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部落格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部落格文章
目前第627/4105頁 [首頁][上一頁][625][626][627][628][629][630][631][632][633][634][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暑假作業2  10153  2014-08-26 22:34:07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健康與休閒管理 班級 健二乙 學號 1015106065 姓名 朱翊瑄 書名 給十年後不後悔的自己 作者 藤卷幸大 出版社 悅知文化 出版年月 2014年 6 月 索書號 020089136 ISBN 978-986-5740-42-9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十年後的你,究竟是笑那成果?還是後悔莫及?取決於你當下的態度,以及看似微不足道的決定. 2不要再把自己的無能為力歸於時局不好,環境太差.只要有心,或多或少都能改變自己目前的狀況 如果從現在開始改變,肯定會影響五年後,十年後的未來. 3你未來樣貌的形塑,堆砌自現在的每個選擇. 4人活在這世界上,每隔一段時期都會面臨不同的課題. 5若從年輕就只想著如何規避麻煩事,並且渾渾噩噩地度過,那麼到了有了年紀你將很難成為各方 延攬的對象.相反的若是在這段時間不顧一切艱苦奮鬥.必定能邁向充實美好.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他總共分六大題.第一題是在說工作;能放下無謂的自尊,就是贏家.他在教我們在工作上 會遇到的事情該如何去面對.剛進一家公司自己什麼都不懂就要向前輩學習,要先抄襲再慢慢 有自己的風格.第二題是溝通;要笨是一門高深的藝術.耍笨定不可恥.事實上,聰明的人 更要懂得適時裝笨,愚昧的人只會凸顯自己的無知.大智若愚有助於溝通,聰明人深知這個道理. 第三題是時間;把時間用在瑣事上.看似白費的時間與無用的經歷,卻造就了獨一無二的未來. 享受每一件瑣事,善用每一個微不足道的經驗,便能創造無限可能.第四題是金錢;人生失敗組 才不敢花錢.消費行為是好奇心的表現.為了避免年紀輕輕便安於現狀,毫無樂趣可言,應該趁 年輕積極善用金錢.特別是用來探索未知的世界的金錢,一定會帶來無比的感動.第五題是生活; 現在的你,還不能斷捨離.首先,我們要命的吸收各種資訊.明明胸無點墨,卻一味捨棄與刪減. 只會讓自己繩了膚淺空泛的人.最後是人生;無風航行不知暫且小憇.總結就是這樣!
      
暑假作業1  10153  2014-08-26 22:30:03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健康與休閒管理 班級 健二乙 學號 1015106065 姓名 朱翊瑄 書名 勇敢做夢吧! 作者 吳沁婕 出版社 遠流出版 出版年月 2014年 6 月 索書號 020063922 ISBN 978-95732-7434-6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不走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厲害 2沒有人可以告訴你勇敢往前走會遇到什麼,但是你一定可以得到一個勇敢的自己 3我的夢沒有碎,重重得摔下去但是沒有碎,我把他捧起來了,用我自己的力量. 最重要的是,我又有了做夢的勇氣,因為我知道,美好在自己身上. 4幸福就是可以在美好的地方浪費時間,做你覺得舒服的事. 5我想起那些無憂無慮的時光,那些跟在爸爸媽媽屁股後面只要開心就好的美好時光.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這個作者曾有個很愛的人在巴黎有許多回憶,但他們依然分開了.後來他決定要去巴黎讀書 因為巴黎曾是他們兩個的夢想,想要一起生活在這個他們最愛的城市.這次他要一個人去了. 還是要往前走!在這本書他以照片文字及繪畫方式非常有趣,且巴黎我真的很想去是個充滿 浪漫的城市.旅遊書還是要有照片才會吸引人!不要想那是多遙遠的國家就勇敢的作夢吧 這是這本書讓我很有感觸的,真的不走不知道自己有多厲害.作者的描述很生動在配上 那些照片,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是巴黎下雪的時候真的很漂亮,所有建築物都被大雪 覆蓋住了!尤其在12月是聖誕節是我最喜歡節日在國外過就很感覺,下著雪每個家庭吃著 聖誕大餐還有很大的聖誕樹底下還有許多孩子最期待的禮物臉上充滿歡笑!有機會我也想 要去巴黎這個國家看看這世界是多麼大.
      
