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內容 |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 15026 2019-04-25 22:44:12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心得報告
班級_____護二丙________、學號_____1065101384________、姓名____陳鈺嫻_________、教師姓名____曾惠盈_________
1.給大體老師的一封信
-對大體捐贈之看法、為何需要大體捐贈、對捐贈者之感想、應如何表達對捐贈者的尊重?
我覺得大體老師很偉大,捐贈了大體給解剖系的學生以及護生學習,所以我們在學習的時候一定要懂得尊重老師,就算福馬林的味道不是這麼的好聞,也不可以一直說好臭!
2.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省思&收穫
(1)What?(我學到了哪些?)發現了什麼新鮮事?接觸到什麼問題?
雖然因為轉學的關係,對大體解剖沒有什麼概念,這堂課我期待了許久,經過台大老師的講解以及近距離接觸大體老師,讓我學到了很多!我想對於之後的解剖課一定幫助不少。第一次觸摸到人體內的各種器官真是太深刻的體驗了,一開始我以為我會很害怕,但其實一點都不會呢!也以為福馬林真的像大家所說的那麼難聞,結果根本不會,我還靠得很近認真看,因為我真的覺得那個味道沒什麼,但是同學們都說我很特別哈哈!而且真的就像是從課本裡的圖走出來的感覺,用手拿著器官尋找每個部位,那種感覺好不真實呀!
(2)So What?(所以,為什麼)在這些新鮮事中,心中有什麼感動或感想?這些 感動和感想讓我(們)有什麼想法/成長?
在開始看大體老師前,我們有一個禱告儀式,那短短的一分鐘氣氛是很凝重的,我心中感受到大體老師的愛和滿滿的感動,真的很謝謝他們,願意將他們的遺體遺留在人間供我們學習。
(3)Now What(我可以如何作?我有什麼收穫?),看待人事物,自己有什麼改變?我(們)想要/應該/可以做什麼改變?未來將如何運用所學?
回家的路上,在想...之後過世了要不要當一個大體老師,這是一件偉大又有意義的事,就算過世了,在這個世界上,自己還是附有價值!但是這好像需要很大的勇氣,畢竟家人的心裡好像不是很好受,看著遺體被分解......這種心情我懂!
|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心得報告 14091 2019-04-25 22:37:48 1給大體老師的一封信
我覺得一個人能在死後,選擇自己的身體給別人用是一件要有心,才敢真的捐出去,像在這禮拜三給我們看的影片是大體老師的家屬捐出去很開心但還是不捨,在真的要做大體老師還要在過兩年才能真的去使用,家屬在最後選擇接受自己的親人在世的最後的意願,如果我家有人是這樣的話我也會很不捨在親人的附近大哭,但這是他的選擇不是我們去做決定,這次的大體老師的教學,還沒去就有想過大體老師的身體是怎麼樣了,看過之後在看影片,就讓我感受到不應該用玩的心情去看大體老師,反而是要感謝他能將自己的身體給我們去參考去使用,也要感謝台大醫學院提供給我們去親自觸摸,貴重的大體要是有一不小心用壞,不是錢的問題反而是對捐大體本人和家屬的不敬。
2這次的大體老師校外教學收穫很大,還沒到那裡是我想像中想的是像手術室他們會給我們一個一個的解剖大體老師並解說,但到了那裡實際的去看跟想的不一樣,但確實有大體老師不是只有一個反而很多,每一個大體老師都有福馬林的味道,我聞到並沒有覺得很臭什麼的,但事候老師說味道很濃我反而覺得沒感覺,這次有台大醫學的學生為我們講解那個部位是那個部位,像是在幫我們複習解剖學一樣我覺得很好,也讓我們親手去觸碰,觸感就跟原本想的一樣,在摸的時候有想過這些器官是每個人都有的,我們不該去嘲笑反而是去學習,這些器官在人體的幫助和應用,心中的感動是感謝大體老師的捐贈讓我們去多認識自己,也能讓我們去使用他,以前的自己看到大體老師的器官也只會去嘲笑,但讀了護理就知道大體老師是不能去嘲笑反而要尊重他,因為是一個人在生前為自己的身體所做的決定,希望自己能好好在護理上能學到跟多知識。
|
大體老師參見後心得感想 14072 2019-04-25 22:18:58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心得報告
班級_護二丙_ 學號_1065101120_ 姓名_王夢慈_ 教師姓名_大體老師_
「要和大體老師相見歡囉!什麼是大體老師?為什麼要捐贈大體? 不是都葬起來了嗎?為什麼是老師?
