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部落格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部落格文章
目前第75/4033頁 [首頁][上一頁][73][74][75][76][77][78][79][80][81][82][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107-2暑假作業  13308  2019-09-02 22:40:24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107年三年級升四年級(105級)暑假作業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五護四丁 學號 1055101171 姓名 趙子芊 作者姓名 張彩琳、林克亮、林世傑、楊子芃、賴妍倩、胡超群、李英雄 西元出版年 2019/06/15 文章標題 人工智慧在醫療的應用及未來展望 期刊名稱1 台灣醫檢雜誌 卷(期) 34卷2期 起訖頁數 P1-11 作者姓名 王俊民、李貞瑩、楊婉媛、林佑宣、陳孟莉 西元出版年 2019/06/15 文章標題 運用精實方法評估抽血區智能化系統效益:以臺中榮民總醫院為例 期刊名稱2 台灣醫檢雜誌 卷(期) 34卷2期 起訖頁數 P12-20 作者姓名 劉佩柔 ; 王俊民 西元出版年 2019/06/15 文章標題 急診病患利用NLR數值作為敗血症參考指標 期刊名稱3 台灣醫檢雜誌 卷(期) 34卷2期 起訖頁數 P21-26 [自訂一主題]:臨床上運用在檢驗數值的方法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透過人工智慧技術的力量,可以達到一瞬間完成檢驗。深度學習技術的能力大幅度提升影像辨識正確性,透過X光攝影、電腦斷層掃描、核磁共振,以及細胞檢查等檢驗設備,能夠從潰瘍的發現、腫瘤增大的結果,來發現身體的異常狀態。而這些檢查過程與發現,已經從過去需要耗費10多天,一直到透過人工智慧技術的力量,可以達到剎那完成檢驗。可以經由在具有醫療性質AI智慧的設備中輸入問診和檢查結果,來獲得類似診斷的建議內容,再交由醫師評估是否得當。日本透過政策計畫推動人工智慧在醫療領域的應用 ,被稱為「PeOPLe」的人工智慧醫療管理系統,已經開始整合與保存日本各醫療機關裡每一位患者的醫療診斷紀錄,並且授予每個患者識別編號(醫療ID),除了方便保存與管理醫療資料之外,並且也將患者在不同醫療單位就醫的資料予以統一保存管理,在未來就診時,醫療人員可以從資料庫中讀取患者過去完整的就診資料與各種檢查報告。 AI打病歷 醫師專心問診,過去來長期被忽略,善用AI,也可以扭轉回來。自從電腦進入診間,醫師打病歷跟看病人變成一件衝突的事情。醫師一邊看著電腦一邊問病情,其實並不曉得病人告訴他的病情有多真。一個好醫師可從病人眼睛,看出他所說的疼痛該增幾分或減幾分。未來,打病歷可以交給AI執行,醫師專心問診病人。AI可以做語言分析,能將對話轉化成文字紀錄,列出疑問,提醒醫師注意。問診結束的時後,AI已經把病歷打好,並附上處方建議,交給醫師確認。醫師關懷病人的時間多了,醫病關係就會增添信任感。要發展醫療AI,得考慮如何開放資料,同時兼顧病人隱私。現在利用網路系統,由醫院上傳病歷資料,配合鑰匙設計,讓病人充分保全病歷開放瀏覽的權利。相信未來發展成熟,一定能幫助人類健康醫療更進一步! 網址: http://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P20190523001-201906-201907110012-201907110012-1-11 http://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P20190523001-201906-201907110012-201907110012-12-20 http://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P20190523001-201906-201907110012-201907110012-21-26
      
107暑假作業  13443  2019-09-02 22:00:46
