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學年度暑假讀書心得

『三年級』主題: 三年級專業科目相關的議題
1035101172 五護四丁 13號 魏世瑄
*書名(三本): 作者:
1.舊約守密者(上)埃及古墓 湯姆 • 艾格蘭
2.舊約守密者(下)撒旦的聖經 湯姆 • 艾格蘭
3.神秘靛熱 克雷門斯 • J • 瑟茨
*文章(三篇): 作者:
1. 骨盆鬆弛症候群婦女接受骨盆重建術前的症狀困擾及生活衝擊
柯逸貞、盧佳序、盧玉嬴、曹麗英
2. 台灣精神衛生護理的展望-復元觀點之再思
李錦彪、蔡欣玲
3. 致命性心律不整導致猝死後裝置體內去顫器病人之調適歷程
周靜儀、 陳姿燕、 羅琦
【讀後心得】(至少500字):
【致命性心律不整導致猝死後裝置體內去顫器病人之調適歷程】讀後心得
這篇文章探索45歲女性面臨致命性心律不整導致猝死,在迫切性需要及尚未自我意識到裝置的影響,而不得不接受裝置ICD,衍生病人不知如何與體內植入器共存所造成的心理衝擊。此外,病人更是擔心不知何時會遭受電擊的無法預測性,這些心理的壓力也造成個案的焦慮不安。
在臨床上,除了使病人接受醫療處置來預防疾病導致的影響,更要瞭解ICD對病人的「意義」及「需求」,而不是過度強調裝置所帶來的醫療處置預後,如此才能讓病人與ICD共存。此篇文章中的病人面對ICD植入產生排斥而想要移除的念頭,作者藉由瞭解病人如何看待裝置機台,探索ICD存在的意義,並使ICD與病人本身的內在價值連結,同時協助病人重新規劃人生生涯,重新找尋到自我獨立價值,使得病人慢慢接受ICD的存在。
此篇文章還有提出有研究顯示,ICD植入女性比男性更關注身體心像改變,所以作者照護病人時藉由重新建立傷口外觀圖像,讓他的病人體認ICD存在意義,使得病人重新定義自己,彈性調整自我的期望,不再認為美麗外觀是最重要的,並重新審視自我的完整性、接納自己。此外還了解到同儕、朋友及家人的支持,也是病人達到正向自我恢復的力量,此篇文章得病人經歷身體心像改變,經由支持系統正向的回饋,建立外觀並非生命的全部,使其漸漸地接納改變,接受植入物的存在,並採取正向因應。
我覺得決策裝置ICD至出院期間僅5-7天,短期內要調整好心態與ICD共存,對病人而言有困難,甚至有些病人會害怕遠離醫院的保障而不敢出院。出院後病人得自我照護才是真正ICD調適的開始,所以應該追蹤管理制度,為了增加裝置ICD的病人的調適,應該提供諮詢專線與就醫資源或者建議成立病友會及專責個案管理師,強化ICD裝置意義,以協助內化ICD的存在與調適歷程。
周靜儀、陳姿燕、羅琦(2017)。致命性心律不整導致猝死後裝置體內去顫器病人之調適歷程。護理雜誌,64-1,120-126。

新增時間 : 2017-08-18 21:28:59 / 修改時間 : 2017-09-01 15:58:53

回應(0)

發表回應