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年 暑假作業
103學年 暑假作業-讀書心得
班級:二年乙班 學號:1025101089 座號: 39 姓名:吳昀倢
一、讀書心得:(1000字)
氣喘保健事典-心得:
這本書教了我很多有關氣喘主要特有的症狀及處理方式,學到了有氣喘的人應配合醫師正確用藥,且應確實定期回診,追蹤病情,持續治療,以免突然發生嚴重氣喘,自己沒有預料到和無能力處理,且四周周圍也沒人可尋求協助時,可能會因患者的呼吸道平滑肌突然的痙攣收縮而狹窄,加上蓄積痰液,造成呼吸困難,四肢、臉部、嘴唇發紺,使得患者陷入窒息狀態,導致死亡。很多氣喘患者也因輕忽而導致氣喘發作,近幾年來,日本約有三千人以上的患者死於氣喘,究其原因,大多數患者是太晚做出適當判斷和就醫所導致的,因此常會造成病患於家中去世,或是在送醫過程中在救護車內死亡。這讓我學習到,當周圍有人發生氣喘時,應先尋求救護車,並在短時間內將患者送達到有急救中心的醫療設施接受緊急治療。而平時有定期回診,並有按時治療的氣喘患者,有半數屬於此類型,容易發現自己有些微不適時,主動尋求周圍的人幫忙,及早送醫,而順利獲救。我覺得氣喘是一個需要長期管理的疾病,不可以因為平時沒有發作而就診,患者應養成定期回診的好習慣,況且平時常與醫師保持良好的溝通,能讓醫師更加瞭解目前患者的情況,並給予適當的照顧及指導,因此,為了在萬一發生的時候,不延誤就醫時機,定期接受治療是不可忽視的事!
肝病常見關鍵101問-心得:
肝臟有著「人體化工廠」之稱,這是因為肝臟能產生出超過五百種維持身體運作不可缺少的化學反應,可見肝臟在人體中是扮演一個重大的角色!他能將人類吃下肚的食物轉化為各器官所需的養分,並供以利用及儲存,還能將未來的病菌或人體代謝過程中產生的毒素和廢物等,進行化學作用,轉化為低毒性或無毒的物質排出體外,所以它又有「人體解毒工廠」的稱號,不僅如此,他更有其他功能,例如:消除體內毒素,保護人體;儲存血液、凝血功能及製造膽汁的功能。由於肝臟沒有痛覺神經,往往很容易被忽略掉,人們常等到有異狀出現時,才就醫,往往肝細胞都已受損的相當嚴重,甚至已達到無可挽回的地步了,這就是肝病一爆發出來,總是有一發不可收拾的緣故。本書有提到國人B肝帶原率是全世界偏高的,也就是說,平均成人中每五人就有一位是B肝帶原者。過去,因為醫療資源不足,未能及時給予注射疫苗,以至於在台灣B肝帶原者及罹患肝癌如此的多,這讓我覺得當時的人們真的很可憐,由於醫療資源不足,而讓他們感染B型肝炎,感染B肝後若沒有保健療養,可能因此轉變為慢性肝炎,甚至發展為肝硬化、肝癌,這非常可怕,常讓正值壯年的人因肝病而致死。
癌症病人壓瘡傷口之照顧-心得:
本篇文章在訴說癌症病人因疾病疼痛、營養不良、活動力不足等因素,導致約有20%的癌症病人合併壓瘡,使得病患活動力受限、舒適程度降低、甚至疼痛加劇,嚴重影響病人的生活品質,因此,希望能促進病患傷口癒合,縮短病人受苦時間,降低不適感,來提升照顧品質。在這篇文章中,有學到如何評估壓瘡傷口,可運用畫圖和照相的方式記錄,臨床上大多是用照相的方式和利用傷口測量尺測量傷口大小,若要測量傷口深度,則可用棉枝深入到傷口的底部測量。在實習期間,也有看到壓瘡的個案,而他的程度是還蠻嚴重的,傷口大小有如雞蛋般大的黑色壞死組織,藉由此機會讓我認識壓瘡傷口及評估方式,往後,若有接觸到相同類似的案例,我不僅能幫他做傷口換藥及評估傷口,還能跟患者的主要照顧者衛教和指導~(例如:長期臥床且無法自行翻身的患者,可教導家屬每2小時定時翻身1次;若病患有大小便失禁,應教導照顧者勤更換尿布,因為大小便失禁會容易使皮膚受到浸泡而變軟,造成脫皮、破損,也可教導多攝取高熱量、高蛋白及維他命A、C及鋅的補充,有助於傷口癒合。)