作者姓名 王乙茜、魏雅雯 西元出版年 2016年 文章標題 照顧一位乳癌病患手術全期之護理經驗 期刊名稱I 馬偕護理雜誌 卷(期) 10:2 起訖頁數 062-072 作者姓名 陳芬英 西元出版年 2018年 文章標題 癌症資源中心協助一位初罹患乳癌婦女的護理經驗 期刊名稱II 榮總護理 卷(期) 35:2 起訖頁數 213-220 作者姓名 鄭曉青、李彩緣、陳宥蓁 西元出版年 2016年 文章標題 中年未婚乳癌病患面對全乳房切除手術之護理經驗 期刊名稱III 榮總護理 卷(期) 33:1 起訖頁數 100-107 【自訂一主題】:照護一位乳癌術後病患之護理經驗 心得 這次的作業是文獻分析之心得,這門課我覺得非常有意義,可讓我們提早接觸到, 如何去收集個案的資料,以及如何去找出健康問題之所在。我選的文獻方向是朝乳癌方向走,之前基 護實習有遇過得乳癌的個案,但當時個案是一名男性,此次方向對象是以女性為主。乳房切除手術對 每ㄧ個婦女所代表的意義都不一樣,尤其對ㄧ個適婚年齡的女子有更深的影響。筆者認為個案表面上 雖然能互動,但真正內心世界是筆者用心經營後,才肯把內心的感受說出來,才有機會進一步給予支 持與鼓勵。顯示個案對女性象徵的看重,以及對失去女性象徵的失落感,但個案不把感受透露給其他人,是筆者在多次的溝通以及關心下,個案才願意把感受說出。這點讓我覺得很厲害,因為對還是學 生的我來說,很怕多次的詢問會對個案的情緒大打擊,因為如此我其實不敢多說太多,我覺得一個人 傷心的時候,需要的是陪伴。那對於乳癌術後的照顧,大部分都是復健運動,那麼就會去為教個案做 乳房專用的復健運動。這次的文獻分析我覺得很有深度。我覺得護生也需要透過傾聽以及同理心的站 在個案的角度思考,可發揮關心的護理心態。這次的作業其實滿有意義的,讓我知道更多在護理中很 多我們不知道的事,也從這次作業中,可把學習到的發揮在高護實習中,會更有印象。
      
107-2 暑假作業  14074  2019-09-02 21:55:53
書名:不生病的人際關係 心得:人際關係定義是非常廣的有分好壞,大家認知和思維都不同,所以定義也不同,但人際關係就是需要時間、溝通、互動來交際。我自己總是常羨慕一些人為什麼他/她們的人緣可以那麼好,總是有一堆人可以聊天,而有一些人只有一點點朋友,超級沒有人緣。原因是因為人際關係是一點一滴慢慢形成的,有些人覺得雖然知道是自己同學或有看過但並不熟所以就不打招呼,有些人則是覺得在路上碰到時只要點頭微笑下次再碰到時或許就有機會聊起來。人和人之間的互動關係很奇妙的,從陌生到熟識,利用溝通的方式來慢慢開始建立兩人彼此間的關係,溝通是彼此間的互動、了解,互相回應,藉由溝通,來了解這個人的思想、行為,讓彼此能找到共同點,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並發展人和人之間的聯繫。我認為人際關係是需要時間的,因為在時間累積過程中,藉由互動相處的模式關係,成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然而人際關係一個人是不可能完成的,必須兩人或兩人以上才稱的上是人際關係,例如:孩子與父母、與親戚間、同學和朋友間…等等,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產生人際關係。孩子和父母因為太依賴也太過親密,所以對於父母給予的都當作是一種理所當然,不斷要求父母親給予,一點也不覺得是怎樣,這時候在溝通這方面都會往往疏忽掉,總認為對方應該就要了解也本來就該知道,所以並不會去說太多的話語,等小孩慢慢長大後就認為孩子變了,而孩子就會覺得父母怎麼不了解我。同學跟同學在學校裡,長時間就是和同學在一起,所以不管是一起上課一起吃飯一起放學都膩在一起,所以溝通不只是言語的表現,平常的眼神交會、習慣、肢體都算是溝通方式。像是好朋友在一起,常常會物以類聚,喜歡看的東西,喜歡用的東西大致一樣,隔天到學校只是比個動作或開頭就會聊的沒完沒聊,旁邊人只能默默的,要不然遇到事情眼神一交會或動作一做就知道她在說什麼,不用過多的言語、心靈上的交會。良好的溝通和良好的人際關係,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有重大的意義,所以都應該好好的重視、好好的去維持每一段的關係。
      
