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部落格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部落格文章
目前第90/4033頁 [首頁][上一頁][88][89][90][91][92][93][94][95][96][97][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報告  14069  2019-04-23 19:11:40
護二丙 李善詠 1065101117 今天的大體解剖校外教學是我從一年級上學期剛開學時就開始期待的,在出發前往台大醫學院的路上心情就有些許的緊張以及興奮,但又有點擔心福馬林的味道太重,害怕身體會無法適應,不過剛進去時就聞到一股刺鼻的味道,起初對那個味道還不習慣,而且看到大體老師一具具躺在那裡,那時候感覺有點被驚嚇到,不過很快就適應並且習慣了,默禱後戴上手套就開始了我們的實習課程,一開始上的是男性女性的泌尿道系統包括排尿器官、構造,還有形成尿液的過程,講說員還有讓我們動手去摸大體老師,當下大家不太敢摸,不過我感覺還好,不如說是有點興奮、激動就去摸了,我想可能是因為被福馬林固定了,所以器官有些地方摸起來硬硬的,很可惜的是大體老師的皮和肉都被台大醫學系的學生們解剖過了,所以無法看到完整體,之後依序看了各個大體老師的消化系統、骨頭、肌肉、心臟、呼吸系統等等,在看完後我學到了各個系統它在人體構造上正確的位置,與課本的圖有些許不同,不過卻讓我學習了很多。我對於大體捐贈的看法認為是很神聖的一件事,在傳統觀念裡,留得全屍而死可以說一直都是被人所希望的,願意在自己過世後,將自己的遺體交給一群自己不認識的人,為了以後更多人的生命健康而犧牲,真的是一件相當了不起的事情,然而捐贈者能給予我們更多學校的資源,對醫學方面也有幫助,對於捐贈者必然是要給予一定的尊重,在開始前一分鐘的默禱就是屬於尊重的一部分,在實習期間不要嬉皮笑臉也是一種尊重,也要認真聽講,這次真的是一個很棒的體驗。
      
大體作業  14022  2019-04-22 21:56:40
今天去看大體的時候,一開始進去時,覺得有一點可怕,因為開始看到的時候,都包得跟木乃伊很像,所以就有一點毛毛的感覺,可是當布打開的時候,又覺得還好可能是一開始就把大體老師想的太可怕,原本我以為大體老師的肌肉是紅的,當看到實體的時候,徹底顛覆了我的想像,因為大體老師都很白,應該是泡過福馬林的關係吧。我覺得這一次的校外教學是一個很不同的體驗,因為我們可以和我們在課程時老師跟我們說的內容作結合,讓我們更深入了解人體奧妙的結構,這也是在死板板的課堂上不一樣的感受。另外,也更能讓我們體會人體的奧妙。在整個參觀過程中,也謝謝台大醫學院的學生們,辛苦的帶領我們一具具的大體跟我們做解說,讓我們能清楚了解每個部位。最重要的就是感謝每位大體老師,因為有了這些大體老師的奉獻,才能讓我們的醫學能夠對這日新月異的各種疾病有更深入的了解,而能夠研究出更多對如今各種疾病的治療方法,而造福更多有相同疾病的病友更多的治療選擇。醫學是日新月異在發展的,對於護理學來講也是相同的,雖然現在我們都還只是在學校學習學裡的部分,但很快的我們也即將到臨床去實習,真正的接觸到病人,或許有些病人的狀況是多元多變的,但也是更能考驗我們將平常我們在課堂上老師授予我們的專業知識,應用在病人身上,以解決病人身體甚至心靈上的問題。就像是這些大體老師們為醫學所做出的貢獻,更是值得我們大家衷心的尊敬。也要謝謝校方讓我們有這個機會可以去參觀這個課程,讓我們有更感恩的心,來為病人服務。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  14575  2019-04-22 20:11:37
班級:護二丙 學號:1065101377 姓名:羅恩妮 教師姓名:曾惠盈 我一直認為,願意在過世之後,將自己的遺體交給一群自己所不認識的人,為了以後更多人的生命健康而犧牲,真的是一件相當了不起的事,僅以此一封短短的信,獻給每位十分值得我所敬愛的老師。 除了對大體老師的敬佩外,此次的參訪中我也學習到人生的結束可以有另一種選擇:在各站老師的解說中,成為大體老師,不管是對人或家庭,那份勇氣和決定都是大愛的展現,但是因著整個過程非常認真、用心、莊嚴和隆重的對待,「人」感覺更有尊嚴、更具價值。也學習到人雖然死亡,但愛永遠存在:軀體是有形的,會由年輕而老化,終究會因為死亡而失去,而愛是無形的,摸不到見不到卻感受得到。這份感受其實是藉著一些「愛的行為」的具體表現而存在,如果能將這些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藉由文字、影像留存,對家人和親友是一種永恆的紀念。 而今年終於輪到我們有這樣的榮幸,探查人體每一處最細微的構造,不再只是一些平面的圖形、生硬的文字,我一直很期待這個機會,也讓我體會到人體的奧妙,全身幾百個部位的肌肉、密密麻麻的神經、血管,每位老師的構造都不一樣,甚至顏色、氣味也不同,大體老師所呈現出來的構造,與課本幾乎完全不同,但是解說的老師卻熟練的指出所有神經以及肌肉的構造和走向,給我很大的震撼。我想現在每一分辛苦的學習,也是為未來使自己能成為更好的護理師而準備吧,而大體老師的奉獻,就成為最大的助力。我一定不會辜負老師的期望,努力的學習,將來能夠將我所學回饋社會,救助那些需要的人!
