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內容 |
天使咖啡 9784 2014-08-09 22:30:13 現代社會的離婚 越來越高,很多女性意識紛紛抬頭,不想生小孩,不想結婚,不然就是先上車後補票,沒在感情上打好基礎,就步入婚姻的旅途,之後可能因為婚姻問題、傳宗接代、外遇、夫妻之間相處問題、有的更是因為金錢問題,整個家庭吵吵鬧鬧,苦了孩子,也苦了自己,甚至身體可能日漸衰退,連精神方面也出了大問題,但是兩個真心相愛的人,就一定沒問題嗎?那可不一定!
像「天使咖啡」中的綺綺與中立,相愛的兩人,卻因為中立在外有了女朋友,不肯離婚又不肯結束婚外情的態度讓綺綺很心寒,所以綺綺決定與中立離婚,但綺綺這才知道,以前不用擔心的金錢問題,現在卻一一浮現出來,樣樣都需要錢,找工作時也處處碰壁,最後來到天使咖啡裡煮咖啡,跟著莫姐學習,漸漸了解了人生百態,重拾了被掩藏的自我,也找到遺失許久的友誼,此時剛好到了「小芹」的叛逆期,使綺綺想換工作,但最後還是留在天使咖啡裡工作,因為捨不得大家,而小芹的狀況也日益改善。
十一年後,在某天從女兒的口裡得知前夫中立竟然罹患肺癌,希望綺綺能去探望他,綺綺掙扎了很久,終於下定決心,但卻為時已晚,只能看到中立那最後一個微笑。
又是一天的開始了,但綺綺卻不後悔和中立結婚,反而更是讓自己活得更好,希望連中立的份一起努力。
面對自己丈夫的背叛,綺綺痛苦過,也曾自暴自棄,但她卻不曾放棄,想讓自己和孩子都活得更好,也在工作中找到自己堅持的理由。但在現今的社會,離婚成了家常便飯,動不動就是自殺或憂鬱症,不斷地吃安眠藥,不僅搞壞身體,連精神方面也受到很大的影響,老想著為什麼自己這麼悲哀,封閉了自己,在自怨自艾的同時,為什麼不好好想想究竟是哪一方的問題,是否有冷靜的面對面談過,其次也希望能多愛自己一點,可以轉換環境,到處走走,和自己的朋友傾訴,同時也要學習一技之長,在這樣的情況下才能和人好好互動,離婚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是一個重大的變故,也要尊重孩子的意見及心情,父母的情緒在變化,孩子的情緒也在變化,自己在努力從陰影走出來的同時,不要忘了和孩子多溝通,決定要再婚時,也要多考慮孩子的意見。
一個離婚的婦女,最重要的就是肯定自己,同時也要注意自己的健康,但健康不只有在身體方面,心靈層面也是相當重要的,如何不自怨自艾的想不開,甚至嚴重到有憂鬱症,可以找自己的親朋好友傾訴,如果真的沒辦法,那就就醫治療,同時也要找出自身的原因,在配合著吃藥,對症下藥,雙管齊下!也不要忽略了最重要的「休息」,作息正常,吃得健康,多運動,也是一個好辦法!
|
2014暑假作業5 10154 2014-08-09 13:26:06 暑假作業(五)
科別 健管科 班級 五健三乙
學號 1015106066 姓名 林佩萱
書名 我是阿嬤的孩子 作者 李光福
出版社 新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09年 5月
索書號 055313 ISBN 978-957-451-407-6
佳句:
1.孩子是父母的資產,願天下所有父母都能懂得珍愛這份資產。
2.傻孫子!住在山裡沒出息!我希望你好好讀書,將來當醫生或法官什麼的,才不會被人看不起。
3.那是他好不容易「搶」到的、保護半天的要給阿嬤吃的蘋果,卻因為自己一時大意,結果什麼都沒有了。
4.命不好又怎樣?有沒有出息又怎樣?他只希望能永遠跟阿嬤在一起,其他的,他都不想!
5.雖然阿嬤總是說希望阿雄將來當醫生或是法官,但阿雄卻已經打定主意,將來不管做什麼,他都要留在山上,永遠陪在阿嬤的身旁。
心得: 故事裡的主角-阿雄從小他的媽媽是位外籍新娘,但因為不習慣山上的生活,所以和阿雄的爸爸離婚回去自己的國家了。而阿雄的爸爸到山下找工作,從此就斷了音訊。讓阿雄覺得阿嬤才是他的媽媽。
而阿雄和阿嬤的"夢魘"就是大伯,因為大伯沒有正式的工作還整天嗜酒,甚至是還跟自己的媽媽要錢,所以大伯的存在讓阿雄和阿嬤隨時都得提心吊膽。
主角阿雄讓我覺得是位不怕苦的小孩,他為了要和阿嬤一起生活不管做什麼都沒關係,寧願跟著阿嬤提著菜籃去賣菜、每天學校發的麵包或水果都會帶回來給阿嬤吃,讓人覺得好感動、好溫馨。
|
天使的52個禮物 11236 2014-08-08 16:17:28 這是一本有翅膀的散文書,每一篇短文都在對你心中的天使說話,
這也是依本心靈遊戲書,一週一種練習,陪你度過豐富的一整年,
這裡面的練習都有明確的步驟,融合了襌法 潛能開發 新時代的智慧
|
想我眷村的兄弟們 11236 2014-08-08 16:09:33 這不小說集共有六個故事,描繪今日台灣社會六個畸零族群.
他們隱密 破碎 不為人知 不易辨識,更不為政治和大眾傳播媒體所同情支援.
然而,她們卻每天每天和我們擦身而過,在街道上 公車裡 辦公室中,
乃至我們以為熟識在沒有任何秘密的家庭裡.
|
非日記 11236 2014-08-08 16:00:46 作者自季力求反璞歸真,和小孩同處在似虛擬卻是真實的心靈世界,
從童稚真誠的言談中,感受真善美的詩性空間,紀錄小孩的幽默 童趣
卻顯示社會最令人感動的生活片段,和不虛假的思惟模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