2019暑假作業  13494  2019-09-02 20:55:36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四年庚班 學號 1055101356 姓名 林蘭君 作者姓名 李耀泰 ; 陳福民 ; 郭宗正 西元出版年 2010年 文章標題 懷孕期間的闌尾炎 期刊名稱I 當代醫學 卷(期) 442期 起訖頁數 P619-622 作者姓名 林佳貞 西元出版年 2015年 文章標題 磁振造影於疑似盲腸炎之懷孕婦女的應用-病例報告 期刊名稱II 北市醫放雜誌 卷(期) 五卷一期 起訖頁數 P45-52 作者姓名 張書媛 西元出版年 2018年 文章標題 照顧一位不孕症孕婦罹患急性闌尾炎抉擇終止妊娠之護理經驗 期刊名稱III 志為護理-慈濟護理雜誌 卷(期) 17卷2期 起訖頁數 P87-96 【自訂一主題】:道德兩難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看了這些文章之後也讓我深刻地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常見 的闌尾炎在懷孕的婦女上面會造成非常大的傷害與風險,而在面臨這個決定也會造成婦女家庭上很 大的負擔與壓力,婦女的心理也就可能會想說就小小的一個闌尾炎卻要了我期待已久的小生命,在這 段期間婦女可能會有著各式各樣的問題,身體有著病痛,改善了則會給小生命帶來極大的危險而若不 改善則兩者都會有很大的風險,但最令我深刻的期刊也就是有位婦女有了不孕症好不容易有了小孩 卻意外地得了闌尾炎,就在悲痛萬分之下把孩子拿掉,而在這些過程中護理人員也默默的支持與鼓勵 也在看完這些文章後讓我知道了,闌尾炎在孕婦的身上會造成很大的傷害,也讓我在知識上面更上一 層樓,在未來有了這個知識,碰到了類似情形的個案也能適當的運用在病患身上讓病患減輕負擔,也 會更加熟悉此病患可能會出現哪一方面的問題去深入探討與摸索,也有趁著這次的機會吸收到了好 多平常根本不知道的知識,課本也都是死板板的,而在臨床上則需要去靈活運用,也在這方面讓我踏 上了一小步,大概知道了所謂靈活運用的方向,也知道了在臨床上並不是只需要顧到病患一個人,而 是家庭中整體都需要觀察到的,在每個環節裡可能都會藏著一些重要的小細節,掌握著這些小細 項在護理專業中也讓我大大的卓越一步,希望在未來的實習(職崖)能勇敢渡過.
      
護四戊 暑假作業心得  13381  2019-09-01 22:57:38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四戊 學號 1055101242 姓名 李珮瑄 作者姓名 林婉倩 西元出版年 2014年 文章標題 父職參與對於母親產後情緒之影響 父親參與與產婦產後情緒狀態的關係 期刊名稱I 無 卷(期) 無 起訖頁數 P1~175 作者姓名 林宛蓁 西元出版年 2013年 文章標題 產婦特性和憂鬱症相關性研究 期刊名稱II 無 卷(期) 無 起訖頁數 P1~69 作者姓名 陳珏如 西元出版年 2014年 文章標題 產後護理機構婦女產後憂鬱與睡眠品質之相關性研究 期刊名稱III 無 卷(期) 無 起訖頁數 P1~110 【自訂一主題】:產後憂鬱症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近幾年來憂鬱症的比例逐漸升高,自殺人數也開始上升,憂鬱症的原因又很多種,比如家庭壓力、 人際關系、工作壓力、以及這幾年來常常聽到的媽媽的產後憂鬱症。造成產後憂鬱症的原因也有很 多,比如在懷孕的過程中沒有良好來自丈夫的陪伴、來自丈夫家庭長輩的壓力,生男生比較有前途 生女生就是賠錢貨、沒有好的經濟來源無法到醫院進行產檢,開始擔心寶寶的問題,對自己不斷施 加心理壓力等,以及早產兒、寶寶生下有重大疾病,產後沒有身旁的人良好陪伴等等。產婦在懷孕 的過程中、生產的過程中以及產後的這段時間將近一年產婦的心思會變得很細膩很敏感,一些小事 很有可能造成他們的擔憂,而不短對自己施加壓力跟憂鬱症患者一樣,他們的心裡很敏感一些事情 極有可能影響到他們而做出激進的事情來。產婦需要好得陪伴尤其是丈夫的陪伴尤其重要。產後憂 鬱症的產婦睡眠可能也會不太好,產婦容易感到焦慮,擔心寶寶等因素會使他們感到焦慮,導致無 法順利入睡,自然精神也會變得虛弱。個人認為憂鬱症的人最需要的是陪伴,如果嚴重的話可能須 要吃抗憂鬱的藥物,定期的複診,其實很多人認為憂鬱症=傷害他人,其實他們就跟正常人沒有什 不一樣,是人們擅自看幾則新聞就笨到擅自定義別人,身邊親近的人就開使覺得:啊~吃藥只會變得 更糟啦!等錯誤的認知希望教育可以現在做起只有有正確的認知才有變法改善,否則家人、朋友、 師長可能成為傷害他們的兇手。
目前第75/4033頁 [首頁][上一頁][73][74][75][76][77][78][79][80][81][82][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