      
大體心得  14242  2019-04-22 08:11:59
一開始,要去看大體之前,很期待又有點害怕,到了台大要準備進去看大體老師的時候,實驗室裡面就瞬間變得很安靜又很嚴肅,看到了每一位大體老師都在桌子上,看到的那時候,其實心裡很害怕,後來,他們在看大體之前有一個默禱的儀式,在聽到默禱的時候,心裡就很安心,就不會那麼害怕,在上大體老師的課時,看到了許多器官,覺得每一個器官看起來沒有那麼恐怖,原來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還要恐怖,在觸摸大體老師的器官的時候,每個觸摸起來都有所不同,然後,我覺得心臟真的很大,差不多有一隻手大,看到了心臟,原來心臟長那樣大大的,抬起來有點重量,不過沒那麼重,在實驗室裡的每一位大體老師,我覺得他們很偉大,很佩服他們,因為他們獻上自己尊貴的身體,才會讓我們有機會能看到人體的任何器官,在上課當中,看到老師解釋任何器官的時候,有了更深的了解,大概知道哪些部位放在哪裡,該怎麼擺進去,該怎麼拿出來,也大概知道位子在哪裡,觸摸小腸大腸的時候,覺得感覺跟摸動物的腸子一樣,沒什麼不同,就很一般一般的感覺,在聽老師解釋器官部位的時候,就看到很多器官有些長得很像,有些長的不同,而且聽起來雖然複雜,但是假如記一記就大概很快知道部位的位子,摸到肝臟的時候,有些肝臟上面有黑黑圓圓的,是癌細胞,代表是有癌症,如果沒有的話,就代表他沒有得癌症,看完大體老師後,我覺得原來人體的結構是這樣如此。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心得報告  14044  2019-04-21 18:39:51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心得報告 班級:護二乙 學號:1065101094 姓名:鄭育舜 教師姓名:林美好 1.給大體老師的一封信:(對大體捐贈之看法、為何需要大體捐贈、對捐贈者之感想、應如何表達對捐贈者的尊重) 一開始接觸大體老師們,我們都不太敢去觸摸它,直到醫學院的老師們的解說,我們才有勇氣去摸它們。大體捐贈這件事情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的,有的家屬很反對也有家屬會去支持捐贈者,反對的原因應該是教學結束後,家屬會看到捐贈者的身上都是學生們一刀一刀劃過的痕跡,心中難免一些不舒服。我對捐贈者們的感想,除了感謝還是感謝,它們在往生之前願意再為這個世界貢獻,只有它們的無私的奉獻,我們才能從教科書外學到更多的東西。要問如何對捐贈者的尊重?我只能說要把握能仔細學習的時機,如果你不把握增廣見聞的機會,那不就是浪費了大體老師們的貢獻了嗎?我們認真的了解大體的構造才是對他們最大的尊重。 2.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省思&收穫 (1)What?(我學到了哪些?)發現了什麼新鮮事?接觸到什麼問題? 我在泌尿系統的大體老師,我現在才了解到得了腎臟癌的腎臟竟然比正常的腎臟還要大,大到可以跟拳頭一樣大。 (2)So What?(所以,為什麼)在這些新鮮事中,心中有什麼感動或感想?這些感動和感想讓我(們)有什麼想法/成長? 在神經系統,如果沒有在學校上過,也許我們現在根本就不知道哪個區在大腦的哪個部位。要不是課本裡的圖片界線著色,我們也不知道髓質和皮質得見現在哪,在現場我們實際所看得跟課本大部分都不一樣,我很感謝學校讓我們有這機會到台大醫學院參觀大體老師們。 (3)Now What(我可以如何作?我有什麼收穫?),看待人事物,自己有什麼改變?我(們)想要/應該/可以做什麼改變?未來將如何運用所學? 未來在臨床我們都會碰到生老病死,尤其是死亡,病人在臨走前一定會有很多痛苦在身上,家屬也想要急救讓他(她)有繼續存活的機會,但我們都沒想過我們這樣做只是讓他更加的痛苦,與其痛苦還不如讓他不帶著病痛的離去,或許這是我們對生命的一個尊重。
目前第90/4033頁 [首頁][上一頁][88][89][90][91][92][93][94][95][96][97][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