暑假作業─個案報告心得  4690  2014-08-26 20:11:58

暑假作業─個案報告心得

看完這三篇個案報告之後我發現日常生活的管理真的很重要!而且還學到了不能因為是小病小恙就不重視自己的健康。第一篇的個案報告「一位肝癌患者手術前後之護理經驗」,是在說個案知道自己是B肝的帶原者,但因為此疾病在日常生活上很少會造成影響,所以就沒有多加注意;沒想到在一次的例行性健康檢查中,發現自己竟然得到肝癌!所以安排了切除手術。其實肝癌的治療方法有很多種,像是文獻裡所提到的用手術來切除腫瘤,還有其他的方法像是肝臟的移植手術、冷凍治療、……等等。這些方法對於治療肝臟腫瘤有著良好的效果,但較常使用的還是手術的治療。據文獻顯示,若早期接受肝臟腫瘤切除的患者存活率可大大的提升。此篇個案主要的護理問題有潛在危險性感染是與手術以及侵入性管路的留置有關,那此項護理問題的護理措施為保持傷口的乾燥,當傷口受到感染潮濕時要給予立即的更換,以及準備高熱量高蛋白的食物以助於傷口的恢復;再來的護理問題則為疼痛,因為手術的關係因此個案表示在翻身時傷口會疼痛,所以此護理問題的護理措施為採半坐臥,並且以束腹帶來減輕傷口的牽扯;最後就是個案有焦慮及之是缺失的護理問題。針對於焦慮的問題,護理措施為可以多加傾聽個案的想法,並且給予關懷及鼓勵;而針對於知識缺失的部分,則是可以多向個案提供有關於肝癌的形成原因,以及手術前手術後應注意的事項,還有要如何避免疾病的復發等等。這些資料對個案有一定的幫助。第二篇個案報告為「照顧一位肝癌末期患者之照護經驗」。此篇的個案因為覺得腹脹不適以及發現下肢有明顯的水腫情況到醫院檢查,才知道是肝癌末期。此篇個案的護理問題有體液容積過量的問題,那護理措施為在個案臥床時能將枕頭放在腿部或膝下的部位,抬高下肢能夠改善血液循環的問題,進而改善個案水腫的情況;此外,個案不宜食用高鈉食品,像是罐頭、醃漬品等等,並且還要嚴格限制水份。第二個護理問題為疼痛,護理措施與上述相同,能夠將枕頭墊在合適的部位以緩解個案的不適;或者也可以採取深呼吸的動作來緩解個案的疼痛問題;亦或者使用轉移注意力的方式來緩解疼痛。第三篇個案報告為「肝癌臨終病患身心靈之照護經驗」。此篇個案因右上腹悶痛不適而到醫院檢查檢查,結果為肝癌末期,並且已有多處的骨轉移,所以轉移至安寧病房療護。此篇的個案除了有疼痛的護理問題外,還有身體心像的紊亂─情緒低落的護理問題。疼痛的護理措施與上述兩篇的個案報告大同小異,而個案情緒低落的原因是因為覺得生病後覺得自己沒自信,做什麼事都是需要別人的幫助,此時的護理措施為鼓勵個案將內心的想法表達出來,並且家屬要時常的關心及陪伴,讓個案能轉換自己心情。這三篇個案報告給了我很多的啟發,讓我發現自己又得到了很多在臨床上的「眉角」,雖然有些在課本上已經學過,但我想「溫故知新」的態度才是我們應該要學的吧!

