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年 暑假作業

103學年 暑假作業-服務學習反思心得&護理典範人物

班級:一年乙班 學號:1025101089 座號: 39 姓名:吳昀倢

服務學習反思心得

在這個漫長的暑假,我參加羅東聖母醫院的暑期志工,在七月四日時,舉辦暑期志工說明會,說明各個部門志工服務的內容和規範、請假規則……等,還帶我們到各自部門參觀認識環境。從七月七日起,一周兩次,每次三小時。每周一到病歷室服務,每週四到公關室服務。

第一次進入病歷室做志工,看見許多井井有條且亂中有序的病歷櫃,每個病例都得按照病歷編號放在固定的位置。在工作人員的帶動之下,我和一位志工一起整理病歷,整理病歷時要專注且不可忽視每個細節,慢慢地我們開始熟悉整理病歷,主管也就放心地交給我們這項任務了。我們除了整理病歷外,還幫忙裝訂初診病歷、門診病歷……等。雖然那兒的空氣悶悶熱熱的,但我們做得很快樂。

一開始選擇公關室的目的是想了解公關室的工作,後來經這兒的工作人員說明,這裡有時候會舉辦記者會,邀請各媒體來宣傳醫院的好消息。因為志工時間因素,所以我沒參與到記者會,通常志工的工作是調查門診、急診和各個住院病房,並輸入到電腦裡,剛開始工作人員訓練我們做問卷的說話方式,盡量口語化並微笑面對,咬字清楚,不要太文謅謅太嚴肅、含糊不清,之後就帶我們去試著做問卷,詢問醫院的環境、停車是否便利、醫生護理師藥師態度如何……等,這不僅可讓我增進說話能力,還能訓練我的膽量,真是一舉兩得!雖然有時還會遇到拒絕訪問的病人,但我還是會微笑地回他:「沒關係,謝謝!」在急診做問卷時,因那兒的環境性質比門診、病房還要緊急匆忙,所以我選擇急診內的觀察室來做問卷,裡面的人很少,大約三到五位病人,有些是等著醫生安排到病房,有些是狀況是不危急,可在觀察室等候。有一次,工作人員幫我安排到婦產科病房做問卷,有些人等待著進入產房,有些人生完小孩,在坐月子。

經過這次暑期志工後,雖然是第一次做志工,但讓我覺得收穫很多,不僅可以訓練膽量、交各個不同地方不同年齡的新朋友……等,還可以多認識醫院的環境,更可以接觸更多不同的人。有一次,有位病人詢問我洗腎的地方,我回答:「在A棟的九樓血液透析中心!」在那時,讓我覺得幫助別人是很快樂開心的!如果下次還有機會我想再去不同部門服務。

------------------------------------------------------------------------------------------------------------------------

護理典範人物心得


書名:曇花一現 美善永存 作者:趙可式博士
書名:當綠葉緩緩落下 作者: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大衛•凱思樂

閱讀心得:

她是臺灣安寧療護之母,她為了讓病人可以平安尊嚴地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為了提倡「善終」概念,為了提倡身心靈完整照顧的安寧緩和醫療,她努力奮鬥了十多年。在她四十歲時,出國去美國進修,並取得安寧緩和醫療博士學位。2000年,立法院三讀通過「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台灣在90年代時發展了這項服務。這個人就是我所欣賞的護理典範人物—趙可式博士

在她護理癌症末期病人的過程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位剛從研究所畢業,在新聞系當助教的黃小姐,得了黑色素瘤,一直從瞳孔到脊椎到肝臟一直腳,侵襲她的全身,所以她進入了安寧病房。住入安寧病房,對於她和她的家人而言,是不得已的選擇,他們必須放棄急救、放棄化學治療,主要的治療目的不在於延長壽命,而是維持最佳的生活品質,成全他各方面的需要,並將疼痛症狀減到最低,最後,協助她平安有尊嚴的死亡。

而趙可式博士也推薦國外生死學大師的一本書,書名為「當綠葉緩緩落下」,內容在介紹病人剛開始得知自己是罹患癌症末期時,通常臨終病人的心理狀況可分為五個階段:否定、憤怒、討價還價、沮喪,以及接受。

第一階段「否定」,臨終者的否定方式是難以置信,會一直否定自己罹患了絕症,堅決繼續過著平常的生活,而她的親人也會抱持著否定的心態。

第二階段「憤怒」,臨終者可能會氣自己沒好好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氣自己沒有預料事情會發生而憤怒……等。

第三階段「討價還價」,臨終者和她的親人希望能推翻這個事實,不斷會有討價還價的心態。

第四階段「沮喪」,經過討價還價的階段,因無法改變事實,而覺得沮喪。

第五階段「接受」,接受這個永遠無法改變的事實,學習適應新的生活。

趙可式博士積極推動「安寧緩和醫療」,主要是協助癌症末期病人達到最佳的生活品質,滿足身心靈的需要,最後讓他平安安詳的死亡。趙可式提出四個達到最佳的生活品質:一.最基本的身體需要,保持清潔;二.將病患身體痛苦症狀減到最低;三.按照病患的喜好進食,不要勉強他吃我們以為對他好的食物;四.最好讓病患能常活動,能出外接近大自然。

讀完這本書之後,讓我更加地認識趙可式博士所展現的護理專業精神,學習了臨終病人剛開始罹患癌症到接受癌症,每個階段都需要一段時間去學習接受自己罹患癌症的事實,親人也要學著接受病人將要離開的事實。

新增時間 : 2014-09-21 18:45:10 / 修改時間 : 2016-08-18 09:37:52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