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大體解剖心得 14086 2019-04-25 23:51:13 今天我們去了台北醫學院參訪,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大體老師,大體老師跟我想像中的不一樣,我以為是可以完整的看到大體老師的外貌,之後聽到跟我們解說的老師說,要先泡兩年的福馬林才能讓醫學院的學生來學習,所以看不到原本大體老師的外貌,一開始其實我很害怕,因為沒看過讓我覺得有種很恐怖的感覺,可是當老師掀開蓋在大體老師身上的袋子,我才發現其實一點也不恐怖,反而讓我很投入在裡面,摸了很多從來都沒摸過的器官,觸感都很不一樣,而且還摸到了血管跟神經,甚至我還捧著大體老師的心臟和大腦,也看到眼球長什麼樣子,大腸跟小腸真的很長,還有腎臟、肺的模樣,覺得每個器官都很酷而且是真的摸到的感覺,都是我在課本感覺不出來的,讓我很想回家分享給家人聽,這一定是每個人都不會接觸到的事,所以我覺得我很感恩能夠來這裡學到很多知識,也能認識到大體老師,也讓我看到真正的器官到底長什麼樣子,不會像課本那樣不真實,而且每個講解的老師都非常認真覺得這次來到台北醫學院真的很充實,也很謝謝學校能安排這樣的課程,讓我們更了解解剖學的內容,也讓我們更真實的在學解剖學,而且福馬林的味道也是第一次聞,甚至到結束之後身上都是那個味道,覺得福馬林其實蠻重要的,這樣才能讓我們能看到完整的大體老師,真的很謝謝大體老師和他們的家人,能把自己的身體捐給醫學院當教學,也希望他們的家人不要感覺的不舒服的部分,因為有你們才能造就出我們專業的醫護人員。覺得有來是值得的!
|
大體老師 心得 14054 2019-04-25 23:44:30 班級 護二丙 學號 1065101102 姓名 林佳柔 教師姓名 曾惠盈
給大體老師的一封信
老人家都說人死了再怎樣身體都要完整,不然下輩子會有缺陷這種話小時候就在耳邊一直圍繞著,很佩服大體老師的想法及勇氣,擁有想要幫助醫學系等其他有需要的人貢獻自己,使我們能夠學習到很多知識以及在過程中成長想法;具有為了我們奉獻自己的勇氣,是令人欽佩的。當一個捐贈者,一定是要想清楚的,也一定是要和他愛的人及愛他的人溝通好的,因為各自有各自的想法,親人們有自己的顧慮,其實我覺得達成共識這件事情是很不容易的;想要當一個捐贈者,想必愛心是一定要夠多的,才足夠讓他有無私奉獻這樣子的想法。如果今天問我,我以後會不會想捐大體,我想我是做不到的,沒有辦法想像自己往生後泡在福馬林裡,之後再被別人用刀在身上劃,沒辦法做到,也會因為顧慮許多,無法下決定。因此我覺得大體老師,很不容易,很有愛心,是很偉大的,應給予應該的尊重,並且帶著感恩的心態去學習,去成長。
2.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省思&收穫
(1)What?(我學到了哪些?)發現了什麼新鮮事?接觸到什麼問題?
課本上通常是只有繪圖出來的,偶爾出現真的器官之類的照片,藉由這次的課程,看到了課本上沒有出現過的真的器官,沒有出現過的那樣的真實,人的體內真的好奇妙,看到了好多器官,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大概就是人的心臟吧,在我的認知中他是個小小的,努力的跳動、奮力的工作,但真正看到其實還蠻大的耶,當下有點不明白怎麼這麼大,問了老師才知道,原來是因為這位大體老師有在運動之類的,此刻,內心頓然感受到人體真的很奧秘。
(2)So What?(所以,為什麼)在這些新鮮事中,心中有什麼感動或感想?這些 感動和感想讓我(們)有什麼想法/成長?
因為老師們的一一的講解,所有的問題才都能迎刃而解,更能在問題中學習。感謝大體老師的付出,才能讓我們今天能夠順利的學習。
(3)Now What(我可以如何作?我有什麼收穫?),看待人事物,自己有什麼改變?我(們)想要/應該/可以做什麼改變?未來將如何運用所學?