文章資料出處: 林幸蓉(2008)‧一位肝癌患者手術前後之護理經驗‧志為護理─慈濟護理雜誌,7(5),95-103。

                             林麗如、陳素燕(2011)‧照顧一位肝癌末期患者之照護經驗‧腫瘤護理雜誌,11(1),49-60。 

                             許靜雯、顧雅利(2009)‧肝癌臨終病患身心靈之照護經驗‧長庚護理,20(1),122-131。

      
護理心得 暑假作業  9693  2014-08-26 11:32:32
這次的暑假作業是要閱讀兩本書及三篇文章,我選了哈佛學院沒教的事」,「在你穿上白袍之前」這兩本,三篇文章分別為「安寧護理模式於臨終護理中之應用」,「建構護理診斷和護理實務間的橋樑」,「好的護理對護理人員的意義」,哈佛學院沒教的事內容敘述了病患與醫生溝通不良的問題,導致醫療的效果降低,我覺得這本書不只敘述了講出了我們在職場上需要學習的東西不只是技術,還要懂得如何合與病患達到良好的溝通,在攸關人命的忙碌醫院裡,幾乎是很少醫生能夠做到良好溝通的。但是事實上,有效且良好的溝通對於醫生和病人之間的關係是有很大幫助的,不僅可以讓病人降低緊張,也會增進病人對醫生的信任,而增加配合度,良好的醫病關係,可以讓醫生在治療上獲得更好的效率。在醫院裡,溝通真的是一個很重要的技巧,醫生們說話的方式,表現出來的態度,與說話時的態度,都會讓病人受到心情上的影響,多一點耐心,多一點解釋,多為病人著想,多一點同理心,少一點不耐煩,就會讓充滿害怕和一無所知的病患感受到多一點的溫暖和希望,才不至於讓病患在對醫生充滿不信任之下,不放心的進行各種治療,這些東西不只是醫生需要學習,護理師也是很需要的,書裡面有一段我蠻喜歡的句子 - 沒有病痛的人生顯然好過病痛纏身,不過柯羅佛先生提醒了我,病人對生命喜悅的感受程度,取決於病患自身病情所抱持態度,事實上態度可能比病情本身還重要,感覺這句話很有道理,「在你穿上白袍之前」關於這本書,我想應該很少人會注意到吧!因為既不是一般人有興趣的主題,也非有深度之文學作品。它主要是描述一位女醫師母親寫給他兒子的十封信,因為他兒子現正準備要考取醫學系 我覺得開頭蠻有趣的"雖然我是醫師也是你媽,但我可從沒強迫你也要跟我一樣當醫生!但是我很高興你願意選擇當醫師,這是一個很棒的職業,我相信你可以從中得到很多信裡住要是透過這位媽媽她在就讀醫學院或當醫師時所遇到的狀況或病例,告訴兒子當醫師可能發生的各種狀況,看完這本書後, 可能會讓人不太敢去大醫院看病了。 其實, 有些醫生的時薪並不高, 雖然薪水不少, 但工作時數也長。門診、病房照顧、值班、on call、行政工作...。 這些林林總總加起來, 很有可能在你面前的醫生, 正嚴重睡眠不足中,從書中來看死亡似乎是我們這些讀醫學的人最大的敵人,我覺得是因為無論科技在進步,終究是不能避免死亡,不只是醫生,連護理師也一樣,另外三篇文章探討的也都是護理的意義,其中印象比較深的是探討到有關臨終安寧護哩,安寧護理是一種發揮人道精神的護理模式專門為臨終病患及其家屬提供緩和及支持性照顧,但是在台灣,死亡被視為是一種禁忌話題,以及護理人員對安寧護理的訓練不足,導致在國內推動的時後困難困難重重,我覺得安寧護理是一件好事,因為安寧護裡可一減輕病患的痛苦,家屬也比較有時間可以做好心理準備,看完這些文章後我覺得我對護理的一些知識又增長了一些,但仍有許多的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102學年度暑假讀書心得--「生命的本質」  9628  2014-08-26 11:26:55

書名:我的病患老師

作者:于劍興、林秀芬、林秀蘭、陳美羿、姜讚裕、黃則達、賴育民、許宏達、張守治、蔡任弼、林志達、李清池、盧誌明、林名男、簡守信、卓雲、黃小娟、鍾淑芬、梁妙寬、李玲

[ 讀後心得 ]

 

很多事情都是這樣的,其實不去實際接觸到,根本就不會知道原本在課本上教到的東西,其實真正接觸到的會收穫到更多意想不到的物質。

這本書,說出了在大林慈濟醫院裡三十二位醫師描述行醫歷程中,最難忘的病患,每位醫師在執行下刀的時候,各個都是像走在鋼索上一樣,問自己是否有勇氣劃下這一刀,又或者手術結束後是醫師及家屬最不想要的答案。從書上,雖然並不是每一次能讓病患健健康康的出院,但是我看到的每位醫師都是竟己所能地幫助病患。

而我在裡面看到一位醫師所說的小故事,或許我對「洗腎」這個詞語真的有改觀,在裡面我只感覺,別人上醫院求診,是懷抱希望;他們到洗腎中心,卻像是被定刑的終身犯,例行而絕望。但是裡面說道醫師過去照顧SARS重症經驗,就可以恢復到不必洗腎,再加上故事裡的阿嬤造成洗腎初始原因,並不像原本就有多重疾病的洗腎患者,到最後在積極配合醫師治療後,從每週兩次、每次三小時,降為一週一次,五個月之後終於不用洗腎了。