到了教室後看到大體老師已經就位好了,於是心情更緊張了,心想著等等會不會害怕的到辦公室休息……。到老師那裏集合禱告之後就開始我們的課程了!
較有印象的一課:心血管。靜脈為扁條狀,動脈為圓柱狀。這是我在第一位老師身上學到的東西,因為原先我忘記了,還以為每一條血管都是一樣的。還有心臟,我以為心臟跟我的拳頭一樣小,沒想到居然不是!心臟比我得拳頭還要再大一點點。
第三課:骨頭。在還沒摸到大體老師的骨頭前,我認為骨頭是笨重的、白白的;但我真的看到時發現它是米黃色的而非全白;骨頭也沒我想像中的笨重,是非常的輕。這完全跟高醫解剖課程摸到的模型重量差很多。
最後一課:眼球。這是我最期待的一課,我很認真地看,發現真的看不見眼球。真的看的到眼白!
這堂課上完之後我真正了解大體老師是甚麼也知道為什麼要稱呼為老師了,原來老師是讓我們更了解人們的身體種種構造及原理。
與老師接觸的感覺其實沒什麼特別的,因為我們都是肉做的;除了福馬林的味道令人害怕以外,就都沒有任何一點的恐懼。很開心再大體老師身上學到我還不了解的東西,因為這樣一來當別人問起我來,就可以將我學到的分享給還不了解的同學、朋友。除了學到這些知識以外,對老師產生了一種很崇拜的心態;因為有好多人都不願意讓自己的身體給大家做學習,怕學生們不尊重、宗教信仰……等;可是老師們不一樣,老師很勇敢的將自己的身體給我們學習,同時老師也造就好多好多優秀的醫生、解剖師、護理師…等。
謝謝老師您給我上這一堂豐富滿滿的課程,我會牢牢記在腦裡的,並且學以致用。
|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 14068 2019-04-25 22:01:15
班級:護二丙 學號:1065101116 姓名:陳嘉如
給大體老師的一封信
我覺得每位大體老師都很偉大.很善良.大方,有愛心的,因為他們無私的奉獻讓我們有機會學習到更多不同的知識,也因為他們讓許多的醫學係學生可以更進一步的了解我們人體的構造,去熟稀我們人體的每一個地方,能在未來幫助有需要的人,無私的奉獻讓我們有更多的習機會,也不用只看圖想像,感謝祢們,我們應該要有一顆懂的感恩惜福的心,在習的過程當中,應抱著一顆因為有您們,我們才有機會學習,謝謝大體老師您無私的奉獻
What?
在這次參訪之前我是非常的期待,直到進人解剖室時我突然有一種害怕的心
情,後來我們在禱祰時,我在心裡頭想謝謝大体老師,讓我有這次機會學習到
更多知識,感謝他們的奉獻,開始上課時我們第一堂是上泌尿系統之前都是在課本上看圖上課第一次看到真的膀胱很難得,在幫我們上課老師的解說下,讓我對這個系統有了更深刻的印像,還有骨頭,腿部,肌肉,,消化,呼吸系統等等,看了真器官更我印像更深刻,在上課完後,有一點點時間,讓我們可以摸摸看,可以更仔細的去觀察每一條血管,神經等,讓我印最深刻的是消化道,腦還有心臟系統,因為之前上消化道時,老師說小腸,大腸有多長,心裡就想真的假的,這麼長的東西,怎麼放在我們的腹腔裡,真的很神奇,還有腦部以前都是看課本,那個腦的皺折真的是這樣嗎,果然是真的而且我還發現原來腦袋有點重,還有心臟以前學的時候,我就覺得很複雜,没想到只是單單一個小地方就有這麼多的血管,心臟,只是小小的器官卻有這麼複雜,人體真的很奇妙。
So What?