經由這次的課程,讓我想到了如果我的家人,我愛的人,今天成為的大體老師,我會是什麼想法,雖然過世後還看的到他的人,但是不會動了,沒有知覺了,看到送出去讓人學習,其實內心是不好受的,當下的瞬間大概會後悔以前怎麼這麼不珍惜,後悔怎麼不放下面子好好地跟他說說話,說心裡真實的話,未來我想更加珍惜身邊所有的一切,並且希望能夠做到。
|
大體老師心得 14055 2019-04-25 23:11:45 給大體老師的一封信
班級 護二丙、學號 1065101103、姓名 林雨萱、教師姓名 曾惠盈
心得:1.我對於大體老師(無語良師)的看法其實我是覺得蠻敬佩,而且願意捐獻出來的人少之又少,並且願意自己死後有人在身上動刀,並且給人教學、解剖、觀看。自己雖然同意捐,但不代表家裡的家人同意。有些一定經過很久的說服才讓家屬同意。大體的捐獻是為了讓就讀醫學系的人研究,練習開刀的樣子,雖然不太了解但我認為將大體捐出來的人是為了我們未來醫學界非常重要的一件事,畢竟學習當醫師的人不可能都只學學科上的文字敘述,也需要實體操作,但也需要先練習的不可能直接在活生生的人身上當實驗,願意奉獻自己的身軀給予社會回饋的人心中一定是無私、大愛的人。對於大體老師我父母是認為在他們面前不要不要亂說話、亂開玩笑,在他面前說,而我們是面向大體老師禱告,並且結束後要向他們致敬,如果沒有他們的捐贈而我們就無法學習到真實的人體構造,沒有他們我們在世上醫生可能除了模型以外我們可能是醫師第一次練習在我們身上,雖然話不能這樣講,我們對於大體老師的奉獻是非常驕傲的,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捐贈身體給人做研究做學習。
2.我非常感謝學校這次給我們這一次去台大參訪能認識到真實的人體器官,而我學到了許多器官,器官的位置、重量。器官有感官、腸胃系統、心臟、大腦、骨骼、生殖、肺臟、神經等8個單位印象最深刻的的第一是心臟(因為我印象深刻的是最大顆的心臟,聽教導我們那床的老師是說這位大體老師的心臟是蠻大的,但是並不是心臟肥大,反而是心臟比較小顆一點的可能有高血壓,另外一個印象深刻的是坐骨神經,完全不知道原來神經長那樣還那麼的大(粗)條。還有一個是膽囊,膽囊在所有的器官當中是我唯一看到有色彩的,是綠色的。最後一個是骨骼,骨骼剛去看的完全不敢相信是真人取下來的,看起來像骨骼模型,但我覺得差最多的地方是骨骼的重量,尤其是股骨。原本聽到要來參觀大體老師前一直以為福馬林的味道很重,但其實到的時候我是完全不知道原來這就是福馬林的味道,我個人是沒有沒食慾的問題,但聽到老師說這次竟然是最重的一次,讓我意外。
這次收穫就是更瞭解器官構造,通過這次學習我覺得可以實踐到,並不是只用教科書上的就會到,可以更清楚原來人體構造是這樣,像:原來心臟是被兩個肺臟覆蓋住,以前一直以為是另一種的樣子,這次學習讓我釐清這件事。
看完這次大體老師我覺得那些人願意捐贈身體給予我們上課是一個非常勇敢並且又有大愛的人,有一位似乎腎臟有得過癌症的人,將身體借我們學習,知道越來癌症其實是長這樣,未來可能可以在未來的內外科可以用到,所以並不能學完就忘,而且我覺得可以改變到我的心態,對於身體的貢獻,或許我無法像他們一樣捐身體出來給予學生們學習、研究,但我覺得我願意將身體某些器官捐給需要的人讓他們可以用我們的器官繼續使用在於人間。感謝大體老師給予我們機會讓我們學習。
|
戶外教學---大體 14090 2019-04-25 23:08:32 護二丙 1065101138 許芯媛 導師:曾惠盈
1.給大體老師的一封信
對大體的看法 一開始我自己覺得應該很少人會想當大體老師 但是去台大時才發現其實還好,那些捐贈自己的大體當大體老師的人真的是很厲害,當然我們也很感謝每一位大體老師,謝謝他們無私的為我們付出,也願意將自己的大體給我們醫學院的同學和我們五專的同學看,讓我們更認識器官位置和深度了解組織。
為什麼我們需要大體 是為了讓我們在學醫過程中不要只有紙本看看 要實際看過加深記憶 畢竟紙本沒有真的那麼真實 實際。
我很謝謝每個捐贈自己大體要成為大體老師的人 謝謝你們再生前願意將自己交付給我們做實驗和觀看,也要感謝大體老師的家屬在大體老師生前支持大體老師捐贈自己給我們,非常感謝你們,為了我們學醫的同學捐贈自己,真的很謝謝每位大體老師
