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109暑假作業 照護年輕急性心肌梗塞病患之我見 14054 2020-09-05 14:18:26 這是一位29歲就被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對於年紀輕輕就發病的自己感到很焦慮
,從這篇文獻學習到應適時關心病患,解答病患的問題及適當的給出建議,降低個案的
不確定感。也因心肌梗塞產生的許多健康問題,包含疼痛、現存性出血等等,閱讀這篇
文獻看到很多數值及急性期照護,應將平常學到的學理在臨床上結合,也從文章發現心
肌梗塞後的心臟復健是很重要的。
What 文章內容摘要
主要探討急性心肌梗塞的年輕患者照護經驗,作者經由Gordon十一項功能性健康型態進
行整體性評估與會談,發現有疼痛、現存性出血、高危險性活動無耐力、焦慮等問題。
在護理過程中除了給予急性期照護外,也注意到導致患者焦慮的不確定感來源,予適當
的解釋與建議以解除焦慮,且協助患者確實執行心臟復健及人生計劃的修改。
So What 學習要點
在照護病患過程中除了觀察心肌梗塞合併症外也須注意到個案的心理狀況,在討論的過
程解答患者的疑問並給予個別化的護理指導與將來回到職場所需要的建議,協助患者修
改人收計畫,減輕對未來的不確定感及焦慮,最後配合心臟復健,改善心肺功能及活動
耐力,減少再次發病的機會。
Now What 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之後在臨床上照護病患,除了觀察合併症也需適時的關懷個案,給
予適當的建議,減輕個案的焦慮。
|
109-1暑假作業 急性心肌梗塞後之運動訓練 14054 2020-09-05 14:17:56 因為很少看到關於心肌梗塞後運動訓練相關資訊,學習到接受運動訓練前要先考量安全
性,包括危險分級與運動測試評估,須等生理狀態穩定才能開始接受運動訓練,也紀錄
了有氧運動對於病患本身的效益,也知道了運動訓練應該要長期維持,如果停止,便會
失去這份效益,學習到了許多相關知識。
What 文章內容摘要
急性心肌梗塞死亡率自1970年後逐年下降,但疾病的發生率與再發率卻持續上升,造成
失能、心理、家庭與經濟等問題。已有研究指出,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多數急性心肌梗
塞患者未在出院後接受持續次級預防照護與運動訓練,但心肌梗塞病人常有許多共同病
症與較複雜的病情,運動處方可參考之指引不多。這篇文獻目的為進行文獻回顧,探討
急性心肌梗塞病患接受運動介入之成效與建議處方。
So What 學習要點
這篇為文章讓我學習到急性心肌梗塞病患的有氧運動訓練對於病患出院後是很重要的,
運動訓練前從病患應接受運動測試之模式以及限度是和一般健康族群有所不同的,應先
了解嚴重度得知運動的強度、時間及頻率,透過有氧運動可以改善心血管疾病病人身體
組成、血糖代謝、血脂量等等,以減少疾病復發率。
Now What 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對於急性心肌梗塞患這出院後的心臟復健、次級預防及運動訓練是
重要的,然而如果停止了運動,則效益就會消失,應鼓勵個案長期
接受運動訓練並衛教次級預防,降低發病率。
|
1082-暑假作業 貝爾氏麻痺合併年輕型腦中風―病例報告 14055 2020-09-05 00:50:52 【自訂一主題】:貝爾氏麻痺合併年輕型腦中風―病例報告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就是我看完這篇文獻才知道貝爾氏麻痹可以單獨是引起腦中風的風險因子,所以病患出現貝爾氏麻痹並且有中風的其他危險因子,如血壓、血糖和血脂,以免往後半年同時合併或續發腦中風必須非常注意嚴格控制,以防後續問題。家中有糖尿病和懷孕的婦女就要注意臉部狀況是否有臉不對稱的問題,如果又有吸菸、高血壓和血中高密度膽固醇值偏低就更要注意有無中風前兆。
What 文章內容摘要:一位40歲男性,有吸菸習慣,具高血壓和糖尿病之病史,因右側顏面肌肉無力1日,就診檢查出右側週邊型顏面麻痺,尚無其他神經學病症。半日後,患者感到右側上肢有點拙力,呈陽性旋前肌徵候。腦部電腦斷層顯示左側大腦有低密度的病灶,臆斷為左側大腦急性梗塞,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中風評量表評為3分,住院接受口服抗血小板劑及類固醇等保守治療。眨眼反射檢查顯示右側週邊性顏面麻痺,腦部磁振造影證實是左側大腦急性梗塞。本個案診斷為貝爾氏麻痺合併年輕型腦中風。已知吸菸、高血壓和血中高密度膽固醇值偏低均是年輕型腦中風的危險因子,加上貝爾氏麻痹患者有較高的機會原本就有高血壓或糖尿病,而貝爾氏麻痹可以單獨是引起腦中風的風險因子,故於診治貝爾氏麻痺時,需注意患者是否有上述危險因子,往後的半年內,必須嚴格控制血壓、血糖和血脂,以免同時合併或續發腦中風。