最近看到一部短片是有關一對夫婦,老婆是一位即將成為大體老師的人,先生之前因忙於工作所以有點忽略她,兩人沒有常常在一起,但因為現在老婆要成為大體老師時他感到有點愧疚因為之前疏忽她的關係,直到最後一次見面時情緒控制不住很不捨,其實當下我的心情也有點複雜.不捨,因為自己的親人雖然要成為受人尊重的大體老師但想到在祂們身上畫下每一刀學習,想到那個畫面就十分不捨,所以上課時我都很小心翼翼的拿著大體老師們的器官,深怕一不小心就被我用壞了,那時候我就在想竟然我們護理這條路必然是要幫助別人的,在我們的學習過程中每分每秒都是在為我們的未來蓋基礎,在這次的大體參訪中深深的啟發了我,讓我在對走護理師這一條路更確定。
Now What
經過大體老師的參訪後收穫滿滿,例如:知道自己的器官真正的樣貌了解到如果身上的器官發生變化後長什麼樣子等等,看著生病的器官,時刻的提醒我們的身體健康,面對未來要走護理師這條路的我們對待每一位病患都應該一視同仁不要帶有令色的眼光,看到需要幫助的人只要在能力範圍內的話就盡可能的去幫助他,對待病人也要視病如親,最後希望自己的心靈可以有所成長,面對未來處理事情是能更加穩重,也希望自己在未來能成為對社會有所貢獻的人。
|
參觀大體老師的心得 14066 2019-04-25 21:50:48 導師:曾惠盈
班級:護二丙
姓名:楊宜珊
座號:20
學號:1065101114
這次去台大的大體解剖參訪時讓我對人體有極大的認識,同時也很感謝大體老師對我們教導與協助,讓我們了解到體內的器官,在課本上的照片與真實看到的器官有著極大的區別,因為在我們課本上的照片只是個死物,而不是活物,看起來沒什麼實感 ,但當你真實看見的時候,會感到非常不一樣,它可以摸可以看,讓你知道它真實的大小和形狀的模樣。
膀胱和腎臟真正的關係和他們所在的地方;女性的子宮是兩個卵巢一個子宮,知道它們在體內的真正結構和模樣;對於男生的生殖泌尿系統有近一步的認識;肺部的肺葉左邊有兩個、右邊有三個,能知道肺葉的整體大概位置在哪裡和看它真正的模樣;大腦的重量和大小比我想像的各不相同,一個是4、5公斤,另一個是比我想的小一點,皺摺紋路深而多;我以為他們展示的骨頭是模型,但沒想到是真正的骨頭,而那些模起來的感覺滿有觸感的;我以為橫膈看起來會很像肌肉,沒想到會很像黏膜,可以說是黏膜本身;有位捐獻者的心臟是比普通人還要來的大一點,說是這位捐獻者的心肺功能比一般人還要來的好;從以前就聽說小腸小常有3公尺長,在課堂上聽到時也不以為意,但當我真實看到的時候,還是有嚇一跳,果然不是浪得虛名的啊!;我以為眼睛上的睫毛會因往生的原因而脫落,原來還是留在眼睛上。
在解剖室裡的每個大體都有自己的生前的精彩故事,捐獻前都會有自己的一番掙扎或者是不顧長輩們的反對,而做了自己永不後悔的決定,畢竟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在往生以後,願意捐獻出自己的軀體任人觀看任人留下解剖後的痕跡,對於這樣的人,我們要心存感謝而不是去褻瀆它,這就是對它們的尊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