2.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省思&收穫
在過程中我學到了很多 像是要當大體老師要先泡兩年的福馬林 然後才可以給醫學院的人解剖,然後等一整個學期結束再把大體老師的器官全部縫合回去然後一起去火化放置靈古塔內。 我學到了很多很多東西 之前只教過紙本所以我們只知道什麼是什麼大約位置在哪裡 但是我們去台大的時候 看到大體老師然後真的是蠻興奮的 因為這是第一次看到身體的器官和組織 另我印象深刻的是 心臟和腦 第一次近距離拿心臟我心裡都在發抖了 拿在我的手上我超級緊張的 但更多是好奇 好奇心臟這麼小怎麼負擔我們整個人 然後我看到主動脈還有左右心房心室,二尖瓣三尖瓣等等其實很多 還看到神經和血管 還有另一個是腦 我也第一次看到腦這個東西 一般來說是我沒讀護理的話沒想過有生以來會看到腦 看到腦的樣子真的很好奇 一個小小的器官竟然可以管我們全身的指令等等 還有看到很多神經 更厲害的是幫我們講解的老師都看的出來哪裡是什麼神經 我們完完全全看不出來。
看完這些其實心裡是有個底的 心裡很感謝每位大體老師 讓我在當護理師的這條路更看的到未來了 之前是沒什麼感覺但是來台大看大體時 就突然覺得自己離護理師更靠近了
在這一趟看大體的旅程我更確定自己真的可以往護理師這條路 不管未來多麼困難 我總是要去面對的 既然選擇了 就要自己去完成,謝謝每位老師包括講解的老師帶我們去台大的老師 當然最感謝的還是我們的大體老師 今天沒有他們我們可能就只能看紙本沒有實際的感覺 真的很感謝他們
|
大體老師-心得 14063 2019-04-25 22:57:35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心得報告
班級:護二丙 學號:1065101111 姓名:莊坤怡 教師姓名:曾惠盈
1.給大體老師的一封信
-對大體捐贈之看法、為何需要大體捐贈、對捐贈者之感想、應如何表達對捐贈者的尊重
2.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省思&收穫
(1)What?(我學到了哪些?)發現了什麼新鮮事?接觸到什麼問題?
(2)So What?(所以,為什麼)在這些新鮮事中,心中有什麼感動或感想?這些 感動和感想讓我(們)有什麼想法/成長?
(3)Now What(我可以如何作?我有什麼收穫?),看待人事物,自己有什麼改變?我(們)想要/應該/可以做什麼改變?未來將如何運用所學?
1謝謝大體老師讓我們學習到很多,有了他們的捐贈才能讓我們學習到在教科書上無法看清楚的,不知道他們是以怎麼樣的心情決定大體捐贈,我覺得他們很偉大,如果今天換做是我,要我捐贈大體,我可能沒辦法接受。
捐贈大體是為了讓我們學習,讓實習醫師模擬開刀,才有現在的技術。
我覺得這些捐贈者很偉大,他們做出了捐贈出自己身體的決定,我覺得很不容易,
很多人也沒辦法接受,所以我覺得他們很厲害,願意捐贈自己的身體,貢獻給醫學界。我很尊敬這些大體老師們,讓我們有了今天的體驗,也向護理師更進一步了。
2在這次的參訪中,學習到一些新的知識,原來這些器官有一些是課本上沒教到的,感到十分的新奇。看到了有位大體老師的心臟很大顆,我以為是心臟肥大,上解剖課老師也說心臟只有拳頭般的大心,後來問了老師之後才知道那只是一個說法,大體老師的心臟比較大顆可能是因為他們的心肺比較好,所以會比較大顆。
還有大腦跟眼球讓我印象很深刻,很多的器官都在眼前,覺得很神奇,原來是長這個樣子,開始想自己的器官也是長這個樣子嗎。
有一位大體老師得了癌症,還是願意捐贈大體,讓我們看到癌症轉移的樣子,我也覺得很新鮮。
看到這些大體老師,就在想人生真的十分短暫,時間也不多,要做的也沒有積極爭取,沒有為了什麼努力過,過的很無趣,希望能夠改變些什麼,讓自己能更加的努力,過的更快樂更精彩些。我想在讀五專的這五年中好好的努力,不要白費了這些時間,
把所學的好好應用,幫助更多的人,希望我未來能幫助人,在幫助人的過程中,也能讓我學習到更多的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