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華藝-3 11263 2014-08-21 23:05:33 文章名稱:《天寶遺事》諸宮調首套〔集賢賓〕“飛花落絮無定止”套初探
作者名稱:陳薇新(Wei-Hsin Chen)
資料來源:臺灣戲專學刊 ; 13 期 (2006 / 07 / 01) , P59 - 78
內容摘要:本文主要是以探討《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中《天寶遺事》〔集賢賓〕套曲的唱詞、曲譜為主,並將其做一分析整理。根據各種辭書和現有書籍中所提供的資料,進行整理與分析,並提出筆者的看法。文章一開始為前言,第二章為〔集賢賓〕套曲的唱詞分析,第三章則為〔集賢賓〕套曲的曲譜分析,最後第四章則做一結論統整。期許以此篇文章做一客觀之分析結果。
|
華藝-2 11263 2014-08-21 23:02:44 文章名稱《蘇南十番鑼鼓》中〈十八六四二〉之探討—楊蔭瀏記錄手稿台南藝術大學重排記實
作者名稱:施德華(Te-Hwa Shih)
資料來源:臺灣戲專學刊 ; 13 期 (2006 / 07 / 01) , P43 - 58
內容摘要:楊蔭瀏先生曾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前後,長時間與無錫民間藝人學習蘇南十番音樂,並將其所學詳細記錄,這些記錄內容大多已整理出版。2004年尾,音樂學者喬建中教授,將一份題有楊蔭瀏與曹安和合編的「鑼鼓譜」手稿帶到台灣,這份曲譜的原稿已被證實的確為楊先生之手跡。經與喬教授討論後,決定將原稿中〈十八六四二〉樂曲,依此手稿所錄重新排演,將紙本音樂還原成實際音響,並攝影記錄。
本文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鑼鼓譜原稿,其內容包含卷頭語、引言、鑼鼓譜例言與〈十八六四二〉和〈翠鳳毛〉二曲的總譜;第二部分探討《蘇南十番鑼鼓》的名稱、源流、內容及演奏型態,並對其節奏特點加以分析;第三部分敘述重排及錄影〈十八六四二〉樂曲的過程。希望本文與這份影音資料,能對傳統音樂的發展有所助益。
|
華藝-1 11263 2014-08-21 22:55:58 文章名稱:再探《明心鑑》戲曲表演理論的現代意涵
作者名稱:張育華(Yu-Hua Chang)
資料來源:臺灣戲專學刊 ; 13 期 (2006 / 07 / 01) , P3 - 41
內容摘要:中國古代文獻對於戲曲表演方法的專門論述,《明心鑑》是現存的一部珍貴史料。戲曲場上以「演員」為中心的實踐,是高度綜合唱唸作舞等豐富形式的劇場藝術,必須精熟歌、舞、技、法,一系列組織複雜的表演內容,才能具備詮釋角色的功力。
本文以「再探」的角度,來體察《明心鑑》戲曲表演理論的實踐內涵,主旨在於從現今戲曲演員舞台實踐的體現原理,來映照古代戲曲表演方法的科學思維。主要運用一九六O年代發現的清代吳永嘉版本《明心鑑》的內容,來作為闡釋本文的史料,並且透過與《梨園原‧明心鑑》的差異比對,重新探究梨園傳本《明心鑑》實踐方法的理論精神,及其對於建構戲曲表演體系的現代意涵。
|
旅行‧文學 1025 2014-08-21 16:15:45 下學期要開設新的通識課程:旅行文學,所以就挪出年休假的一部份,自己去旅行囉!
原本想藉此一圓我騎單車環島的夢,但。。。年紀大了,體力也不好,最後只好安排:騎機車遊花東縱谷~~
避開最危險的蘇花公路段,花蓮到台東,去程走山路,回程走海岸線,山水交界處的美景不斷,我想這會一場豐收之旅。
期待歸來後可以整備好心情面對開學的新挑戰,也能為新的課程設計注入些新的養分。。。
|
給親愛的小庚班 ~~ 1025 2014-08-21 16:05:55
五年來
有人飛得很快 往前橫衝直撞 我得提醒 偶而要記得踩煞車
有人飛得很平穩 持續的 穩健的往前飛 我看著並且適時為你按個讚
有人飛得比較慢 會慌張 會失措 我只能陪在旁邊 幫你加油打氣
然後 我們就一起走過一千多個日子…………
希望記憶能自動為我們篩檢出最美好的片段
讓這些美好的回憶 激發出往前的動力
請相信
人是活的 心是跳動的
眼光放遠一點 思慮更深一層
路也就會更寬廣一些
七月 陽光正燦爛
是離別的季節 也是重新出發的起點
我們 一起加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