一而終」這種感情是不切實際的,我們需要的不是這種不切實際而需虛幻的感情,而是瞭解及信任的愛情。 這本書真的很值得大家去閱讀,可以瞭解到很多在校園中常發生的事情,我們該如何處理,或以不同的角度及想發來看待這件事時,會發現其實事情沒有那麼糟,「有時候你以為天塌下來,其實是自己站歪了」。
      
暑假作業  11271  2014-09-12 20:25:33
文章名稱: 體育政策評估的理念 作者名稱: 楊宗文 資料來源: 中華體育季刊 ; 15 卷 1 期 (2001 / 06 / 01) , P9 - 17 內容摘要: 體育政策評估做為衡量體育政策成效的工具,其意義在於彰顯體育政策資源分配的妥適性及以系統、科學的方法評估體育政策計畫或方案。在政府提升體育行政組織層級及增加體育政策資源之際,更加突顯體育政策評估的重要性。是以,本文乃由體育政策意涵的認識出發,進而探討體育政策評估的方法及原則,提出有效體育政策評估的原則,並以良好體育政策評估的要件為結語,以探討體育政策評估的部分重要理念。
      
暑假作業  11271  2014-09-12 20:22:33
文章名稱: 體育院校設置體育旅遊專業的構想 作者名稱: 王志成(Zhi-Cheng Wang) 資料來源: 體育成人教育學刊 ; 21 卷 6 期 (2005 / 12 / 01) , P72 - 74 內容摘要: 隨著體育產業的發展和規模的擴大,體育旅遊業將成為國民經濟發展中新的增長點。體育院校適時設置體育旅遊專業,培養適應體育事業和社會發展急需的高級專業人才,既能滿足體育職業化、市場化、產業化發展的迫切需要,又能拓寬學生的就業渠道,提高辦學效益,為學校的進一步發展打下堅實基礎。介紹了體育旅遊專業的培養目標與人才培養規格、模式及課程設置。
      
暑假作業  11271  2014-09-12 20:19:30
文章名稱: 學校體育活動的規畫與推展 作者名稱: 林鈺真 資料來源: 國北教大體育 ; 2 期 (2007 / 12 / 01) , P217 - 222 內容摘要:. 體育運動的推展,應從學校教育著手,多數人學習運動技能是來自學校教育,學校教育是一個人學習運動與養成運動習慣的重要來源,但目前國內體育課的時數仍明顯落後許多國家,因此學校應盡量利用學校自主時間及課外時間,規劃相關體育活動,以增加學生身體活動機會。本研究目的乃針對學校體育活動的意義與功能、學校體育活動的規劃、學校體育活動的推展三部份予以探究,並提出個人在實務上的心得與看法,期望對學校體育活動的規畫與推展上有所助益。
      
102暑假作業 護理筆祖心得-2  10517  2014-09-12 20:11:44
護理鼻祖閱讀心得 班級:五護二甲 學號:1025101018 姓名:王珮穎 西元一九一七年二月九日,一位女嬰誕生在台灣彰化一個虔誠的基督徒家庭裡。她就是日後留學日本、加拿大、美國,成為第一位在美國取得護理碩士學位的台灣人─陳翠玉女士。 陳翠玉女士彰化高女畢業後,渡海到日本東京的「聖路加女子專門學校」就讀。1942年畢業返台,先後任職於台灣總督府和台北保健館。一九四七年申請到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獎學金,遠赴加拿大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攻讀護理教育,是台灣第一位榮獲WHO獎學金出國的留學生。一九四八年取得學士學位後返台,擔任台大醫院護理部第一任主任。一九五○年創辦「台大護校」,擔任校長。第一次招生即男女兼收,創下了台灣男性護士生的首例。一九五四年再度獲得WHO獎學金,到美國波士頓大學(University of Boston)進修護理行政。一九五五年取得碩士學位後返國,繼續擔任台大護校校長,並於一九五六年秋天與余道真、魏火曜及葉曙三位教授創設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護理學系。 陳翠玉女士除了培育大量的台灣護理人才之外,她也是台灣護理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推手,解陳女士對台灣護理教育現代化的貢獻,就必需從台灣的護理發展史說起。台灣接受西方醫療科技的傳入,源起於英國長老教會的醫療宣教,而最早在台灣擔任醫療照護工作的就是具有護士資格的女宣教師,這些來自歐美的西方護士「姑娘」不僅提供醫療照護,並且訓練在地的台灣護士,這就是台灣護士的起源。 西元一八九五年甲午戰爭,中國戰敗將臺灣割讓給日本,展開了長達五十年的日治時期。日本在台灣的護理訓練雖然從一八九八年開始,可是最初十年僅止於訓練在台的日本護士,一直到一九零七年才在台北病院「看護婦養成所」開放台籍女性接受訓練。當時護士學生所有的養成教育都是在醫院裡完成,但是師資不是由專業的護理人員負責,而是由醫院的醫師來擔任。由於受訓的護士生在醫院的地位僅高於雜役人員,對任何人都要保持尊敬,於是養成了她們日後擔任正式護士時也是唯唯諾諾的習慣。再加上日治時期的護士必須替醫生「刷衣服、擦皮鞋」,這種先侍奉醫生再服侍病人的惡習,不但破壞護士制度的精神,也造成了護士的自卑感。這一種現象,在整個日治時期都沒有得到改善。 陳翠玉女士一九四八年自加拿大學成返台後,受聘為剛成立不久的台大醫院護理部主任,她廢止日式的壓抑性護理,重新引進英美式的現代護理,大刀闊斧地革新了台大醫院的護理制度,同時也大幅提升護士在醫院的地位,因而造就了今日台灣多元發展的專業護士制度。陳女士辭世十七年之後的2005於行政院衛生署的台灣醫療史料文件中心將陳翠玉女士推選為台灣護理界的典範之一。 陳女士當年她婉拒了日本國內的優渥職位,一心返台服務同胞。面對接踵而來的美軍空襲、終戰、國民政府進駐、蔣政權流亡來台等歷史動盪,陳翠玉「憨憨毋知死」地積極投入,她出面擔任戰地醫療總指揮、動員青年團救護隊、成立普及全台的衛生所、撲滅自中國引進的霍亂、改革台大醫院護理部、創立台大護校、台大護理學系,由其她改革當時的護理制度,使護士的地位提昇,對台灣的醫療環境更是功不可沒,她的精神將成為激勵與奉獻的台灣女性典範!
目前第595/4105頁 [首頁][上一頁][593][594][595][596][597][598][599][600][601][602][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