然而醫病的主要關係是「信賴」─病患對醫師要有信心,醫師對病患也須具有信心,但病患和家屬對疾病的認知是有限的,卻對治療的期待卻是無窮的,但我相信只要是竟己所能的醫師就是為病患做最大的幫助了。

 

 

書名:護惜生命中的相遇

作者:凃心怡、邱如蓮、陳美羿、章淑娟、葉秀真、沈芳吉、周文斌、陳玉娟、李錦秀、葉子豪、李玲、林秀蘭、李委煌、楊寶月、江珮如、陳巧菱、孫尚楓、張修輔、張君瑜、江佳玲、洪一文、王淑貞、鍾惠君、吳秋鳳、王長禱、蕭佳韻、謝美玲

[ 讀後心得 ]

 

裡面充滿了許多護理師的小故事。或許護理對他們來說,不只是為了生活,更是能感受歡喜與助人的生命旅程。

 

有的人從一開始脾氣不好,碰到不配合的病人會怒目相向;點滴打不上,就怪病人的血管太難打,每天都忙得不可開交,只希望趕快把手邊的事做完。但是有一天在幫一位鼻咽癌的阿伯抽痰,她的下意識皺了一下眉、露出不悅的表情,當下阿伯露出無助的眼神和不好意思的表情,原來,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居然刺痛了阿伯的心。

也還有一次她才體會到,總埋怨病人為什麼不叫護理師幫忙,不小心跌倒就害她寫意外報告,有一天出了車禍才知道,身上被打了石膏、不能走路時,才知道不好意思一直麻煩別人的心態,當自己成了病人才能明白。

也有的人從開始選擇這個道路是因為聽母親的建議,到母親去世仍感謝著她,學著成為病人的依賴,家屬的依靠,陪著病人走完生命旅程。

 

其中一個小故事讓我印象比較深刻,一個身為護理人員,但又同時扮演著病人的角色,剛投入不久就開始洗腎,但她從未有放棄的念頭,因為這是她的夢想。有天她正在安撫插管的病人,但病人用紙筆寫著:「你又沒被插過管,怎麼知道我的感受?」,於是她就笑著拉下衣領,露出那粗白的疤痕說著:「我曾動過三次大手術,也被插過管,我懂。」,也許很多事情並不是用刻板印象來去描繪每一個護理人員,在這故事中,眼前看起來如此健康的護理師,竟然同時也是個病人,或許該說,是活得很好的病人。

 

也許我,現在還沒能輕身體驗像書本裡面各個護理師的過程,但是我覺得,比起書本上教過的內容,實際操作上的事物都要來的實質得多。但我們照顧的對象是「人」,守護生命過程中,有些事情是無法從錯誤中學習的,所以在未來的日子,我相信之後那些病患會有更多的保障,而不是來到了醫院又受到更多醫療上的疏失,不會再有書本裡的故事一樣,說著發生過兩次給藥錯誤的情形。

 

 

文章名:別被病名嚇壞了、懂病,就不怕生病、醫學貢獻名人史

作者:陳俊峰、艾洛伊、廖運範等…

[ 讀後心得 ]

 

在第一篇文章說到,有很多人因為同一個病看了好幾年的醫生,又長期累月吃著藥,因而產生了副作用或又衍生一個另一種病,像是如果聽到得了癌症,也並非將死期定在你一輩子的人生上,只要找對真正致病原因,能夠突破醫療困境,我相信有一半以上的命運能擺脫疾病的宿命,就像是像第二篇文章說著,先了解什麼是那個疾病、發病的原因、疾病的症狀,能把預防及早期發現的作為第一預防的目的,才能在第一發現時,才不會被迷信或錯誤的觀念所迷信。

 

一說道糖尿病,不管事第一型或者第二型甚至是妊娠性的類型,相關的東西會有所謂的胰島素,而我在第三篇看到了「胰島素的發現者」為班廷,雖然他們的發現結果造福了很多病人,但在背後,都隱藏著辛苦而不一定為知的故事。

 

The end . :)

目前第627/4105頁 [首頁][上一頁][625][626][627][628][629][630][631][632][633][634][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