照顧一位開放性肺結核病患之護理經驗-心得:
看完這篇文章,我看到許多肺結核患者因不夠了解疾病而感到恐懼,治療期間又須承受藥物帶來的不適反應,況且,還要面對社會及人際隔絕的心理壓力,造成患者不願接受治療。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肺結核造成全球每年約有二、三百萬的死亡人口,每秒鐘就有一人心感染結核菌,而在台灣,結核病的病人數約占70%,但隨著現在醫療科技進步,肺結核是可以痊癒的,開放性肺結核的患者在藥物治療下,兩週後大多都無傳染性,而文中提到居家自我照護時,醫療人員應衛教患者預防疾病散播方法,用藥的指導,在飲食方面要均衡飲食,並採公筷母匙,且要定期回診,追蹤病情。這潘文章讓我學到很多知識,以後希望在照顧肺結核病患時,能利用文章中的知識教導病患。
嚴重燒傷病人護理處置-心得:
這篇文章是在說如何護理嚴重的燒傷病人,當燒傷病人剛到院時,先利用ABCDE進行立即性評估,評估病人呼吸道是否通暢、確認有無吸入性灼傷、提供輸液補充、檢視有無腔室症候群、評估燒傷面積深度及嚴重度。看完此文章,這讓我回想起今年6月份發生的八仙樂園派對粉塵爆炸意外,許多人在此事件中全身大面積的燒傷,估算大型燒傷面積通常使用九法則,頭部9%,前胸18%,上肢(左上肢和右上肢)18%,下肢(左下肢和右下肢)36%,後背18%,生殖器及會陰部1%;對於不規則的損傷面積則以病人的手掌面積為1% TBSA 來計算。補充體液的位置應選在未燒傷的區塊置放19號針頭的輸液路徑或是建立中心靜脈血管路徑,並定期監測每小時的輸出入量、生命徵象、血循狀況、體液及電解值的變化等,以免體液補充過度易造成肺水腫。而在護理燒傷傷口時,要以無菌的原則換藥,選用可以維持傷口床濕潤的敷料,有效吸收滲出液,控制感染,減輕病人的疼痛感受;若傷口未適當處置,會造成感染,引發敗血症、多重器官衰竭,甚至會危及性命~
二、書籍名稱及文章資料出處:
(一)書籍名稱一:氣喘保健事典
出處:原水文化
(二)書籍名稱二:肝病常見關鍵101問
出處:大中國出版有限公司
(三)文章名稱一:癌症病人壓瘡傷口之照顧
出處:安寧療護雜誌 第11卷 第2期 民國95年5月
(四)文章名稱二:照顧一位開放性肺結核病患之護理經驗
出處:高雄護理雜誌 第30卷 第1期 民國102年4月
(五)文章名稱三:嚴重燒傷病人護理處置
出處:護理雜誌 第62 卷第4 期 中華民國104 年8 月
班級:二年乙班 學號:1025101089 座號: 39 姓名:吳昀倢
一、讀書心得:(1000字)
氣喘保健事典-心得:
這本書教了我很多有關氣喘主要特有的症狀及處理方式,學到了有氣喘的人應配合醫師正確用藥,且應確實定期回診,追蹤病情,持續治療,以免突然發生嚴重氣喘,自己沒有預料到和無能力處理,且四周周圍也沒人可尋求協助時,可能會因患者的呼吸道平滑肌突然的痙攣收縮而狹窄,加上蓄積痰液,造成呼吸困難,四肢、臉部、嘴唇發紺,使得患者陷入窒息狀態,導致死亡。很多氣喘患者也因輕忽而導致氣喘發作,近幾年來,日本約有三千人以上的患者死於氣喘,究其原因,大多數患者是太晚做出適當判斷和就醫所導致的,因此常會造成病患於家中去世,或是在送醫過程中在救護車內死亡。這讓我學習到,當周圍有人發生氣喘時,應先尋求救護車,並在短時間內將患者送達到有急救中心的醫療設施接受緊急治療。而平時有定期回診,並有按時治療的氣喘患者,有半數屬於此類型,容易發現自己有些微不適時,主動尋求周圍的人幫忙,及早送醫,而順利獲救。我覺得氣喘是一個需要長期管理的疾病,不可以因為平時沒有發作而就診,患者應養成定期回診的好習慣,況且平時常與醫師保持良好的溝通,能讓醫師更加瞭解目前患者的情況,並給予適當的照顧及指導,因此,為了在萬一發生的時候,不延誤就醫時機,定期接受治療是不可忽視的事!
