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級暑假作業'

書名:安寧病房,殺手勿進

作者:吳盈光

讀後心得:

在看完這本書後,就想起基護老師在教有關安寧病房的那個章節,老師說安寧緩和醫療是要減輕或免除末期病人的痛苦,給予緩解性、支持性的醫療照護,不做積極治療,為的就是讓病人最後一段路,能夠走的輕鬆,不帶病痛的走。提供病人及家屬生、心、靈的照顧,讓病人能坦然面對自己的病情,使家屬能給病人心靈上的依靠。

回想起前幾年,家裡的阿公病情不是很樂觀,已經都發出病危通知,醫生也建議家人要簽放棄急救,伯父們堅持不簽,每次去加護病房探望阿公,就很心疼他,瘦的不成人型,病床旁有大大小小的儀器,阿公身上插著各式各樣的管子,每當我看到這一幕,就覺得伯父們很殘忍,忍心看到阿公這樣痛苦,當阿公快不行了,就有很多醫護人員來搶救,就起來了,然後呢?阿公還不是躺在床上,跟阿公講話,得到的回應卻是冰冷儀器數字上的跳動,感覺阿公離我越來越遠,曾經我很怨恨伯父們,因為他們的無知,讓阿公痛苦了這麼久,討厭他們假裝自己孝順、捨不得阿公走,

為什麼就不能放過阿公,讓他最後一段路能走得輕鬆、自在,開心的在天上當天使

,或許,在伯父們的眼中,他們覺得讓阿公多活在這個世上一秒,就是孝順,簽放棄急救,就是不孝,但,他們何嘗想過阿公的感受,想要輕鬆無痛的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很難嗎?

這本書的主角白楓,他就是專門提供別人安樂死的殺手,他在醫院偽裝成社工,假裝輔導別人面對死亡,給別人一張「自殺協談專線」的名片,讓別人打給他,找上門要安樂死,他覺得自己是在做善事,讓別人走的愉快,直到他的爸爸肝癌末期,原本他也想讓爸爸安樂死,但是他又捨不得,面臨兩難的抉擇,一面想讓爸爸沒有病痛,一面又不捨爸爸這麼快就離開自己,最後他選擇讓爸爸住進安寧病房,爸爸可以不用面對痛苦,在人生後期能走得輕鬆,看到爸爸不再受到病痛的折磨,慢慢改觀對安寧病房的質疑,改觀之前幫別人安樂死的心境,認為安寧緩和醫療是對的,

在爸爸死後,白楓就決定金盆洗手,不再替人安樂死,投入安寧病房的團隊,繼續幫助末期病人能夠有完善的安寧緩和醫療,真正的輔導病人可以坦然面對自己即將死亡的心情,讓病人及家屬獲得心靈扶持,陪伴病人安詳走完人生最後一段,使家屬成為病人勇於面對死亡的依靠。

在國內民風保守,尚未實施合法的安樂死,面對這樣的議題,牽扯到道德上的看法,社會大眾的輿論壓力,撇開這些不講,我認為安樂死是有必要的,像是植物人,他可能一輩子都躺在那邊,讓家人照顧,並不是每個人家都很有錢,能夠長期照顧他,無法照顧的話,誰來顧,難道要發生像新聞所說的社會慘劇,家人親手殺了他。由於安樂死礙於社會觀感,無法推行,這部分還需要社會大眾來探討安樂死的必要性、可行性,或者有其他能幫助那些家庭的配套措施。

新增時間 : 2015-09-01 22:17:59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