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年第1學期-寒假作業

104學年第1學期-寒假作業

文章1 :一位高齡初產婦面對胎兒異常及死亡的體驗 作者1 : 張美滿 ; 廖天麟 ; 朱淑媛

文章2 : 2013年新生兒感染腸病毒伊科30型死亡個案調查報告 作者2 : 林詠青 ; 蔡玉芳 ; 董曉萍 ; 吳俊賢 ; 楊世仰

文章3 : 馬凡氏症候群病人於超長手術後之呼吸照護 作者3 : 林家禎 ; 王麗萍 ; 陳怡華 ; 蔡忠榮 ; 許翡珊 ; 許端容

讀書心得 :

當一個母親面對自己的孩子異常加上死亡的問題時,是一個多麼殘酷的事實。而這篇文章就是在告訴我們,特別是產科的護理師們要如何幫助個案及給予關懷和照顧。面對這樣的噩耗,沒有人能消耗掉產婦內心的悲傷,除了護理師的協助,最重要的就是產婦家人的支持與陪伴。 2013年6月26日疾病管制署接獲臺北區某醫學中心通報一例8天大新生兒感染腸病毒伊科病毒30型,且為近10年來首例感染伊科病毒30型重症確定個案。該名個案於出生後4天出現發燒等症狀,就醫發現疑似新生兒敗血症且出現瀰漫性血管內凝血情形,雖經醫院極力搶救,個案仍不幸於發病後約一個月往生。經疫調得知,個案之母親與前來訪視之親友於個案出生前後曾有發燒等不適症狀。因為腸病毒可能透過胎盤、自然生產過程或產後接觸傳給新生兒,所以產婦於應產前14天至分娩前後,多注意自身及家中其他小孩的健康狀況,如果有疑似感染的症狀,應該立刻告知醫師,並採取適當隔離措施。本個案是馬凡氏症候群合併B型主動脈剝離的病人,由於手術過程繁複費時,為了避免心臟過度負荷,術後暫時由呼吸器提供通氣,因為插管導致呼吸道清除功能失效及術後出現肺塌陷的情形,而致引發肺炎的後續照護經驗。對於術後患者不論是在呼吸器設定或術後呼吸道的照護都是不可忽視的,因此為了避免肺部合併症惡化發生,在術前可以透過呼吸治療師,教導病患做深呼吸及咳嗽訓練,術後在病情穩定後透過設計的肺復原計畫執行,可降低手術後併發症所導致危害。不論是大大小小的疾病,即使沒有辦法逃離死亡,我相信只要醫療團隊及家屬和個案本身都好好配合的話,整個醫療過程是不會那麼痛苦的。身體本身的痛一定存在,心理本身的苦也從未消失,但是好好的配合治療及大家給予的支持和關愛是可以降低一些個案所承受的不適。不管我們的身分是甚麼,都應該秉持著一顆同理心及愛心。

新增時間 : 2016-01-18 14:00:29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