So What 學習要點:貝爾氏麻痹可以單獨是引起腦中風,如果病患有其他危險因子往後的半年內,必須嚴格控制血壓、血糖和血脂,以免同時合併或續發腦中風。
Now What 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現在需要思考如果身邊有肥胖的並且有三高的人是不是需要注意自己身體狀況,適當改變自己飲食、適度運動,控制血壓,適時到醫院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
1082-暑假作業 一位年輕型中風病人之護理經驗 14055 2020-09-05 00:48:14 【自訂一主題】: 一位年輕型中風病人之護理經驗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看完這篇文獻作者利用Gordon十一項功能性健康評估瞭解出個案對於營養與代謝型態、活動與運動型態、自我感受與自我概念型態、角色關係型態等四項有位個案提出四個健康問題有明確的告訴們個案問題與護理計畫給予護理措施,主客觀資料、護理目摽、護理措施、評值都寫得非常明確簡單,可以提供許多未來照顧年輕型中風的個案的護理人員提通一些訊息幫助於患者。對於我而言照顧年輕型中風的個案最重要的是正向支持他相信自己、家屬陪伴,減少負面想法,配合護理措施積極面對這樣發揮身體功能並且設定目標協助重返職場
What 文章內容摘要本文探討一位於壯年期致力於事業發展的男性,因無預警引發年輕型中風導致右側偏癱,對日後生活擔憂而導致無力感之照護經驗。藉由會談、傾聽、觀察方式收集資料,運用Gordon十一項功能性健康評估,確立個案有身體活動功能障礙、自我照顧能力缺失、營養不均衡:多於身體需要及無力感之護理問題。提供整體性之照護,安排個別性復健計畫,協助認清所面臨的壓力情境,引導正面思考,減輕負面想法,提升日常生活照護技巧,降低依賴程度以發揮身體功能,藉由飲食計畫改善個案及家屬飲食認知及習慣,教導重新設定生活目標,適應疾病變化,以同理關懷態度給予正向的鼓勵,強化自信心以增強復健的意願,重建正向的自我以積極面對未來生活。建議醫院,能成立復健整合門診,進行全面性評估,並由腦中風個管師持續追蹤個案返家復健活動狀況,協助重返職場做準備,使年輕型中風個案保有最佳的生活品質,期望藉此經驗,提供日後護理人員照護年輕型中風病人之護理參考。
So What 學習要點:面對年輕型中風的患者應該如何制定相關護理措施,如何教導個案執行活動復健
對於未來是否返回職場或是日常活動幫助。
Now What 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查這篇文獻是因為家族有許多中風的例子,所以想要來探討年輕中風未來預後的狀況及要做什麼護理措施,提供甚麼意見給予家屬。現在需要檢視自己如果未來2、30年後如果身體狀態沒改變(肥胖、高血壓)、飲食沒調整、沒有運動習慣的話腦中風機率上升,症狀輕度者尚能維持一般生活照顧,嚴重者則可能導致偏癱及肢體活動障礙而影響身心健康與生活品質,這樣得不償失。
|
109暑假作業 負壓傷口治療模式成功改善複雜糖尿病足潰瘍 14063 2020-09-03 23:09:28 摘要:複雜糖尿病足潰蕩不僅影響患者個人生活,對醫療團隊也是一大挑戰。如何妥善治療並保持患肢的最佳功能,常是臨床人員思考的課題。根據現今的研究證實:負壓傷口治療運用糖尿病足的複雜傷口,能促進肉芽生長、吸收溶液、幫助傷口縮合、減少菌量和降低糖尿病足截肢機率。本文將探討一位66歲複雜糖尿病足潰蕩合併隧道式穿足傷口的男性病患,接受清創手術後,運用負壓傷口治療獲致良好的成效。
學習要點:負壓治療的概念可以追溯到數千年前中醫的拔罐治療,近代醫學則是自1990年代,Argenta等人開始利用孔洞式泡棉覆蓋傷口後,發展出一個負壓傷口治療系統,減少了傷口的滲液和菌量。負壓治療在臨床成效上的益處,包括促進肉芽組織生長、幫助傷口縮舍、增加局部血流、維持傷口濕潤、精確量測傷口滲液、促進肉芽組織增生和減少菌量。患者中約有百分之20會發生糖尿病足潰瘍,由於神經病變、足部變形和動脈粥狀硬化常導致下肢潰瘍,治療上往往花費許多心力,所需的治療時程,長達數月之久。這段期間除了傷口換藥,還須配合血糖控制、抗生素治療、營養補充、復健、血管評估等。
反省:即使是穿足感染傷口,藉由負壓傷口治頭,增進肉芽組織的生長,改善傷口感染狀況和促進傷口上皮化,完成病患不截肢的心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