肝病常見關鍵101問-心得:
肝臟有著「人體化工廠」之稱,這是因為肝臟能產生出超過五百種維持身體運作不可缺少的化學反應,可見肝臟在人體中是扮演一個重大的角色!他能將人類吃下肚的食物轉化為各器官所需的養分,並供以利用及儲存,還能將未來的病菌或人體代謝過程中產生的毒素和廢物等,進行化學作用,轉化為低毒性或無毒的物質排出體外,所以它又有「人體解毒工廠」的稱號,不僅如此,他更有其他功能,例如:消除體內毒素,保護人體;儲存血液、凝血功能及製造膽汁的功能。由於肝臟沒有痛覺神經,往往很容易被忽略掉,人們常等到有異狀出現時,才就醫,往往肝細胞都已受損的相當嚴重,甚至已達到無可挽回的地步了,這就是肝病一爆發出來,總是有一發不可收拾的緣故。本書有提到國人B肝帶原率是全世界偏高的,也就是說,平均成人中每五人就有一位是B肝帶原者。過去,因為醫療資源不足,未能及時給予注射疫苗,以至於在台灣B肝帶原者及罹患肝癌如此的多,這讓我覺得當時的人們真的很可憐,由於醫療資源不足,而讓他們感染B型肝炎,感染B肝後若沒有保健療養,可能因此轉變為慢性肝炎,甚至發展為肝硬化、肝癌,這非常可怕,常讓正值壯年的人因肝病而致死。
癌症病人壓瘡傷口之照顧-心得:
本篇文章在訴說癌症病人因疾病疼痛、營養不良、活動力不足等因素,導致約有20%的癌症病人合併壓瘡,使得病患活動力受限、舒適程度降低、甚至疼痛加劇,嚴重影響病人的生活品質,因此,希望能促進病患傷口癒合,縮短病人受苦時間,降低不適感,來提升照顧品質。在這篇文章中,有學到如何評估壓瘡傷口,可運用畫圖和照相的方式記錄,臨床上大多是用照相的方式和利用傷口測量尺測量傷口大小,若要測量傷口深度,則可用棉枝深入到傷口的底部測量。在實習期間,也有看到壓瘡的個案,而他的程度是還蠻嚴重的,傷口大小有如雞蛋般大的黑色壞死組織,藉由此機會讓我認識壓瘡傷口及評估方式,往後,若有接觸到相同類似的案例,我不僅能幫他做傷口換藥及評估傷口,還能跟患者的主要照顧者衛教和指導~(例如:長期臥床且無法自行翻身的患者,可教導家屬每2小時定時翻身1次;若病患有大小便失禁,應教導照顧者勤更換尿布,因為大小便失禁會容易使皮膚受到浸泡而變軟,造成脫皮、破損,也可教導多攝取高熱量、高蛋白及維他命A、C及鋅的補充,有助於傷口癒合。)
照顧一位開放性肺結核病患之護理經驗-心得:
看完這篇文章,我看到許多肺結核患者因不夠了解疾病而感到恐懼,治療期間又須承受藥物帶來的不適反應,況且,還要面對社會及人際隔絕的心理壓力,造成患者不願接受治療。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肺結核造成全球每年約有二、三百萬的死亡人口,每秒鐘就有一人心感染結核菌,而在台灣,結核病的病人數約占70%,但隨著現在醫療科技進步,肺結核是可以痊癒的,開放性肺結核的患者在藥物治療下,兩週後大多都無傳染性,而文中提到居家自我照護時,醫療人員應衛教患者預防疾病散播方法,用藥的指導,在飲食方面要均衡飲食,並採公筷母匙,且要定期回診,追蹤病情。這潘文章讓我學到很多知識,以後希望在照顧肺結核病患時,能利用文章中的知識教導病患。
嚴重燒傷病人護理處置-心得:
這篇文章是在說如何護理嚴重的燒傷病人,當燒傷病人剛到院時,先利用ABCDE進行立即性評估,評估病人呼吸道是否通暢、確認有無吸入性灼傷、提供輸液補充、檢視有無腔室症候群、評估燒傷面積深度及嚴重度。看完此文章,這讓我回想起今年6月份發生的八仙樂園派對粉塵爆炸意外,許多人在此事件中全身大面積的燒傷,估算大型燒傷面積通常使用九法則,頭部9%,前胸18%,上肢(左上肢和右上肢)18%,下肢(左下肢和右下肢)36%,後背18%,生殖器及會陰部1%;對於不規則的損傷面積則以病人的手掌面積為1% TBSA 來計算。補充體液的位置應選在未燒傷的區塊置放19號針頭的輸液路徑或是建立中心靜脈血管路徑,並定期監測每小時的輸出入量、生命徵象、血循狀況、體液及電解值的變化等,以免體液補充過度易造成肺水腫。而在護理燒傷傷口時,要以無菌的原則換藥,選用可以維持傷口床濕潤的敷料,有效吸收滲出液,控制感染,減輕病人的疼痛感受;若傷口未適當處置,會造成感染,引發敗血症、多重器官衰竭,甚至會危及性命~
二、書籍名稱及文章資料出處:
(一)書籍名稱一:氣喘保健事典
出處:原水文化
(二)書籍名稱二:肝病常見關鍵101問
出處:大中國出版有限公司
(三)文章名稱一:癌症病人壓瘡傷口之照顧
出處:安寧療護雜誌 第11卷 第2期 民國95年5月
(四)文章名稱二:照顧一位開放性肺結核病患之護理經驗
出處:高雄護理雜誌 第30卷 第1期 民國102年4月
(五)文章名稱三:嚴重燒傷病人護理處置
出處:護理雜誌 第62 卷第4 期 中華民國104 年8 月
回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