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心理學

老年心理學
隨著醫療科技發展,人的平均壽命逐漸延長,漸漸的形成了高齡化的社會。據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今年6 月完成推估,預計台灣65歲以上人口比例在2014年將增為 13%,之後快速上升,至2051年達37%。面對高齡化的社會,因此臺灣也設置了許多的醫療機構來提供老年人的照顧。例如:護理之家、安養院等。我認為在照顧好老年人時,也應從他們的心裡開始。嘗試的去了解他們,才能提供他們最恰當的照顧。心理跟生理有著必然的關係,所以這本書也涵蓋著許多的生理、病理變化值得我們去了解。我曾經路上的布告欄上看到有張貼著許多的尋人啟事,那個尋人啟事的內容大部份都是要找老年人。也在路上看到也許多老年人出來散步脖子上掛著一條繩子,而繩子綁著一塊紙板上面寫了名字、電話、住址。新年的時候回爺爺、奶奶家過年。奶奶要發紅包時,卻忽然不記得自己把紅包放到哪裡了,最後是在她床旁邊找到。隨著年紀的增長,大腦主管記憶的海馬迴、邊緣體等會漸漸地萎縮,造成了失智的現象。現今全球表現有失智症狀的人口據估計總數約有2400萬人,到了2050年全世界患有失智症狀的人數估計將達到約1億人。老年人表現出失智症狀原因有很多種,罹患阿茲海默氏症〈Alzheimer,s disease
AD〉是老年失智症狀的主要原因,其次是由阻塞型腦中風所造成的。罹患帕金森氏症、腦中堆積有路易氏體或其他病理的老年人也會出現失智症狀。阿茲海默氏症的前兆,常是和情緒有關的。例如:老年人出現了憂鬱的症狀,對任何人、事、物都失去了興趣且淡漠以對。還記得小時候去爺爺、奶奶家時,陪他們一起看電視。在看的過程中出現有好笑或是精彩的內容時,通常爺爺、奶奶就只是看過然後面無表情。陪他看電視沒多久他們說要去睡覺了。常常跟奶奶說話時,前一分鐘跟她說的事情,後一分鐘卻馬上忘記。但她常講她年輕時的發生的事給我們聽,這就應證了隨著年齡漸增只保留住了長期記憶,短期記憶卻不易保留。曾經跟爺爺、奶奶住在一起時,凌晨3、4點客廳都會有聲音不然就是走廊都會有腳步聲。有一次晚上我就起床看客廳是怎麼一回事,原來是我爺爺在看報紙。我問我爺爺說你怎麼不睡覺呢?他回答我說在床上翻來覆去的都睡不著覺,他說這種情形已經一星期了。人類的下視丘有一個稱為視上交叉神經核的構造,他可調節許多生理過程〈例如:睡眠、體溫或許多內分泌腺分泌等〉,使這些生理過程呈現24小時的週期變化。而視交叉神經核內部的週期律動則可受外界環境中光暗的周期所調節,而松果腺所分泌退黑激素則可使睡眠需求增加和視上交叉神經核的活性降低同步化的物質。通常退黑激素在血液中的濃度會在午夜左右達到最高,而人會因為較高的退黑激素濃度而經驗到睏倦欲睡及體溫下降。老年人的視上交叉神經核一般而言比年輕人小,核內神經元的數目也較年輕人少,核內神經元的活性也較年輕人低,也有因松果腺鈣化而引起退黑激素不足的現象。我就建議我爺爺白天的時候盡量不要睡覺,多去外面逛逛走走。晚上少喝一些水或茶,避免起來上廁所而影響睡眠。最重要的是,要放寬心,全身要放鬆。爺爺聽了我的建議後睡眠確實有得到改善,客廳也比較沒有聲音。其實我覺得照顧不管是失智老人或是其他老年人,雖然醫療是很重要的。但最好的照顧就是有人的陪伴與關懷,照顧牠們時要發揮出耐心。老年人如果心情好了,自然病痛也會比較少,希望在未來大家都能做到。
作者:程千芳‧游一龍著
出版社: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新增時間 : 2016-02-14 14:57:42 / 修改時間 : 2016-02-14 14:59:28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