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發

人類發展學報告

護二丁 林佳瑩 21 1035101180

新聞出處:聯合新聞網 記者劉開元/台北報導


兒福團體今天公布調查指出,近四成孩子曾在家庭或學校遭受肢體或言語暴力對待,使兒少產生以暴制暴、對暴力憂慮或自我傷害的後遺症,超過一成五曾有自我傷害的舉動,一成曾有自殺念頭。

兒盟今天宣布展開第五屆「橘絲帶兒童保護運動」,今年特別以「愛孩子,零暴力」,以耐心教養零隔閡、快樂學習零體罰以及資訊把關零暴戾為主軸,希望家庭學校和媒體環境一起努力,把暴力趕出孩子的成長環境。

兒盟表示,兒童及青少年在家庭、學習環境,甚至社會環境中,都曾接受到暴戾資訊,讓孩子分秒都處在被暴力傷害與威脅的危險之中。兒盟調查發現,超過三成的兒少會被同住的家人打、四分之一的兒少會遭受家人言語暴力(包括言語威嚇、辱罵或譏諷等)對待。

調查指出,兒少在學習環境中也可能遭受師長的體罰與同儕間的霸凌,約兩成有被打的經驗、二成七曾被言語暴力對待;近七成兒少表示曾在媒體上看到血腥暴力圖像或影響、超過八成會在新聞上看到描述詳細犯罪過程的文字或報導。

除了大眾傳播媒體之外,兒少主動接觸的電玩遊戲也充斥著犯罪與暴力。二成七的受訪兒少表示,常玩的電玩遊戲有出現「以殘暴的表現方式,描述人或角色被殺害之打鬥、暴力、攻擊、殺戮等血腥或使人心生恐怖的畫面」、一成五「多次出現粗鄙或仇恨性文字、言語或對白」、一成四「描述搶劫、綁架等犯罪行為」。

調查發現,遭受暴力對待或接觸暴力訊息,恐會對兒少造成的三大負面影響。其一是以暴制暴,其二是使兒少產生對暴力焦慮,第三是有部分兒少會自我傷害;據調查,超過一成五的兒少曾有自我傷害的舉動,一成曾有自殺的念頭。

該項調查以分層隨機抽樣方式,針對國小五、六年級、國中七、八、九年級學生,於今年9月16日至10月16日間進行調查。總計發出1770份問卷,回收1328份問卷,回收率為75.0%。


分析及讀後心得:

霸凌行為絕非「隱形暴力」,而是日常生活隨處可見之語言與肢體暴力。

妳我都有可能深受單一霸權價值及其刻板印象與歧視心理所洗腦,常成為霸凌行為之施暴者、幫襯者或是默許者而不自覺。

而各種霸凌行為之受害者,常因權力不對稱而吃悶虧不敢反擊,或反擊無力。

我認為,個人、家庭、同儕、學校、社區、媒體等諸多因素,都可能影響青少年霸凌的偏差行為,加害者常來自缺乏關愛的家庭,不擅長表達個人的情緒,

使用不恰當的行為來滿足個人內心的需求,有時也希望獲得他人注意的成就感,或是期待擁有凌駕及支配他人的權勢。

從社會學習論的觀點,許多研究也發現,校園霸凌者離開學校後,較可能出現犯罪行為,也容易發生家庭暴力。

兒童會有霸凌行為可能是因為小時候家庭因素的關係導致他從小就會去霸凌其他跟他相同年紀的兒童,或許是家裡人太寵他而讓他覺得自己做甚麼事都是對的又或許是他身邊的親朋好友曾經對他做過霸凌行為等等...

讓他心裡感覺到不平衡而去霸凌比他還要軟弱的兒童。也有可能是他從小就喜歡看血腥或暴力的電視或遊戲而讓他覺得現實也可以這麼做 ,霸凌是一種強凌弱的社會現象,社會學家將霸凌視為一種「偏差行為」。

霸凌的結果常會讓被欺凌的學童身心受創,甚至可能轉而成為「以暴制暴」的加害者。

我認為霸凌行為是不正確的,因為霸凌別人根本沒什麼好處可以拿,還會害到自己被責罵被嫌棄,甚至會讓很多人看不起你瞧不起你,這樣的結果不是兩敗俱傷嗎?那為甚麼還要選擇去霸凌別人呢?

面對霸凌者就要勇敢跟師長說,不要讓這種事情一直在發生下去了。

新增時間 : 2015-11-25 10:14:26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