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說補充教材

一、(一)韓愈認為「道之所存,師之所存」,只要是真才實學的人,都有資格成為別人的老師。因此,倘若在某些領域,學生擁有的知識較老師來得豐富,那麼,他也可以成為老師請教的對象,彼此研究討論,實踐孔子說的「教學相長」。因此韓愈說「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原因就在「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二)我認同。韓愈提倡「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讓人們理解到真正合宜的擇師標準在於「真材實學」,活化了師生關係。再者,我們活在一個知識大爆炸的資訊時代,社會分工又日趨精細,一個人所能掌握的知識技能極為有限,因此更應該善於擇師、勇於從師,持續以「轉益多師」的態度來學習精進。這個概念恰好與現今流行的「終身學習」互為印證,由此可見師說的現代意義。(可請學生發表看法。) 二、「對比」是一種章法上的修辭,指把兩種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擺在一起,進行對照、比較,以凸顯主題。可分成「對比敘寫」和「對比議論」。師說中的對比屬後者,出現在第三、四、五段。 由左列表格可知,三層對比都環繞著「從師與不從師」的論點而論證,用以製造反差,凸顯士大夫不從師的謬誤,從而深化主題。至於其藝術特色,主要表現在對比結論時語氣的「錯綜變化」這一點上:第一層用測度語氣,第二層改用陳述語氣,第三層則轉為感嘆語氣。三層對比,三樣語氣,為嚴正的論證過程增添鮮活的文學色彩。 對比層次 段落 對象 (性質) 對比內容 敘述語氣 小結 一 第三段 聖人眾人 (古今縱比) 正聖人天資高→從師 反眾人天資低→不從師 測度 「是故聖益聖,愚亦愚」→強調從師問學的重要 二 第四段 士大夫士大夫之子 (自身對比) 正士大夫其子→擇師教之 反士大夫於其身也→以從師為恥 陳述 「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點出士大夫行為的矛盾 三 第五段 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 (當代橫比) 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反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 感嘆 「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以社會階層的橫向比較,質疑士大夫的師道觀 師說一文首段即善用頂針法,「古之學者必有師」即接「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接續而來「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下接「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以頂針筆法凸顯出「師」、「惑」二字,不僅使其語有力,義理的推陳也達一氣呵成的效果。其他如: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不拘於時,請學於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再者,韓文的特色之一是排偶的運用。「排」指排比,「偶」指對偶,排比要三句以上,對偶則是兩句,一般可以簡單歸為一類不另細分。如:「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為長句對,「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為單句對。而「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上段增「猶且」二字,下段增「也」一字,句式或四言或七言,使整段話生動不少。排偶句法可讓文句整齊化而產生明快流暢的效果,韓愈深達此道,又能避免因整齊化而帶來板滯之感,在排偶中或長句對、或單句對、或句中對,或增字或省字,變化十分靈活。此外還有: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 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 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排偶句往往也是對比所在,運用對比(映襯),可以劃清彼此的界線,使正反道理說得更加透徹,矛盾問題講得更加尖銳,雙方特點比得更加突出,在進行論證時便顯得非常鮮明、深刻、有力。除上舉排偶外還有: 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 又如文章中「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一句採錯綜法(亦稱為合敘),文字遂顯得奇突矯健,若直敘「句讀之不知,或師焉;惑之不解,或不焉」,便顯得平板了。 至如設問,既可引起注意,凸顯論點,還可啟發思考,增加文章起伏,更是論說文不可或缺的方法。如: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 對襯中有排偶,排偶中有交錯,還加上轉品、回文等各種語法的運用,顯現其文詭奇的特色,但韓愈的詭奇又是收攝在論理嚴謹的結構中,不僅無損其嚴謹,反形成蓬勃的文章氣勢,更有助於義理的抒發。 錯綜 1.定義 遣詞造句時,「故意破壞」整齊、統一、規律等要求,以求取變化,製造參差、錯落等特殊效果的修辭手法。 換言之,錯綜格「故意破壞」的對象常是類疊(反覆)、對偶、排比、層遞等強調形式整齊的語句,而使之達到一種錯綜變化的「不整齊」之美。 2.分類 (1)抽換字面(字面的錯綜變化,也稱「換詞」、「變文避複」) 侶魚蝦而友麋鹿。(蘇軾赤壁賦) 「侶」和「友」詞義相同,作者為避免重複而抽換字面。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韓愈師說) 上句用「嗟乎」,下句用「嗚呼」,詞義、作用皆無不同,只是為了求取變化而已。 (2)交錯語次(語序的錯綜變化,也稱「序換」) 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吾與徐公孰美?」(戰國策齊策鄒忌諷齊王訥諫) 「孰」字換位,使得鄒忌前後二次相同的問話,有了變化。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孟子梁惠王上) 前一複句中先說「何必曰利」,後一複句中則後說。這是整個句子的易位。 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杜甫曲江) 依對偶的形式,下句應作「萬點風飄」才能與「一片花飛」對仗。作者刻意錯開。這種對偶,稱作「蹉對」或「錯綜對」。 (3)伸縮文身(語句長短的錯綜變化) 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禮記禮運) 前三句各四字,最後一句伸展為十一字。 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草木之無聲,風撓之鳴;水之無聲,風蕩之鳴,其躍也或激之,其趨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無聲,或擊之鳴。(韓愈送孟東野序) 第二分句增加「其躍也……或炙之」等十八字的補充說明。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韓愈師說) 前兩個詞語各二個字,後一個詞語拉長為四個字(其實只要說成「百工」就可以)。 (4)變化句式(句式、語氣的錯綜變化) 古之人與民偕樂,故能樂也。湯誓曰:「時日害喪,予及汝偕亡。」民欲與之偕亡,雖有臺池鳥獸,豈能獨樂哉?」(孟子梁惠王上) 先用陳述句,後改用反詰句。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戰國策齊策鄒忌諷齊王訥諫) 前句為反詰,後句為陳述。 ……其皆出於此乎? ……吾未見其明也。 ……其可怪也歟!(韓愈師說) 此三句是第三、四、五段的結尾,語氣變化多姿,依序分別是:測度、陳述、感嘆。 說明師說「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是三個層次的「合敘(並提分承)」,由於整個句組採交錯接應(隔句相承)的方式:「①→③→⑤;②→④→⑥。」因此容易被誤解為「錯綜格」中的「交錯語次」,甚至有人積非成是,堅信此六句只可能是「錯綜」,而非其他。本來只要解讀正確,用什麼辭格來稱呼並不重要。但是一旦「合敘」與「錯綜」中的「交錯語次」相混,導致「看看我,聽聽我,我妝扮為了你,我歌唱為了你。」(流行歌詞)與「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變成同一種修辭法,就不只是名稱的問題,而是實質的問題。本書為了兼顧教學與治學的平衡,課本於此不提辭格,只說明解讀時應掌握的「隔句相承」原則。

新增時間 : 2014-08-21 16:09:57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